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2.3耳和听觉(1)学案.docx
《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2.3耳和听觉(1)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2.3耳和听觉(1)学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浙教版七下2.3耳和听觉(1)学案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耳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2、了解听觉的形成过程。一、知识点梳理:(1)外耳包括和;(2)中耳包括、和;(3)内耳包括、和;(4)听觉形成的过程:外界传来的声音经过收集,进入外耳道后便会撞击,使其产生振动。鼓膜的振动会带动位于鼓室内的振动,听小骨把声音放大后再传入耳蜗的外形像一个蜗牛壳,里面充满了液体和听觉感受器。当声音传至内耳时,耳蜗内的液体也会产生振动,听觉感受器便把这一信息沿传到,形成听觉,我们就听到了声音。(5)咽鼓管连通室和部,使鼓膜内外空气压力保持,从而使鼓膜能正常o(6)听觉通常会随年龄的增大而越来越o能帮助很多听觉不灵敏的人提
2、高听力。(7)失聪:有些人由于听觉器官某一部分,即使用助听器也很难再听到声音。(8)晕车:耳有保持身体的作用,因为内耳中有感受变动的感受器。感受器过于敏感的人,在受到过长或过强的刺激时,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出汗、流涎等症状,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晕车、晕船和航空病。二、例题讲解例题1、为了保护耳和听觉,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以下做法正确的有()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就诊生病时要慎用耳毒性药物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不要用尖锐的器具掏耳朵A.B.C.D.例题2、下列关于人听到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失聪的人如果只是传导隙碍,是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让他感知声音的B.如果只是一只耳朵失聪,人是能够准确的判
3、断声音传来的方位的C.人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是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听小骨的振动,这种振动经过鼓膜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D.自己听到自己说话的声音主要是通过空气传导使人感知声音的例题3、每年的3月3日是国际“爱耳日”,提醒全球人类注意爱护自己的耳朵。下列生活中有关对耳朵的保护措施及其目的叙述错误的是()A.游泳时戴上泳帽盖住耳朵预防耳内进水,防止外耳道发炎B.减少戴耳机听音乐的时间和减小音量,保护鼓膜免受损伤C.谨慎用药,防止药物破坏,使其不能接受刺激,导致耳聋D.上呼吸道感染后及早治疗,防止病菌通过咽鼓管进入鼓室引发中耳炎例题4、以下几个实验现象中,能说
4、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钟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铃声明显减弱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放入水中,人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C.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D.相比正常情况,耳朵贴在桌子上,敲击桌子能听到更大的声音例题5、某班学探究小组就为什么要用两只耳朵听声音建立了如下猜想:用两只耳朵听到的声音响度大,可以听得更清楚;用两只耳朵听声音可以辨别声源的方向。(1)为了验证其猜想的正确与否,同学们设计并做了如下实验:在离同一声源同样远近的条件下,同一人用两只耳听声音,然后再用一只耳听声音(另一只耳用耳塞塞住)。若猜测是正确的,则
5、实验结果应该是,实验中同学们应用了科学探究中的和方法。(2)为了验证其猜测的正确与否,同学们又做了实验且实验结果如下:让一同学蒙上眼睛,用两只耳朵听某一声源发出的声音,结果该同学对声源的方位判断正确,然后改用一只耳听(声源换了方位),结果该同学对声源的方位判断错误。根据以上实验的结果,可以判断猜测是的。三、随堂练习:1、“孔子闻韶音三月不知肉味中的闻韶音和“知肉味”分别属于人的()A.嗅觉和听觉B.听觉和视觉C.触觉和味觉D.听觉和味觉2、将每年3月3日设为“国际爱耳日”,是为了引起人们对保护耳和听觉的重视。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耳和听力的是()A.每次使用耳机时间不超过一小时B.禁用对耳和听觉
6、造成损伤的药物C.遇到强烈的爆炸声及时捂住耳朵D.经常用尖锐和不洁的器具掏耳朵3、关于耳朵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它的主要功能有听觉形成的传导性结构和保持身体平衡(即位觉)两个方面B.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咽鼓管三个结构C.鼓膜能起到放大振动的作用D.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听觉感受器位于耳蜗内4、如图是人体听觉形成示意图。其中听觉感受器和听觉产生的部位分别存在于()5、如图为耳的结构,某人乘船时会晕船,这与下列耳的结构中有关的是()6、2022年3月3日,清华大学博士生江梦南被评为“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江梦南在半岁时,由于药物导致神经性耳聋,左耳损失大于105分贝,右
7、耳听力完全丧失。关于以下表述错误的是()A.江梦南耳聋的原因可能是耳蜗、听神经、听觉中枢B.江梦南学习唇语,是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和语言中枢的共同作用C.听觉形成的流程图是:声波T外耳道T鼓膜T听小骨T耳蜗T听神经D.青春期是接受新鲜事物和学习的最好时间,坚持不懈、永不放弃就能克服困难,走向成功7、如图为人耳的结构示意图。当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开嘴巴并用双手堵耳,目的是为了保护图中的结构()(1)上课铃响了,同学们听到铃声后陆续走进教室,请写出听觉形成的过程(用图中字母、箭头及相关文字表示)。(2)在听觉形成过程中,听觉神经传导的神经冲动是在产生的。(3)一位战士的耳被枪炮声震聋,损伤部位最可
8、能的是,卫生员告诉其他军人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开嘴巴,以避免耳被震聋。四、课后巩固:1、当悦耳的上课铃声响起时,你会迅速进入教室做好上课准备。产生听觉的部位是()A.大脑B.耳蜗C.听小骨D.鼓膜2、人听到声音需要以下结构的参与,请选出正确的顺序()听小骨鼓膜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外耳道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A.B.C.D.3、人耳失聪后就没有听觉。引起耳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是听神经或听觉中枢受到损害,听觉就很难恢复;如果不是神经性损害,通过医学手段或物理方法也能恢复听力或提高听力,如助听器可帮助提高听力。贝多芬耳聋后用牙齿咬住木棒顶在钢琴上来听自己演奏的琴声,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固体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浙教版七下 科学 2.3 听觉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12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