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古代文化常识大全.docx
《《红楼梦》中的古代文化常识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楼梦》中的古代文化常识大全.docx(2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红楼梦中的古代文化常识大全1、须眉:代指男子。2裙衩:代指女子。3瓦灶绳床:瓦灶为土坯烧成的简陋的灶,俗称行灶。绳床亦名胡床、交床,为一种简易的坐具。演繁露:“今之交床,本自虏来,始名胡床唐穆宗时又名绳床。”4簪缨:贵者的冠饰,这里代指作官。簪:一种横插髻上或连接冠与髻的长针。缨:帽带。5空:“空”与下文的“色”、“情”,均佛教用语。佛教认为“空”乃天地万物的本体,一切终属空虚。“色”乃万物本体(空)的瞬息生灭的假象;“情”乃对此等假象(色)所产生的种种感情,如爱、憎等等。这里是借用,已注入了作家的人生体验。6冤家:原为佛教用语。五灯会元:“佛教慈悲,冤亲平等。”后既作“仇人”、“对头”解,也
2、用作对所爱之人的昵称,即爱极的反语。7三生:指前生、今生和来生,这是佛教转世投胎的说法。8度脱:佛家用语,超度解脱。9过会:旧时遇节庆,随地聚演百戏杂耍、笙乐鼓吹之类,观者如潮。10大比、春闱:明清科举制,考试分为三级。第一级是院试,考府县的童生,考取的为“生员”(秀才);第二级是乡试,考一省的生员,考取的为“举人”;第三级是会试,考全国的举人,考取的为“贡土”(再经殿试赐进士出身)。乡试、会试均三年一科,也称“大比”。乡试在秋天,称为“秋闱”;会试在春天,称为“春闱”。11黄道黑道:为我国古代天文学的专名,黄道指日,黑道指月。汉书天文志:“日有中道”,“中道者黄道,一日光道。”又云:“月有九
3、行者,黑道二。”后星占者将每日的干支阴阳分为“黄道”和“黑道”,黄道主吉,黑道主凶。12社火花灯:这里指元宵节灯火。社:社日。祭祀土神之日,分春秋两祭,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立秋后第五个戊日为秋社。社火:社日扮演的各种杂戏。花灯:正月十五元宵节有放花灯的习俗。13笏:一名“手板”。封建时代臣僚上朝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象牙或木、竹片制成,可作临时记事之用。14进士、班:进士分为三甲(三等),除一甲三名外,其馀进士再经“朝考”,录取的称庶吉士;没有录取的,经过候选的程序,分发各部或外省听候委用。“班”是指官员补缺的班次。15探花:明、清科举制度,殿试取为第三名者称探花。16钟鼎之家:“钟鸣鼎
4、食之家”的简称。钟:乐器。鼎:一种三足两耳的金属器皿,这里是指盛菜肴的食具。贵族家庭宴享祭祀时;鸣钟列鼎。后常用“钟鼎之家”代指贵族豪门。17西宾:亦称西席。古代以西为尊,宾客或教师的座位,居西面东。故以西宾或西席为家庭教师或官僚幕客的代称。18守制:古人父母或祖父母死后,嫡长子或承重孙(长房嫡长孙)要守孝三年,须闭门读书,谢绝世务,称为“守制”。19同宗:按古代宗法制度,本指同出于一个远祖者为“同宗”,后用以泛称同族或同姓。20烧丹炼汞:道教以朱砂(丹)、水银(汞)等烧炼“仙药”,即所谓“金丹”的一种方术,以此妄求飞升成仙,长生不死。21主事:清代六部之下设司,司的主管官是郎中,其副手是员外
