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docx
《第23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3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23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一、教材分析本课为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3课,为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课,主要介绍了全面抗战开始后的形势以及抗日战争走向胜利的进程。一方面,本课上承第一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内容,正面和敌后战场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配合作战的。另一方面,本课抗日战胜胜利后,中华民族很快面临着两种命运、两条道路的抉择,为下一课“人民解放战争”的学习做铺垫。除此之外,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侵略斗争第一次完全胜利,不仅彻底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国在反侵略斗争中屡战屡败的屈辱史,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基;因此本课无论是在整个中国近代史、还是世界战
2、争史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课的学习具有重大意义。本课的课程标准是通过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理解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本课共分4个子目:正面战场的抗战、敌后战场的抗战、东方主战场、抗日战争的胜利。前两个子目涵盖了全面抗战爆发后,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大致经过及发生的主要战役,以及民族工业和高校内迁、敌后军民开辟并发展抗日根据地的主要史实,真正体现了“全民族浴血奋战”o第三子目论述了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3、爆发后,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第四子目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为抗战胜利所作的准备一一中共七大,日本最终投降的经过,以及抗日战争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重大意义。本课内容庞杂,意义又非常重大,在处理事件脉络时有一定难度。二、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学生通过初中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课中国抗日战争的学习,已经对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全民族的抗战、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了初步的了解,对深入探究有一定的兴趣。因此学习本课,要区别于初中阶段的教学,对一些重难点知识进行突破落实,避免简单重复。学生已经具备一些历史思维,但是系统的历史分析、史料解读、
4、总结能力相对缺乏,时空观念也比较薄弱。因此需要教师提供更多的相关史料与机会,引导学生更好地运用历史方法探究这段历史,更侧重能力与素养的提高。除此以外,对于本课来说,学生可能对共产党在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地位没有形成深刻认识,对于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认识不够全面,可能对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存在理解偏差,而这就需要教师引导。三、教学目标1.通过文字、图片(地图)、视频等史料,了解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各战役的开展的基本情况。(时空观念、史料实证)2 .学会用唯物史观的基本方法,客观评价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理解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唯物史观、历史解释)3 .结合东方主战场、敌后抗日
5、根据地的开辟及中共七大,说明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意义。(历史解释)4 .认识抗战的艰巨与全民族浴血奋战的悲壮,激发民族责任感和自豪感。(家国情怀)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正面战场、敌后战场抗战的主要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理解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难点: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关系及作用五、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小组讨论法、问题探究式教学、归纳类比法等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展示视频川军,激发学生兴趣,提问川军为何出川,引出本节课的教学。(一)川军抗战正面战场抗战的缩影1、教师通过文字和图片讲解,战前的四川和川军: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3 全民族 浴血奋战 抗日战争 胜利 教学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92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