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化内外贸一体化改革创新的若干措施.docx
《关于深化内外贸一体化改革创新的若干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深化内外贸一体化改革创新的若干措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关于深化内外贸一体化改革创新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对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内需、稳定企业的重要作用,助力企业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顺畅切换,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出如下措施。一、促进内外贸规则制度衔接(一)推动内外贸法规制度完善。全面梳理市场主体开展内外贸经营时遇到的制度性障碍,提出完善内外贸一体化的问题清单和需求清单,推动在浙江省国际经贸合作促进条例立法中完善有关制度规范,为内外贸一体化工作提供法制保障。(省商务厅、省司法厅,各市人民政府以下举措均需各市参与,不再一一列出)制定出台浙江省公平竞争审查办法配套规定,实施不当市场
2、干预行为问题整改和典型案例约谈通报制度。(省市场监管局)(二)促进内外贸监管体制衔接。持续开展妨碍统一大市场和公平竞争问题专项整治,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促进内外贸资源要素顺畅流动和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省发展改革委、省市场监管局)推动建立急需紧缺医药物资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和快速响应机制,允许紧急情况下采购国外先进医疗设备和其他医疗资源。(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厅、省药监局、省卫生健康委、省商务厅)落实简化食药物质进程序工作要求,做好政策宣贯和企业服务指导;争取监管方式成熟、国内需求旺盛的在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等展会上展出的进口展品在浙江省内销售。(省商务厅、杭州海关、宁
3、波海关、省药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三)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对接。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经济开发区、综合保税区等平台融合发展,加快数字贸易示范区建设,加快落地RCEP,对标对表CPTPP、DEPA等国际经贸规则,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拓展企业国际发展空间。加强国际产业合作园和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对接合作,共建跨境产业链、供应链,提升国际投资便利化水平。(省商务厅牵头)二、培育内外贸并重发展的企业主体(四)开展“领跑者”行动。以生产、流通(大宗商品、生产资料、农产品、供应链)为重点领域,培育壮大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内外贸并重的内外贸一体化“领跑者”示范企业、产业基地,并探索建立总量控制、
4、动态调整、有进有出的管理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大型商贸、物流企业“走出去”,加强资源整合配置,优化国际营销体系。(省商务厅牵头)(五)加快内外贸品牌建设。深化“品字标”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加强“品字标”+浙江制造、浙江农产、浙江服务等品牌培育。实施农业品牌目录制度,发展绿色、地理标志和名特优新农产品公共品牌。支持符合条件的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区创建全国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省市场监管局省知识产权局、省农业农村厅)依托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加快“浙江出口名牌”创建。培育一批浙江特色品牌厂商折扣店。实施浙江新消费品牌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建设和认定一批新消费品牌孵化基地。推动老字号守正创新,打响国潮国货品
5、牌国内外知名度。(省商务厅)推进知识产权管理国际标准实施国家级试点,梯度培育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提升品牌综合竞争力。(省市场监管局省知识产权局、省经信厅)(六)支持内外贸企业创新发展。加强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及相关政策宣传和业务培训,支持内贸企业采用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方式开拓国际市场。推动境外经贸合作区提质升级,鼓励内外贸企业以合作区为平台开展跨国经营。创新海外销售渠道,大力推进国际营销体系建设,鼓励企业设立批发中心、售后维修等网点,优化海外仓布局,提升浙江产品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定价权。引导中小微商贸企业围绕提供高品质生活服务和专业化生产服务两个方向,挖掘细分市场
6、潜力,拓展经营服务范围,提升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更好实现特色化、品质化、品牌化发展。(省商务厅牵头)三、提升产品质量标准认证一致水平(七)促进内外贸标准衔接。推动建立国际标准提案储备机制,提高企业国际标准提案成功率,为企业参加国际标准制定提供更加便利的路径和措施。实施标准国际化跃升工程,面向数字经济、生物经济、营商环境、共同富裕、碳达峰碳中和等急需和未来领域,加强浙江特色产业技术标准与国际标准兼容,鼓励国内国际标准化协同发展。持续开展“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重点出口产业的市场准入、标准及技术法规对比研究,优化国内国际标准服务。推进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商贸流通专项)工作,深化典型案例应用
7、推广。(省市场监管局、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厅、省商务厅、杭州海关、宁波海关按职责分工负责)(八)促进内外贸检验认证衔接。落实检验检疫电子证书国际联网核查工作要求,推动与更多国家开展检验检疫电子证书国际合作。(杭州海关、宁波海关)引导境内外检测认证机构深度合作,推动“品字标浙江制造”认证国际合作互认,推广“一个标准、一次检测、一次认证、多国证书”模式。推动建立政府、行业、社会等多层面认证采信机制,推进碳足迹数据库与长三角、粤港澳等区域的互认共享。(省市场监管局)积极向企业宣贯进出口商品检验采信政策,引导符合资质要求的检验检测机构参与进出口商品检验采信。(杭州海关、宁波海关)加强对出口转内销产品强
8、制性产品认证绿色通道的政策宣传。(省市场监管局)(九)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深入推进“三同百县千品万亿”行动,建立“三同”产品认定目录,制定“三同”产品认证标准,优化“三同”产品认定方式,畅通“三同产品认定渠道。整合优化电商平台资源,搭建“三同”产品销售专区,为全省“三同”产品开辟优质销售渠道。支持“三同”产品进驻各类内外贸融合展会平台,加大市场推广力度。(省市场监管局、省商务厅按职责分工负责)四、建设内外贸融合发展产业集群(十)发展壮大重点产业集群。深入推进“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产业链“链长+链主”制,一体推进15个特色产业集群培育。积极组织“十链百场万企”产业
9、对接活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开放合作水平。(省经信厅、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药监局)在绿色化工与新材料、纺织服装等重点领域,培育壮大一批内外贸融合发展产业集群,推动内外贸一体化改革试点产业基地全省域覆盖。(省商务厅牵头)扎实推进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建设,更好地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农村业强国提供有力支撑。(省农业农村厅)(十一)促进先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推动商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内外贸相关产业深度融合。鼓励发展反向定制(C2M)。推广“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推动优势产业数字化升级,建设一批规模大、层次高、实力强的跨境电商产业园和产业集群跨境电商
10、发展试点,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法。(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厅按职责分工负责)五、畅通内外两个市场对接渠道(十二)推动商品交易市场创新融合发展。实施商品交易市场提升行动,培育一批内外贸融合商品交易市场,推动商品交易市场向供应链综合服务企业转型,完善国内国际营销网络,强化生产服务、物流集散、品牌培育等功能,促进国内国际市场接轨。深入推进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十三)发挥展会平台交流对接作用。支持部分优质企业获得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等重点展会展位,培育壮大浙江(嘉兴)内外贸融合交易会等一批内外贸融合展会、出口转内销专题展,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深化 外贸 一体化 改革 创新 若干 措施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06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