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智能静态交通系统运营项目可行性实施方案[104页Word].docx
《2024智能静态交通系统运营项目可行性实施方案[104页Word].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智能静态交通系统运营项目可行性实施方案[104页Word].docx(10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4年XXX市智能静态交通系统项目运营可行性实施方案建设单位:XM编制单位:编制时间:2023年12月目录第1章项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11.2 项目建设单位11.3 实施方案编制单位11.4 项目建设范围11.5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11.5.1 项目建设背景11.5.2 必要性分析11.5.3 可行性分析21.6 建设目标、规模、内容及建设期41.6.1 建设目标41.6.2 建设内容61.6.3 建设期71.7 总投资及资金来源7第2章项目建设方案82.1 系统总体架构82.2 业务应用系统92.2.1 停车综合管理系统92.2.2 停车收费管理系统92.2.3 停车运营监管系统1
2、02.2.4 静态交通大数据分析系统102.2.5 城市公众服务系统102.2.6 停车资源可视化管理与评价系统102.2.7 应用系统建设要求102.3 数据处理与存储系统132.4 网络及安全系统132.4.1 网络安全架构132.4.2 数据安全防护142.5 外场基础设施162.5.1 路内泊位智能化改造162.5.2 城市停车诱导系统182.5.3 社会停车场接入182.6 指挥中心192.7 项目投资估算20第3章项目实施方案213.1 停车收费标准213.2 项目推进计划2233项目管理模式231.1.1 主要运作方式介绍231.1.2 建设周期及运营周期251.1.3 项目停车
3、服务收费分成251.1.4 合同到期后续处理263.4 项目招标方案263.4.1 招标人资格要求263.4.2 评分办法273.5 合同主要条款273.5.1 服务期限273.5.2 合同金额283.5.3 项目建设及运营要求293.6 项目验收要求313.7 人员培训方案323.7.1 培训要求323.7.2 培训对象333.8 售后服务要求33第4章项目效益分析354.1 经济效益分析354.1.1 创收效益354.1.2 汽车后市场服务效益354.1.3 广告效益354.1.4 机动车出行成本节省效益354.2 社会效益分析354.2.1 交通管理水平提升效益354.2.2 出行服务水
4、平提升效益364.2.3 交通绿色减排效益364.2.4 民生保障效益364.3 项目财务评价分析364.3.1 运营期收入估算364.3.2 运营成本费用估算37第5章项目风险管理395.1 风险识别和分析395.2 风险对策和管理395.2.1 技术可行性风险395.2.2 招投标风险405.2.3 项目实施风险405.2.4 软件开发风险405.2.5 系统对接和数据共享风险415.2.6 项目建设风险415.2.7 停车收费风险425.2.8 网络安全风险425.2.9 运行维护机制风险435.2.10 不可抗力风险435.2.11 市场收益不足风险43附表44项目软硬件清单估算表44
5、云资源基础设施租赁费估算表51智能静态交通社会征求意见采纳情况表54附件82关于XXX市中心城区路内停车收费标准的通知82XXX市人民政府会议纪要2022年第35期85XXX市人民政府会议纪要2022年第47期87XXX市人民政府会议纪要2023年第8期89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备案表93IIl第1章项目概况1.1 项目名称XXX市智能静态交通系统项目实施方案。1.2 项目建设单位项目建设单位:XXX市建设投资控股有限责任公司。1.3 实施方案编制单位1.4 项目建设范围本次实施范围为XXX市中心城区核心区18个路段。未列入本次实施范围路内停车位或后期新增路内停车位,全部列入待管理区,后期一
6、并纳入XXX市静态交通系统项目实施。1.5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1.5.1 项目建设背景随着XXX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人、车、路和停车泊位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停车难、停车乱”问题凸显。为进一步加强停车管理、规范停车秩序、高效利用停车资源、解决停车难等问题,结合国务院关于推进城市停车设施发展意见的通知(国办函(2021)46号)、XXX省发改委关于印发推动城市停车设施发展实施办法的通知等文件要求,结合XXX市实际情况,推动智能静态交通系统项目建设。1.5.2必要性分析1、顺应城市快速发展,缓解城市停车压力的需要XXX市用地资源紧张,公共停车泊位和路内泊位
