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盐文学作品选注》补遗之三.docx
《《中国历代盐文学作品选注》补遗之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历代盐文学作品选注》补遗之三.docx(1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中国历代盐文学作品选注补遗之三,置于第十三卷民国(下)张爱萍(词一首)南乡子解放陈家港之后】新四军淮南盐务管理局(文一篇)抗日战争期间,新四军于1940年10月黄桥决战大捷后乘胜东进,在敌后各县建立抗日民主政权。1941年初“皖南事变”爆发后,作为反击,新四军派员武装接管原驻东台县城的国民党“两淮盐务管理局”及其所属淮南各煎盐场、通泰盐务稽核支所及其所属各放盐处,隶属苏中抗日民主政权,开展灶民运动,推行民主改革,发展食盐产销,征收盐税,辅助财政开支,支持抗日战争。后渐演变为与“淮北盐务局”并列而两、并行不悖、分区管盐的“淮南盐务局”,只管辖以东台为中心、向南北展开的苏中沿海地区盐场。东台灶区
2、五年来灶民工作总结前言本灶区前划分为三个总场,分草地、东何、耕富。草境总场包括小海场、丁溪场(现丁海乡);东何总场包括东台、何垛、安梁场(现临海乡);耕富总场包括富安、角斜、桥茶(现黑苴乡)。灶民工作开辟,是在1940年冬季及1941年春季间。但各个场有各个不同的具体情形。例如,时间先后的不同,工作任务的不同,灶民的剥削关系不同,每个时期中领导上抓紧与松弛不同,行政区域的管辖及工作区的经常变动的不同。例如,1945年春以前的灶区行政是由各分场长兼任的,1943年10月前灶区(现在的场)又是属各个区署领导的,在今年夏初方统一划分灶区。根据上述的不同情形,灶民工作可分为两个不同的地区来介绍说明。现
3、分:南,郝苴乡、堤东乡、华振乡三乡(即已往的桥富场),灶民工作一开始,即以减租斗争为主的,故择选郝苴乡为中心来代表一般情形。北,是临海乡、洋东乡、丁海乡、川东乡(已往的东何总场与草塘总场),灶民斗争开始是以涨桶价斗争为主的,但丁海乡能代表其他一般的情形,以丁海乡为中心的介绍,其他乡作补充说明。由于灶区过去领导上的经常变迁,过去没有给我们留下更丰富的材料可考据。同时这次调查在时间、人力的限制,各方面的材料是不够充分的。但为了目前需要,暂时,将现有材料作一初步整理,以供研究。第一部分灶区的一般概况经济上的特点A.灶民的生产方法灶民住居荒深的海边一带,瞭望遍地柴草及光沙。灶民每家有灶屋一间至三间(长
4、年居住),外有煎房一间,内有灶、锅、SL卤,盐场一大块。日用工具:灰箕、灰沟、卤池、灰帚、草刀、牛车、小车等用具。这些用具,初期全由盐场主供给的。生产过程:每块场上,需要有四个劳动力至七个劳动力(视每场的大小,劳动力亦应增减)。生产时,先将草灰调泥若干,每天清晨,洒在广阔的场上。太阳上升时,阳光向下射照,土质内的盐分随水蒸气上透,灰热时可以吸收盐分。经一天洒哂后,至晚即收灰,用扫帚、灰板、灰箕,大男小女的,将灰堆积到灰沟里,然后用脚踏紧灰质,然后用咸水浇上灰面。水经过灰层的下漏,至卤池里,即名“卤”。然后,再将卤置于盐锅辅之内,以草烧之,约四小时之煎烧,卤渐渐淤结,水份上升;然后用皂角或油若干
