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物流业发展规划研究报告.docx
《XX县物流业发展规划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物流业发展规划研究报告.docx(11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无为县物流业发展规划研究报告(2011-2020)无为县商务局安徽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无为县物流业发展规划研究报告目录1规划总论71.1规划编制的宏观背景71.2 规划编制的基本依据81.3 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81.4 物流业发展的目标91.5 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122无为县物流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分析142.1 我国物流发展的现状分析141.1 .1我国物流需求与供给状况分析141.2 .2我国各地制定物流业发展规划的现状及存在问题.192.2发达地市及省内地市的物流业发展概况及政策202.2.1发达地市物流业发展概况及政策202.2.2省内地市物流业发展状况及政策分析262.2.3物流业发展的经
2、验借鉴312. 3我省物流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322. 3.1我省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323. 3.2我省物流业发展的前景分析353无为县物流业发展的基本现状374. 1.2物流业发展已有初步基础374.1. 3无为县现代物流发展尚处于萌芽和起步阶段383. 2无为县企业物流状况及运营调查分析383. 2.1无为县被调查企业总体概况384. 2.2无为县被调查企业物流状况383.3 无为县物流总量、增加值及物流费用预测403.4 无为县物流行业发展趋势及需求预测413.5 无为县物流业发展的优势条件443.5.1日益增强的经济实力443.5.2区位交通优势明显453.5.3产业基础厚实473.
3、6影响无为县物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493. 6.1对现代物流认识不清,发展意识不强493.6. 2物流行业发展滞后,传统物流企业功能单一503. 6.3物流业规模小,物流资源缺乏整合503.6. 4物流外包市场发育不全,工商企业物流效率低下.503.7. 5物流专业人才缺乏,业务素质普遍不高513.8. 6物流技术应用落后,信息化程度低513.9. 7物流管理管控体制尚未理顺,缺乏规范的政策引导514无为县物流业发展的空间节点布局与建设524. 1.1公路建设525. 1.2航运主通道建设536. 1.3港口开发544.2主要节点布局554.2.1布局原贝U554.2.2布局合适的方案564.3
4、布局合适的内容、建设规模及时间安排574.3.1二坝综合物流园区574.3.2无城综合物流中心604.3.3高沟电缆产业物流中心644.3.4土桥矿产物流中心674.3.5白的物流中心711.1. 3.6石涧物流中心744.3. 7物流节点功能定位与时间安排774.4. 流节点经营模式的设想784. 4.1经营管理管控模式785. 4.2物流中心建立与经营步骤794. 4.3物流中心投融资机制805物流信息平台与物流标准化建设824.1 物流信息平台建设825. 1.1建设原则824.2 物流标准化建设865. 2.1物流标准化建设的合适的内容865. 2.2国内物流标准化存在的问题885.
5、2.3无为物流标准化建设的构想896物流企业的发展与培育916. 1第三方物流企业916. 1.1发展方向917. 1.2发展与培育方式928. 1.3发展重点949. 1.4发展措施9610. 1.5开展示范工程976.2 “企业物流”向“物流企业”转型976.3 物流配套服务体系986.4 物流企业培育和发展的目标987保障措施997.1增强发展意识,加强组织领导997.2出台和完善物流业发展扶持政策1007.2.1财政支持政策1007.2.2税收扶持政策1017.2.3用地政策1017.2.4培育龙头物流企业的政策1027.2.5技改及其他支持政策1037.3优化物流业发展环境1037.
6、3.1规范物流企业注册审批1037.3.2整顿和规范收费管理管控1037.3.3优化运输车辆管理管控1047.4多管齐下,加快物流人才队伍建设1041 .4.1引进物流人才,优化人才结构1047 .4.2开展岗位培训,满足急需缺口。1057.5扩大宣传,营造物流促进生产的社会氛围105附件1A级物流企业评估标准106附件2无为物流状况调查问卷统计1091规划总论1.1 规划编制的宏观背景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于一体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
7、发挥着重要作用。发展物流业,对于提高无为县的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优化资源配置,改善投资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增强企业竞争力,推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无为县发展物流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可概括为:(1)这是由物流业的特点所决定的。物流涉及领域广,就业人数多,在促进生产、拉动消费等方面作用大。(2)发达地区的实践证明了物流业的巨大作用。发达国家和我国发达地区的发展表明,现代物流业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生产服务业发展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3)这是由无为县经济发展的形势需要决定的。近年来,无为县经济发展总量持续扩大,需要更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和更现代化的物流配套网络,这也为无为物流业
8、进一步规范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根据无为县政府提出的以工业化为核心,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重点实施沿江开发、工业振兴、相关项目拉动、外向带动、城镇辐射五大战略,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园区经济、劳务经济、资源经济、配套经济五个经济,稳步推进化工、特种电缆、医药及医用品、纺织服装、船舶制造、羽毛羽绒加工、新型建材、农副产品深加工八大产业基地建设的发展战略,要把无为建设成为综合经济实力全省领先,国内知名的强县。为了整合和合理配置无为县物流资源,保证和推进现代物流快速健康发展,尽快形成物畅其流、快捷准时、经济合理、用户满意的社会化、专业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特制定本规划,以加强对全县现代物流发展的宏观指导。1
