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钢混凝土结构抗火技术规程》.docx
《《型钢混凝土结构抗火技术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型钢混凝土结构抗火技术规程》.docx(5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UDC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标准T/CCESXX-202X型钢混凝土结构抗火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FireSafetyofSteelReinforcedConcreteStructures(征求意见稿)20XXVQL发布202X-XX-XX实施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发布1总贝!l1.0.1为减轻或避免型钢混凝土结构在火灾中的损害,减少火灾后损失,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做到防火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型钢混凝土结构的耐火验算、防火保护及火灾后的鉴定、修复和加固。1.0.3型钢混凝土结构的防火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2、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符号与参考标准2.1 术语2.1.1 型钢混凝土构件steelreinforcedconcretemember混凝土内配置型钢与钢筋且能共同受力的结构构件。2.1.2 型钢混凝土结构steelreinforcedconcretestructure采用型钢混凝土构件作为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2.1.3 耐火极限fireresistancerating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结构或构件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至失去承载能力、完整性或隔热性时止所用时间。2.1.4 耐火承载力极限状态firelimitstate结构或构件受火灾作用达到不能承受外部作用或不适于继续承
3、载的变形的状态。2.1.5 荷载比loadratio火灾下型钢混凝土结构或构件的荷载效应设计值与其常温下的承载力设计值的比值。2.2 符号2.2.1 作用和作用效应设计值MR)火灾下梁的弯矩设计值;NFC火灾下柱的压力设计值;Sn,作用效应组合的设计值;SGk按永久作用标准值计算的作用效应值;STk按火灾下结构的温度标准值计算的作用效应值;SQk按楼面或屋面可变作用标准值计算的作用效应值;SWk按风荷载标准值计算的作用效应值;ot结构重要性系数;g永久作用的分项系数;九风荷载的频遇值系数;G楼面或屋面可变作用的频遇值系数;心楼面或屋面可变作用的准永久值系数。2.2.2 几何参数AC混凝土横截面
4、积;A型钢横截面积;b截面宽度;C截面周长;h截面高度;H柱高度;1.梁跨度。2.2.3 材料物理性能参数CC混凝土比热;cs钢材比热;常温下混凝土圆柱体抗压强度;J经历最高温度TmaX后的混凝土圆柱体抗压强度;ub常温下梁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几C常温下柱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fy常温下钢材屈服强度;%混凝土热膨胀系数;生钢材热膨胀系数;c混凝土应变;2.2.4 温下混凝土峰值应变;%高温后混凝土峰值应变;4钢材应变;%高温下钢材屈服应变;4混凝土导热系数;A钢材导热系数;c混凝土应力;s钢材应力。2.2.5 计算系数及其他(FZ)b常温下梁的抗弯刚度;(EI)C一常温下柱的抗弯刚度;k
5、梁柱线刚度比;Kn梁柱受弯承载力比;krc火灾后型钢混凝土柱受压承载力系数;m梁荷载比;柱荷载比;Nu常温下型钢混凝土柱的受压承载力;t火灾持续时间;th火灾升温时间;tR耐火极限;T材料温度;Tsf时刻室内的平均空气温度;A火灾最高温度;Tmax火灾过程中材料的最高温度;acs柱截面型钢含钢率;柱长细比。2.3 参考标准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
6、B50068建筑结构设计术语和符号标准GB/T50083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50107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GB51249组合结构通用规范GB55004建筑防火通用规范GB55037碳素结构钢GB/T700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
