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指南(试用版).docx
《化工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指南(试用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指南(试用版).docx(13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附件5化工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指南(试用版)目录221 .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企业主要风险分析点222 .聚氯乙烯企业主要风险分析点473 .合成氨企业主要风险分析点604 .纯碱企业主要风险分析点735 .光气及光气化产品企业主要风险分析点836 .双氧水企业主要风险分析点907 .涂料及油漆企业主要风险分析点1008 .医药化工企业主要风险分析点1499 .橡胶助剂企业主要风险分析点17510 .氟化工企业主要风险分析点18011 .澳产品企业主要风险分析点19912 .硝酸、硝酸铁企业主要风险分析点23713 .甲醇企业主要风险分析点24514 .环氧丙烷企业主要风险分析点25615
2、.氯乙酸企业主要风险分析点29416 .甲烷氯化物、氯化芾等其他有机原料企业主要风险分析点305第一部分通用指南1 .适用范围本实施指南适用于化工企业的危害因素识别,风险分析、评价、分级、管控。2 .规范性引用文件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关于危险化学品企业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实施看法(安监总管三(2010)186号)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视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省政府令第260号)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
3、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6号)关于深化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推进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通知(鲁安发(2016)16号)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2013年完整版)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2013年完整版)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GB644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AQ3013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该行业涉及的其他标准、规范、文件。3 .术语与定义3.1 危险有害因素:简称危害因素。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
4、态。这种“根源或状态来自作业环境中物的担忧全状态、人的担忧全行为、有害的作业环境和管理上的缺陷。3.2 危害因素辨识:识别组织整个范围内所有存在的危害因素并确定每个危害因素特性的过程。3.3 风险:某一特定危险状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风险有两个主要特性,即可能性和严重性。可能性,是指危险状况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危险状况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大小和程度。3.4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是指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找出其有危险的工作步骤,进行操纵和预防。适合于对作业活动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3.5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1.):依据相关的标准、规范,对工程、系统中已
5、知的危险类别、设计缺陷以及与一般工艺设备、操作、管理有关的潜在危险性和有害性进行判别检查。适合于对设备设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3.6风险评估: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4.危害因素辨识4.1 辨识范围(1)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2)常规和异常活动;(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状况;(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7)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8)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难等。4.2 辨识内容在进行危害识别时,应依据生产过程危
6、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的规定,对潜在的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充分考虑危害的根源和性质。如,造成火灾和爆炸的因素;造成冲击和撞击、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的原因;造成中毒、窒息、触电及辐射的因素;工作环境的化学性危害因素和物理性危害因素;人机工程因素;设备腐蚀、焊接缺陷等;导致有毒有害物料、气体泄漏的原因等。4 .3危害因素造成的事故类别及后果危害因素造成的事故类别,包括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其它伤害。危害因素引发的后果,包括人身伤害、