9、.2 规划编制的基本依据无为县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无为县第三产业发展规划无为县电线电缆发展规划无为县交通发展规划无为县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区规划无为县城镇建设总体规划无为县各乡镇总体规划无为县统计年鉴(2001-2010)其他1.3 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围绕无为县政府提出的以工业化为核心,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重点实施沿江开发、工业振兴、相关项目拉动、外向带动、城镇辐射等五大战略,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园区经济、劳务经济、资源经济、配套经济等五个经济,稳步推进八大产业建设的区域发展战略,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及集中区建设为契机,坚持“政府引导、企业运作、规范市场、配套环境”的
10、发展方针,以公路交通为主、以沿江水路航远为辅的综合交通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物流节点建设为着力点,以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为支撑,以发展制造业物流和扶持第三方物流龙头企业为重点,逐步培育发展现代物流体系,使物流业成为无为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带动周边、辐射皖中,成为皖江城市带有影响的商品物流集散地。1.4 物流业发展的目标总体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统筹规划,积极引导,抓住国家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皖江开发的历史机遇,利用无为县区位、交通基础设施、特色优势产业等方面的有利条件,不断整合、提升传统物流,有相关计划地培育和发展现代物流。争取规划期内,全县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左右。全社会
11、物流总费用与县域生产总值比率下降2个左右百分点。逐步建成物流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物流社会化程度较高,现代物流技术得到较好运用,物流业与加工制造业深度联动,公、水、铁联运较为发达,能有效支持、带动县域及周边区域产业与经济发展的现代物流体系,为无为县未来增进、保持区域产业持续扩容能力和集聚带动能力打基础、占先机。阶段目标:第一阶段(2011-2012年):完善基础设施,奠定发展基础。 明确政府管理管控职能,成立协调指导机构,制定促进物流业及龙头物流企业发展的扶持政策,积极创造物流业发展环境,加快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加大宣传力度,着力物流人才的培养,逐步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根据规划要求,着手推动各项重点工
12、程前期准备工作。按照“重点突出,分批实施”的建设原则,到2012年,各专业物流中心的用地规划基本确定,主体工程完成可行性论证;农产品及城镇生活等专业物流配送中心用地规划、工程论证基本完成,个别条件具备且经济发展急需的物流中心进入实施阶段;逐步完善配送网络基础设施;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鼓励电线电缆、煤化工、船舶机械制造、羽毛羽绒、现代农业等特色优势企业与物流企业加强联动,逐步构建产业物流供应链。 初步建成功能齐全的物流信息平台,大力推进物流实用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第二阶段(20132015年):核心竞争力和支柱产业形成阶段。 稳步推进各项重点工程。围绕突出无为县物流业特色优势,重点建设二坝
13、物流综合园区,无城综合物流中心,高沟、土桥、白的、石涧等专业物流中心、各专业物流配送中心;逐步搭建完善两个配送网络;推动社会物流资源的整合升级,推进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标准化水平,逐步形成无为县物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物流业对县域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加大。到2015年,基本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框架,集公路、水路、铁路联运方式,依托综合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以专业物流配送中心为重要节点,充分运用信息网络,将物流业打造成无为县域经济的新增长点,无为县成为皖江城市带长江北岸商品物流的重要集散地。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左右,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下降至20%以下。第三阶段(2016-2020年):物流
14、产业竞争力大力提升阶段。将无为县建设成为立足皖江城市带、面向长三角、较有影响力的区域物流的重要节点。逐步建成物流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物流社会化程度较高,现代物流技术运用较好,物流业与加工制造业深度联动,公、铁、水运较为发达,能有效支持、带动县域及周边区域产业与经济发展的现代物流体系,为无为县未来增进、保持区域产业持续扩容能力和集聚带动能力打基础、占先机。现代物流产业体系进一步健全,行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提高,物流业成为无为县的新兴优势产业,不断开拓新的市场空间,扩大物流服务品种和服务半径,优化无为物流结构,提高物流的服务质量。争取到2020年,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左右,全社会物流总费用
15、与县域生产总值比率下降2个左右百分点。1.5 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1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无为县物流业发展规划要符合无为县经济和社会的总体规划,与城市和乡镇总体规划的功能、布局相衔接,与无为县其他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相一致,与无为的产业布局规划相配套,与产业调整、城市功能转变协调发展。2,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既要解决无为县当前物流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促进企业平稳发展,又要从产业长远发展出发,解决制约物流产业发展的软硬件瓶颈,促进产业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3、市场主导,政府推动。政府要转变职能,按照企业主导的市场化模式进行规划,逐步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物流服务和管理管控体系,为物流企业提供公平、公开