7、分级GB8624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9978.1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第6部分:梁的特殊要求GB/T9978.6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第7部分:柱的特殊要求GB/T9978.7建筑构件耐火试验可供选择和附加的试验程序GB/T26784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组合结构设计规范JGJ1383基本规定3.1 防火要求3.1.1 型钢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设计耐火极限应根据建筑的耐火等级,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规定确定。3.1.2 型钢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耐火极限经验算低于设计耐火极限时,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3.1.3 型钢混凝土节点的防火保护应不低于其
8、组成构件中防火保护要求最高者。3.1.4 型钢混凝土结构进行防火设计时,如有特殊要求,应对结构整体进行耐火验算。3.1.5 对于混凝土含水率高于3%或采用高强混凝土的型钢混凝土构件,宜按本标准第6.0.3条、第6.0.4条的要求采取防高温爆裂措施。3.2 防火设计3.2.1 型钢混凝土结构应按耐火承载力极限状态进行耐火极限验算和防火保护设计。3.2.2 型钢混凝土构件与节点的耐火极限可按本标准规定计算确定,或按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通过试验测定。3.2.3 当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应判定型钢混凝土结构整体达到耐火承载力极限状态:1结构出现足够多的塑性钱而成为机构;2结构丧失整体稳定。3.2.4
9、型钢混凝土结构耐火极限状态的最不利荷载(作用)效应组合设计值,应考虑火灾发生时结构上可能同时出现的荷载(作用),且应按下列组合之中的最不利值确定:Sm(ZGSGkSTk+ASQk)(3.2.4-1)Sm=o(/g,Gk+Sjk+(KSQJ(3.2.4-2)式中:Sln作用效应组合的设计值;SGk按永久作用标准值计算的作用效应值;按火灾下结构的温度标准值计算的作用效应值;SQk按楼面或屋面可变作用标准值计算的作用效应值;SWk按风荷载标准值计算的作用效应值;r结构重要性系数;对于耐火等级为一级的建筑,rr=l.l;对于其他建筑,=1.0;g永久作用的分项系数,一般可取匕=1.0;当永久作用有利时
10、,取/g=。9;耙风荷载的频遇值系数,取九=0.4;i楼面或屋面可变作用的频遇值系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取值;八楼面或屋面可变作用的准永久值系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教规范GB50009的规定取值。3.2.5 型钢混凝土结构的防火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之一:1在设计耐火极限内,结构或构件的承载力Rd应不小于作用效应组合的设计值Sni,即:R(JSin(3.2.5-1)2在作用效应组合下,结构或构件的耐火时间L应不小于结构或构件的设计耐火极限灰,即:。认(3.2.5-2)3.2.6 当室内火灾可燃物以纤维类材料为主时,火灾平均温度-时间曲线可按下列公式确定:(
11、1)火灾升温阶段(rrh):(3.2.6-1)4-4(0)=3451g(8f+l)(2)火灾降温阶段(h):10.417(-J4.167(强)(f)4.167(f)th30min30minrh900式中:4钢材的导热系数W(mC);T材料温度(C)O4.2.2 钢材的比热宜按下式计算:0.5 IOT+ 4200 T 6508.6674879650oCT725oCCS 一-11.OT+ 9344725oC 800式中:G一钢材比热,单位为J(kg C);T材料温度()。(4.2.2)4.2.3 钢材的密度宜取7850kg?,泊松比宜取0.28。4.2.4 钢材的热膨胀系数宜按下式计算:(0.00
12、4T+12)X1OyT000(4.2.4)16106T100OoC式中:as钢材热膨胀系数m(mC);T材料温度()。4.2.5 高温下钢材的应力.应变关系宜按下式计算:工444h(4.2.5-1)(4.2.5-2)(4.2.5-3)(4.2.5-4)0.001s4=I+A(7)-工4%其中:%=4皿/(T)=(345-0.276T)l-exp(-300.03T)JO.001f2(T)=-exp(-30+0.03T)J4-jh+0l(345-0.276)式中:s钢材应力;J钢材应变;0一高温下钢材屈服应变;fy常温下钢材屈服强度(Nmm2)o4.2.6 高温下钢材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和屈服应变