5、投入锅内,霎时间即成干盐,而后即取之。B.灶民的剥削(以本军在1940年初来时为标准)1 .垣商给灶民的剥削垣商的来源是有历史性的。他是封建社会中的特权人物,在旧社会中有法定的“垣权二垣商领到垣权后,即集资设立垣场(即“盐包场”),并豢养许多爪牙为他服务。灶民所产的盐,均须低价卖给垣商,否则即所谓“犯法”,即有被逮捕、刑逼、罚款的危险。但卖给垣商之盐,总得不到1/2的代价。垣商低价收买,高价出售,从中获利。垣商因尽量低价收买灶民之盐,促使灶民生活无法维持。在迫不得已时,灶民走私(即不通过垣商,将盐自动卖给盐商)。在这情形下,垣商豢养着一批实业保安队,日夜不息的来缉私(1940年以前,每个公司垣
6、商均有)。如果被查到时,即将此灶民百般的刑讯敲打,使灶民肉体不能忍受时,逼不得已,只好承认大批罚款。这一罚,甚至弄得倾家荡产,或打得皮肉开花,最低限度,也得要罚了三十到四十伏火的盐。其次,垣商再豢养着一大批的所谓“查灶员”,常下灶,借“查灶”之名,来敲诈灶民。如虎如狼的,要灶民巴结他,甚至容忍其强奸灶民妻女的卑鄙行为。反之,他即会玩弄他没有良心的手段,说灶民“私起火伏”、“走私”等罪名,立刻有飞来之祸的危险。这是灶民最痛心的事。再次,养着一批流氓坨工。在灶民每次盐送到垣场时,坨工拿灶民的盐用275斤木桶量之(名日“拨盐”)。这是坨工敲灶民之机会。灶民在此时,必须给他一定的“酒钱”,否则,他将灶
7、民之盐,尽量设法来多量给垣商,有2030斤的伸缩性。除此外,垣商还订出一定的标准来,灶民在每桶盐上,还要公开的给坨工“工资费”若干,例如在每次量盐时,不足一桶的,硬被坨工索去。除此外,每逢春秋季节时,坨工要到灶民户去要盐,每块场子要出200斤到300斤的额外负担。反之,在灶民送盐至包场时,该坨工故意拖延时间不量盐(因灶民送盐至包场,近者十里,远者几十里),当天下雨时,灶民的盐会受到不应有的损失;到晚,坨工还要偷灶民的盐。再次,是垣商用高利贷剥削灶民。当生活难以维持,向垣商借钱,一次再次的借,到灶民无力抵还时,垣商即将灶民之私有财产作抵押(灶民在开始时,民国十年以前的大多灶民,是“自亭”,生产手
8、段、工具、原料是自己的。在垣商历史性的传统剥削下,灶民的自亭现已全部变成“商亭”。目前区内的自亭,只有少数几家了)。2 .亭主给灶民的剥削(以本军在1940年未来以前为标准)亭主是占有一切生产手段(即盐场兼煎房)、生产工具(盐S及一切用具等)、生产原料(煎草等)的人。过去有自亭(即灶民自己的)、业亭(即业主的,也是公司的)、商亭(即垣商收买灶民的,与公司结合一体的)。现在,东何总场以北的灶民,大都、85%是商亭;从梆富场来说,业亭占70%,自亭占30%。所以说,亭主与垣商,是往往“二位一体”的东西,不管其剥削属何。剥削方法如下:亭主配给灶民的煎草,造给灶民的煎房、卤池、工具等,招灶民来煎盐。灶
9、民在其每次产量中,要拨给总数的50%或40%、甚至60%之盐交给亭主,作为租金、草金。东台场以北的亭主,一般的剥削较重,一般的均须50%,有个别小场60%;安梁场以南,剥削较轻,一般的是40%至30%比例。自亭(即“一切自有”的亭场)而缺乏生产原料(即草),灶民向公司典草者,一般的要交盐的总产量之25%(如郝苴的富安场);但也有不交盐的,如桥茶场,灶民向公司典草煎盐,灶民煎一伏火的盐,交草租六元(在19371940年),但此时每桶盐价二元四角。每伏火只能产三桶盐,要除去六元,也等于亭主得6/7,而灶民只得1/7。这种剥削,比东台场以北更重几倍。这是在草的贩运上剥削。其次是“活租草”与“呆租草”