16、、公正的经营环境。支持引导物流企业面向市场,积极应用最新科技成果和物流发展中的新经验、新技术,加强物流人才引进,积极打造低成本的物流供应链。4,整合资源,提高效率。大力整合社会物流资源,加强园区规划,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整体效率,加快融入全省乃至全国物流网络体系。5 .因势利导,突出重点。结合无为县实际,客观分析区域物流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循序渐进,合理规划。突出重点,抓住现代物流节点和园区建设、现代物流信息体系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培育,不断提高区域经济和物流产业的竞争力。6 .高效利用,低碳发展。随着无为经济快速发展,资源供给与需求矛盾会逐步突出,主要体现在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在物流园区、
17、集中区以及节点的布点建设上,应体现循环经济和低碳发展的理念,注重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特别是加大对现有耕地的有效保护。2无为县物流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分析2.1 我国物流发展的现状分析2.1.1 我国物流需求与供给状况分析2.1. 1.1物流需求规模和行业差异物流需求规模调查根据中国仓储协会的调查显示,工业企业物流的21%由第三方物流公司完成;商业企业13%的物流配送依靠第三方物流完成。调查材料显示,目前我国企业物流业务外包的比例约为20%,(北美企业是49%,西欧企业是65%),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该比例将呈现稳步上升趋势。摩根斯坦利预测,2010年,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年增长率
18、将达到1625%,高于整个物流市场的发展速度。近几年来,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稳定在20%左右,2008年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8.1%,高于发达国家约10个百分点(发达国家一般为8%10%)O物流业吸纳就业人数较多,现有从业人员约2000万人。我国物流运行效率低下,主要表现在:1.物流总成本高,约为发达国家的2倍;2 .库存水平高,全社会库存占GDP的20%左右,发达国家一般为3%;3 .管理管控费用高,我国物流管理管控费用占GDP的比重为2.3%,美国、日本为0.4%。表1我国近几年物流发展状况年份20042005200620072008中国GDP(亿元)159878182321
19、209407246619300670GDP增长率10.10%9.90%10.70%11.40%9.00%中国物流总费用2911433860384144540654542物流总费用同比增长16.60%12.90%13.518.20%16.20%社会物流总额384000481000596000752283899000同比增长29.9%25.2%24%26.2%19.5%社会物流总额同上年相比-4.7%-1.2%2.2%-6.7%全国物流业增加值18791141201698119965同比增长12.7%12.5%/15.1%20.3%15.4%数据来源:中国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
20、会2008年我国物流相关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中,交通运输占比居于绝对优势,而仓储、加工、包装等相关环节的投资仅占到7.3%,远远低于美国、日本等国家的15%-20%,我国物流产业结构问题在于仅仅聚焦于运输环节,整体发展还处于比较低端的阶段。需求类别不同所有制和不同行业的外包需求差异明显,我国的物流需求和外包市场的现实是:不同所有制企业的需求和外包态度存在差异外资跨国公司的外包需求巨大,准确的说正是外资企业的需求培育了中国本土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对于外资企业而言,我国物流市场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业务覆盖面广、服务水平高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民营企业物流外包存在阻碍因素,主要因素是基于保护自身商业秘密的考量
21、;传统的国有企业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管理管控模式,限制了物流外包需求。行业之间的物流需求和外包差异不同行业的物流业务外包需求差异明显,从理论上说:第一,不同行业的供应链结构差异明显,是造成物流业务外包需求差异的重要原因;第二,物流业务外包需求的差异与行业的竞争程度相关。如果一个行业的竞争激烈,企业将更专注于核心竞争力和企业资源的更高回报率,就愿意将非核心业务的物流外包,并且与物流服务提供商结成战略合作关系。根据调查,我国将物流外包和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较多的行业主要是:品牌类快速消费品行业(食品和日用化工品)品牌类快速消费品涉及的物流业务主要是销售物流,物流采购相对简单,缺点是复杂的销售环节
22、的地域覆盖面广,中间分销环节多,终端客户信息难以掌握。家电和通讯行业家电和通讯行业涉及的物流业务主要包括采购物流与销售物流。严格来说,在我国,这两个行业的企业都缺少以研发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核心部件需要外购,基本上属于简单装配型行业。因此,行业竞争激烈,价格战频繁,企业有很强的降低成本的压力,是对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管控重要性认识最早最深刻的行业。连锁零售行业连锁零售行业主要采取供应商整合与城市区域配送方式。美国沃尔玛借助其“无缝物流”提高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成为物流管理管控的标杆型企业。连锁零售商有外包需求是我国的特色,这是由我国的地域性经济决定的,说明我国缺乏全国性的大型连锁零售企业,区域性明
23、显,行业整体仍需不断整合,规模发展尚显不够。医药行业医药生产和销售属于利润比较高的行业,受到医疗体制和政策的影响比较大。药品的价值相对于重量和体积而言比较高,药品运输对物流设备的要求较高,一些贵重药品需要冷链运输,而对时效性要求比较低。医药连锁的经营独立于一般的连锁零售商业,一般以本地经营为主,对外来连锁零售药店持很强的排斥,对物流的需求基本限于本地配送。化工危险品行业该行业对物流的安全性和技术性要求很高,化工危险品物流属于物流行业中比较高端的服务,需要专业运输设备,因为投入较大,目前尚未形成物流专业市场。汽车整车和零配件行业汽车整车行业外包比例较大,但汽车零部件物流外包由于业务较为复杂,多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 物流 发展规划 研究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14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