13、宜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Esh=(345000-276)1-exp(-30+0.03)0.ll(4.2.6-1)fyh=ESheyh(4.2.6-2)%=4x1066(4.2.6-3)式中:ESh高温下钢材弹性模量(Nmn?);&高温下钢材屈服强度(N/mm2);%高温下钢材屈服应变。4.2.7 高温后钢材的应力-应变关系、屈服强度和屈服应变宜按下列公式计算:纥 p&QJp4 +(4.2.7-1)4=(4.2.7-2)%4ooc4l+2.3310-4(7mtx-20)-5.8810-7(7mx-20)2J7400C(4.2.7-3)式中:ZnaX火灾过程中材料的最高温度();4高温后钢材屈服强度
14、(Nmm2);ESP高温后钢材弹性模量(Nmm2),可取常温下钢材弹性模量值;EP高温后钢材强化段模量(Nm?),可取QOlgp(Iim);%高温后钢材屈服应变。4.2.8 火灾降温阶段钢材的应力.应变关系、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和屈服应变宜按下列公式计算:(4.2.8-1)(4.2.8-2)(4.2.8-3)(4.2.8-4)式中:T材料温度(C);Tmax火灾过程中材料的最高温度();To常温,可取20;ESC火灾降温阶段的钢材弹性模量(N/mm2);4火灾降温阶段的钢材屈服强度(NZmm2)5气火灾降温阶段的钢材屈服应变;&高温下钢材屈服强度(N/mn?),按式(426-2)确定;%高温下钢
15、材屈服应变,按式(426-3)确定;sh高温下钢材强化阶段应力(Nmr112),按式(4.2.5-1)确定;4p高温后钢材屈服强度(Nmm2),按式(4.272)确定;高温后钢材屈服应变,按式(427-3)确定;sp高温后钢材强化阶段应力(N/mn?),按式(427-1)确定。4.2.9 钢材的高温蠕变宜按下列公式计算:(q16.895JC(4.2.9-1)00oCT350Ca=10-(6.10+0.005737)350CT500oC(4.2.9-2)0-(13.3-0.008517)500oC650C/?=-1.1+0.00357(4.2.9-3)c=2.10.0064T(4.2.9-4)式
16、中:入钢材的高温蠕变;s钢材应力(N/mm2);T材料温度(C);Zm高温7持续时间(min)。4.3混凝土4.3.1 混凝土的导热系数宜按下列公式计算:1硅质混凝土-0.00085T+1.90oC800oC2钙质混凝土fl.360C293式中:c混凝土导热系数W(mC);T材料温度(C)O4.3.2混凝土的比热宜按下列公式计算:1硅质混凝土2.08T+7080oCT200oC1125200oCT400oCCC=5.42T-1042400oCT500oC(43.2-1)-5.42T+4375500oC600钙质混凝土10690oCT400oC73.5T-28348400oCT410oC-21.
17、OT+10419410oCT445oC1069445CT500oCCC=(4.3.2-2)6.68-2270500CT635oC6.937-42043635oCT715oC-92.IT+73364715oC785式中:4.3.34.3.4式中:4.3.5CC混凝土比热J(kgoC);T材料温度()。混凝土的密度宜取2450kg,泊松比宜取0.2。混凝土的热膨胀系数宜按下式计算:ac=(0.0()8T+6)l()-6m(moC)(4.3.4)4混凝土热膨胀系数m(mC);T材料温度()。高温下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宜按下列公式计算:其中:(4.3.5-1)%1 = 0.0025 + (6T+0.0
18、4T2) 10-6(4.3.5-2)1= 2.011-0.002353(T - 20)c 式中:/混凝土应变;%1 高温下混凝土峰值应变;c混凝土应力(NZmm2);0 T 45045(C T 874(43.5-3)常温下混凝土圆柱体抗压强度(N/mn?),应按表435换算;f;(T)高温下混凝土圆柱体抗压强度(Nm?);T材料温度(C)O强度等级C30C40C50C60C70C80E(Nm?)243341516070表4.3.5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圆柱体抗压强度间的对应关系注:表内中间值按线性内插法确定。4.3.6火灾降温阶段和高温后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宜按下列公式计算:(4.3.6-1)其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型钢混凝土结构抗火技术规程 型钢 混凝土结构 技术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16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