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礼仪教案主编徐明苏州大学出版社.docx
《社交礼仪教案主编徐明苏州大学出版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交礼仪教案主编徐明苏州大学出版社.docx(8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课题第一章社交礼仪概述授课形式新授授课班级授课时数2教师教学目标1、了解礼仪的起源、概念和作业2、让学生了解礼仪在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3、通过学习让学生感悟礼仪,从而激发学习礼仪的愿望。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礼仪在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2、激发学生学习礼仪的愿望。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礼仪的愿望学情分析目前学生的礼仪基础较差,对中国博大精深的礼仪文化知道较少,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礼仪的起源和作用,使学生自觉在学礼中传承文化,在习礼中提升境界。板书设计第一章社交礼仪概述一、基本知识(一)礼仪的起源(二)礼仪的概念(三)礼仪的社会功能和修身作用二、意义和作用(一)职校生学习礼仪的重要意义(二)社交
2、礼仪对职校生的作用教学后记教学程序教学内容及教学双边活动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新课引入新授、第一章社交礼仪概述任务导航:礼仪是一首古老而年轻的诗,“飘散着舒人而温馨的国风”;礼仪是一曲涓涓的“高山流水”,吟唱着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礼仪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影响,更是文明的标志。礼仪让你懂得尊重,礼仪让你提升修养。知书达“礼”:礼仪的基本知识(一)礼仪的起源1、东方礼仪的起源礼仪的萌芽时期(公元前5万年公元前1万年)原始社会中晚期(旧石器时代)一一早期礼仪的萌芽礼仪的草创时期(公元前1万年公元前22世纪)新石器时代一一原始礼仪渐具雏形礼仪的形成时期
3、(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771年)夏、商、西周是礼仪的形成时期。周礼、仪礼、礼记合称“三礼”,是我国最早的礼学专著,被称为“礼经”礼仪的发展、变革时期(公元前771年公元前221年,东周及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巨人发展和革新了礼仪理论。孔子:“不学礼,无以立”。“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孟子:“王道”、“仁政”学说和“民贵君轻”,主张“以德服人”、“修身”,培养“浩然之气”礼仪的强化时期(公元前221年1796年)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中国,董仲舒把儒家礼仪具体概括为“三纲五常”:“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礼仪的衰落
4、时期(1796年1911年)清代后期,清王朝政权腐败,民不聊生,古代礼仪盛极而衰讲授讲授教学教学内容及教学双边活动教学手段与程序教学方法现代礼仪时期(1911年1949年,民国时期)孙中山和战友们破旧立新,用民权代替君权,用自由、平等取代宗法等级制,普及教育,废除祭孔读经,改易陋习,拉开了现代礼仪的帷幕当代礼仪时期(1949年至今)(1)礼仪革新阶段(19491966)摒弃了“神权天命”、“愚忠愚孝”和“三从四德”等封建礼教,确立了同志式的合作关系和男女平等的新型社会关系,提倡尊老爱幼、讲究信义、以诚待人、先人后己、礼尚往来(2)礼仪退化阶段(1966礼76年)文化大革命(3)礼仪复兴阶段(1
5、977年至今)“18岁成人仪式”、制定文明公约、岗位培训、礼仪教育、讲文明、重礼貌2、西方礼仪的起源在西方,礼仪一词最早见于法语“eliquetle”,原意是“法庭上的通行证”。后来这个词进入英文后,演变成“人际交往的通行证”,具有了现代礼仪的基本含义,即谦恭有礼的言谈举止、得体的教养和规矩、各种仪式和典礼等。(二)礼仪的概念1、什么是“礼”?中国古代的“礼”,涉及范围极其广泛,大致包含几个方面内容:最高的自然法则;治国的大纲和根本;中国文化总名;理;对人的尊敬和礼貌;为了表示敬重或隆重而举行的仪式。“礼”发展到现在,是敬意的通称,其核心是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谦让。讲授2、什么是“仪”?以
6、前法度、法则;礼节、规矩;仪式、仪礼;容貌举止;礼物。在今天,“仪”是作为人际交往中相互表示尊重、友好的具体形式。简单地说,礼仪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要遵循的约定俗成的礼节和规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并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的准则,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讲授教学程序教学内容及教学双边活动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3、社交礼仪是指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用于表示尊重、亲善和友好的首选行为规范和惯用形式。在现代社会交往中,“礼”,是指尊敬和关心他人,使之合乎“情理”;仪”,是指在行为上恰如其分,使之合乎“事理(三)礼仪的社会功能和修身作用1、对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
