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教材文言知识.docx
《第一部分教材文言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部分教材文言知识.docx(12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一部分教材文言知识必修上册1劝学荀子原文呈现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糅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敕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践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陛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驾马十
2、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鳍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基础过关1 .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义。(1)糅以为轮赛同燧,用火烘烤木材使之弯曲(2)虽有槁暴直同区,复、再星同曝,Ifi(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同翅,见迟(4)君子生非异也生同性,tt2 .填写下列加点词的古义。(1)糅以为轮古义:是“以之为”的省略形式,意思是把它作为。今义:认为。(2)金就砺则利古义:金属制的刀斧等。今义:黄金。(3)蟹六珍而二螯古义:蟹腿。今义:两膝弯曲,使一个或两个膝盖着地。(4)君子僻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
3、:广泛地学习。今义:学问广博精深。(5)蚓无小才之利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6)用心L也古义:因为心思。今义: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怀着的某种念头。(7)非蛇鳍之穴无可学卅者古义:托身,藏身。今义:托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8)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古义:长江和黄河。今义:泛指一切河流。3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连词,表转折。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连词,表递进。(1)而三吾尝终日而思矣连词,表修饰。蟹六跪而二螯连词,表并列。(风雨兴焉兼词,相当于“于此”。(2)焉J圣心备焉语气词,可不译。取之于蓝介词,从。(3)于,而寒于
4、水介同,比。善假于物也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金就砺则利变锋利。(4)利假舆马者,非利足也使.快。4 .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其意义。(1)君子博学而且参省乎己名词作状语,每天。(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名词作动词,游泳。(3)不如登国之博见也形容词作名词,高处。(4)故木受绳则章,金就砺则利形容词作动词,变直/变锋利。(5)用心二也数词作形容词,专一。(6)假舆马者,非利足也使动用法,使,快。(7)木直中绳,糅以为轮使动用法,用火烘烤木材使之弯曲。5 .判断下列句子的句式,填写在括号内,并翻译句子。(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糅使之然也。(判断句)译文:即使又晒干木材也不会再挺直,
5、是因为用火烘烤使它成为这样的。(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判断句)译文:君子的天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不过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3)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鳍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判断句)译文:螃蟹有六条腿和两只钳夹,(但是)如果没有蛇、蜻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是因为它心思浮躁啊(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状语后置句)译文:潴青从蓝草中取得,可是比蓝草颜色深。(5)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状语后置句)译文: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Q(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句)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牙齿,强健的筋骨。(7)木直中绳,敕以为轮。(省略句)译文:木材直得合乎木匠用来
6、取直的墨线,用火烘烤木材使之弯曲制成车轮。(8)无以至千里。(固定句式)译文:没有办法到达千里之远。6 .将下列有关本课文化常识的内容补充完整。陛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蛙”,跨出两脚为“走”。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劝学中的“存子生非异也”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学识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善假于物也”,这说明了善于利用客观条件可以使自己更加完善的道理。(2)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经过后天广泛学习而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的君子,就要“(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o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3)劝学中
7、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4)劝学中的“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通过“木”与“金”的变化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后,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5)劝学一文中阐述“学”与“思J的关系,强调既要重视思考,更要重视学习的名句是“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O(6)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是一个人不坚持,肯定是不会成功的。劝学中用雕刻朽木为例来说明这个道理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近”。(7)劝学中体现君子涉猎广泛而且能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的句子是“君了博学而FI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o(8)道、
8、儒两家都曾用“行路”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道德经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度步,无以至千里。”(9)在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风雨来抒发情感的名句,而劝学中“积上成山,风雨兴焉”一句,借助风雨来论述积累的重要性。2师说韩愈原文呈现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9、;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土大夫之族,日师日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日:“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郑子、装弘、师襄、老聃。郑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日: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
10、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基础过关1 .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义。(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堂同授,传授(2)或师焉,或不焉丕同查,这里指不从师学习2 .填写下列加点词的古义。(1)古之学考必有师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2)吾丛晅师之古义:跟从井旦。今义: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3)今之余A,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古义:一般人。今义:大家;许多人。(4)个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对儿童、少
11、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给儿童、少年以全面的基础教育。(5)师不必贤于弟子古义:不一定。今义: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6)师者,用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义:用来的、凭它(他)来的。今义:连词,表示因果关系。3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吾师道也学习。(1)师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尊师学习。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掌握一定技艺的人。(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授。(2)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流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3)道道相似也道德学问。余嘉其能行古道从师之道。(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疑惑。(4)惑仁于其身也
