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县天华镇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docx
《太湖县天华镇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湖县天华镇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docx(2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太湖县天华镇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太湖县天华镇人民政府二。二一年九月1、前言为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5)17号)关于开展全国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工作的通知(环办(2011)4号),进一步提高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和环境保护水平,保证饮用水安全。开展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风险评估,是开展水源环境常态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全面提高应对饮用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预警和防控能力,做好饮用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的防控工作,及时、有效、科学地处置饮用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最大限度减少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确保公众饮水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太湖县天华镇人民政府于2021年4月开展
2、对“太湖县天华镇饮用水水源地污染事故风险评估”工作。并聘请安徽中信智力房地产评估造价咨询有限公司作为咨询单位提供技术规范支持。天华镇政府指派技术人员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评估报告指南等要求、企业的相关资料等进行了认真地分析,确定了评估工作的实施方案,进而开展现场踏勘、资料收集整理、走访、咨询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等工作。本评估报告参照行政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推荐方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指南(试行),同时结合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试行)进行评估。2、总则2.1 编制目的对涉及太湖县天华镇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风险源及风险物质、风险防控措施、环境安全隐患等
3、进行全面排查,对域内可能发生的典型突发环境事件进行情景分析,进而定性和定量评估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的影响。针对水源地环境风险特征以及存在的环境风险隐患,从技术、工程和管理等方面提出科学、可行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范、应急处置措施,为有效应对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最大程度降低突发环境事件对水源地水质影响,为规范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对的各项工作提供指导。2.2 编制说明本风险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本报告”)是太湖县天华镇饮用水水源地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系列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报告由系列文件编制领导工作小组组织相关技术人员,依据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
4、南”)附1“水源地基础状况调查和风险评估主要内容与要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指南(以下简称“保护指南”)附件“饮用水水源环境风险评估方法”进行编制。2.3 编制依据2.3.1 主要法律、法规及规章(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修订,2015年1月1日实施);(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11月1日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修订,2018年1月1日起施行);(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45号);(5)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环境保护部令第16号)(6)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34号);(7)城市供
