深圳《地下空间防涝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docx
《深圳《地下空间防涝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地下空间防涝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docx(4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深圳市工程建设地方标准SJGXXX-2024城市地下空间防涝技术导则Technicalguidelineforurbanundergroundspacefloodingprevention2024-XX-XX发布2024-XX-XX实施联合发布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深圳市水务局深圳市应急管理局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防涝规划4. 1一般规定5. 2规划编制6. 3防涝标准7. 4雨水量4. 5风险评估5地下建筑5.1一般规定5. 2总平面5. 3下沉式广场与地面口部5. 4设备用房及排水设施6地下道路6. 1一般规定7. 2竖向设计6. 3排水泵站7地下轨道交通7. 1一般规定7. 2地面部8.
2、3地下车站连通道1. 4地下车站及区间排水7. 5监控及报警8地下市政基础设施8. 1一般规定8. 2地面部9. 3排水泵站9施工防护10. 1一般规定11. 2防护要求10日常维护与应急管理12. 1一般规定13. 2日常维护14. 3应急管理本标准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域代码已更改域代码已更改域代码已更改 域代码已更改 域代码已更改 域代码已更改域代码已更改域代码已更改域代码已更改域代码已更改域代码已更改域代码已更改 域代码已更改 域代码已更改 域代码已更改 域代码已更改 域代码已更改 域代码已更改 域代码已更改 域代码已更改 域代码已更改 域代码已更改 域代码已更改 域代码已更改 域代码已
3、更改 域代码已更改 域代码已更改 域代码已更改 域代码已更改 域代码已更改条文说明Contents1 Generalprovisions2 Terms3 BasicRequirements4 Urbanfloodingplan4.1 GeneralRequirements4.2 Planmaking4.3 Preventionstandard4.4 Rainwatervolume4.5 Riskassessment5 undergroundbuildingandconstruction5.1 GeneralRequirements5.2 1.ayout5.3 Sunkenplazaandout
4、sidegateway5.4 FacilityroomandDrainagefacilities6 undergroundroadfacilities6.1 GeneralRequirements6.2 Verticaldesign6.3 Drainagepumpingstation7 undergroundrailtransitfacilities7.1 GeneralRequirements7.2 Generaldesign7.3 Undergroundstationconnectingpassage7.5 Undergroundstationsandsectiondrainage.7.6
5、 Monitoringandalarm8 undergroundmunicipalandutilityfacilities8.1 GeneralRequirements8.2 Entranceandexit8.3 Drainagepumpingstation9 Constructionprotection9.1 GeneralRequirements9.2 Constructionprotectioninprogress10 Dailymaintenanceandemergencymanagement10.1 GeneralRequirements10.2 Routinemaintenance
6、10.3 Emergencymanagement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tandard1.istofquotedstandards.46域代码已更改,57域代码已更改.,81() 域代码已更改 .,810 域代码已更改 .81() 域代码已更改.S )代码已更改 .44 )代码已更改 Jga )w已更改 工妲一一域代码已更改 .K拄)代码已更改 ,MR )f码已更改 .国二一域代码已更改 ,1345域代码已更改3特)域代码已更改.也巨一域代码已更改 .国二一域代码已更改 .J7W 一 域代码已更改用一代码已更改 Jz应一域代码已更改 ,j7-域代码已更改,J82O
