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TZJ01-2022江苏省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通用图则.docx
《苏TZJ01-2022江苏省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通用图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TZJ01-2022江苏省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通用图则.docx(8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设计图则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通用图则苏TZJOl-2022编者: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站批准部门: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实施日期:2022年3月15日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苏建函科(2022)109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通用图则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为规范和指导江苏省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程的建设,强化设计依据公益属性,我厅组织编制了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通用图则,已通过专家审查,现予发布,自即日起实施。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通用图则供设计、施工、监理等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22年3月15日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
2、通用图则目录目录1节点构造详图4652编制说明212基础平面示意图5356电梯选用表13钢框架平面示意图57-58立而效果图示1417钢结构节点详图59-64平面选型表1820既有建筑墙体开洞加固措施6567加装电梯平面图2125无圈梁构造柱的外墙加构造柱和圈梁68加装电梯立面图2637配电系统图及材料表69加装电梯剖面图38-39配电平面图70部品部件40-41防雷、接地平面图71工程做法选用表4245整体集成化电梯示意图7275目录图则号苏TZJOl-2022页次11总说明1. 2编制依据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 5035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 50180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GB 51249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 51348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 7588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 55001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 55002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 55003钢结构通用规范GB 55006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建筑抗宸设计规范GB 50011既有建筑鉴定与加固通用规范GB 55021编制说明既有建筑维护与改造通用规范GB550221.l为了完善既有多层住宅的使用功能,提升居住品质和城市风貌,规范和指导江苏省砌体结构加固
4、设计规范GB50702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程的建设,根据国家及江苏省现行相关标准制定本图则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既有住宅功能改造技术规范JGJ/T390建筑钢结构防腐蚀技术规程JGJ/T251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242住宅设计标准DB32/392035kV及以下客户端变电所建设标准DB32/T3748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程技术标准T/ASC03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1年版)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的设计与施工,应符合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当依据的标准进行修订时,应按新版标准对本图则的相关内容进行