7、均存在较大缺口,停车供需矛盾突出,加之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造成车辆停放向路内免费停车位聚集,加重了停车难、停车乱问题。亟待通过智能静态交通系统项目的建设,发挥停车收费的杠杆调节作用,缓解城市停车压力。2、规范城市停车行业发展的需求现有的停车管理体制较为分散,多部门多头管理,无法形成管理合力,且缺乏统一的规范标准,日常监管执法缺乏依据;尚未建立城市停车设施备案和停车基础信息数据采集机制,缺少统一停车设施数据库,停车信息共享不足;重设施轻运营,行业发展水平较低,停车经营主体主要通过自建平台向社会提供基础的停车服务,多元化增值能力受限明显。亟需通过停车系统建设理顺停车管理体制,提升城市静态交通管理和
8、服务水平。3、汇集静态交通大数据,助力智慧城市建设的需要目前XXX市海量的静态交通数据尚未充分利用,数据价值尚未完全释放。需要依托“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的产融思维,建设XXX市城市级静态交通平台,对海量的数据资源进行收集、整合、存储与分析,深度挖掘城市停车存量资源与新增资源有机融合价值,进而改善静态交通环境,为智慧城市+数字城市的建设赋能。4、为市民提供便利的停车信息服务的需要在市民泊车过程中由于信息匮乏,导致车辆寻泊时间较长,车辆空驶及道路拥堵问题较为严重。需要在整合城市停车动静态资源的基础上,通过结合其他交通相关数据,深入剖析城市停车需求的各个环节,建立相应的停车动态数据库,通过
9、诱导屏、网站、微信、手机终端等多种形式为公众提供停车场、停车位、停车价格等信息查询、诱导服务,全面提升停车信息服务水平。153可行性分析1、政策可行性2021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动城市停车设施发展意见,提出推广智能化停车服务。加快应用大数据、物联网、第五代移动通信(5G)、“互联网+”等新技术新模式,开发移动终端智能化停车服务应用,实现信息查询、车位预约、电子支付等服务功能集成,推动停车资源共享和供需快速匹配。2021年12月,XXX省多部委发布关于印发推动城市停车设施发展实施办法的通知。提出要提升装备技术水平、优化停车信息管理、推广智能化停车服务、鼓励停车资源共享等,到2022年,各市建
10、成停车泊位管理信息化平台。2022年6月,XXX省人民政府发布xxx省便民停车行动方案,提出要加强城市停车设施管理,依托皖事通办平台,到2023年全省建立统一的城市智能停车基础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动态”交通与“静态”交通良性互动,细化停车分区管理,鼓励错时停车,加强停车引导,推进共享利用,实现无感收费,提升停车周转率。同时,通过健全停车管理机制,完善城市公共停车收费价格机制,促进停车资源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2020年12月,XXX市政府发布xxx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办法,提出进一步加强机动车停车场管理,规范停车秩序,改善城市交通环境。办法明确,铜陵市停车场管理遵循规划引领、合理布局、建管并重、社
11、会共治、便民高效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形成以专用停车场为主体、公共停车场为辅助、路内停车位为补充的停车格局,鼓励和推广停车场管理应用智能化、信息化技术,有序推行电子收费,逐步缓解停车矛盾,改善城市交通秩序。国家、XXX省、XXX市层面多次发布相关政策文件要求推动城市智慧停车平台建设,推广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实施停车收费,通过价格杠杆调节路内外停车矛盾,提升停车泊位利用效率,改善停车秩序,因此本项目实施在政策上是可行的。2、技术可行性通过引入专业化公司,建设城市智慧停车数字平台,通过对停车占有率、停车周转率、停车区域统计、停车时域统计、停车缴费渠道统计等综合静态交通大数据的沉淀,结合大数据挖掘