7、 .域代码已更改出0 一代码已更改 J期)4瓶代码已更改 g一一 域代码已更改 g一一 域代码已更改 .网一丽百底 .2123 一 城代码已更改 ,2123域代码已更改21 竺一域代码已更改 ,2224 )代码已更改 2234 一/我代码已更改 .2234 I 域代码已更改 224 7代码已更改 ,2口)代码已更改 圭4域代码已更改.五益域代码已更改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o.为了防止和减少地下空间内涝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和公共安全,制定本导则。1.0.2本导则适用于深圳市新建、扩建和改建地下空间防涝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维护,以及既有地下空间的内涝风险评
8、估。1.0.3地下空间防涝设施建设应遵循国家有关方针和政策,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1.0.4地下空间防涝设施建设和运行维护,除执行本导则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0.1地下空间UndergrOUndSPaCe城市地表以下人工开发的空间,是地面空间的延伸和补充。包括地下建筑、地下道路、地下轨道交通、地下市政基础设施等类型。2.0.2地下建筑undergroundbuildingandconstruction在地表以下修建的建筑物和构筑物。2.0.3地下道路undergroundroadfacilities地表以下供机动车或兼有非机动车、
9、行人通行的城市道路。本导则所规定的技术标准针对路面设计标高低于内涝水位的城市地下道路。2.0.4地下车库联络通道UndergroUndParkinglink用于连接各地块地下车库并直接与城市道路相衔接的地下车行道路。2.0.5地下轨道交通UndergroUndrailtranSitfaCilitieS地表以下或主要位于地表以下的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车站及配套设施的总称。2.0.6地下市政基础设施UndergroUndmUniCiPaIandUtiIityfaCilitieS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实现城市给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排水、环卫等市政公用功能的设施,包括地下综合管廊和地下市政厂站等
10、。2.0.7下沉式广场sunkenplaza可为地下空间提供侧向交通、集散、衔接和采光通风的下沉围合式且顶部开敞的空间。2.0.8重要地下空间importantundergroundspace需要重点防护的地下空间。这类地下空间遇内涝可能会造成人员重大伤亡或会严重影响城市公共服务。2.0.9地面口部outsidegateway地下空间的主体与地表面的连接部分,包括人员出入口部、逃生(疏散)口部、车辆出入口部、地下设备吊装口部、风井(风亭、窗井)口部等。2.0.10城镇内涝urbanflooding城镇范围内的强降雨或连续性降雨超过城镇雨水设施消纳能力,导致城镇地面产生积水的现象。2.0.11设
11、计雨型designrainfalldistribution典型降雨事件中,降雨量随时间的变化过程。2.0.12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recurrenceintervalforurbanfloodingpreventionandcontrol用于进行城镇内涝防治系统设计的暴雨重现期,在暴雨重现期内地面、道路等区域的积水深度和退水时间不超过一定的标准。2.0.13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recurrenceintervalforstormsewerdesign用作雨水管渠设计标准的暴雨重现期,2.0.14排水分区drainagecatchment以地形地貌或雨水管渠界定的地面雨水径流的集水或汇水范围。2.0
12、.15内涝水位waterleveloflocalflooding指设计频率的降雨过程遭遇洪(潮)水位,形成地面积水的最高水位.2.0.16防涝设计标高Designelevationofwaterloggingprevention防涝设计标高=内涝水位+安全加高值。2.0.17退水时间recessionduration在遭遇降雨时,城镇地面产生积水超过一定深度阈值,形成内涝积水,在雨停后地面积水的排干时间。2.0.18内涝风险图waterloggingriskmap直观反映特定降雨条件及对应的特定洪(潮)水位下,某一城镇区域内的积水范围、积水深度、退水时间、灾害损失等风险要素分布的地图。2.0.