5、复核后选用。1.3 适用范围本图则适用于江苏省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程,供设计、施工、监理等相关单位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1.4 编制原则遵循通用化、标准化和装配化的原则,贯彻绿色低碳发展理念。1.5本图则主要内容包括:编制说明、电梯选用表、立面效果图示、建筑设计、结构设编制说明图则号苏TZJOI-2022页次计、机电设计、整体集成化电梯。1.6本图则列出了常见的三种加装电梯平面位置类型,见表161,设计人员可根据既有多层住宅具体平面形式选用。表1.6.1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组合选用表加装电梯平面位置类型加装电梯停靠方式加装电梯外立面S型(电梯井道与电梯厅纵向排列)S半(半层停靠)SLl(类
6、型一)SL2(类型二)SL3(类型三)SL4(类型四)S平(平层停靠)参见半层停靠理(电梯井道与电梯厅横向排列)H半(半层停靠)MM类一)HL2(类型二)L3(类型三)HL4(类型四)H平(平层停危)参见半层停靠型(无新增电梯厅)H平(平层停兆)一注;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可根据实际怖况进行姐合选用,如:S+SLL1.7本图则包含半层停苑和平层停粘两种加装电梯停钻类型。1.1.1 半层停靠指加装电梯的停靠站为楼梯休息平合处,从电梯停罪处步行上或下半层到达入户门。172平层停咏指加装电梯的停苑站为各层楼面,从电梯停狂处可以平层到达入户门。1.8 本图则加装电梯建造类型采用单元模块化建造类型和整体集
7、成化建造类型两种.1.8.1 单元模块化建造类型指可以通过不同模块组合完成的建造类型,模块指完成某一或某些子功能的标准结构单元.如图181所示。1.8.2 整体集成化建造类型指将钢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及设备与管线系统由工厂集成生产为标准单元节,在现场整体加装完成的建造类型。如图182所示。1.9 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程实施的前置条件:191拟加装电梯的既有多层住宅,项目条件应符合相关主管部门对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的要求。1.9.2设计前应进行现场勘察,对拟加装电梯的既有多层住宅外国环境(绿化及消防车道)、建筑基础、室外管线等进行勘察.1.93其他条件应通过相关部门的审核批准.2总平面图图则号
8、苏TZJOl2022页次32.1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不应超出原用地红线范困Il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的规定。2.2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应按照相关规定控制建筑间距,并符合国家、江苏省现行标3.2.2电梯运行速度不宜小于LOms,我重珏不宜小于450kg。当有适老化改造需求时,准对日照的规定。电梯运行速度不宜大于L5m/s。2.3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应结合周边环境合理规划,减少加装电梯对周边现状住户的3.2.3电梯的轿厢尺寸(净深X净宽)不应小于LOmXI.皿当为无障碍电梯时,轿厢通风、采光、噪声、视线及交通等方面的不利影响。尺寸(净深X净宽)不应小于1.4mX1,1m。2. 4既有多层住宅加
9、装电梯不应影响消防车道的通行。加装电梯的井道、电梯厅及连廊3.2.4电梯门净宽不应小于0.8m。等与原周边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相关规定3.2.5轿厢地面应采用防滑面层,侧壁宜设置085m0.9m高的扶手。2. 5加装电梯的首层紧邻小区车行道时不应设置贯通门,否则应设置护栏、绿化带等安工3电梯厅及室外入口设计:全防护设施。3.3.1电梯厅净深不应小于1.50)。当电梯厅和楼梯共用平台时,平台净深不应小于2.1m,且电梯厅宽度应与电梯井同宽。通向楼梯的洞口宽度应大于1.2m,且不应小于梯段净宽.3建筑设计3.3.2寒冷地区电梯厅应封闭设置,并具备通风、采光条件。
10、2.1 一般规定:3.3.3加装电梯若选用平层停靠形式,宜满足无障碍通行要求。3. 1.1加装电梯可与既有多层住宅的楼梯间、外廊等部位连接。3.3.4室外入口应设雨棚,室外台阶、坡道、连廊及电梯厅地面应采用防滑面层。3.1 2加装电梯的门窗、连廊等部位,其安全防护应符合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和14消防设计:住宅设计标准DB32/3920的相关规定。3.4.1加装电梯的耐火等级应为二级,且不低于既有建筑耐火等级。3. 1.3加装电梯不应紧邻卧室布置.当受条件限制,电梯紧邻兼起居的卧室布置时,应3.4.2加装电梯应保证建筑物内的疏散通道畅通,以便相关人员无阻碍地抵达实施紧急采取隔声、减振的构造