5、水水质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56号);(8)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卫生计生委令第31号)o2.3.2有关预案、标准规范和规范性文件(1)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试行)(公告:2018年第1号);(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3)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状况评估技术要求(HJ774-2015);(4)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要求(HJ773-2015);(5)集中式地表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指南(试行)(环办201193号);(6)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指南(试行)(环办201250号);(
6、7)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HJ589-2010);(8)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HJ941-2018);(9)行政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推荐方法(环办应急20189号);(11)湖泊(水库)富营养化评价方法及分级技术规定(总站生字2001090号);(12)环境保护技术文件村镇生活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试行)(HJ-BAT-9)o2. 3.3有关资料和文件(1)安庆市水功能区划,安庆市水利局、环保局,2011年7月;(2)安庆市水污染防治方案,安庆市人民政府,2015年12月;(3)安庆市2017年碧水行动方案,安庆市环保局,2017年3月;(4)太湖县城市总体规划(201
7、22030),安庆市城乡规划设计院、太湖县住房与城乡建设局,2015年6月;(5)太湖县水资源综合规划,安徽淮河水资源科技有限公司、太湖县水利局,2017年11月;(6)太湖县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2020年11月2. 4.评估范围太湖县天华镇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以及从保护区边界向上游连接水体及周边汇水区域上溯24小时流程范围内的水域及分水岭内的陆域,最大不超过汇水区域的范围。3. 5主要评估内容以基础状况调查的结果为基础,对调查范围内的风险源(含固定源、流动源、非点源)进行识别,并对风险值进行评估,识别应重点防控的区域和时段,结合历史突发环境事件,辨识主要的
8、易发突发环境事件、易发时段及区域。依据上述风险评估结果,识别并预测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发生的概率、时间、可能发生的区域、可能影响的水域、事件可能造成的影响和后果等,为后续预警和应急处置各项工作提供参考。2.6评估技术方法和评估程序针对饮用水水源地,国家没有颁发正式的风险评估指南,本次评估中企业风险评估,参考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和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进行评估。同时结合行政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推荐方法进行评估。步哪时象方法H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周边及上海来水影响仪内.所有仃毒有出物周排放源检育表法评分法.橇率评价法定虐险因素和风险类型已识别出的危险因素和风险类型归纳统计
9、法指标值法确定风险源危书程度已确定的风险源博分法污染物扩散模量确定污染物对水源水质的影响程度和范牖风险事件发生可能时水源水顺造成的影响定性I风险值M各类型风险源顶H之和定殳:凰险值=事件发生概率,危害程度确定各类平中不同项目风险源的风险值风险值,R),H类水源内同种污染事件可接受风险水平(Rl)RR.果取降低风险的搭箱确定事件可接受水平可接受风险水平、不可接受风险水平成本效益分析,多目标最优化分析等确定减少风险的揖籁事件现埼及周圉影响M类比法、数值模拟法将串件损失降至最低图2.1风险评估流程图3、水源地基础环境特征调查3.1.水源地基本信息太湖县天华镇饮用水水源地基本信息见表3-1o3-1天华
10、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基本信息乡镇水源地7RJ、湖库)厂称水名供水人口取水口位置经度纬度天华镇河流型m2320116.120862E30.425596N大型湖库型平岭水厂2386116.113107E30.529499N大型湖库型辛冲水厂1782116.130262E30.510782N大型湖库型2130116.202152E30.479140N大型湖库型横路水厂2130116.172692E30.480583N湖库型李杜水厂2130116.202152E30.479140N表3-2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情况一览表功能区范围(水域)功能区范围(陆域)乡镇一级保护区范围二级保护区范围一级保护区范围二
11、级保护区范围华河型用源护划天镇流饮水保区分自取水口上游不小于100Om,下游不小于100m从一级保护区的上游边界向上游(包括汇入的上游支流)延伸不小于2000m,下游侧的外边界距一级保护区边界不小于200m1、陆域沿岸长度不小于相应的一级保护区水域长度2、陆域沿岸纵深与一级保护区水域边界的距离一般不小于50m,但不超过流域分水岭范围。1、陆域沿岸纵深范围一般不小于1000m,但不超过流域分水岭范围。华湖、库饮水源护划天镇泊水型用水保区分1、取水口半径不小于300m范围内的区域2、大中型湖泊取水口半径不小于50Om范围内的区域。1、小型湖泊、中小型水库一级保护区边界外的水域设定为二级保护区2、大
12、中型湖泊、大型水库以一级保护区外径向距离不小于2000m区域为二级保护区水域面积,但不超过水域范围。1、小型湖泊、中小型水库取水口侧正常水位线以上20Om范围的区域,或一定高程线以下的陆域,但不超过流域分水岭范围。2、大中型湖泊、大型水库为一级保护区水域外不小于200m范围内的陆域,但不超过流域分水岭范围1、小型水库可将上游整个流域(一级保护区陆域外区域)设定为二级保护区;2、大中型湖泊、大型水库可以划分一级保护区外径向距离不小于3000m的区域为二级保护区范围。3. 3.水源水质情况安庆市太湖县生态环境监测站对天华镇水源地进行了取样检测,水质监测指标均达到地表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