13、19低洼易涝区areaspronetourbanflooding在内涝防治标准的暴雨强度条件下,会发生内涝积水的区域。在本导则中是指在水务局发布的深圳市内涝风险图集中,降雨重现期为100年一遇时,淹没水深大于0.15m的区域。2.0.20其他地区otherareas低洼易涝区之外的其他区域。2.0.21内涝防治工程措施engineeringmeasures随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用于防止涝水涌入地下空间的永久设施。2.0.22内涝防治应急措施emergencymeasures随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在主体工程实施时预留安装位置和条件,用于防止涝水涌入地下空间的临时设施。2.0.23防淹挡墙f
14、loodwall防止涝水涌入地下空间的墙体。2.0.24防淹挡板floodbaffle防止涝水涌入地下空间、能快速高效安装的活动挡板。2.0.25防淹门floodgate防止水流涌入地下设施、车站或隧道的密封门,一般由门体、启闭装置、机械锁定装置和就地控制系统组成。3基本规定3.1 .1为保障城市地下地下空间内涝防护安全,应以城市总体规划、防洪(潮)规划、内涝防治专项规划和内涝风险图等为基础编制地下空间内涝防治规划,指导防涝工程设计与建设。3.2 .2地下空间内涝防治应以防为主、防排结合。3.0.3具有以下功能的建(构)筑物不得设置在地下空间内:1具有区域应急抢险指挥功能的消防、公安设施及应急
15、救助中心等;2生产、使用、存放过程中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或混合物的场所;3危险废物储存场所;4城市数据机房;5给水厂及区域给水加压泵站;6其他相关规范规定的不得设置于地下的建(构)筑物。3.0.4下列地下建构筑物为重要地下空间,应做防涝专项设计:1营业场所面积超过20000m2的地下商业;2三甲医院中具有医疗、科研及信息储存等功能的地下室;3学校、疗养院中设置在地下的工作、生活及活动等场所;4设置在地下的电影院、娱乐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5地下轨道交通设施、地下交通枢纽、地下车库连络通道及长度超过1公里的地下道路;6地下市政基础设施中的污水处理厂、区域能源站、通信机房等。3.0.5重要地下空间
16、的防涝专项设计应包括内涝风险评估及设计标准的论证和确定、场地竖向及排水设计、地面口部内涝水位计算及防淹设计标高确定、防涝设施设计、人员疏散方案设计、应急抢险预案制定等内容。内涝水位应采用数学模型法进行计算。数学模型须从全国重点地区洪水风险图编制项目可选软件名录中选择。3.0.6重要地下空间的内涝水位应在防涝专项设计中通过计算确定,其他地下空间的内涝水位可参照深圳市内涝风险图集中,降雨重现期为】00年一遇时的积水深度。3.0.7IlOkV及以上的城市变电站及位于低洼易涝区的地下空间附属变配电房应设置在地面以上,如需设置于地下空间内,应进行唯一性论证并征得相关管理部门的同意。地下空间附属用房还应考
17、虑满足相关指引、规范等的防涝要求。3.0.8不同权属的重要地下空间相互连通,或重要地下空间与其他地下空间相互连通时应设置有效的阻水分隔,但不得阻碍人员疏散。3.0.9地下空间防涝规划、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应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3.0.10各类地下空间应构建与自身管理特点相适应的内涝报警系统,建立健全并落实防涝应急预案及相关制度,并结合内涝风险图的更新情况进行评估改进。3.0.11地下空间内涝水位、报警信号等内涝相关数据应满足深圳智慧水务综合监测平台的接入要求。4防涝规划4.1 一般规定4.1.1 地下空间重点开发地区应在详细规划阶段组织编制地下空间内涝防治规划,并与海绵城市、防洪防潮、排水管网、
18、河道水系、城市竖向和道路交通等专项规划相协调。4.1.2 地下空间内涝防治规划应依据全市内涝治理系统安排,优化排水分区,明确区内水系排水防涝功能,制定骨干排水管渠及泵站设施建设改造方案,以及源头雨水减排方案,有效缓解内涝风险。4.1.3 地下空间内涝防治规划应作为地下空间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审查、水影响评价的支撑性文件。4.2 规划编制4.2.1 地下空间内涝防治规划应包含城市水体、排涝泵站、调蓄设施、行泄通道、竖向高程优化等工程措施,以及预警预报、调度管制等非工程措施;规划编制应衔接城市内涝风险图的相关内容。4.2.2 城市内涝风险图应包含基础地理信息、排水工程信息、设计重现期、淹没范围、积水深