11、措施操作的位置和层站等处。4. 1.4加装电梯应选择无机房电梯。3.4.3加装电梯与楼梯间外墙连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3. 2井道、桥厢与电梯参数:1不应降低原楼梯间的疏散条件,电梯井道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应符合建筑设4. 2.1井道及轿厢尺寸必须符合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第I计防火规范GB50016及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GB51249的相关规定。部分:I、H、HI、IV类电梯GB/T7025.1中第I、II类电梯的要求,并符合电梯制造2楼梯间的防排烟标准应符合国家及江苏省相关标准的规定。编制说明图则号苏TZJOl-2022页次3楼梯间、电梯厅、连廊的外窗或开口与住宅门、窗
12、、洞口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LOnio3.4.4加装电梯单元外门的门洞宽度不应小于L2m3.4.5加装电梯电梯厅、连廊围护结构墙体应采用不燃性材料。3.4.6加装电梯电梯厅、连廊、井道的室内装修应符合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的相关规定。3. 4.7电梯层门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LOOh,并应符合电梯层门耐火试验完整性、隔热性和热通量测定法GB/T27903规定的完整性和隔热性要求。3.4 .8钢结构金属构件应采用防火涂料涂覆,耐火性能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相关规定。3.5 防水设计:3.5.1加装电梯井道及连廊屋面应采取有组织排水,电梯井道底坑、电梯井道首层与地面
13、交接处及敞开连廊应有排水措施。3.5.2加装电梯与既有多层住宅屋而、楼面设缝处应做防水处理。3.5.3电梯外墙选用的轻质板材应设置防水措施。3.5.4为防止雨水浸入对电梯运行造成不利影响,应选择具备遇水自动切断电源和自动平层安全停运功能的电梯3.6外立面装饰设计:3.6.1本图则立面风格分为类型一、类型二、类型三及类型四供参考选用,详见本图则第1316页立面效果图示。3.6.2风格控制:加装电梯应结合原小区住宅立面风格,参照本图则相应的立面风格类型设计。3.6.3色彩控制:加装电梯的外立面色彩应与原小区住宅协调统一。3.6.4立面材料:加装电梯外立面结合原住宅风格,可选用玻璃、铝板或复合保温装
14、饰一体化板材、外墙涂料等饰面材料,其物理性能应符合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本图则类型一、类型二、类型三立面材料以铝板为例,类型四立面材料以玻璃幕墙为例。当立面采用其他材料时,立面及构造设计可参考选用3. 6.5电梯外墙应选用轻质板材,当井道采用玻璃幕墙作为外围护结构时,应采用钢化夹胶中空玻璃,保证电梯机械设备的环境温度及安全防护要求,可见光反射比不应大于0.30.4结构设计4. 1一般规定:4.L1加装电梯的结构形式宜选用质量轻、施工便捷的钢结构形式。4.L2加装电梯结构宜与既有建筑相连,连接方式宜采用弱连接,并采取措施减少加装电梯对既有建筑的影响,对既有建筑进行安全性评估,承载力不足的构件应采取
15、加固措施。若加装电梯结构与既有建筑设缝脱开,加装电梯结构应能独立承担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健宽不应小于150mm。4.1.3加装电梯结构的使用年限:50年:结构安全等级:二级;结构重要性系数:1.0: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丙类:建筑耐火等级:二级,且不低于既有建筑耐火等级。4.1.4电梯结构设计、制作、安装、验收应遵循国家和江苏省现行建筑结构设计标准的规定。编制说明图则号苏TZJOl-2022页次4L5电梯自身正常使用安全和抗震安全应由电梯生产厂家负费,其使用年限不宜少于极限为25h,梁的耐火极限为L5h。柱、支撑的防火徐料采用厚涂型,涂料厚度为7m15年5011m11;当梁的防火涂料采用薄涂型(或
16、超薄型)时,涂料厚度不应大于7三(或3m).4.1.6加装电梯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不应低于乙级,并应根据相关标准进行地基基础沉降选用的防火涂料应与防腐底、面漆相容,并有良好的结合能力。变形验算。4.1.10加装电梯钢结构防腐蚀保护层设计使用年限为15年。钢结构构件制作完毕应进行4L7加装电梯设计前应进行准备工作,包括下列内容及要求:表面除锈处理,应采川抛丸除锈处理,除锈等级不低于Sa2,现场补漆应用风动或电动1收集既有建筑的勘察报告、施工图纸等原始资料:当资料不全时,宜进行必要的工具除锈,除锈等级不低于St3,表面粗糙度RZ为40Unr70um。防腐蚀面涂料宜选用补充实测。氯化橡胶、脂肪族聚敏酯、
