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CECS《地下人防工程环境监测与评价标准》.docx
《T_CECS《地下人防工程环境监测与评价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_CECS《地下人防工程环境监测与评价标准》.docx(3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T/CECSXXX-202X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地下人防工程环境监测与评价标准Monitoringandevaluationstandardforenvironmentofundergroundcivilairdefenceworks(征求意见稿)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出版社1总则22术语33基本规定44监测指标与评价45监测仪表86监测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6.1 环境空气指标监测错误!未定义书签。6.2 环境声光指标检测错误!未定义书签。6.3 监测系统错误!未定义书签。7评价方法13附录A监测仪表量值比对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用词说明错误!未
2、定义书签。引用标准名录17附:条文说明171总则.o.为加强地下人防工程通风空调系统运行效果的监督和管理,规范地下人防工程环境监测和评价,促进地下人防工程环境的改善和优化,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地下人防工程中通风空调系统性能及环境监测和评价。1.0.3地下人防工程环境监测与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现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2.0.1地下人防工程undergroundcivilairdefenceworks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等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以及结合地面建筑修建
3、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2.0.2平时peacetime和平时期的简称。国家或地区既无战争又无明显战争威胁的时期。2.0.3战时wartime战争时期的简称。国家或地区自开始转入战争状态直至战争结束的时期。2.0.4防护单元protectiveunit在人防工程中,其防护设施和内部设备均能自成体系的使用空间。2.0.5平时通风VeiItiIatk)ninpeacetime保障地下人防工程平时功能的通风。2.0.6战时通风wartimeventilation保障地下人防工程战时功能的通风。包括清洁通风、滤毒通风、隔绝通风三种方式。2.0.7清洁通风cleanventilation室外空气未受毒
4、剂等物污染时的通风。2.0.8滤毒通风gasfiltrationventilation室外空气受毒剂等物污染,需经特殊处理时的通风。2.0.9隔绝通风isolatedventilation室内外停止空气交换,由通风机使室内空气实施内循环的通风。2.0.10检测detect在一定条件下,按照规定的方法,通过测量仪器对一个或多个参数进行测试并获得其数据的技术操作。2.0.11监测monitoring通过监测仪表对地下人防工程一个或多个环境参数进行自动测试获得其数据,并上传、存储及处理的过程。2.0.12监测系统monitoringsystem通过各类监测仪表,对参数进行连续自动监测并上传至接收终端
5、的系统。3基本规定3.0.1地下人防工程的环境监测与评价应在工程实际投入使用后进行。在此期间,通风空调系统应处于实际运行状态,以确保对工程环境的准确评价。3.0.2换气次数、新风量、噪声和照度等指标应采用现场检测方式,其他指标宜选择在线监测方式。3.0.3不具备监测条件的工程,也可通过定期现场检测,实现长时间监测目的。3.0.4监测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1监测系统可根据监测目的自主选择监测参数;2当选择的监测参数超过阈值或上传数据出现故障时,监测系统应有告警和提示功能;3监测系统应能存储至少半年的监测数据和运行日志;4监测系统宜按现行国家标准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规定的防护单元分别
6、设置,可集中监测。4监测指标与评价4.0.1地下人防工程环境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由环境空气指标和环境声光指标组成。环境空气指标分为物理指标、化学指标、颗粒物指标、微生物指标和放射性指标。环境空气的物理指标包括温度、相对湿度、风速、换气次数和新风量;环境空气的颗粒物指标包括PMK)和PM25;环境空气的化学指标包括总挥发性有机物、甲醛、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气;环境空气的微生物指标为细菌总数;环境空气的放射性指标为氨。环境声光指标包括噪声和照度。4.0.2平时通风时,空调送风房间的换气次数不宜小于5次h,部分房间的最小换气次数应符合表4.0.2-1的要求。滤毒通风时,防毒通道最小换气次数应符合表4
