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循环背景下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挑战及保障路径的思考.docx
《在双循环背景下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挑战及保障路径的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双循环背景下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挑战及保障路径的思考.docx(2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在双循环背景下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挑战及保障路径的思考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世界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粮食安全是我国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1保障粮食安全,确保中国人的饭碗要始终牢牢地掌握在中国人自己的手上,是我国实现稳定发展的头等大事。从2004至今,我国已经连续17年将粮食问题作为中央一号文件的主要内容,先后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粮食安全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我国粮食生产已连续16年保持增产丰收,国民口粮安全有绝对保障,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居民消费水平提高,食
2、物需求结构优化升级,对食物更强调质量和品种。由于我国耕地、水资源不足的刚性限制,在保障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自足的前提下,短期或中长期不能满足我国所有粮食品种的需求,必须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一、国内外粮食供给现状(一)国内粮食供给现状1.粮食总产量持续增长,粮食单产水平不断提升从我国改革开放至今,粮食的总产量几乎一直趋于递增状态。从1978年的30476.5万吨增加到2019年的66384.3万吨,期间有部分年份出现粮食总产量波动的情况,主要原因是2000年以来,我国加入WTO,一方面刺激我国对外进口粮食,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对外开放,市场经济逐渐放活,不仅工业基地逐渐占据了
3、农业耕地,农户也有机会外出务工,降低了种地的积极性。但是到2004年之后,我国取消粮食税,以工促农,以工业反哺农业,提高了农户种地的积极性,整体上提高了粮食产量。从19782019年我国的水稻、小麦的产量居于平稳,水稻从1978年的13693.2万吨增加到2019年的20961.4万吨,期间2017年是当前水稻最高产量年,为21267.59万吨,年增长率为37%。小麦从1978年的5384.1万吨,增长到2019年的13359.6万吨,期间2019年为最高产量年,年增长率为6.l%o在三种主要粮食作物中,玉米的增量最大,从1978年5594.5万吨增长到2019年26077.9万吨,年增长率为
4、114%,主要原因是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肉类食物占比逐渐提高,玉米作为重要的饲料粮,需求量也相应提高。我国粮食的单产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从1978年的2527.3公斤/公顷,增加到2018年的5621.2公斤/公顷,年增长率为5.6%o其中水稻的单产量一直最高,从1978年的3978.1公斤/公顷增长到7026.6公斤/公顷,小麦、玉米的单产也逐渐上升,小麦从1844.9公斤/公顷上升到5416.6公斤/公顷,玉米从2802.7公斤/公顷上升到6104.3公斤/公顷。2.粮食数量绝对安全,主要粮食自给率高人均粮食占有量和粮食自给率是评判国家粮食安全程度的重要指标。22018年我国粮食人均
5、占有量为472.4公斤/人,占有量最高年份2015年为481.8公斤/人,从2008年开始,我国人平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03公斤/人,超过世界粮农组织规定的粮食安全线400公斤/人,所以从数量上,我国粮食是绝对安全的。我国水稻、小麦、玉米三种农作物的自给率均在97%以上,超过世界粮农组织规定的95%以上的自给率,但是我国粮食总体的自给率水平却不断地降低,从最高年份2002年的100.2%降低到最低年份2017年的84.7%,原因是粮食包括水稻、小麦、玉米、豆类、薯类,我国的豆类和薯类自给率低,拉低了整体的粮食自给率,特别是我国大豆进口量逐年升高,2019年我国进口大豆8900万吨,约占粮食进口总
6、量的83%,但是大豆作为油料作物,一般用来榨油或者作为饲料粮,不影响我国口粮、谷物安全。(二)国际粮食供给现状1.全球粮食总产量持续增加,玉米产量增长幅度最大自20012018年,全球粮食总产量总体上持续增加,从2001年的210484万吨增长到2018年的296287万吨,其中2002年、2006年、2008年、2012年及2018年有小幅度的产量降低,但是不影响总体增长趋势。主要粮食作物产量都有持续增长,其中玉米的增长幅度最大,2001年,玉米、水稻、小麦几乎同等产量,2018年全球玉米产量114762.2万吨,水稻78200.0万吨、大豆为73404.5万吨。2.全球农产品出口国稳定集中