7、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直观反映,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事关组织、社会乃至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形象。2、对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集中体现。讲授二、意义和作用(一)职校生学习社交礼仪的重要意义1 .学习社交礼仪是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2.学习社交礼仪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3、学习社交礼仪是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需要4、学习社交礼仪是争做现代文明人的需要(二)社交礼仪对职校生的作用1、社交礼仪教育有利于职校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心理氛围,促进职校生的身心健康2、社交礼仪教育有利于促进职校生的社会化,提高其社会心理承受力3、社交礼仪教育有利于对职校生进行思想道德
8、教育,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4、社交礼仪教育有利于对职校生进行人文知识教育5、社交礼仪教育有利于强化职校生的文明行为,提高其文明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讲授三、学生讨论、交流心得1、生气时不要做任何决定。2、学会礼貌而灵活地说“不”3、不要指望生活会是完全公平的。教学程序教学内容及教学双边活动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4、每天称赞3个人。5、经常说“射谢”6、用你希望别人对待你的方式去对待别人。7、结交新朋友。8、保守秘密。9、学会倾听。作业:1、什么是社交礼仪?2.职校生学习社交礼仪有何作用?讨论授课班级授课时数2教师教学目标1、理解仪容仪表对于个人形象的重要性2、掌握面部和发型修饰的基本要领和要
9、求3、学会洁面的步骤和化淡妆的方法教学重点1、面部和发型修饰的基本要求和要领2、洁面的步骤和化淡妆的方法教学难点化淡妆的方法学情分析目前学生追求新异的发型和着装以及配饰,但没有整体感和美感,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掌握如何具有得体的仪容仪表。第一节仪容礼仪一、仪容的概念和修饰原则:二、仪容礼仪板书仪容隼饰的、,体味手部头发胡须皮肤仪容礼仪嘴部耳朵设计鼻部眉毛眼睛K7)IK,目光、笑容教学后记新授课题第二章仪表之礼授课形式教学程序教学内容及教学双边活动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导入第二章仪表之礼任务导航:重视仪表礼仪是对自己与他人尊重的表现,一个人的仪容、仪表、姿态会给他人留下第一印象,影响着与他人沟通的效果。
10、端庄的容貌、文雅的举止,不仅反映着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礼仪素养,同时还能帮助个体在社会竞争中更加自信,充分地实现自身价值。在人们日益注重形象、追求时尚、彰显个性的时代,良好的形象就是财富,就是实力,是职校生赢得机会的必备条件之一。第一节仪容礼仪知书达“礼演练、仪容的概念仪容主要是指一个人的容貌,尤指美好的或健康的外貌。它由容貌、发式、手以及所有暴露在服装之外的身体部分组成。保持清洁是最基本、最简单、最普遍的仪容。(一)自然适度原则仪容修饰无论是在修饰程度上,还是在饰品数量和修饰技巧上,都应把握分寸,自然适度,追求虽刻意雕琢但又不露痕迹的效果。(二)整体协调原则对仪容修饰时要先着眼于自身的整体状况
11、,要与个体自身的性别、年龄、容貌、肤色、身材、体型、个性、气质以及身份相适应,在此基础上考虑各个局部的修饰,促成修饰与个人自身的诸多因素之间协调一致,使之浑然一体。观察图片place、occasion、role)含义:要求人们在选择服装时,应当兼顾时间、地点、目的、角色要求,力求使自己的着装及款式与着装的时间、地点、目的和角色身份相和谐。2、着装的特性个体性-着装要照顾自身特点,做到“量体裁衣”使之适应自身,扬长避短;保持自己独有的风格,勿随波逐流。整体性讲授一着装要恪守服装本身约定俗成的搭配,使服装各部分相得益彰,力求展现着装的整体之美。整洁性一一着装应整齐、完好、干净卫生文明性一一着装应符
12、合社会道德传统和常规技巧性一着装应依照各种服装约定俗成的穿衣规范而行,免得贻笑大方3、着装场合相互检查公务场合要求:庄重、保守、传统。服装款式:制服、套装、套裙、工作服社交场合要求:典雅、时尚、个性服装款式:时装、礼服、民族服装和个性化服装休闲场合要求:舒适、方便、自然讲授教学程序教学内容及教学双边活动教学手 段与教 学方法服装款式:家居服、牛仔裤、运动装、沙滩装4、男士西装5、女士套装配饰引导 学生 讲授1、领带平结、半温莎结、温莎结、普瑞特结2、丝巾香水百合结、风琴结、蝴蝶结、百搭丝巾背心系法3、戒指戒指一般戴在左手戴在食指:表示想结婚(求婚)戴在中指:表示在热恋中,有了中意的异性朋友戴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交 礼仪 教案 主编 苏州大学 出版社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92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