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棉工业园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docx
《石棉工业园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棉工业园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石棉工业园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目前,四川石棉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已获省发改委批复。按照省发改委相关规定,应当对我县工业园区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县工业园区管委会牵头对石棉工业园区进行了全面、认真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形成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如下。一、石棉县概况石棉于1952年建县,位于雅安、凉山、甘孜接壤地带,素有藏彝走廊之称。全县幅员面积2678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12.3万人。石棉是移民工作重点县。境内有大渡河干流瀑布沟、龙头石和大岗山三大库区”及其他中小型电站移民总数达2.24万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18%,是全省移民工作重点县之一。石棉是国定地震重灾县。5口2汶川特大
2、地震和618石棉地震造成7万余人受灾,占全县总人口的60%以上;直接经济损失达16.9亿元,是国务院确定的51个重灾县之一。石棉是享受少数民族待遇县。全县有10个少数民族乡,汉、彝、藏等19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县总人口的23%。1986年省政府批准为享受少数民族待遇县。石棉是老工业基地。四川石棉矿、新康石棉矿等国属、省属企业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开始采矿,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巨大贡献,因资源枯竭而停产或搬迁,成为四川工业的四大难题。1998年川矿改制时,有下属企业17户、职工5234人,矿区达2万余人,几乎占县城人口的一半。石棉是革命老区县。红色安顺场以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享誉中外,是省政府
3、批准的81个革命老区之一。石棉是生态资源大县。水能、森林、旅游、矿产等资源丰富,全县水能资源可开发量达600万千瓦,占全市的42%、全省的5%、全国的1%;境内有贡嘎山国家级、栗子坪省级自然保护区,是全球首只野生大熊猫异地放归地,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地之一;有金、银、确锄、花岗石等19种矿产,其中碗锄矿是世界上唯一的独立瑞矿床。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快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和市委、市政府建设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的战略部署,抢抓发展机遇,确立融入成都、依托攀西、链接康藏、辐射周边”的发展定位,奋力推进“一极三中心”建设(即四川省山区经济重要增长极,建设川西交通枢纽次中心、川西物流次中心、区域商贸和社
4、会事业服务中心),努力打造宜居、畅通、生态、和谐、平安、文明的新石棉。2011年,全县GDP达47.9亿元,增长14.5%;实现工业总产值74.9亿元,增长26.8%;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0.4亿元,增长173%;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6.5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3.72亿元,增长22.4%;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亿元,增长17.4%;三次产业结构为9:76.1:14.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160元,增长16.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905元,增长21.2%;百元GDP创造税收和财政收入分别达到18.4元和7.77元。2010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在全省173个县(市、区)经济
