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基础》教案第1课认识法和法律.docx
《《经济法基础》教案第1课认识法和法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法基础》教案第1课认识法和法律.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经济法基础(第2版)教案课时分配表章序课程内容课时备注1经济法酬出知识42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法律制度43会计法律制度44支付结算法律制度45税收法律制度66市场主体法律制度67合同法律制度48企业破产法律制度49知识产权法律制度410市场管理法律制度4合计44课即认识法和法律课时2课时(90min)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了解法和法律的含义、法律责任的概念。(2)熟悉法律关系、法律事实、法的形式、法律责任的种类。素质目标:(1)知法、懂法,能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经济纠纷。(2)正确认识法和法律,增强法律意识,树立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观念。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法和法律的含义、法律责任的
2、概念;法律关系、法律事实、法的形式、法律责任的种类教学难点:仲裁、民事诉讼、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内容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课堂实践法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APP教学设计第1节课:考勤(2min)一新嘶熟(5min)一案例导入(8min)一传授新知(20min)一课堂讨论(10min)第2节课:问题导入(5min)一传授新知(20min)一课堂实训(15min)一课堂小结(3min)一作业布置(2min)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设计意图第一节课考勤(2min)【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学生】班干部报请假人员及原因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
3、新课预热(5min)【教师】自我介绍,与学生简单互动,介绍课程内容、考核标准等【学生】聆听、互动【教师】洪述知法懂法对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意义【学生】聆听、记录、理解通过老师自我介绍,与学生相互熟悉,并让学生了解这门课的大致内容和考核要求案例导入(8min)【教师】讲解案例“恋爱关系属于法律关系吗”(详见教材),并提出问题:(1)张某的诉求是否可以得到法律的支持?(2)恋爱关系属于法律关系吗?【学生】思考、举手回答通过案例导入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授新知(20min)【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引入新知,讲解法和法律的相关知识一、法和法律的含义(一)法和法律的概念1 .法的概
4、念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行为规范及其相应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2 .法律的蜂法律一词可从狭义、广义两方面进行理解。狭义的法律专指拥有立法权的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课堂互动,使学生了解法和法律的概念和法的本质与特征;掌握法的形式等相关内容国家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文件;广义的法律则指法的整体,即法.* 【教师】提出问题:法和法律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聆听、现看、思考、主动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回答(二)法的本质与特征1 .法的本质法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法体现的也不是一般的统治阶级意志,而是被“奉为法律的统治阶级意志,即统治
5、阶级的国家意志,这是法的本质。2 .法的特征法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和社会规范,不仅具有行为规则、社会规范的一般共性,还具有自己的特征.其特征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2)法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具有国家强制性。(3)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具有规范性。(4)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具有明确公开性和普遍约束性。二、法的形式【教师】利用多媒体扫码播放视频“法的形式”,并提出问题:你知道法有哪些形式吗?【学生】聆听、思考、主动回答)【教师】总结学生回答,并讲解新知法的形式,即法学上所称的法的形式渊
6、源,是指法的具体的表现形态,即法是由何种国家机关,依照什么方式或程序创制出来,并表现为何种形式、具有何种效力等级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法的形式的种类,主要是依据创制法的国家机关和创制方式的不同划分的.(一)我国法的主要形式法的形式制定机关示例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行政法规国务院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的北京市城乡规划条例规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支付结算办法地方政府规
7、章有地方立法权的地方人民政府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的上海市旅馆业管理办法国际条约国际民用航空公约【教师】提出问题:人民法院所作的判决书属于我国法的形式吗?【学生】聆听、思考、主动回答【教师】总结学生回答人民法院所作的判决书不属于我国法的形式。(二)法律效力等级及其适用规则1 .上位法优于下位法不同形式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之间是有效力等级和位阶划分的,在适用时有不同的效力.居于效力等级上位的,称为上位法;居于效力等级下位的,称为下位法。2 .特别法优于一般法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中,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3 .新法优于旧法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
8、、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中,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教师】提出问题:你知道我国宪法具有哪些法律效力吗?【学生】聆听、思考、主动回答【教师】总结学生回答宪法属于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三、法律关系法律关系是指被法律规范所调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由法律关系的主体、法律关系的客体和法律关系的内容三个要素构成。缺少其中彳壬何一个要素,都不能构成法律关系。【法律加油站】法律关系是法律调整的关系,它不同于事实上存在的各种社会关系。如果法律对某些领域的社会关系不进行调整,那么人们之间
9、也就不能形成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因而人们之间也就不具有法律关系.(-)法律关系的主体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参加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1.主体的种类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能够参加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自然人、组织和国家。主体的种类 一(营利法人 卜ftr行限责任公司、股份有保公司和其他企业法人等法人 组织I IHt利法人 卜知事业维也、社会团体、坛金会、社会做务机构等H 相别法人 U 如机关法人、衣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黑镣衣忖的-1 令你“济机如部入、感星群在性自湎维织法入等法人 组织-*包拓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专业服务机构等自然人 包括中国公民、外国公民和无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济法基础 经济法 基础 教案 认识 法律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17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