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四类干部”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报告.docx
《关于加强“四类干部”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加强“四类干部”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关于加强“四类干部”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报告关于加强“四类干部”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大兴调查研究的安排部署,近日,县委组织部会同统战、编制、人社、妇联、团委等部门,采取座谈研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式,围绕加强“四类干部”队伍建设开展了专题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如下。一、主要做法一是高度重视。年轻干部和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是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使用好“四类干部”是一项关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战略性任务。*年*月,为进一步贯彻落实(2019-2023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县委立足实际,着眼全县干部队伍建设
2、长远规划,专题研究并出台了县干部配备规划,重点突出战略培养使用“四类干部二同时,建立县委干部队伍建设联席会议制度,针对性开展各类干部队伍建设调研,定期分析研判年轻干部、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等干部队伍建设情况。二是强化培养。坚持教育引导,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用好用活*故居、*陈列馆等本地红色资源,组织开展沉浸式党性教育,*年,县委及相关部门组织召开年轻干部座谈会*次,女干部座谈会*次,党外干部座谈会*次,教育引导“四类干部”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工坚持实践锻炼,*年以来先后选派*名“四类干部”参与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建设、疫情防控、森林防火、信访维稳、文明创建等急难
3、险重岗位锻炼;选派*名优秀干部到省级对口部门“上挂”,不断开阔视野眼界、提升专业能力。坚持加压奋进,选拔*名乡镇优秀年轻干部和女干部到工会、妇联、团委、科协等部门挂职锻炼,不断提升综合素质。三是大胆任用。建立“四类干部”台账,实行跟踪管理,加大选拔使用力度、拓宽选任渠道,特别是*年乡镇换届以来,每次酝酿干部时,“四类干部”均占一定比例,坚持做到成熟一个使用一个。目前,全县科级领导干部中,35岁以下科级领导干部*人,其中正科级领导干部*人;女性科级领导干部*人,其中正科级领导干部*人;党外科级领导干部*人,其中正科级领导干部*人;少数民族科级领导干部*人。二、存在问题(一)年轻干部队伍建设方面。
4、一是储备不足,分布不均。因历史原因,我县县直单位行政超编严重,近年来新进公务员严重不足,导致整个干部队伍断层现象、青黄不接问题日益凸显。目前,除公检法外,全县公务员单位35岁以下一般干部只有*人,仅占公务员总数*%;其中乡镇*人均在5年服务期内,县直单位*人有*人集中在财政系统、医保中心、畜牧中心、农机中心等参公单位从事专业性岗位。二是本领恐慌。年轻干部刚出校门就进了体制内,对党情、国情、民情缺乏了解,宗旨意识、公仆意识较为淡薄,对群众缺乏感情,与群众打交道水平不高,特别是面对基层复杂问题时,捉襟见肘。另一方面,受培训资源限制,大多数年轻干部仅仅只能够在县内进行培训教育,对外界的优秀经验、先进
5、做法等知之甚少,不能很好的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三是心态浮躁。部分年轻干部长期处在优渥环境,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在当前从上至下都在倡导大力选拔年轻干部的大环境下,思想认识存在偏差,对个人进步的期望值过高,“等靠要”思想较为突出。(二)党外干部队伍建设方面。近年来,党外年轻干部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队伍素质整体提升,作用发挥日益突出,但同当前多党合作事业发展需要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一是教育培养缺乏统筹规划。对党外干部的教育培训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与党内干部相比,在日常培训较少的情况下,各类主题教育、党的理论学习等方面又是非参与主体,得到的党性教育、先进理论培训不足。二是对党外干部轮岗交流不够。由于
6、党外干部的晋升空间相对较窄,且符合任职的岗位较少,待在同一岗位的时间相对较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三)女干部队伍建设方面。一是竞争意识不强。调研发现,大多数女干部存在安于现状的情形,在工作上满足于不出事、不犯事,通过竞争获取晋升机会的心理不强,特别是40岁以上女干部明显存在进取心减退现象。二是心理压力较大。“男人以社会为主,女人以家庭为主”的观念,使得社会对女性家庭角色的期望大于对社会角色的期望,女干部既要为事业倾注全力,又要为家庭尽职尽责,双重压力下,造成相当部分女干部从政热情不高,也抑制了女性从政水平的发挥。(四)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方面。我县没有少数民族乡镇,只有*镇
7、下辖了一个少数民族村,且该村居于较偏远地区,仅有瑶族*户*人。加之全县公务员队伍中少数民族干部仅有*人,虽然都组织他们在人大、政协等积极参政议政,但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少数民族干部的特性,关心关注力度不够。三、对策建议一是强化教育培训。县级层面要进一步加大“四类干部”教育培训力度,有针对性地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专业能力培训。同时,建议从市级层面适时组织开展培训班、座谈会、外派学习、研讨交流等,不断增强“四类干部”理想信念,提升理论水平、适岗能力、业务能力。二是突出实践锻炼。建议市里进一步加大选派干部赴*进行沉浸式培训力度,多安排指标名额给县级,让县级更多优秀干部见世面、长才干。同时,建议出台优秀年轻
8、干部和有潜力干部到上级部门跟班学习制度。三是拓宽选拔渠道。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统筹领导职数和职级职数使用,注重多渠道选拔表现突出的“四类干部”。同时,建议市里加大干部调任力度,进一步推动从教育、卫健、企业等领域选拔优秀人才调任到县行政单位任职,实现干部来源多元化和经历多样化,不断丰富“四类干部”队伍资源。另一方面,加大高级职级使用力度,鼓励年纪较大公务员晋升职级提前退休,推进行政超编消化,腾出更多行政编制用于吸纳各类急需的优秀青年人才,不断增加优秀年轻干部储备。四是加大关爱力度。积极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创造有利条件,安排到重点岗位锻炼,使他们工作有干劲、有底气。另一方面,建议市里积极搭建全市
9、在县级部门担任党政正职的女干部交流平台,并经常性组织基层女干部开展心理健康、心理减负等活动,帮助干部纾解心理压力,轻装上阵。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报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要发展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好班子和好带头人工作为贯彻落实党和政府重要决策部署“最后一公里”的组织保障,农村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与干事热情,成为乡村振兴进程中推动乡村发展和乡村建设、完善乡村治理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作为一项包含经济、文化、生态、人才、治理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性、整体性乡村发展战略,乡村振兴必然对村干部主体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一、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干部的重要角色意义(一)乡村治理组织者作为村民自治制度
10、的产物,村干部是村民民主选举出的农村社会直接管理者,因而在乡村振兴进程中首先承担着实现乡村有效治理的重要职能和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提出“健全现代乡村治理体系”“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等目标和任务,以及“健全以党组织为核心的组织体系”“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深化村民自治实践”等具体工作要求。因此,作为基层党组织的代表以及村民自治的代理人,村干部首先是乡村治理的组织者和实践者。特别是国家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在乡村振兴进程中进一步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形成治理有效的善治乡村,这些都对村干
11、部队伍及其能力建设提出新的任务和要求,迫切需要村干部发挥好乡村治理组织者的角色作用,夯实乡村治理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二)乡村建设推动者有效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提升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推进乡村建设,在改善农村交通、物流、水利、能源、信息、教育等基础设施,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以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具体举措。而“要把那些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一件找出来、解决好”,离不开基层村干部的积极配合和推动。作为联系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推进乡村各项建设需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加强 干部 队伍建设 调研 报告 乡村 振兴 背景 干部队伍 建设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99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