12、以及数学模型,实现停车信息服务和停车行业管理应用。一方面为政府增设、迁移、取消泊位提供科学决策支持,另一方面为市民提供实时的静态交通信息,减少因盲目寻找泊位产生的无效交通流。项目综合应用协同工作、决策支持、地理信息、信息安全、大数据、移动通信以及容灾备份等技术手段搭建信息系统,采用标准化、模块化、层次化的技术路线,以最大程度地利用技术资源的方式,达到信息资源应用的技术要求,满足智慧停车业务发展的需要。3、经济可行性XXX市智慧停车建设是改善停车秩序、优化停车效率、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的重要举措,惠及全体交通参与者,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主要有停车收费效益、广告效益、汽
13、车后市场服务效益、交通参与者出行时间成本节约效益、机动车燃油节约效益等,社会效益主要有交通管理水平提升效益、交通绿色减排效益、市民出行服务水平提升效益、民生保障效益等。智慧停车的经济效益分为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直接经济效益主要包括停车收费收入、广告收入、汽车后市场服务收入。间接经济效益主要包括降低机动车泊车时间改善本项目所在地区基础设施功能,对改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将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随着停车条件的改善,使土地增值等产生的效益等。4、实施可行性本项目以“互联网+”思维,采用“产业化、市场化”模式,推动智慧停车建设,实现泊位资源整合共享,实现停车场利用率的最大化和车主服务的最优化,进而提
14、高城市交通效率,有效解决城市“停车难”。一是开展路内停车智慧管理,推动“互联网+停车”新业态发展。二是建设停车智能导航应用,引导用户通过智能手机等终端查询泊位和收费标准,预约泊位,发布泊位空闲信息,用户通过支付宝、微信等方式自主缴费等功能。5、组织协调及人力资源可行性为确保XXX市智能静态交通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正常运行,项目将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决策、业务规范、组织协调等工作。项目建成后,项目运作由项目建设实施小组主导,组织项目的实施,相关的技术人员、设备采购人员、项目申报人员等配置齐全,后期运维所需的员工可以自主招聘培训。可以说,项目在组织协调和人力资源方面是可行的。1.6 建设目
15、标、规模、内容及建设期16.1建设目标1、建立路内外一体化停车运营管理平台综合运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立路内外一体化停车运营管理平台,引导车辆合理停放,提高停车泊位的利用率和周转率,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积极构建智慧化城市综合管理体系,逐步实现城市综合管理信息化、集约化和智能化。2、建立静态交通大数据平台依托运营指挥中心场所和相关大屏显示系统、图像接入系统等软硬件资源,通过对平台日常运营数据的接入,以可视化的方式实现各类音视频信息、运营数据信息等的直观展示,提升运营管理的态势感知能力。同时依托热力分布、地域区块组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为治拥、疏导场景应用
16、提供决策辅助支撑。3、建立完善的城市公众服务平台通过城市公众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对外信息公示、网上服务功能。同时依托手机移动端等,满足日益增涨的移动公众服务需求,实现各类停车缴费、充值预约等事项的移动化便捷化处理。4、建设车场统一联网运营管理平台运用当前互联网+的思路,按照标准数据传输协议和规范从各个互联网停车管理平台接入停车场相关停车数据,包含实时空位数据、场内车辆数据、停车记录数据、收费数据、车场设备数据等内容,实现所有停车场信息的集中采集,接入城市静态交通大数据云平台,完成数据联网共享,统一调配、统筹城市的停车资源。5、建设城市统一支付管理平台建立停车统一支付平台,为公众提供包含微信、支付
17、宝、银联、市民卡、第三方支付、无感支付等支付形式的统一渠道,为经营单位提供标准的清结算服务体系。6、打造城市停车位资源共享体系通过大数据分析,高效利用现有资源,盘活存量停车资源,将车辆由道路引导到闲置车位,降低城市交通系统的压力,鼓励并引导政府机关、公共机构和住宅小区内部停车设施对外开放。利用静态交通大数据平台推行错时停车服务,实行居住区与周边商业办公类建筑共享利用停车泊位,实现停车资源最大化利用,促进区域停车平衡。7、打造城市规划与决策数据支撑体系智慧停车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根据道路交通承载能力、区域功能要求和综合交通发展策略,分区域、分时段差异化的规划配置停车设施,合理确定停车规模,为停车
