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苏教版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二专题2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第1课时)作业.docx
《2023-2024学年苏教版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二专题2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第1课时)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苏教版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二专题2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第1课时)作业.docx(1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1.1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一、单选题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结构模型的主要演变过程:道尔顿的原子结构模型T汤姆生的“葡萄干面包式”的原子结构模型T卢瑟福的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T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B.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说明了微观结构也要通过实验验证,同时要付出很大心血C.在原子结构分层排布中,M层容纳电子数最多为18,最少为8D.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核不发生变化,但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可能发生变化2 .下列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A.氯原子能量最高的电子的电子云图:橐B. 350与37。互为同素异形体C. CH4分子的比例模型:D. 二礴的命名:1,3,4-三甲苯3 .考古中常利用
2、MC测定一些文物的年代。碳的MC核素的中子数为A.6B.8C.14D.204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聚丙烯的结构简式:KH2-CH2-CH2IrtB.顺-2-丁烯分子的球棍模型:HHc.乙基的电子式:H:C:C:HHzD.基态铀原子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JC5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ABCD*凯-C:HNH3分子的球棍模型丁醛的键线式核内有33个中子的Fe原子甲基的电子式A.AB.BC.CD.D6 .我国科学家为世界科技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下列属于我国科学家研究成果的是新一代抗疟药双氢青蒿素的合成首次蛋白质的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提出原子理论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基础发现元素周期
3、律把元素化学物纳入统一的理论体系A.B.C.D.7 .下列图示或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甲醛的电子式为一D.乙烯分子中键的电子云图形:8 .自从1803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假说以来,人类对原子结构的研究不断深入、不断发展,通过实验事实不断地丰富、完善原子结构理论。请判断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的原子都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基本构成微粒B.所有的原子中的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基本构成微粒的个数都是相等的C.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作用的实质是原子核中的质子对核外电子的吸引D.原子中的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基本构成微粒不可能再进一步分成更小的微粒9 .图1和图2分别是Is电子
4、的概率密度分布图和电子云轮廓图。图1图2下列有关认识正确的是A.图1中的每个小黑点表示1个电子B.图2表示IS电子只能在球体内出现C.图2表明IS电子云轮廓图呈圆形,有无数对称轴D.图1中的小黑点的疏密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某处单位体积内出现机会的多少10 .在对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中,确定一个“轨道”的方面包括电子层轨道类型轨道的空间伸展方向电子的自旋状态A.B.C.D.二、填空题11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领餐:一。漂白粉的有效成分0(2)汤姆生发现了电子,提出了式的原子结构模型;接触法制硫酸工艺中,在设备中发生SCh的催化氧化。(3)镁燃烧不能用CCh灭火,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理由:0(
5、4)写出木炭与浓硫酸共热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12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物理学有了一系列的重大发现,揭开了原子内部结构的奥秘,发现了微观粒子性的普遍性。为化学研究提供了分析原子和分子结构的理论基础。13 .1811年,意大利科学家在总结气体反应体积比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子的概念。14 .物质结构研究有两种常见的范式:、c15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价值,说出你对“物质结构的探索是无止境的这一观点的认识,并阐述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意义。16 .元素同位素的类型及其天然丰度不仅决定原子量的数值,也是矿物年龄分析、反应机理研究等的重要依据。(1)已知。有两种同位素35
6、Cl和37。,二者丰度比为0.75:0.25;Rb85Rb#87Rb,二者丰度比为0.72:0.28写出气态中同位素组成不同的RbQ分子。这些分子有几种质量数?写出质量数,并给出其比例。(2)年代测定是地质学的一项重要工作。LU-Hf法是上世纪80年代随着等离子发射光谱、质谱等技术发展而建立的一种新断代法.Lu有两种天然同位素:”6LU和Lu;Hf有六种天然同位素:76Hf,177Hf,178Hf,l79Hf,180HfWl8lHfol76Lu发生衰变生成.Hf,半衰期为3.716xl0年。Hf为稳定同位素且无放射性来源。地质工作者获得一块岩石样品,从该样品的不同部位取得多个样本进行分析。其中
7、的两组有效数据如下:样本1,175Hf与切Hf的比值为0.28630(原子比,记为9Hf产Hf),177LuZ177Hf为0.42850;样本l76HfZ177Hf为0.28239,177LuZ177Hf为0.01470(一级反应,物种含量C随时间I变化的关系式:C=COe-H或In=-kt,其中CO为起始含量)c。写出176Lu发生衰变的核反应方程式(标出核电荷数和质量数)一O计算176Lu衰变反应速率常数k。计算该岩石的年龄一O计算该岩石生成时76HfHf的比值。17 .概率密度1913年,提出氢原子模型,电子在上绕核运行。量子力学指出,一定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在核外空间各处都可能出现,但出
8、现的不同,可用概率密度(P)表示,即P=(P表示电子在某处出现的;V表示该处的体积)。18 .请你根据教科书中关于原子结构模型演变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各题:(1)人类探索自然奥秘的一个重要方法是研究物质的微观结构,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提出,世间万物都是由不可分割的粒子,即原子构成的,这和中国古代哲学家的观点类似。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提出原子论。19世纪末,科学家发现原子中存在电子,并于1904年提出了相关的原子结构模型。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提出原子结构的模型。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原子结构模型。1926年,科学
9、家又提出了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模型。(2)根据最新的原子结构理论,我们能得到的理论有oA.第八周期最后一个元素序号为168B.电子云不一定是球形对称的C.不同电子层的电子能量可能相同D.M层最多可以容纳8个电子19 .物质研究的方法有助于探索物质世界的奥秘化学作为一门实用的创造性科学,已经为人类认识物质世界和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用化学方法合成了数以千万计的物质。化学创立了研究物质结构的理论、方法和实验手段,初步揭示了物质的与之间的关系和规律,为设计具有各种特殊功能的新药物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手段。20 .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提出了原子概念和原子学说。参考答案1. C【详解】A.原子结
10、构模型的主要演变过程:道尔顿的原子结构模型汤姆生的“葡萄干面包式”的原子结构模型T卢瑟福的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T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故A正确;B.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说明了微观结构也要通过实验验证,同时要付出很大心血,故B正确;C.在原子结构分层排布中,M层容纳电子数最多为18,最少为0,故C错误;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核不发生变化,但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可能发生变化,故D正确;故选C。2. C【详解】A.氧原子能量最高的电子是2p轨道上的电子,其电子云图不是球形,选项A错误;B. %C与37Cl的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选项B错误;C. CH4分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2024 学年 苏教版 新教材 选择性 必修 专题 第一 单元 原子 核外电子 运动 课时 作业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04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