12、,则耻师焉,惑矣糊涂。择师而教之指代人或事物,这里译为“他”,指孩子。郑子之徒指示代词,那,那些。古之学者必有师助词,的。(5)之师道之不复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句读之不知宾语前置标志词,不译。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助词,补足音节,可不译。(6)其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代词,它们,指不跟从老师学习而遗留下的问题。余嘉其能行古道代词,他。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其皆出于此乎大概。4 .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其意义。(1)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名词作动词,低于。(2)是故羊益圣,强益愚形容词作名词,圣明的人/愚昧的人。(3)个学而K遗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4)授之书而
13、习其句读者使动用法,使学习。(5)吾从而呼之意动用法,以为师。(6)而期学于师意动用法,以为耻C(7)孔子:知子意动用法,以为师。(8)位卑则足拳形容词作动词,觉得羞耻。5 .判断下列句子的句式,填写在括号内,并翻译句子。(1)不拘于时。(被动句)译文:不被耻于从师的时俗限制。(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句)译文:不明句读,不能解决疑难问题。(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句)译文:老师,是依靠他来传授道、教授学业、解除疑惑的人。(4)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状语后置句)译文: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6 .将下列有关本课文化常识的内容补充完整。(1)说:古代散文的一种,属议论文范畴
14、,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一般是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如爱莲说捕蛇者说马说等等。“说”的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2)句读:断开句子的知识。一句话后面的停顿为包,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逮。(3)六经,指选五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其中的乐久已失传。“六艺”有时是指礼、乐、射、御、卫、数六种技艺。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韩愈在师说中写了世人在对待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的不同态度:对其子“择师而教之”,对自身“则耻师焉”O(2)韩愈在师说中运用反问句“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说明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知识的,人人都会有疑惑,所以老师的
15、存在是必不可少的。(3)师说中,土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位卑则足弟,官盛则近谀”。(4)荀子在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一致。(5)韩愈在师说中用对比手法解释了古代圣人和时下一般人有巨大差距的原因。古之圣人才智超出一般人很远,“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才智低于圣人很多,”而耻学于师“O(6)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O(7)韩愈在师说中表达了从师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择师的标准,其中明确择师标准的句子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O单元整合1 .下列各
16、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A.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则知明而行无过矣QI句读之不知冰,水为之B. 圣人之所以为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D JI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解析D项均为“及、比得上”。A项,又、再/恢复。B项,凝结/成为。C项,同“智”,见识/知道。2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完全相同的一项是(C)A.古之学有必有师B.吾丛顾师之C.不如须奥之所学也D.非蛇鳍之穴无可可年者解析C项,“须臾”指片刻,古今义相同。A项,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B项,古义:跟从并且。今义: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D项,古
17、义:托身,藏身。今义:托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C)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A.上食埃土,下饮黄泉B.小学而大遗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登高而招日削月割,以趋于亡D.而高其直,亦无售者解析K项均为名词作状语,每天。A项,名词作动词,低于/名词作状语,往下。B项,形容词,与“大”相对/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D项,形容词作名词,高处/形容词作动词,抬高。4 .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项句式不同的一项是(八)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B.非蛇鳍.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D.道之所存
18、,师之所存也解析IA项为宾语前置句,其他三项均为判断句。5 .判断下列文化常识的正误。(1)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统称“四书”,“五经”则指诗书礼乐春秋五部经书。()解析1乐已失传,应为易。(2)古代称解释经书的著作为“传”,像左传,就是为春秋一书作的注释。()(3)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蹉”,跨出两脚为“步”。(J)3赤壁赋苏轼原文呈现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
19、之。歌日: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蔑妇。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日:“何为其然也?“客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触那千里,旌旗蔽空,酣!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蟒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
20、于悲风。”苏子日:“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基础过关1 .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义。(1)冯虚御风也同梵,乘(2)山川相缪缪同缭,盘绕、围绕2 .填写下列加点词的古义。(1)望蓑A兮夭一方古义:所思慕的人。今义:美貌的女
21、子。(2)自雷横江,水光接天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在9月7、8或9日。(3)凌万顷之群然古义:旷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失意的样子。(4)徘徊于斗牛之间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今义:我国民间使牛与牛相斗的一种习俗。(5)于星饮酒乐甚古义:在这时。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3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五日。望美人兮天一方眺望。(1)望,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鸿门宴)察看。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盼望。赤壁赋一种文体。横槊赋诗朗诵。(2)赋,临清流而赋诗(归去来兮辞并序)创作。省刑
22、罚,薄赋敛赋税。赋以重税征收。(正襟危坐而问客日端正。(3)危危楼高百尺(夜宿山寺)高。危言危行(论语)正直。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假如,如果。田园将芜胡不归(归去来兮辞并序)将要。将数百之众(过秦论)率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带兵的人,将领。将出郭相扶将(木兰诗)扶持。宫使驱将惜不得(卖炭翁)助词,用于动词之后。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氓)愿,请。将信将疑且,又。(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兴起。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诗经氓)起床,起来。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兰亭集序)发生,引起。(举酒属客劝请。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类。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同“嘱”,嘱托。(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徘徊于斗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 部分 教材 文言 知识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92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