10、的剥削。一向是活租草。现在的呆租草情形:亭主每块场子配合一块草田,如该块场子能产百伏火者,即有一百伏火的草田。以后由灶民每年去斫草来煎盐,租亦与一般的相等,40%50%。但由于草的亏耗,亦有不够烧的。如果没有烧到一百伏火的,草没有了,灶民再向公司典草,那就要从一百伏火加租(但实际上是没有烧到一百伏火的)。当然,这种是较少的。一般的灶民喜欢包呆租,但公司最毒辣的,如一包呆租,公司不管灶民天灾虫荒。如从1935年前,海边一带常遭受海潮淹没。草被潮淹没后,要二年不长。此时,公司仍要收他所规定的租。这是使灶民破产、生活迫入极苦的原因之一。其次,亭主不乐意时,他无条件的改用他的生产手段和工具、资源。因此
11、,灶民是遭受拘键,这是亭主从经济地位来达到政治上的统治灶民。3 .二道股给灶民的剥削一道箍,一般的是灶民中的封建势力的爪牙,他是与灶头、灶长结合着的,常年不劳动,游荡着玩的。他的生产手段、工具、原料,均是公司送给他的;交租很便宜,比灶民的租要便宜到2/42/5。一道箍将租来之场,再租给灶民(不出劳动力)。他既无生产手段,又无生产原料及工具等,如城市中之二房东。但租给灶民(所谓“帮煎”)时,要交二道箍产量之50%60%;而二道箍除向亭主交租外,可不劳而得20%30%。另外一种二道股剥削更重,除与同上的剥削租外,还要上所谓“一榻平”,即牛车、皂荚、灯油,全要帮煎对半分担。总之,二道箍是不分轻重,不
12、劳而获,尽量榨取灶民之汗血,而自己天花乱醉地玩狂。这是场区属于有封建势力的流氓。【帮煎与正煎之剥削】“正煎”是向公司租取生产手段、工具、原料的,而“帮煎”是当正煎缺乏劳力时,正煎即招帮煎来生产,名为“晒份盐”:帮煎得总产量1/3,而正煎得2/3,交租等均由正煎去。但正煎常只有一个劳动力,而帮煎常是三个到四个。而正煎不以劳动力来计算的,而是以正煎出亭场、帮煎出劳力为标准的。这是一种形式。另有一种“清二分”的,就是:交租、皂荚、油,一切生产资料大家负责,以劳动力为标准;但在总产量中,抽出20%来给正煎(所谓“合法的剥削”)。另有一种是较进步的,就是一切生产原料、租金等,均是合理负担,合理生产,余利
13、按劳力来分配。这种是最进步的合作生产方式。但这种是极少数的,而且是发现在最穷苦的正煎中的。另外一种正煎是专门雇短工来劳动的.其中,分短工、月工、季工、年工。但这种工资是很小的:按1943年春,季工劳动,每月只有法币五元;年工劳动,每年只有粮一石至一石二斗。4 .封建的额外剥削以上几种,是灶民生产关系上的剥削。这里是额外封建统治到经济上的剥削。从灶民的历史上,就有所谓灶头、灶长、百长、灶董的一套统治机构。除给灶民政治上统治外,在经济上还有如下的负担:灶董,是每场有一个的,是亭主中的封建头子。过去灶民的亭场分配,均属他处理的。他无行政权,只有支配其产权。灶民在每年必须要送年礼;灶董家有婚丧喜事时,
14、要发动去送礼。盐垦公司开辟后,凡属公司的,此种灶董已取消。但有些地区,直至本军来时还存在,如柳茶、角斜、富安三场的部分灶民中,还存在某种程度的势力的。灶长,是属场署领导的(他领导二个灶头至三个),专管灶民的日常问题,有行政权。灶民每年每块场,要给三桶七分盐,为“灶长费”(每桶275斤)。在灶长家有婚丧喜事,都去送礼。灶长的祝寿事每年都有的。灶头,属于灶长领导的。他领导一个至二个百长(灶保长),也是用来统治和敲榨灶民。灶民每年要有二桶半盐,分给灶头,所谓“灶头费”。此外,还有其他各式各样的剥削方法。百长,是灶保长,又名“贼头子”。他是灶长、灶头的小爪牙,最卑鄙、最可耻。灶民每年须给他一桶半盐,谓
15、“百长费”。其次,是场警的暴行。在民国纪元前时,所谓“巡灶员”,又名“场差官”,常下来敲榨灶民。到民国以后,改名为“场警”,常驻灶区,如:小海、沈灶、桥茶、角斜、太原等地。此种场警,除他缉私时敲榨灶民外,还勾通私盐贩子来敲诈。例如,事先派盐贩子,到灶民家强买私盐,或将私盐半夜送入灶民草堆中,然后带场警去缉查。查到后,即将灶民百般的敲打,轻者皮破血流,重者骨折筋跛。然后,再由灶头、灶长等来作鬼作人(串通的)的罚,认缴大批罚款后放出(多者罚去其私有财产全部,少者罚去半年的生产盐几十桶,这是灶民最伤心的事)。除此以外,场警与海匪一一灶民中之流氓结合起来为匪,每天晚上大肆抢掠。例如:民国十五年至二十五