7、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停工、违法、影响商誉、工作环境破坏、环境污染等。5 .风险评估方法企业可结合实际,选择有效、可行的风险评估方法进行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估。其中,常用的方法有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和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1.),有条件的企业可以选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进行工艺危害风险分析。本指南主要介绍J1.IA和SC1.两种方法。5.1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工作危害分析的主要目的是防止从事某项作业活动的人员、设备和其他系统受到影响或损害。该方法包括作业活动划分、选定、危害因素识别、风险评估、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操纵措施等内容。5.1.1.作业活动的划分可以按生产流程的阶段、
8、地理区域、装置、作业任务、生产阶段/服务阶段或部门划分,也可结合起来进行划分。如:(1)日常操作:工艺操作、设备设施操作、现场巡检。(2)异常状况处理:停水、停电、停气(汽)、停风、中止进料的处理,设备故障处理。(3)开停车:开车、停车及交付前的安全条件确认。(4)作业活动:动火、受限空间、高处、临时用电、动土、断路、吊装、盲板抽堵等特别作业;采样分析、检尺、测温、设备检测(测厚、动态监测)、脱水排凝、人工加料(剂)、汽车装卸车、火车装卸车、成型包装、库房叉车转运、加热炉点火、机泵机组盘车、铁路槽车洗车、输煤机检查、清胶清聚合物、清罐内污油等危险作业;场地清理及绿化保洁、设备管线外保温防腐、机
9、泵机组维修、仪表仪器维修、设备管线开启等其他作业。(5)管理活动:变更管理、现场监视检查、应急演练等。5.1.2作业危害分析的主要步骤(1)划分并确定作业活动,填入作业活动清单(参照表1)0表1作业活动清单(记录受控号):单位:N2:序号岗位/地点作业活动活动频率备注12(活动频率:频繁进行、特定时间进行、定期进行。)(2)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注:应按实际作业划分,要让别人明白这项作业时如何进行的,对操作人员能起到指导作用为宜。假如作业流程长、步骤多,可先将该作业活动分为几大块,每块为一个大步骤,再将大步骤分为几个小步骤)。(3)辨识每一步骤的潜在危害填入工作危害分析(JHA
10、)评价表(1.EC法参照表2-1,风险矩阵法参照表2-2)。表2-1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表(记录受控号)单位:工作岗位:工作任务:No:序号工作步骤危害因素或潜在事件(人、物、作业环境、管理)要果主后操纵措施1.ECD风险等级表2-2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表(记录受控号)单位:工作岗位:工作任务:N:序号工作步骤危害因素或潜在*件(人、物、作业环境、管理)主要后果操纵措施1.SR风险等级分析人员:分析日期:审核人:审核日期:审定人:审定日期:(备注: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可以按下述问题例举提醒清单提问:1)身体某一部位是否可能卡在物体之间?2)工具、机器
11、或装备是否存在危险有害因素?3)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接触有害物质、滑倒、绊倒、摔落、扭伤?4)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暴露于极热或极冷的环境中?5)噪声或震动是否过度?6)空气中是否存在粉尘、烟、雾、蒸汽?7)照明是否存在安全问题?8)物体是否存在坠落的危险?9)天气状况是否对可能对安全存在影响?10)现场是否存在辐射、灼热、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物质?可以从能量和物质的角度进行提醒。其中从能量的角度可以考虑机械能、电能、化学能、热能和辐射能等。例如:机械能可造成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高处坠落、坍塌等;热能可造成灼烫、火灾;电能可造成触电;化学能可导致中毒、火灾、爆炸、腐蚀。从物质的角度可以
12、考虑压缩或液化气体、腐蚀性物质、可燃性物质、氧化性物质、毒性物质、放射性物质、病原体载体、粉尘和爆炸性物质等。(4)识别现有安全操纵措施,可以从工程操纵、管理措施和个体防护各方面考虑。假如这些操纵措施不足以操纵此项风险,应提出建议的操纵措施。(5)对危害因素产生的主要后果分析。依照4.3对危害因素产生的主要后果进行分析。(6)根据评价准则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判断是否为可容许风险。5.2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1.)安全检查表分析法的目的是针对拟分析的对象列出一些工程,识别出一般工艺设备和操作有关的已知类型的危险、有害因素、设计缺陷以及事故隐患,查出各层次的担忧全因素,确定检查工程;以提问
13、的方式把检查工程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进行检查或评审。5.2.1安全检查表编制的依据(1)有关标准、规程、规范及规定;(2)国内外事故案例和企业以往的事故状况;(3)系统分析确定的危险部位及防范措施;(4)分析人员的经验和可靠的参考资料;1. )有关研究成果,同行业或类似行业检查表等。5. 2.2安全检查表编制分析要求(1)既要分析设备设施表面看得见的危害,又要分析设备设施内部隐蔽的内部构件和工艺的危害。(2)对设备设施进行危害识别时,应遵循一定的顺序。先识别厂址,考虑地形、地貌、地质、周边环境、安全距离方面的危害,再识别厂区内平面布局、功能分区、危险设施布置、安全距离等方面的危害,再识别