5、郎,再下就是主事。22抓周:俗名“试儿”o婴儿满一周岁,家人陈列各种物品、用具,任其抓取,以预测他未来的志向和前途。23运、劫:运:宋邵雍皇极经世书中,以三十年为一世,十二世为一运,三十运为一会,十二会为一元。这里指气数,吉祥和顺的时代气运。劫:这里指时代的灾难、厄运。24钦差:由皇帝指派出外办理重大事情的官员,其中由皇帝特命并授予关防者,权力更大,称“钦差大臣”O25元始天尊:道教的尊神。道经说他“生于太元之先”,故称“元始”。他居于天界最高的“玉清”仙境,为“三清”之首。26女史:古代宫中女官名。掌管王后的礼职。见周礼天官女史。后也成为尊贵、文雅女子的泛称。27避讳:古代有避讳之制,对君亲
6、的名字,不能直读其音,直书其字。必须改字、改音或省笔,以示敬避之意。28东床:指女婿。晋代太尉那鉴派人到丞相王导家选女婿,王家的子弟都很矜持,惟独王羲之不以为意,坦腹躺在东床上吃东西。都鉴欣赏他这种“名士”风度,就选中了他。见世说新语。29起复:旧时官吏因事降革者,恢复原官、原衔叫“开复”;因父母之丧离职,守孝期满而复用者叫“起复”。“起复”和“开复”在习惯用法上没有严格区别。30邸报:邸:本为来朝诸侯王或上京办事官僚的居处,后用以泛称王侯和大官僚的府第。邸报:又名“邸钞”、“官门钞”,是邸中给诸藩官僚的书面报导,内容包括传钞的诏令、奏章和其他新闻记事等,是我国最早的一种报纸。起于汉代。后世亦
7、称政府官报为邸报。31贱荆:荆,指“荆钗布裙”o语出列女传。旧时谦称自己的妻子为贱荆,拙荆、山荆等。32名帖:即名片。旧时在纸片上书写自己的姓名、籍贯、官职、爵位,拜访时,投以通名。始行汉代,最早用削平的木条写上姓名里居。两汉时叫“谒”,汉末叫“刺”,后代虽用纸制,亦相沿称“名刺”。33敕造:奉皇帝之命建造。敕:本为自上命下之词,南北朝以前,通用于长官对下属,长辈对晚辈,之后,则为皇帝发布诏令的专称。34不足之症:中医病症名。由身体虚弱引起。如脾胃虚弱,叫中气不足;气血虚弱,叫正气不足。35月钱:每月按身份等级发给家中上下人等供零用的钱。36甬路:庭院中间的通道,多用砖石铺砌而成。37宸翰:皇
8、帝的笔迹。宸:北辰,即北极星。皇帝坐北朝南,故以北宸代指皇帝。38待漏:封建时代大臣要在五更前到朝房里等待上朝的时刻。漏:指“铜壶滴漏”,古代计时器,代指时间。39世教弟:世交,两代以上的交谊;教弟,同辈年龄较大者对较小者的谦称。40斋戒:古人在祭祀、礼佛或举行隆重大典前,沐浴、吃素、静养一至三日,摒除杂念,以示诚敬,叫斋戒。41影壁:俗称照墙。于门内或门外用作屏障或装饰。42总角:儿童向上分开的两个发髻。代指儿童时代。诗经齐风甫田疏:“总聚其发,以为两角。”43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宋代朱熹把它们编在一起,作四书章句集注,故有此称。是元、明、清三代科举考试的必读之书。44请
9、安:即问安。清代的请安礼节是,男子打千,即右膝半跪,较隆重时双膝跪下,女子双手扶左膝,右腿微屈,往下蹲身,口称“请某人安”。45寄名锁:旧时怕幼儿夭亡,给寺院或道观一定财物,让幼儿当“寄名”弟子,并在幼儿的项下系一小金锁,名“寄名锁”。护身符:是从道观领来的一种符箓,带在身上,避祸免灾。46省:家庭日常礼节。子女对父母早上问安叫“省”,晚上服待就寝叫“定”。见礼记曲礼上。47国子监祭酒:是国子监的主管官,封建时代的最高学官。国子监:封建王朝的最高学府,简称“国学”,始建于西晋,称国子学,隋唐改称国子监,后代因之,清末始废。祭酒:古代举行盛大宴会时,必推举宾客中一位长者先举酒以祭,叫祭酒,后来衍