7、.022的要求。表4.02l平时通风时部分房间最小换气次数房间用途换气次数房间用途换气次数水泵房、封闭蓄电池室2次/h汽车库4次/h污水泵间8次/h吸烟室10次小盥洗室、浴室3次/h发电机房贮油间5次/h水冲厕所10次/h物资库1次Ih表4.0.22滤毒通风时防毒通道最小换气次数房间用途防毒通道最小换气次数医疗救护工程、专业队队员掩蔽部、一等人员掩蔽所、生产车间、食品站、区域供水站50次/h二等人员掩蔽所、电站控制室40次/h4.0.3平时功能为旅馆、商场、舞厅、影剧院、餐厅、医院及游泳馆的地下人防工程,其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和新风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人防工程平时使用环境卫生要求GB/T172
8、16规定的I类人防工程限值要求。4.0.4清洁通风时,室内温度和相对湿度应符合表4.0.4的规定。表4.0.4清洁通风时室内温度和相对湿度要求用途夏季冬季温度相对湿度温度相对湿度医疗救护工程手术室、急救室(2228)(5060)%RH(2028)(3060)%RH病房280C70%RHI7C30%RH柴油电站机房人员直接操作35-人员间接操作40oC-控制室305m3(h)一等人员掩蔽所、食品站、区域供水站、电站控制室10nW(h人)3m3(h)二等人员掩蔽所5m3(hA)2n(h人)其他配套工程3W(h人)-4.0.6颗粒物浓度限值应符合表4.0.6的规定。表4.0.6颗粒物浓度限值参数浓度
9、限值备注PM2575gm3日均值PMi0150gm3日均值4.0.7化学物质浓度限值应符合表4.0.7-1的规定。隔绝通风时,隔绝防护时间内CO2和02浓度应符合表4.0.7-2的规定。仪器测试结果为体积浓度的参数,应转化成质量浓度进行评价。表4.0.7-1化学物质浓度限值6参数浓度限值备注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0.6mgm38h均值甲醛(HCHO)0.08mgm3Ih均值二氧化碳(CO2)6h3h18.0%物资库等其它配套工程2h3.0%-4.0.8细菌总数浓度限值应符合表4.0.8的规定。表4.0.8细菌总数浓度限值参数浓度限值备注细菌总数2500cftm3微生物实时监测方法4.0.9
10、地下人防工程环境空气中氢浓度不应大于400Bqm304.0.10平时功能为旅馆、商场、影剧院、餐厅及医院等的地下人防工程,噪声和照度应符合表4.0.10-1的要求。其他主要功能房间内的噪声限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环境通用规范GB55016规定。战时通用房间照度应符合表4.0.10-2的要求,战时医疗救护工程照度应符合表4.0.10-3的要求。表4.0.10-1功能房间噪声和照度要求房间功能噪声限值照度限值旅馆55dB275Ix商场85dB2200Ix影剧院-275Ix餐厅-2100Ix医院50dB2100Ix表4.0.10-2战时通用房间照度类别参考平面及其高度照度要求办公室、总机室、广播室
11、等0.75m水平面200Ix值班室、电站控制室、配电室等150Ix出入口地面100lx柴油发电机房、机修间100Ix防空专业队队员掩蔽室100lx空调室、风机室、水泵间、储油间滤毒室、除尘室、洗消间75Ix盥洗间、厕所75Ix人员掩蔽室、通道75Ix车库、物资库50Ix表4.0.10-3战时医疗救护工程照度类别参考平面及其高度照度要求手术室、放射科治疗室0.75m水平面200Ix诊查室、检验科、配方室、治疗室、医务办公室、急救室150Ix候诊室、放射科诊断室、理疗室、分类厅100lx重症监护室100Ix病房地面100Ix5监测仪表5.0.1现场检测使用的仪表应具有法定计量部门出具的有效期内的校
12、准证书。在线监测仪表在投入使用前应经过校准或量值比对。根据监测要求,仪表在运行期间校准或量值比对频率应不低于2年一次。监测仪表量值比对的方法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5.0.2特殊环境(易燃、易爆等)应采用适合的传感器。5.0.3换气次数、新风量、噪声和照度指标现场检测时,检测仪表性能不应低于表5.0.3的规定。表5.0.3检测仪表性能要求参数检测仪表单位仪表要求换气次数换气次数测试装置1/h准确度不大于5%新风量皮托管和微压计/风速仪11W(h人)准确度不大于5%噪声声级计dB测量范围(A声级)30dB120dB,精度士LOdB照度照度计Ix量程下限不大于Ilx,上限不小于50001x,示值
13、误差不超过8%5.0.4采取在线监测方式时,监测仪表性能要求不应低于表5.0.4的规定。监测仪表的精度应和测试范围相匹配。表5.0.4监测仪表性能要求监测参数分辨率推荐量程最大允许误差响应时间温度0.C(050)CC30s相对湿度1%(0100)%(O-IO)%(3)2510%30s(IO-9O)%(325eC5%(90-100)%25*C10%风速0.1m/s(0-20)m/s5%30sPMiolgm3(O5OO)gm3(0R100)gm3IOpgZm330s(100R500)gm320%PM25lgm3(O5OO)gm3(0R100)gm310gm330s(I(X)R5OO)gm320%续
14、表5.0.4监测参数分辨率推荐量程最大允许误差响应时间总挥发性有机物0.01molmol(0-10)molmol(0R0.5)molmol0.015molmol60s(0.5R10)molmol20%甲醛0.01molmol(01.5)molmol(0R0.5)molmol0.015molmol180s(0.5R1.5)molmol20%二氧化碳1OpmolZmol(400-5000)molmol(400R2000)molmol100molmol60s(2000R5000)molmol150molmol一氧化碳0.2molmol(0-50)molmol(0R10)molmol0.5molmol