18、场建设、改造、删减的规划提供预决策的数据支撑。8、打造城市交通诱导体系实时发布城市停车位状态信息,完善交通诱导体系。静态交通大数据平台将城市交通信息通过交通广播、互联网、手机移动端等方式实时发布,减少因寻找停车泊位诱发的交通需求。引导路网交通流合理分布,缓解城市道路拥堵状况,提高停车设施的利用率,缓解行车难和停车难问题。9、打造与数字城管、交警多部门协作体系借助路内泊管员力量,对道路停车的车辆登记情况和路内及人行道违章停车情况,大幅度提高道路违停的执法力度,规范道路停车,有效提高路内停车位的利用率。10、打造城市完善的停车产业生态体系通过城市停车资源的统一联网,向公众提供多渠道统一支付的便捷缴
19、费方式。基于便捷支付为起点,进行生活周边辐射,同时为用户推荐最优的汽车后服务产品,利用其庞大的停车数据和公众模型,为公众提供本地化优质服务,收益反作用于城市停车位建设及管理,最终打造城市停车后市场服务产业生态体系。1.6.1 建设内容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城区3330个路内泊位智能化改造、三级停车诱导系统、社会停车场接入、以及智慧停车指挥中心、软件系统建设等。(1)外场基础设施。建设路边停车泊位信息收集系统,主要采用地磁+泊管员(PDA),辅以巡检车+地磁的智能化方法,科学设置泊位编号,建设三级停车诱导系统,构建城市级静态交通资源一张网。(2)建设城市级智慧停车综合管理系统平台,包括停车综合管理系统
20、、停车收费管理系统、停车监管系统、静态交通大数据分析系统、公众服务系统、停车资源可视化管理与评价系统。高度融合各类停车场数据,并汇入智慧停车数据中心。将符合标准的停车场数据接入智慧停车综合管理系统平台,整合充电桩管理系统功能,建设智能收费系统,推行微信、支付宝、银联支付多种收费方式相结合的收费模式,推广路外停车场ETC不停车缴费功能。(3)数据处理与存储系统。利用政务云资源,提供静态交通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存储、计算、检索资源,包括服务器、对象存储、负载均衡、中间件、弹性IP等,搭建即需即用、弹性扩容、高效稳定、开放共享的智能静态交通系统底层支撑环境,满足停车管理云平台后台资源需求。(4)
21、网络及安全系统。构建统一融合的网络系统,分为接入交换区、云数据中心区、指挥中心区、出口区域,支持XXX市范围内的高可靠实时网络连接。在指挥中心部署防火墙和上网行为管理,在云资源池配置1套云安全防护、1套云日志审计、1套云主机安全,实现访问控制、用户授权访问、虚拟系统、行为管理、日志审计、主机防病毒、应用层综合安全防护、用户接入认证、终端安全管控、上网行为管控、违规行为等应用,实现网端融合管控以及全网可视可控。同时构建数据安全防护能力,包括备份与故障恢复、数据存储保护、数据完整性保护、数据存储稳定性保护、数据隐私防护等,让业务更规范、更高效、更安全。(5)建设指挥中心及配套工程。建设XXX市智慧
22、停车管理指挥中心等配套设施,为日常运营管理与运行维护提供设备存放和人员工作场所。(6)推动社会停车场接入。以统筹停车资源为抓手,吸纳更多社会停车场接入XXX市静态交通系统系统,盘活社会停车场资源,形成城市停车资源一张网。1.6.2 建设期本次XXX市智慧停车项目计划2023年项目挂网招标,2024年底前完成整体项目建设。1.7 总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约2079.89万元,采用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通过公开招标选择有实力、有技术、有建设、运营经验的运营商;运营期拟定为io年,路内停车泊位经营权不转移,项目收入进业主账户,支付运营商服务费;由运营商负责建设和运营,负责对车位智能化升级改造,满足设计
23、方案要求,运营商以流水分成方式获取运营服务费。第2章项目建设方案2.1 系统总体架构XXX市智慧停车管理平台通过接入前端停车泊位、公共停车场的地磁、巡检车以及道闸等停车数据,并预留同非公共停车场的数据对接接口,将处于信息孤岛的各停车点(场)联合成一张智慧停车数据网络,汇聚多源停车数据形成智慧停车管理数据中心,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深层次开发应用,为停车运营商提供排班管理、财务管理、运营分析、营销管理、广告管理等停车运营服务,为社会停车场商家提供商家认证、权限配置、统一支付、统计查询、商家活动等功能,为车主提供车位查询、车位预订、共享停车、电子支付、停车包月、账单查询、停车充电等停车使用服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04页Word 2024 智能 静态 交通 系统 运营 项目 可行性 实施方案 104 Word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12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