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CACM1563.6-2024黏膜给药中成药临床应用药物警戒指南.docx
《T_CACM1563.6-2024黏膜给药中成药临床应用药物警戒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_CACM1563.6-2024黏膜给药中成药临床应用药物警戒指南.docx(2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ICS11.020CCSC05T/CACM1563.62024黏膜给药中成药临床应用药物警戒指南PharmacovigilanceguidelineforclinicalapplicationofChinesepatentmedicineformucosaladministration2024 -01 -08 发布2024-01-08实施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目次前言II引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监测与报告44.1 安全性信息收集44.2 重点品种监测44.3 监测场所和人员54.4 被监测重点人群54.5 不良反应/事件的上报55信号识别56风险评估51.1 1常见不良
2、反应51.2 联合用药的风险61.3 特殊人群用药风险61.4 临床不合理使用的风险71.5 其他风险87风险控制87.1 不良反应处理措施87.2 联合用药的风险控制87.3 特殊人群用药的风险控制97.4 不合理用药的风险控制97.5 其他风险的控制107.6 制定黏膜给药药物警戒计划11附录A(资料性)中药毒性分类12附录B(资料性)孕妇禁用及孕妇慎用的中药13参考文献1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
3、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上海市中医医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辽宁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中日友好医院、海军军医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华红、谢雁鸣、王连心。本文件起草人(按姓名首字母排序):班承钧、曹俊岭、陈达灿、陈薇
4、、崔学军、高月、郭军、郭裕、侯丽辉、华红、亢泽峰、黎元元、李博、李国信、刘朝晖、卢传坚、马蟹、苗明三、彭成、戎萍、师伟、孙建宁、王丽霞、王连心、吴久鸿、谢雁鸣、杨顶权、张力、张卫东、赵奎君、赵卫兵。本文件秘书组:赵晓晓、崔鑫、魏瑞丽、刘福梅、杨硕。黏膜给药是指使用合适的载体将药物应用于人体的一些黏膜部位,如鼻黏膜、口腔黏膜、眼黏膜、肺黏膜、耳黏膜、直肠黏膜及阴道黏膜等,药物或发挥局部作用或转运入体循环而起全身作用的给药方式。由于黏膜给药中成药药物剂型、给药途径、作用部位有其特殊性,临床易忽视其毒副作用,但该类药物也存在说明书中用药剂量及疗程不确切、特殊人群用药安全性不明确、联合中药或化药用药安
5、全性不明确等诸多药品安全隐患。检索显示,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WHO药物警戒体系草药安全性监测指南,国际协调会议(ICH)发布了ICHE2药物警戒指南系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布了药物警戒管理规范与药物流行病学评估指南,欧盟发布了药物警戒实践指南,亚太地区中日本、韩国都构建了本国的药物警戒体系,但目前国内外并无黏膜给药相关的药物警戒指南。因此,建立符合中药特点的黏膜给药中成药药物警戒指南非常必要。本文件为中成药药物警戒指南医疗机构中药药物警戒体系建设指南口服中成药临床应用药物警戒指南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药物警戒指南外用中成药临床应用药物警戒指南黏膜给药中成药临床应用药
6、物警戒指南系列六项指南之一,是主要针对黏膜给药中成药临床应用药物警戒内容建立规范性指南,旨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019年修订版),提出关键要素,指明安全性监测、风险信号识别、风险评估、不良反应/不良事件控制的技术方法,是符合中药特点的黏膜给药中成药药物警戒指南。本文件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十种中成药大品种和经典名方上市后治疗重大疾病的循证评价及其效应机制的示范研究”(2018YFC170740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中成药疗效与安全性的临床验证及生物标志物发现”(2022YFC3502004)及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课题“中药药物警戒体系和安全性信号挖
7、掘创新方法学及其示范研究”(Z0737)资助。本文件将随着法律法规、研究成果、循证证据的更新而予以修订。黏膜给药中成药临床应用药物警戒指南1范围本文件给出了黏膜给药中成药临床应用过程中的监测、识别、评估、控制环节有关内容的指导意见。本文件适用于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以下简称“持有人”)、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行业协会等开展黏膜给药中成药药物警戒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左右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