7、,我国对全球农产品供给持续增加在全球排名前十的农产品出口国家中,美国、荷兰、巴西及德国农产品出口稳居前四位,特别是美国农产品出口额几乎相当于排名第2位及第3位国家农产品出口的总额,全球农产品提供国长期高度集中。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额持续增长,从20012012年平均为316.01亿美元增长到2017年的676.35亿美元,全球农产品出口排名从20012012的平均排名6位上升至2017年的第5位,说明我国农产品对全球供给持续增长,并与全球农产品联系日益紧密。3.我国农产品进口排名升至全球第一,进口需求巨大我国农产品进口从20012012年平均排名第2名升至2013年第1名,之后我国一直为全球第一
8、大农产品进口国。自20012013年,我国粮食进口金额出现翻倍式增长,从20012012年平均进口额664.11亿美元增长到2013年1513.52亿美元。20132016年,我国农产品进口金额略微下降,但是进口金额仍为世界第一,进口需求巨大。在全球农产品排名前十位的国家中,美国、德国、荷兰稳居前4位,中国、美国、德国、荷兰既是全球农产品进口大国,也是全球农产品出口大国,全球农产品联系日趋紧密。二、国内粮食供给面临的挑战(一)我国农业资源不能满足升级农产品需求目前中国利用全球总量9%的耕地、6%的水资源,生产了占全球总量17%的粮食,解决占世界22%的人口吃饭问题。为了将饭碗牢牢的端在自己的手
9、里,我国必须优先保证水稻、小麦、玉米等谷物的生产。我国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70%。我国耕地资源总体等级为9.96,为中等级别,并且优等耕地面积占比不到3%,需要休耕、轮作等措施来保证我国耕地资源的持续生产力。但是随着居民对农产品消费结构的升级,油糖蛋奶的需求逐渐增多,国内的油糖农产品将供不应求。如果扩大种植油菜籽、大豆、甘蔗、甜菜等作物的种植面积,那么将威胁粮食作物自给自足的保证。(二)粮食需求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对农产品持续稳定供给造成压力我国居民对农产品消费需求进入快速增长阶段。我国大米、小麦、玉米、大豆在未来近10年消费需求将持续增长。粮食消费总量与结构变动主要受到经济增速、人
10、口总量与结构变化、居民收入增长等因素影响3,我国的情况如下:一是我国人口基数会继续增加。2020年是中国人口总量的新高峰时期,总数突破14亿人,拥有全球最大的人口基数。并且我国的人口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在14亿人口的基数下,人口增长率持续大于33%o,我国人口总量将会持续增加,那么对粮食的需求也会增加。二是我国居民的营养需求仍在继续增长。根据2014年颁布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35年)和研究编制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12035年)工作的会议精神,2020年全国人均每日摄入能量2200-2300千卡。日本、韩国都是发达国家,且与我国的食物消费结构相似,目前两国每日人均摄
11、入29003000千卡,因此我国营养消费相比发达国家仍然还有差距。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增强,食物消费会继续增长。2013-2019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消费支出都持续增长,在农产品物价水平稳定的条件下,我国居民对食物的需求将持续增加。三是城镇化的发展促进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导致粮食总需求增长。我国城镇人口持续增加,农村人口逐渐减少,并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对粮食的消费明显减少,2001年、2018年农村居民对粮食需求分别为238.6斤/人、148.5斤/人,但是对肉蛋奶等高蛋白农产品食物需求增加。将城镇与农村居民对比来看,城镇居民对粮食需求进一步减少,但是对肉
12、蛋奶等高端食物需求持续增加,导致低端粮食作物总消耗增长。4(三)种植粮食成本不断提高,农户经营性收入占比减少,种地效益低我国水稻、小麦、玉米三种主要谷物作物的总成本逐年升高,从2008年的526.42元/亩上升至2018年的1093.77元/亩,其中物质与服务费增幅近50%,人工费和土地租赁费翻了1翻,甚至2翻。近十年来,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的收购价出现“梯形”分布,20082015年,粮食收购价逐年上涨,但是自2015年之后,粮食的收购价趋于平稳,然而种地的人工费、土地租赁费的成本确是逐年增加,从2016年开始,我国种植主要粮食作物的净利润为负值。我国农户主要收入来源从经营性收入转移为工资性收
13、入。自2002年至今,我国农户的经营性收入占比持续降低,从2002年占比69.03%降低到2018年36.66%,特别是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后,农户的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占比迅速提高,经营性收入断崖式下降。农户经营性收入占比减少,势必会降低农户种粮的积极性,基于我国是大国小农的国情,将会从整体上影响我国粮食的产量。三、国际粮食供给面临的挑战从国内粮食的供给情况来看,在保证我国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足的条件下,我国必须利用国际市场来实现粮食安全,故而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必须置于全球视角下。5但是当前国际农业产能合作仍面临多方面挑战,主要来自来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我国农产品进口国高度集中,对