14、具体的建构筑物等。对于一个具体的设备设施,可以依照系统一个一个的检查,或依照部位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或从前到后都可以。(3)分析对象是设备设施、作业场所和工艺流程等,检查工程是静态的物,而非活动。所列检查工程不应有人的活动,即不应有动作。(4)检查工程列出后,还要列出与之对应的标准。标准可以是法律法规的规定,也可以是行业规范、标准、本企业的有关操作规程、工艺规程或工艺卡片的规定。检查工程应当全面,检查内容应当细致,达不到标准就是一种潜在危害。(5)操纵措施不仅要列出报警、消防检查检验等耳熟能详的操纵措施,还应列出工艺设备本身带有的操纵措施,如连锁、安全阀、液位指示、压力指示等。6. 2.3
15、安全检查表分析步骤(1)列出设备设施清单(参照表3)。表3设备设施清单序号设备名称类别/位号所在部位备注(记录受控号)单位:单元/装置:Nq:(填表说明:1.设备十大类别:炉类、塔类、反应器类、储罐及容器类、冷换设备类、通用机械类、动力类、化工机械类、起重运输类、其他设备类。2.参照设备设施台帐,依照十大类别归类,依照单元或装置进行划分,同一单元或装置内介质、型号一致的设备设施可合并,在备注内写明数量。3.厂房、管廊、手持电动工具、办公楼等可以放在表的最终列出。)(2)确定编制人员。包括熟悉系统的各方面人员,如工段长、技术员、设备员、安全员等。(3)熟悉系统。包括系统的结构、功能、工艺流程、操
16、作条件、布置和已有的安全卫生设施。(4)收集资料。收集有关安全法律、法规、规程、标准、制度及本系统过去发生的事故资料,作为编制安全检查表的依据。(5)判别危害因素。按功能或结构将系统划分为子系统或单元,逐个分析潜在的危险因素。(6)列出安全检查分析评价表。针对危险因素和有关规章制度、以往的事故教训以及本单位的检验,确定安全检查表的要点和内容,填入安全检查分析(SC1.)评价表(1.EC法参照表4-1,风险矩阵法参照表4-2)表4-1安全检查分析(SC1.)评价表(记录受控号)单位:区域/工艺过程:装置/设备/设施:No:序号检查工程标准不符合标准的状况及后果偏差发生频率现有安全操纵措施全施安设
17、1.ECD风险等级建议改进措施备注审核日分析人员:日期:人:期:审定人:审定日期:表4-2安全检查分析(SC1.)评价表(记录受控号)单位:区域/工艺过程:装置/设备/设施:Nq:序号检查工程标准不符合标准的状况及后果现有安全操纵措施1.SR风险等级建议改进措施备注分析人员:日期:审定日期:(填表说明:审核人为所在岗位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领导或车间主任;偏差发生频率:从未发生、曾经发生。)6.风险操纵6.1 风险度(危险性)危害因素辨识出后需要将危险程度量化,即需要计算每项危害因素的风险大小,即风险度或危险性,据此分析判断并确定风险等级。7. 2风险度的分析及风险分级判定准则企业在选择适当的危
18、害因素辨识方法完成辨识后,应制定适合本单位的风险评估准则,以便于确切的进行风险评估。在进行风险评估时,应从考虑人、财产和环境等三个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的影响。应依据以下内容制定风险评估准则。(1)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2)设计规范、技术标准;(3)本单位的安全管理标准、技术标准;(4)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等。本指南推荐两种风险度的分析评价方法作为判断风险等级的准则。6.2.1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1.EC)本方法的风险度由事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及事故事件后果严重性大小决定的。其风险等级(值)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1.EC)进行评价分级(判断准则见附件1)
19、。该方法是对具有潜在危险性作业环境中的危害因素进行半定量的方法,用于评价操作人员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危害性。用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这三种因素分别是:1.(IikeIihOod,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exposur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和C(consequence,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给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D(danger,危险性)来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即:D=1.XEXC1.一事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E一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C一事故事件产生后果的严重性。D风险度
20、(危险性);本方法把风险等级分为5级,分别是:A(较低)、B(低)、C(中)、D(高)、E(很高)。6.2.2风险矩阵法本方法的风险度是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事件后果的结合(判断准则见附件2)。即:R=1.XS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判断准则事件后果严重性S判别准则安全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操纵措施R本方法采用风险矩阵法把风险等级分为5级,分别是:1级(很高)、2级(高)、3级(中)、4级(低)、5级(较低)。6.3风险分级操纵要求风险分级管控原则如下:A级5级:稍有危险,需要注意(或可疏忽的)。员工应引起注意,各工段、班组负责A级危害因素的操纵管理,可根据是否在生产场所或实际需要来确定是否制定操纵措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工企业 安全 风险 分级 体系 建设 实施 指南 试用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1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