8、020年版)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黏膜给药系统mucosaladministrationsystem使用合适的载体将药物与生物黏膜表面紧密接触,从而达到局部治疗作用或通过黏膜上皮细胞进入循环系统发挥全身治疗作用的给药系统。注:根据给药部位的不同,黏膜给药系统可分为口腔黏膜给药、鼻腔黏膜给药、眼部给药、肺部(吸入)给药、直肠黏膜给药和阴道黏膜给药等。来源:药用辅料学,有修改3.2鼻用制剂nasalpreparations直接用于鼻腔,发挥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的制剂。注:鼻用制剂分为鼻用液体制剂(滴鼻剂、洗鼻剂、喷雾剂等)、鼻用半固体制剂(鼻用软膏剂、鼻用乳膏剂、鼻用凝胶剂等
9、)、鼻用固体制剂(鼻用散剂、鼻用粉雾剂和鼻用棒剂等)。鼻用液体制剂也有固态形式包装,配套专用溶剂,在临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悬液。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三部)通则,0106,有修改3.3口腔黏膜给药Oralmucosaladministration药物经口腔黏膜吸收后直接进入循环系统的给药方法。来源:生物药剂学3.4眼用制剂ophthalmicpreparations直接用于眼部发挥治疗作用的无菌制剂。注:眼用制剂分为眼用液体制剂(滴眼剂、洗眼剂、眼内注射溶液等)、眼用半固体制剂(眼膏剂、眼用乳膏剂、眼用凝胶剂等)、眼用固体制剂(眼膜剂、眼丸剂、眼内插入剂等)O眼用液体制剂也有固态形式
10、包装,另备溶剂,在临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悬液。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三部)通则,01053.5耳用制剂oticpreparations原料药物与适宜辅料制成的直接用于耳部发挥局部治疗作用或用于洗耳用途的制剂。木文件仅针对中耳黏膜用药。注:耳用制剂分为耳用液体制剂(滴耳剂、洗耳剂、耳用喷雾剂等)、耳用半固体制剂(耳用软膏剂、耳用乳膏剂、耳用凝胶剂、耳塞等)、耳用固体制剂(耳用散剂、耳用丸剂等)。耳用液体制剂也有固态形式包装,另备溶剂,在临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悬液。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四部)通则,0126,有修改3.6吸入制剂inhalationpreparations原料药
11、物溶解或分散于适宜介质中,以气溶胶或蒸气形式递送至肺部发挥局部或全身作用的液体或固体制剂。注:吸入制剂包括吸入气雾剂、吸入粉雾剂、吸入喷雾剂、吸入液体制剂和可转变成蒸气的制剂。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四部)通则,01113.7直肠给药rectaladministration将制剂注入直肠或乙状结肠内,药物经肠壁周围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吸收进入体循环,从而发挥局部或全身治疗的作用。来源:生物药剂学3.8阴道黏膜给药vaginalmucosaladministration将药物置于阴道内,通过阴道黏膜吸收发挥局部或全身作用的一类制剂。来源:药剂学3.9栓剂suppositories原料药
12、物与适宜基质等制成供腔道给药的固体制剂。本文件中所述栓剂指阴道及直肠用栓剂。注:因施用腔道的不同,栓剂分为直肠栓、阴道栓和尿道栓。直肠栓为鱼雷形、圆锥形或圆柱形等:阴道栓为鸭嘴形、球形或卵形等;尿道栓一般为棒状。阴道栓可分为普通栓和膨胀栓。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三部)通则,0107,有修改3.10洗剂IOIiOn用于清洗无破损皮肤或腔道的液体制剂。注:包括溶液型、乳状液型和混悬型洗剂。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四部)通则,01273.11凝胶剂gels原料药物与能形成凝胶的辅料制成的具凝胶特性的稠厚液体或半固体制剂。除另有规定外,凝胶剂限局部用于皮肤及体腔,如鼻腔、阴道
13、和直肠等。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四部)通则,01143.12软膏剂ointments原料药物与油脂性或水溶性基质混合制成的均匀的半固体外用制剂。注:因原料药物在基质中分散状态不同,分为溶液型软仔剂和混悬型软膏剂。溶液型软膏剂为原料药物溶解(或共熔)于基质或基质组分中制成的软膏剂;混悬型软膏剂为原料药物细粉均匀分散于基质中制成的软膏剂。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四部)通则,01093.13气雾剂aerosol原料药物或原料药物和附加剂与适宜的抛射剂共同装封于具有特制阀门系统的耐压容器中,使用时借助抛射剂的压力将内容物呈雾状物喷至腔道黏膜或皮肤的制剂。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
14、典2020版(四部)通则,01133.14喷雾剂SPray原料药物或与适宜辅料填充于特制的装置中,使用时借助手动泵的压力、高压气体、超声振动或其他方法将内容物呈雾状物释出,直接喷至腔道黏膜或皮肤等的制剂。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四部)通则,01123.15泡腾片effervescenttablet系指含有碳酸氢钠和有机酸,遇水可产生气体而呈泡腾状的片剂。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四部)通则,01014监测与报告4.1安全性信息收集4.1.1监测内容本文件安全性监测内容包括黏膜给药系统中成药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联合用药监测、特殊人群用药监测、不合理用药风险监测、药品质量监测等