15、90s0.25molmol(0-62.5)molmol(10R50)molmol1.5molmol氧气().01%(0-30)%3%30s氨0.1Bqm3(510000)BqZm325%30min注:R为示值。5.0.5微生物在线监测仪表应为实时空气悬浮细菌总数监测仪。监测仪自净过滤器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高效空气过滤器性能实验方法效率和阻力GB/T6165所规定进行测试,过滤效率应不低于99.99%。6监测方法6.1 环境空气指标监测6.1.1 换气次数应采用现行行业标准建筑通风效果测试与评价标准JGJ/T309规定的示踪气体衰减法方法进行检测,示踪气体宜采用CO2O6.1.2 未设置集中新风系统
16、的房间,室内新风量宜通过换气次数与室内容积的乘积计算得到。设置集中新风系统的房间,室内新风量宜通过测量风管风速计算风量的方法得到。检测方法应采用现行行业标准建筑通风效果测试与评价标准JGJ/T309规定的方法进行。风管风速测点布置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T177的有关规定。6.1.3 其他环境空气指标应采用监测系统进行在线监测。监测系统监测点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根据监测目的选择典型房间进行监测;2监测点距离地面高度在0.5m1.5m之间。监测点应避开通风口或通风道,监测点周围不应有强电磁感应干扰,温湿度传感器不应受到太阳辐射或室内热源的直接影响,距离热源不小于0.5m;3房
17、间内监测点的数量应根据区域用途、空间、参数类别确定,应能正确反映室内空气质量情况。房间内监测点设置数量应至少满足表6.1.3的规定。表6.1.3房间监测点设置数量要求房间使用面积(O?)监测点数(个)50150,1002100,500不少于3500,1000NlOoom2的部分,每增加IOoOm2点数增加1,增加面积不足Iooom2时按增加IOoOm2计算。6.1.4 不具备监测条件的工程,也可以通过定期现场检测,实现长时间监测。检测方法及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1部分:物理因素GB/T18204.1、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2部分:化学污染
18、物GB/T18204.2和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3部分:空气微生物GB/T18204.3等标准的有关规定。6. 2环境声光指标检测6.1.1 噪声检测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1部分:物理因素GB/T18204.1中规定的数字声级计法进行检测。噪声检测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检测前使用校准器对声级计进行校准;2检测时声级计可以手持也可以固定,并尽可能减少声波反射影响;3环境噪声为稳态噪声的,声级计指示值或平均值即为等效A声级eq;环境噪声为脉冲噪声的,声级计测得的峰值即为等效A声级L口;环境噪声为周期性或其他非周期非稳态噪声的,等效A声级Lq按下式计算;1.Aeq=101g(H0o
19、1)-IOlgn(6.2.1)式中:1.Aeq环境噪声等效A声级(dB);n在规定时间t内测量数据的总数(个);1.a.第i次测量的A声级(dB)O4区域的测定结果以该区域内各测点等效A声级的算术平均值给出。6.1.2 照度检测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1部分:物理因素GB/T18204.1中规定的照度计法进行检测。照度测量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照度计的受光器上应洁净无尘;2检测时照度计受光器应水平放置;3操作人员的位置和服装不应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4区域的测定结果以该区域内各测点检测值的算术平均值给出。6. 3监测系统6.1.1 监测系统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于采用外部电源供
20、电的监测系统,供电电压在额定电压波动15%范围内,应能正常工作。对于采用电池供电的监测设备,当电池电量低时,应能发出报警信号;2监测设备应具有出厂合格证等质量证明文件,监测设备安装应牢固可靠,且易于拆卸维护;3监测设备配件应齐全,具有远传接口,可以实现上传数据、数据加密、断点续传等功能。6.1.2 监测系统调试与运行应符合下列规定:1监测系统试运行应不少于10天。因故障造成的运行中断,在监测系统恢复正常后,应重新开始试运行;2数据采集和传输设备与数据终端之间的通信应保持稳定,不应出现经常性的通信连接中断、文件丢失和信息不完整等通信问题。采集周期和上传周期从3min到Ih可选,可根据指令定时传输
21、数据;3监测仪表出现异常,维修后应重新进行校准或量值比对。7评价方法7.0.1采取现场检测方式时,监测结果应按下式确定:Ea=ilEi(7.0.1)式中:Ea监测周期内的监测指标平均值;Ei监测周期内的监测指标第i次的检测结果;i监测周期内的监测指标检测顺序号;n监测周期内的监测指标检测次数。7.0.2采取在线监测方式,监测结果应按下式确定:EQa=L罕(7.0.2)式中:EQA监测周期内的监测指标时间加权平均值;EQi监测周期内的监测指标第i次的监测结果;i监测周期内的监测指标监测顺序号;T监测周期,min;监测周期内的监测指标第i次的监测时间间隔,mine7.0.3监测指标体积浓度与质量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下人防工程环境监测与评价标准 T_CECS 地下 人防工程 环境监测 评价 标准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14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