10、为学官名。48女红:旧时妇女针线活儿的统称。49签:封建官府差役外出办事的凭证,一般系木制,长条形,插在公案签筒中,用时取出,称“发签”。50门子:旧时官衙中从事看门、传达、站班等杂务的差役。51统制:北宋所置官名,可节制兵马,南宋后成为禁军将官职衔。52堂客:旧时称妇女内眷为堂客,称男子为官客。53节度使:官职名,始设于唐代景云二年。开元时,将边境地区每数州划为一镇,镇置节度使,统揽镇内军政大权,世称藩镇,实际上都成了拥权自重,割据独立的军阀。到宋代始成为有虚名而无实权的名誉职位,元以后废。54郡主:旧称诸王之女曰郡主。唐宋称太子之女为郡主,元明清均以称亲王之女。55才人:宫中女官名,品位低
11、于皇帝妃嫔。初设于魏晋时,南北朝到明代多沿置,清代宫中无此称。赞善:本太子宫中官名,掌侍从、讲授。始置于唐,设左右赞善大夫,相当于朝廷的谏议大夫。元明清皆因之,只称赞善。这里为宫中女官名。56参商:“参”和“商”都是星宿名,属二十八宿。因两星此出彼没,故常用来比喻两人分离不得见面。又据左传昭公元年:传说帝善高辛氏二子阕伯与实沈不和,常争斗,帝遂命阕伯去商丘管商星,实沈去大夏管参星。故参商也用以比喻人与人之间感情不和。57定鼎:传说夏禹曾收九州之金,铸造九鼎,夏商周三代都把它们作为传国的重器。后世因称新朝定都建国为定鼎。58南北九宫:指古代戏曲的宫调(即调式)。南:指南曲(传奇);北:指北曲(杂
12、剧);九宫:即九个宫调(正宫、中吕、南吕、仙吕、黄钟五宫,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四调,合为九官调)。戏曲的曲牌,是受宫调限制的,某一曲牌属于某一宫调之内,不能放入其他宫调来用。有的曲牌可以兼入两宫,但要按曲谱规定。59联宗:旧时为拉关系把同姓而本非一个宗族的人认了本家,叫作“联宗”。60陪房:旧时富家女子的随嫁仆人。61真佛:佛教术语。佛教徒谓佛有报、应、化三身,“报身佛”相对于“化身佛”称为真佛,又名“无相之法身”,即难以见到之意。因此世俗借此喻难以见到的人物。62引子:即“药引”,指处方中能引药力达到病变部位的药物,是中医方剂中“君、臣、佐、使”四个部分的“使”的俗称,也叫“引经报使”或
13、“引经药”。63表礼:旧日赠送或赏赐的礼物。64业师:旧时称给本人授业的老师。65义学:也叫“义塾”,一种免费学校。有宗族办的,也有私人集资或用地方公费办的。一般招收主办者的族人、亲友或乡里子弟。66丹墀:丹:红色。墀:台阶;也称阶面。古代宫殿台阶上的地面涂成红色,叫“丹墀”。汉官仪:“以丹漆阶上地日丹墀。”这里泛指台阶。67清客:旧时依附于官僚富贵人家帮闲凑趣的门客。相公:这里是对读书人的一般称呼,近似“先生”O68金魁星:黄金铸成的魁星神像,有祝颂功名顺利的意思。魁星:本作奎星,北斗第一星,汉代纬书孝经援神契有“奎主文章”之说,后遂以此星为掌文运之神。69文星和合:“文星”又称文昌星、文曲
14、星,星相家以其为吉星、主文运、保功名。“和合”与荷包谐音,且为中国民间所奉喜庆吉祥之神,本祀万回,清代雍正年间封天台僧人寒山、拾得为“和合二仙”o70贽见礼:旧时学生拜见老师时所送的礼,封套上要写“贽敬”。71蟾宫折桂:晋代文士郤诜因长于答对策问当上了官,他认为自己“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见晋书郤诜传。后遂以“折桂”比喻科举及第。又因传说蟾宫(月宫)中有桂树,所以又把折桂与蟾宫联系起来。72束脩一一脩:干肉。十条干肉扎成一束,叫束脩。古代见面礼之最薄者。论语述而:“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悔焉。”原指孔子的学生向他送的见面礼,后世遂用作学费的代称。73卯:古代军营、