15、。4.1.2安全性信息来源4.1.2.1自发报告数据数据来源于国家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自发呈报系统(SRS)不良反应数据、药品生产企业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PSUR)数据。4.1.2.2上市后相关研究及其他有组织的数据收集项目由药品生产企业、医疗机构或科研院所等开展或实施的黏膜给药中成药的主动监测,包括处方事件监测、集中监测、注册登记、哨点监测等。由持有人发起或资助的上市后相关研究或其他有组织的数据收集项目。持有人确保相关合作方知晓并履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责任。4.1.2.3安全性文献安全性文献包括黏膜给药中成药的不良反应个案报道、安全性文献研究(包含非临床安全性信息)等。持有人定期对学术文献进行检
16、索,制定合理的检索策略,根据品种安全性特征等确定检索频率,检索的时间范围具有连续性。4.1.2.4网站信息来源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及其下属部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政府网站,WHo乌普萨拉监测中心,药品门户网站,新闻网站等黏膜给药中成药的安全性信息和警示语等。4.1.2.5其他对医护及患者定期开展用药后回访,对不良反应尚不明确的黏膜给药中成药建立患者用药日志卡等进行安全性信息的收集。4.2重点品种监测4.2.1 概述以下黏膜给药中成药宜按照生产企业药品重点监测工作指南开展重点监测。4.2.2含特殊成份的黏膜给药中成药含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记录有毒成份的中药(见附录A)
17、、含刺激性中药(如冰片、薄荷等)、含重金属成份(如碑、汞等)、含易致敏成份、含西药成份、含防腐剂等辅料成份的黏膜给药中成药。4.2.3用于特殊人群的黏膜给药中成药用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等)和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患者(如精神疾病史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有药物过敏史患者、黏膜疾病患者等)等使用的黏膜给药中成药。4. 2.4其他重点监测黏膜给药中成药其他重点监测品种包括批准上市时有附加安全性条件的黏膜给药中成药,出现药品不良反应聚集性事件的黏膜给药中成药和国家药品监管部门要求重点监测的黏膜给药中成药。4.3 监测场所和人员监测场所主要包括医疗机构、药品生产企业
18、、药品经营企业、药品销售终端、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哨点。监测人员为持有人/药品生产企业的药物警戒人员,医师、护师、药师和其他药物警戒人员。4.4 被监测重点人群被监测人群包括所有使用黏膜给药中成药的患者,重点关注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妊娠期、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等),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患者等(如精神神经疾病史,心血管疾病史,药物过敏史,黏膜疾病等)。4.5 不良反应/事件的上报不良反应/事件的上报参考T/CACM1563.1。5信号识别不良反应的信号识别参考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第五章第一节。6风险评估6.1 常见不良反应6.1.1 概述黏膜给药中成药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局部刺激、过敏反应和其
19、他不良反应。6.1.2 局部刺激反应局部刺激反应表现为黏膜灼热、黏膜肿胀、黏膜充血、黏膜破溃等。6.1.3 过敏反应过敏反应表现为轻度的黏膜过敏反应或较严重的全身性的过敏反应、危及生命的呼吸系统过敏反应等。6.1.4 其他重点关注的不良反应经口腔黏膜及肠道黏膜给药易造成胃肠道不良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经鼻黏膜用药造成的鼻纤毛毒性反应等。经口腔黏膜、呼吸道黏膜用药造成的外源性肺炎等。经眼黏膜给药造成的角膜毒性、结膜杯状细胞的损害等。直肠黏膜给药造成皮肤及其附件的瘙痒、皮疹、腹泻等。阴道黏膜给药造成的阴道局部的瘙痒、灼热、白带异常等。6.2 联合用药的风险6.2.1 概述黏膜给药中成药同
20、样遵循联合用药的中药配伍规律、中西药配伍规律,评估已知的配伍禁忌和联合用药禁忌风险,同时警惕未知的、新发现的用药配伍禁忌带来的联合用药风险。6.2.2 相同给药途径联合用药风险黏膜给药制剂在同一部位使用多种药品时,警惕药物之间相互作用、警惕药物反应造成新的不良反应。6. 2.3相同功效不同给药途径联合用药风险相同功效但不同给药途径的药品联合用药时,要警惕是否会出现药物过量而引发不良反应。6.3 特殊人群用药风险1. 3.1老年人老年人尤其伴有其他基础疾病者,其黏膜变薄、功能减退,对药物的耐受降低,药物对黏膜刺激增加,可能发生不良反应。2. 3.2儿童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具有特殊的生理特点,其
21、黏膜功能较成人薄弱,对药物吸收能力更强,对刺激更敏感。多数黏膜给药中成药说明书未明确儿童用法用量及禁忌,临床使用时警惕儿童用药的不良事件的发生。6. 3.3妊娠期、哺乳期妇女评估妊娠期、哺乳期妇女黏膜用药的透皮吸收引起的胎儿或婴儿不良反应风险等。7. 3.4产褥期、月经期妇女评估月经期、产褥期妇女使用阴道黏膜给药中成药,可能增加感染的风险等。8. 3.5肝、肾功能不全患者评估肝、肾功能不全患者黏膜用药可能出现脏器功能损伤的风险等。9. 3.6合并基础疾病患者评估精神神经及系统疾病患者无法自行用药带来的风险。评估有过敏史患者过敏反应风险。评估有黏膜疾病的患者,局部给药有黏膜过度刺激的风险和影响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T_CACM1563 2024 黏膜 中成药 临床 应用 药物 警戒 指南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14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