14、全球农业资源利用的战略布局,仍然处于初级摸索阶段;另一方面来自国际复杂的政治局势及突发事件。(一)我国粮食进出口国集中,依存性高我国粮食进口都存在高度集中的现象,并且大米、小麦、玉米、大豆四种主要粮食中,美国一国占三种。我国大米主要进口国为泰国和越南,尽管2001年以来,我国进口泰国农产品的占比有下降的趋势,但是泰国、越南两国大米进口占比近十年持续高于70%。我国的小麦主要进口美国、澳大利亚及加拿大,三国进口小麦总量几乎占我国进口小麦总量的100%,虽然期间三国占比出现较大的波动,但是三国进口总量几乎不变。2013年之前我国玉米主要进口美国、缅甸,两国玉米进口占我国玉米进口总量的90%以上,2
15、013年之后我国主要进口来源国为美国、乌克兰,并且2015年之后,我国进口乌克兰玉米占比70%以上,2019年我国进口乌克兰玉米占比98%。大豆是我国进口量最大的农产品,占我国农产品进口总量的83%以上,也是我国唯一没有进口配额的农产品。我国大豆主要进口国为美国、阿根廷、巴西,三国进口占比几乎为100%。我国大豆净进口最高总量为2017年的9553.4万吨,从20092018年,总体上,我国大豆进口一直处于增长的状态,对外国市场的依存度越来越高。(二)我国全球农业合作仍处在初级阶段相比于其他产业,我国境外农业直接投资、贸易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如2019年,我国对外投资贸易总额为56万亿美元,其中
16、农林牧渔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1.2亿美元,农业对外投资占比约为2.1%。根本原因是我国农业企业对外发展起步晚,缺乏全球化视野和国际化经营能力,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我国大型农业企业转型升级起步晚。当前我国农业主要以小农户经营为主,但是要推动国际农业合作,必须是拥有较多农业资源的大型企业,如:中粮集团、北大荒集团等。在我国国有企业所有制改革之前,相对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之间,大型农业企业偏向于计划经济,直到2017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后,各大型农业企业、农场转变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自营企业。由于企业、农场的资源禀赋、地理位置等因素差异较大,部分企业综合资源较少、实力较弱,为了增强竞争力,才
17、被迫探索对我国边界国家农业投资合作。2 .农业企业缺乏专业性人才。我国大型农业企业的农业资源主要来自农场,而根据对黑龙江友谊农场、红旗农场、沙河农产等地区调研,发现大多数农场的工作人员结构是“农三代“,即是祖辈、父辈、子辈三代都在农场工作,有较高学历的下一代,都想进入大城市工作,不愿意回农场就业,而剩下部分年轻人进入农场工作,文化水平却相对较低。3 .农业企业走出去的舆论压力大。相比于其他资源,耕地资源一直是敏感问题,经常与领土问题挂钩,一方面耕地资源具有不可再生,大型农业企业种植时间长、面积大,容易破坏当地生态,造成我国企业与当地政府、居民的冲突。另一方面,相比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我国农
18、业对外投资合作处于初级阶段,企业制度规划、人员技术、合作基础相对落后,并且全球农业资源的有限性,我国农业企业走出去经常与外国企业造成竞争关系,竞争对手经常制造舆论,给我国农业企业施加压力。(三)国际政治格局不稳,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继前苏联解体,美国结束了美苏军事竞赛,之后随着美国恐怖主义盛行、中东问题爆发,美国没有过分地遏制我国的发展,甚至出现美国不得不与我国国际上合作的情况,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增强,国际地位提升,美国认为中国已经威胁自己全球霸主地位,为了保护本国特殊利益,要遏制中国的发展,2018年3月23日正式向我国发起贸易战。贸易战首先征加我国钢铁和铝产品关税,中国立即作出反制。20
19、18年6月15日我国发布第一批公告对美国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共涉及517项农产品,主要包括大豆、谷物、棉花、坚果、水产品、肉类、水果、乳制品、威士忌酒和烟草等,2018年7月6日起开始实施征税;第二批是对美征税清单商品涉及387项农产品,主要包括生皮、植物油、蔬菜、咖啡、可可制品等,涵盖绝大多数第一批未征税的农产品。我国的被迫反制致使美国大豆、棉花、高粱和猪肉的产量将分别下降L6%、0.2%、2.1%和0.2%o6美国是中国大豆、玉米、小麦的主要进口国。根据2017年和2018年中国对美国粮食、农产品进口对比得出,相比2017年,我国进口美国粮食降幅都近50%,其中小麦的降幅最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双循环 背景 我国 粮食安全 现状 挑战 保障 路径 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00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