19、度、低洼易涝区等内涝相关要素信息,可以在城市内涝防治专项规划中以专题形式编制,也可以独立编制并及时动态更新。4.2.3 地下空间内涝防治规划的期限应与同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期限一致;近期规划期限应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期限相衔接。4.2.4 地下设施的内涝防治规划应制定超标降雨条件下的应急保隙措施。4.3 防涝标准4.3.1 地下空间的防涝标准,应与其所在排水分区的防涝标准相协调,并可根据其重要性、功能等级等分级设防。4.3.2 排涝除险设施的设计流量应满足重现期100年一遇的要求,重要地下空间的设计标准经论证后可适当增加。4.3.3 雨水管渠的规模应根据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确定。雨水管
20、渠设计重现期应根据汇水地区性质及地形特点等因素确定,按表4.3.3选取。表433雨水管渠(含泵站)设计重现期表注非中心城区中心城区特别重要地区地下通道、下沉广场和中心城区下穿立交道路等非中心城区下穿立交道路3年5年10年或以上30年至50年10年或以上注:对于低洼、易淹及排水困难地区,可适当提高排水管渠设计标准。4.3.4 根据深圳总体定位、人口及经济情况,确定深圳河、茅洲河、观澜河、龙岗河、坪山河、赤石河流域城市防洪标准为200年一遇;深圳湾水系、珠江口水系防潮标准为I(M)O年一遇;大亚湾水系、大鹏湾水系防潮标准为200年一遇。4.3.5 内涝水位计算,非感潮河段地区采用同频率衔接,感潮河
21、段地区采用降频率衔接,防洪标准偏低河段,采用降频衔接。4.4 雨水4.4.1 设计暴雨采用的设计雨量、设计雨型宜根据实测降雨资料分析确定,并宜对取样进行一致性和代表性分析,对统计参数、设计成果等进行合理性分析。4.4.2 降雨历时宜根据汇水面积、汇流时间等因素综合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雨水管渠的规划设计与校核宜采用步长5min10min、历时lh3h的短历时降雨条件,且历时应大于雨水管网最下游管段末端的汇流时间;2内涝防治系统的规划设计与校核宜采用长、短历时降雨条件互相校核。长历时降雨宜采用步长5min60min、历时3h24h的降雨。当进行河道规划设计与校核时,长历时的降雨历时应大于最下
22、游河道末端的汇流时间。4.4.3 当汇水面积大于2kr112时,应考虑区域降雨和地面渗透性能的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和管网汇流过程等因素,采用数学模型法确定雨水设计流量,并校核内涝防治重现期下地面的积水深度和积水时间。对于存在现状内涝点或低洼易涝区的排水分区,应采用数学模型法确定雨水设计流量。4.4.4 在缺乏实测资料的情况下,不同历时、不同重现期设计雨量的确定宜参照省、市水文气象等相关部门公布的暴雨参数等值线图、暴雨强度公式等选取。4.5 风险评估4.5.1 重要地下空间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以及既有重要地下空间应开展内涝风险评估,且新建地下空间项目选址宜避让城市的低洼易涝区。4.5.2 内涝风
23、险评估应以工程项目所在的三级排水分区开展分析,评估现状情况下地下空间是否存在内涝风险,以及规划条件下风险能否有效控制。4.5.3 内涝风险评估内容应包括现状设施排水能力评估、划分低洼易涝区、识别内涝风险点以及规划设施排水能力评估、规划方案内涝风险改善评价等。4.5.4 内涝风险评估应采用数学模型法,可以采用指标体系法或历史灾情法等校核。4.5.5 采用数学模型进行内涝风险评估时,应包括地表产汇流模型、地表漫流模型、排水管渠水力模型、河湖水系及构筑物模型,并进行模型耦合。基础资料暂不完善的,可适当进行模型简化。5地下建筑5.1 一般规定5.1.1 附建有重要地下空间的建筑应做防涝专项设计,并满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下空间防涝技术导则 深圳 地下 空间 防涝 技术 征求意见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89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