13、02)In类标准,水量达标率为100%,水源达标率100%O4. 4.水源地环境管理情况1.4.1 保护区划定文件太湖县乡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太政【2009】41号),为切实有效地保护太湖县饮用水水源地提供了基础保障。3. 4.2.监控能力太湖县生态环境分局、水利局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能和监测任务要求,认真落实集中式饮用水源环境保护指南、国家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技术方案的要求,提升水源地水质和供水水质检测设施装备水平和检测能力,满足水质检测需求。饮用水源水质监测项目按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监测项目规定要求,每月监测项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的基本项目(23项,化学需
14、氧量除外);每个季度监测表1(23项),表2的补充项目(5项)和表3的优选特定项目(33项,监测项目及推荐方法详见附表1),共61项。每两年进行一次全项(109)监测水源地水质常规监测项目确定原则为综合考虑环境管理需求和主要环境问题,各地根据区域污染特征补充必测指标。具体监测项目和监测频次按照省市生态环境部门每年下达的监测计划实施,建议分枯水期、丰水期和平水期分别对水体水质进行监控和验证。另外,为了更好地满足对水质监控的需要,建议配套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对取水口区水质实施在线监测。2、预警监控太湖县天华镇饮用水水源地属于河流型日供水规模未超过10万吨,按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环境保护
15、技术要求(HJ773-2015),无须设置预警监控断面和视频监控。3 .4.3管理措施太湖县天华镇饮用水水源地均按技术规范进行了命名及编号,建立了一源一档的档案管理制度,建立了日常巡查监管机制并定期开展巡查,定期对水质进行取样检测,并按要求定期向社会公布水质数据及管理数据。太湖县生态环境分局办公室印发了安庆市太湖县生态环境分局、太湖县水利局关于开展2019-2020年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的通知(太环函(2019)48号),明确要求了对尚未完成保护区划定或保护区划定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按照标准完成保护区划定或调整。保护区内设置的排污口应限期拆除。保护区划定后建设的违法违规项目,应由县级以上
16、地方人民政府依法依规坚决取缔。二级保护区划定前已经建设的排放污染物的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责令拆除或者关闭,其他合法合规建设,暂时不具备拆除或者关闭条件的,由所在地人民政府依照法律精神,实事求是地制定实施整改措施,确保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乡镇及以下饮用水水源应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基本单元,编制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应急措施要切合实际,简单易行,具有可操作性。严禁在保护区内使用农药、丢弃农药、农药包装物或清洗施药器械。保护区内的农业种植和经济林应结合土地利用调整,逐步退出,现阶段应加强测土配方施肥,采取生态沟渠、生态缓冲带或湿地等措施,防止农(林)业面源对水源水质造成影响;禁止新增农业种
17、植和经济林。农膜及种植过程使用的塑料薄膜应做好收集,不得随意丢弃。保护区内村庄应优先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保护区划定前已存在的符合一户一宅政策和标准的自建房,其产生的生活污水应因地制宜采用化粪池、氧化塘、湿地等措施进行处理处置或还田消纳,不得向环境排放;二级保护区内已建成的集镇,其产生的生活污水应收集后,通过集中式或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污水原则上引到保护区外排放,不具备外引条件的,可通过农田灌溉、植树造林等方式回用,或排入湿地进行二次处理,不得污染饮用水体。保护区内生活垃圾应全部收集外运。跨越保护区水体或与水体并行的道路、桥梁应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并根据实际情况禁止或限制有
18、毒有害物质和危险化学品运输,制定行之有效的应急管理措施,有条件的应建设和完善桥面雨水收集处置措施与事故处置设施,有效防范突发事故对供水安全的影响。4、突发环境事件情景分析4 .L历史突发环境事件调查近五年太湖县天华镇境内未发生涉及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其他行政区域涉及集中式地表水水源地的历史突发环境事件,如下:1 .江西省新余市跨界水源地污染事件事件类型:固定源突发环境事件事件原因:上游新余市与宜春市交界处一家无名企业违法排污,排污口污水中镉浓度超过排放标准46550倍发生过程:2016年4月3日,新余市第三水厂水源地仙女湖上游袁水部分水域发现死鱼现象,4日该区域水质监测显示镉浓度超标,并加
19、剧上升,5日第三水厂取水口尚未出现镉超标,但考虑到饮水安全,第三水厂停止了取水。之后,4月6日,新余第三水厂经专家组检测达标后恢复供水,7日凌晨,发现镉浓度发生变化,再次停止供水。此后一直到4月12日事件调查完毕,才再次恢复供水主要影响:第三水厂停止供水累计达一周,期间第四水厂供水不足以保证全市生活用水使用。停水一度让居民生活发生变化,除了大量购买纯净水,解决日常饮用做饭之急,还要囤积水洗菜、洗澡、冲洗卫生间。新余调集的应急水,成为市民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处置情况:事件发生后,新余市第三水厂停止取水,供水由第四水厂独立供应,政府也调集应急水供城市生活用水使用。4月7日,违法排污企业被宜春市袁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太湖县 天华镇 饮用水 水源地 突发 环境 事件 风险 评估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07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