16、年,遍地皆匪,灶民家里不能积五斗粮、十块钱。白天为场警,披着场警的狗皮来缉私,夜里出来抢劫。例如:沈灶镇的场警,太原公司实保团,大来公司的实保团,均是灶民最切骨仇恨的。灶民的生活与特点A.灶民的历史根据各方面的考据,灶民是于明末清初时,被充军而来的,其有三百余年之历史。(注一,如临海的朱全余,原是灶民,在民国八年后转为农民,现为地主及船主。根据他的家谱,只有五代的考据,五代以前的祖先已无从查考。注二,民国纪元年前,灶民不准到范公堤西的。如果要去的话,要经官方核准,并不准携带枪械、武器及三五人集体而往。注三,灶民所有亲戚均在范公堤以东的。范公堤以西的灶民无亲戚的。注四,韩国钧、张骞称灶民均为“土
17、人”。注五,在明朝时,这里已有灶民。这许灶民本是工人,但很稀少,所过生活仍属原始。后来在明清之间,又增加了一批。从此灶民较多,生活方法己日渐改进。8 .灶民的生活由于灶民的历史根源之故,所谓“囚徒”,再加上层的封建统治和非人剥削,所过生活当然不如农民。这里举示与几个灶民的谈话经过,就可以看出灶民当时生活和社会地位。问:你在民国二十年前所过的生活如何?答:不谈生活,说起来,我格从来过的是苦日子。早晨在场上晒灰,不知午饭在哪里。家里没粒粮,吃枇糠;批糠吃光了,只好吃蒿子。蒿子有的时候很少,有时候多。每年要断冬粮、春粮三四个月。问:在民国九年大水时,你们不能哂灰,你们生活怎样的?答:这几年当儿,不能
18、晒盐,灶民常年饿肚子。饿了肚子,把裤带束束紧。饿了三四天,跑不动,躺在锅门口,一面等着救命的老爷来发粮赈救,一面等鬼神将我带到阴间去。这一年饿死的人很多。不但荒年如此,就是旱干年也不得过,饿着肚子等鬼神来的事常有的。问:你们记得在共产党、民主政府未来之前,哪年过得最好?答:从来一向过的是苦日子。在民国八年,公司来收买亭场时,灶民一起将亭场卖给公司(领交公司的租),每块场子能得到二千吊至三千吊钱,灶民过了二三年快活日子。后来,钱用光了,还是不得过。还有,新四军在东台时,因为过去的场署怕灶民走私,这一年亦过了不差的日子。我俚过去几年,夫妻两人,只有一条裤子。过夏,在家里的人不穿裤子。看见灶长老爷或
19、场爷下来时,没裤子穿的,用盐包捆起来见人的。总之,过去,我俚很早就要退灶,不烧盐,可是老爷不准。但不退灶,可要挨饿,日子真难过,真不像脚下的日子好。综观以上的谈话中,可以看出,灶民在此时(特别是在民国以前的时期及民国初期)所过的生活,真是非人所能忍受的生活,没有一时一刻灶民不都在生命的饥饿线上挣扎着,过着长期的奴隶生活。C.灶民的文化水平由于灶民一贯来做囚笼里的奴隶,生活上,每年劳动难获半饱,再加上封建社会政治的黑暗统治,因此养成灶民普遍的不识字。灶民历史上,从未有什么学校;在目前,还只有个别的私塾。因此,在灶区中,98%是不识字的。但这些个别识字的,多是灶民阶层中的统治人物。总观以上政治、经
20、济、文化的特点,因此形成灶民在政治上落后,不易接受新鲜事物,保守妥协性较浓厚,阶级性差;在政治上的觉悟与政治的要求是没有的。表现在典型的自私自利,见富贵者拍马奉迎,对灶民本身团结性差。由于政治的落后,文化不开化,曾经历史上所谓“囚人”、“土人”,因此在灶民中,民风太坏,禀性放荡,赌嫖吃喝,男女关系有一妇妍三夫之事甚多,因此,灶民卫生极差,传染性和传统性、不正常的病,与一般地区不同,传统性的梅毒、花柳达20%(当然也有传染性的);害天花及害疮的占40瓦由于灶民的社会思想的处境在海边,几百年受着海匪、流氓、封建势力影响了灶民,因而流氓作风浓厚,特别表现在只顾眼前、不顾将来的醉生梦死思想,”今天有酒