15、官府点名都在卯时(上午五时至七时),故称点名为“点卯”。应卯:到班应名;也常引申为按例到场,应付差事。74捐官:封建时代向政府纳钱粮买官,叫捐官。捐资买官制,始于秦代。西汉景帝时晁错建议,明令纳粟可以拜爵赎罪,以扩大国库收入。见晁错论贵粟疏。迄于清代,捐官之制尤滥,用钱买官,已成当时重要的入仕途径。75笙簧:泛指管乐器,簧是管乐器中发声的薄片。这里以笙簧之声形容流水声的悠扬悦耳。杜甫题终明府水楼诗:“绝壁过云开锦绣,疏松夹水奏笙簧。”76诰:即诰命。封建朝廷以皇帝的名义颁赐品爵的诏令。77冲:一种习俗,有冲散噩运之意。如为重病人预先准备丧事或提前举行婚礼等等,认为可以冲掉病灾。78打醮:旧时请
16、僧道设坛念经,祈福消灾、超度亡魂的一种宗教仪式。79服满:指服丧期满。据清朝通典礼凶二载,父母对嫡长子之妻服丧,为期一年。80恭人:封建时代,妇女根据丈夫或子孙的官职品级受封赠。明、清时四品官的妻子叫“恭人”,五品官的妻子叫“宜人”。81水陆道场:又叫水陆斋,简称水陆,是一种用诵经拜佛、施舍斋食来“超度”所谓水陆二界鬼众的佛教活动。创始于梁武帝萧衍。82对牌:用木、竹制成的支领财物的凭证,上有标记,从中劈作两半。支领财物时,以两半标记相合为凭。83住持:主持寺庙事务的和尚,取常住护持的意思。这一职位,始于唐代禅宗百丈怀海和尚尊其师为住持。见敕修百丈清规住持章。后道教亦袭用之。84百戏:古代乐舞
17、杂技表演的总称,这里专指“杂技85路祭:旧时出殡时,亲友在灵柩经过的路上设供致祭,叫“路祭”。86弱冠: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人,但还未到壮年,故称“弱冠”o见礼记曲礼上。87衙内:唐代藩镇于所居州城之内又筑小城一重,作节度使的治所,前为节堂(办公的地方),后为私第,称做“牙城”。并自募亲兵由牙内指挥使统帅,保护牙城。五代及宋初,藩镇多用自己的子弟充当牙内指挥使,后遂称贵官之子弟为“衙内”。衙:同“牙”。88陛见:臣下谒见皇帝。陛:宫殿的台阶。89保本:封建官吏向皇帝保荐人才的奏本。90开脸:旧俗女子出嫁时用线绞净脸上的汗毛,修齐鬓角,叫作“开脸”。91内人:对人称自己的妻子为“内
18、人”。92省亲:探望父母等长辈尊亲。省:探望问安。93椒房:汉代后妃住的宫室用花椒和泥涂壁,取其温暖有香气;又因花椒结实多,兼有希求多子之意。后以椒房代指后妃居处或后妃。94驻蹿:帝王后妃在宫外的停留驻扎。蹿:帝王后妃出行,戒严清道,以防常人停留窥视。关防:出于礼制和保安的需要而采取的分隔内外的措施。清代内务府有执掌“关防”的机构和人员。95鸾舆:皇帝、后妃所乘的宫车。鸾:车上的鸾铃。96行头:演戏所用的服装、道具等。97明公:本用以称呼有学识有地位的人,后泛作对人的尊称,如同“先生”。98游幸:旧称帝王、后妃的行动所至为“幸”,如到某地称“幸某地”,游赏称“游幸”。99应制:这里指奉帝王诏命
19、而作的诗文,多为歌功颂德之作。100有凤来仪一一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箫韶:舜所制的音乐;乐一终为一成。意思是箫韶的乐曲演奏了九章,凤凰都鸣叫着配合乐声起舞。凤凰是传说中祥瑞的灵鸟,又是后妃的象征,用在此处正合“颂圣”的要求。101鞋掖:塞掖在靴筒内的小夹子,用皮革或绸缎制成,可装名帖、钱票等物。102流云百蝠:云朵、蝙蝠组成的图案,“蝠”与“福”谐音,取吉祥多福之意。103圆寂:佛教用语。一作“灭度”,梵文“涅槃”的意译。原意是佛教所说的烦恼寂灭、功德圆满的最高境界。后用来称佛或僧侣的逝世。104行宫:古代皇帝后妃外出,临时下榻之处。105解语花:即善解人意的、会说话的花。王仁裕