5、综合评价中排第39位,在全省33个山区县(市、区)中排第6位。先后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文明县城、全国科技进步县、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先进县、环境优美示范县城、省级生态县等荣誉称号。二、工业园区基本情况(一)园区概况。石棉县竹马工业园区是在瀑布沟水电站石棉库区工矿企业迁复建基础上建成的,近年来,按照创新理念、夯实基础、提升服务、加快发展的要求,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园区建设初具雏形,承接产业转移能力进一步增强,已被纳入省级工业园区培育目录。目前,进驻园区企业28户,建成投产22户,在建、扩建企业6户。2011年实现产值达38亿元上缴税金1.15亿元2012年,园区
6、共有建设项目24个,总投资62893万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4个,投资11393万元;生产性建设项目10个,共计投资51500万元,预计年底将实现产值50亿元。园区的发展目标是:围绕低碳、循环、生态、高效的要求,力争通过23年的努力,将园区建成四川电冶结合的特色载能基朔口新材料基地。2012年,实现产值50亿元以上;2015年,实现产值Ioo亿元以上,力争达到150亿元。把竹马工业园区建成省级工业园区、百亿工业园区。(二)园区产业和空间布局情况。园区的空间布局、产业布局为一心四组团:一心指竹马工业园区的核心区;四组团中姜家沟组团是以蓝翔公司为代表的硅铝产业群,铁索桥组团是以汇得利公司为代表
7、的锌产业集群,烽火坪组团是以蓝天公司为代表的磷化工产业群,核心区组团是以华瑞电子公司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群。园区现已初步形成了硅铝、锌、化工、新材料为主导产业的四大产业集群。(三)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近年来,我县已投入资金2.5亿元对园区水、电、路等设施进行建设,园区各类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一是电网建设情况。园区已具备完善的电力配套网系,建成投运了姜家沟、竹马、联合3个110千伏变电站和竹马220千伏变电站一期工程1台18千伏安主变,2012年还将启动竹马220千伏变电站二期2台18万千伏安主变建设,基本形成了以500千伏变电站为中心、220千伏、IlO千伏变电站为骨干,35千伏变电站为配套的电
8、力网络体系,为园区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路网建设情况。已完成园区35公里主干道、15公里次干道建设;已完成石甘公路复线的可研设计,预计年内将开工建设。园区距汉源乌斯河火车站Ilo公里,距甘洛火车站45公里,近期两县正积极争取甘洛火车站扩建项目,加之成雅高速路通车后,园区交通运输条件将得到极大改善。三是园区其它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目前,已完成了核心区5.2公里防洪堤,5000吨/日的供水厂;102套人才周转房已投入使用,216套周转房正在建设中,园区综合服务中心和广场建设进展顺利,排污、排水等设施正在进一步完善,园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将进一步增强。(四)园区土地征用和移民搬迁安置情况。园
9、区总用地面积为面IoL95亩(约10.74平方公里)o截止2011年z集中区累计建成区面积5700亩,已征用土地6138亩(含新康搬迁后移交土地)、待开发居住用地369.715亩、绿化用地2671.664亩、基础设施及其他用地2065.819亩。园区内用地除已批准的用地外,其它用地尚处于未开发状态,大部分用地均为未利用土地。园区影响区域涉及回隆乡竹马村全村5个组,联合村全村7个组和叶坪村牛蹄杠组、团结村2个组,计3个村14个组753户2527人,均已纳入搬迁集中安置规划范围内。特别是在灾后重建规划时,已将受灾农户安置在园区规划范围外,同时确保其它农户搬得走、安得下、富得起,妥善解决了移民和受灾
10、群众的生活和生产安置问题。三、建设工业园区可能引发的社会稳定风险内容及其评价通过梳理排查,我们认为建设工业园区引发社会稳定风险的原因如下:(一)园区建设发展与移民搬迁、灾后重建工作交织,矛盾纠纷多,维稳压力的风险。风险内容:石棉是移民工作重点县和汶川地震重灾县,工业园区是在瀑布沟水电站石棉库区工矿企业迁复建基础上建成的。工业园区影响区域涉及回隆乡3个村14个组753户2527人。这些村民与近30家企业共存于园区,园区发展与移民搬迁、灾后重建等工作交织在一起,增大了管理难度,存在信访维稳压力,涉及建设征地、补偿、用工、工资、工伤等矛盾纠纷多,有一定的调处难度。风险评价:成立专门园区管理机构,通过
11、及时妥善处置矛盾纠纷、多种形式增加园区群众收入水平,改善园区群众生产生活状况,建设工业园区引起社会不稳定风险较小。(二)解决园区失地农民就业、移民搬迁安置等问题存在的风险。风险内容:近几年来,工业园区已征用农民土地近2000亩,失地农民征地补偿有部分还未落实,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有可能影响园区建设的进度和引起社会不稳定。虽然相关部门已制定出园区移民搬迁安置方案,但要实现搬得走、安得下、富得起,妥善解决移民生活和生产安置,仍需继续完善相关措施。风险评价:解决园区失地农民就业、移民搬迁安置等问题存在的风险较小。近两年,县委、县政府已投入6000余万元,对园区核心区的失地农民购买养老保险进行了补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石棉 工业园区 社会 稳定 风险 评估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92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