21、今日醉”;又所谓“熄火穷”,吃起来大鱼大肉,饿起来束束裤带而已。总之,灶民在政治上与其他农民不同。这是灶民的特性的根源。第二部分群众运动的发展过程本区的灶民斗争,一般的可分为两种: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中心任务。例如:小海、丁溪、川东、东台、安梁场(过去是由二个总场:草场总场、东何总场),现行政区划分洋东、川东、丁海、临海四乡领导;其中,一般的均是以“涨桶价”斗争为中心任务。围绕着这一斗争任务中,进行了减租等斗争。但其中以丁海乡为主,现以该乡来代表四乡的灶民斗争共同性来说明。如柳茶、角斜、富安场(过去是桥富总场),现由郝苴、华振两乡领导;其一般的经以“减租”斗争开辟工作,以郝苴为中心,来说该三场的
22、灶民斗争。A.丁海乡的灶民斗争过程一、丁海乡的一般情形丁海乡位居于海边(全乡包括丁溪、小海两场之中心),东沿海滩,北至垦区,西至滨海区竹港乡,南至本区川东乡。该有盐场151块,其中商亭(即亭主兼垣商的统一剥削体)73%,自亭(即亭主不兼垣商,而将手段出租)有27%。在本军未来前及未进行斗争前,灶民生产的盐必须廉价逼卖给垣商,就是自亭也是如此。这是已有的历史性的剥削。但曾有二次灶民自己卖私盐。一次在民国十八年间。在海边灶区一带遍地皆匪。当时有兵痞(那是过去的缉私兵),与灶民中之流氓一一海匪一体的勾结起来,当时强买灶民之盐,灶民就纷纷走私。但在这一年中,灶民生活并无改善。在这批匪的勾结强买下,夜间
23、按户抢劫,在表面上灶民之盐是出卖的,在实际上是被他们抢去的。因此,这一年中,灶民生活更形饥饿困苦。后至十九年,公司建立保安团镇压后,灶民的盐仍受垣商收买。另一次在民国三十年(1941年),本军已抵此地,政权还未建立。在这空隙下,垣商统制不严,灶民又开始大量走私。到“八一三扫荡”后,小海盐包场被伪军占领后,灶民走私更无限制。到该年冬季时,局面较平,又恢复了垣商收盐制度。二、灶民的租制剥削,垣商情形在1940年的草租,可分三种剥削,剥削情形如下。a.垣商一般的是标地包草租的。即是:每块场估计每年能出多少盐,如一百伏火的,由垣商划出一块草地来(其中能产煎一百余伏火的草),给灶民自斫后煎。灶民的生产工
24、具,一般均由亭主负担修理。灶民每伏火,要交一半的盐,给垣商作为租金。就是说,垣商要得灶民全部产量的50%。b.自亭(就是一切都是自己的),是灶民中的封建经济头子(与封建地主相同),他将生产工具、原料等全部租给灶民,由灶民来劳动,能煎多少盐,斫多少草(包括草租),他都不管。这是使灶民受剥削更具体。灶民生产的盐,要交50%-60%的盐租,该租由商垣代收。而灶民除交租外,下余之盐,必须仍卖给垣商。这种剥削,比商亭剥削更严重些。c二道股剥削在本乡较多,占25%0其中所谓“正煎”,向亭主租取生产手段、工具、原料后,他即将该场再转租给更穷的灶民(因经济地位及封建势力之关系,只有一部分人向垣商租得到场子)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历代盐文学作品选注 中国历代 文学 作品选 补遗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15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