20、开元天宝遗事记述唐玄宗时太液池有数枝千叶白莲盛开,帝与贵戚共赏,指杨贵妃对左右说:“争如我解语花。”后常用以比喻美人。106家生子儿:指家奴的子女。按清代法律,家奴子女世代为奴,永远服役。107禄蠹一一禄:古代官吏的俸禄。蠹:蛀虫。韩非子五蠹曾把遵“先王之道”的学者、设诈“以成其私”的言谈者、带剑者、习御者以及商工这五种人称为“五蠹之民”,认为足以导致邦国破灭。李贽史纲评要赞同前人“无功泽及人,而浪度岁月,宴然为天地间一-蠹”的说法。“禄蠹”之称或由此等处化出,用以讽刺那些热中功名利禄的人。108天魔星一一天魔:佛家语,印度古代传说中四魔之一,即“他化自在天魔”,为魔界之主,常率众魔扰人身心、
21、障碍佛法、破坏善事。这里是缠人的“冤家”的意思。109交杯盏:旧时婚礼,用两杯酒以彩线连之,新婚夫妇换杯饮酒,叫吃“交杯盏”。110正出、庶出:封建宗法制度下,正室(妻)所生的子女为“正出”,称为“嫡”;侧室(妾)所生的子女为“庶出”,称为“庶”oIll符:古时用竹、木、金、玉等制成,上刻文字,剖成两半,以相契合为凭证。112六律:音乐术语,我国古代律制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音阶,从低到高逢奇数的合称“六律”,逢偶数的合称“六吕”。113钩绳规矩一一钩:定曲线的工具。绳:定直线的工具。规:画圆形的工具。矩:画方形的工具。114笄:用金属、玉石、骨角等物制成的别头发用的一种簪子。古代女子十五岁而始
22、戴笄,表示成年,可以许嫁。见礼记内则。故后来称女子到了成年为“及笄”或“将笄之年”。115昆腔:即昆山腔,起源于江苏昆山县,经明人魏良辅等加工整理后,盛行于明代后期和清代。用昆腔唱的词曲(包括南曲和北曲)叫作昆曲。116科浑:插科打库的简称,指穿插在戏曲中令人发笑的滑稽动作和对话。库:指古代戏曲中逗笑的台词。117处土:不做官的隐居之土。118剃度:佛家语。指佛教徒剃去须发,接受戒条,出家为僧的仪式。佛教认为这是超度人们脱离生死苦难之始,故称“剃度”。119参禅:也叫悟禅,就是通过静心思虑,排除杂念的方法,来参悟佛教的“真理”。120渐悟:禅宗北宗的主张,认为人自身虽有佛性,但因受尘世杂念搅扰
23、,必须通过坐禅,逐渐修炼,方能领悟,因称“渐悟”。121顿悟:禅宗南宗“顿悟”的主张,同北宗的“渐悟”相对。即认为所谓“觉悟”不是外在的而只要向内心寻求,因此主张不用诵经、坐禅、布施,只要体会佛经的精神,主观上顿时觉悟,便可立地成佛。122衣钵:佛家师徒间传承授受的法器。衣:指袈裟。钵:指僧人盛饭食器。典出传灯录,谓禅宗五祖弘忍将衣钵传与六祖惠能。后世本此,凡师徒相传,都称传承衣钵。123语录:古代一种语体文。起源于唐代,僧徒用当时通俗口语记载其师的传授,叫“语录”。到了宋代,儒家讲学风起,门生弟子仿照佛家语录体将其师言论直录成书,语录体遂大行于世。124更香:古时为夜间打更制造的一种线香,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红楼梦 中的 古代 文化 常识 大全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17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