17、聚氯乙烯含氟萤丹、氯横化聚乙烯、高氯化聚乙烯、丙烯酸2调查既有建筑现状与原始资料相符合程度、施工质量、维护和安全状况以及地基聚近脂、丙烯酸环氧等涂料,对涂层的耐磨、耐久和抗溶性能有较高要求时,宜选用树变形情况,从安全性能、抗震性能、地基变形三个方面分析加装电梯的可行性。脂玻璃鳞片涂料。防腐蚀底涂料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锌、铝和含锌、铝金属层的钢3既有建筑中与加建电梯相关的结构构件应进行检测鉴定,并根据鉴定结果确定合材其表面应采用环氧底涂料封闭,底涂料的颜料应采用锌黄类。在有机富锌或无机富理的加固方案.既有建筑的检测鉴定和加固应符合既有建筑鉴定与加固通用规范GB锌底涂料上宜采用环氧云铁或环氧铁红
18、的涂料。加装电梯钢结构的防腐蚀保护层最小55必和既有建筑维护与改造通用规范GB55。22的相关规定。厚度应符合建筑钢结构防腐蚀技术规程同“251的相关规定,且不小于28。f4L8加装电梯结构与既有建筑相连,且既有建筑为砌体结构,存在下列情况之一,加加装电梯钢结构防腐蚀设计应综合考虑工程所处环境介质的腐蚀性、环境条件和维修条装电梯前,应对既有建筑进行鉴定和加固:件等因索,因地制宜,综合采用防腐蚀方案。除采用防腐蚀涂料外,各种工艺形成的锌、1早期建造,未进行抗震设计,也无抗震措施。铝等金属保护层、阴极保护措施、耐候钢等各项措施均应符合现行标准的相关规定。2承重墙体拆改情况较严重,也未采取加固处理措
19、施。4.1.11加建电梯钢结构应由业主、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在工程建造忖制定全寿命周期内3承重墙最小尺寸、圈梁和构造柱设置等主要抗震措施不符合当时抗震设防标准:的结构使用、维护管理制度,使用后按照该维护管理制度进行定期检查,主要检查结构或虽符合当时抗震设防标准但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C20和砌体结构砂浆强度低于2.5MPa。材料锈蚀、焊缝开裂与螺栓松脱情况、构件变形等,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维护。4地基变形造成房屋整体倾斜率超过规范允许值、承重墙体开裂或沉降尚未稳定。4.2基础设计:4.L9加装电梯钢结构的防火设计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CB50016和建筑钢结4.2.1加装电梯基础应根据地勘报告进行设计
20、。应查明既有建筑基础形式、埋深、尺寸、构防火技术规范GB51249的要求。加装电梯钢结构耐火等级为二级,柱、支撑的耐火土层分布和沉降以及室外管线情况,不得对既有建筑造成不利影响,且应避开地下管网。编制说明图则号苏TZJOl-2022页次6应结合场地楮况以及周边环境,因地制宜确定基础形式。在加装电梯的基础设计与施工中,未采取措施时不应损伤既有建筑基础.4.2.2当加装电梯结构和既有结构相连时,应考虑加装电梯和既有建筑的沉降变形差,采取措施避免差异沉降对既有建筑的影响。4.2.3当加装电梯结构和既有建筑脱开时,应控制加装电梯的最终沉降量,避免对相邻地下管线造成影响,并在设计中考虑新旧建筑间的沉降差
21、.4.2.4电梯基坑施工前应摸清加装电梯位置地下管网现状,与管线产权单位联系,制定详细的管网保护措施以及应急处理措施4.2.5加装电梯结构应严格控制地基变形量,其基础计算沉降fit不宜大于50间,整体倾斜率不应大于0.002。4.2.6加装电梯基础应有一定的埋置深度,埋置深度从基坑周边室外较低点地坪起第,天然地基不宜小于加装电梯总高度的15,桩基础不宜小于加装电梯总高度的18;若由于场地条件无法满足上述要求,应进行抗倾覆计算,且基础理置深度不宜小于0.5叽42.7加装电梯基础在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变形要求的情况下,宜采用平板式筏板基础。当地基承载力和变形无法满足要求时,宜采用截面较小的树根桩、锚杆
22、静压桩(钢筋混凝土桩、钢管桩)等加固地施,或采用旋喷桩、压密注浆等措施加固地堪。确定地基加固方案时,应分析评价施工可行性以及施工工艺对既有建筑附加变形的影响。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设计、施工和质量验收应符合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3JGJ123及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4.2.8加装电梯的基础宜与既有建筑基咄脱开。当受客观条件限制,加装电梯基础与既仃建筑基础得要相连时,设计应进行地基承载力、地基变形、基础承载力验算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新、老基础的连接可靠和变形协调.4.3结构设计:4.3.1加装电梯结构应根据电梯额定载荷、层数,项H所在地区风荷载、抗震设防烈度及地震作用等进行设计:电梯及连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TZJ01 2022 江苏省 既有 多层 住宅 电梯 通用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94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