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驱动因素与监管对策:基于瑞幸咖啡案例探析11000字】.docx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驱动因素与监管对策:基于瑞幸咖啡案例探析110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驱动因素与监管对策:基于瑞幸咖啡案例探析11000字】.docx(1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驱动因素与监管对策一基于瑞幸咖啡案例分析目录1结论2研究背景及意义21.Ll研究背景21.1.2研究意义21.1 国内外研究现状31.1.1 国外研究现状31.1.2 国内研究现状4123文献述评62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驱动因素的理论概况及监管现状62.1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驱动因素理论概况(Gc)NE理论)62.2 监管现状63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动因分析一一瑞幸咖啡公司83.1 瑞幸咖啡公司简介93.2 瑞幸咖啡公司财务造假事件回顾93.3 瑞幸咖啡公司动因分析94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治理对策124.1 强化法律法规建设124.2 确保监管独立性124.3 建立健全独董制度及内控体系1
2、25结论14参考文献151绪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 研究背景迸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众多企业纷纷走上上市之路,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投资者。然而,在这种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也隐藏着许多问题,首先是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一些上市公司发布虚假财务报告是为了美化财务报表,或者达到不退市的目的。虚假财务报告的后果非常严重。从投资者的角度看,如果投资者在投资时所参考的财务报告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就会误导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进而造成财产损失,丧失对资本市场的信任。另一方面,从造假企业的角度来看,一旦造假行为被披露或公开,将对公司的品牌形象造成不可弥补的后果,股价)将迅速暴跌,企业主
3、要负责人也将接受中国证监会的案件调查。如果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造假,可能会出现海外投资者对中国股票的信任危机。如2020年勒金咖啡公司财务造假事件引起广泛关注,社会各界开始讨论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事实上,虽然这起事件是一个典型案例,但勒金咖啡公司绝不是一个孤立的财务欺诈案件。现实中,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现象频发,已成为社会各界密切关注的重要问题。据研究,2013年至2016年,中国证监会网站发布的413份处罚公告中,针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有51份。基于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现状,有必要对造假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监管对策。1.1.2 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本文通过对瑞幸咖啡财务造假的
4、案例分析,研究了财务造假的驱动因素和监管对策。本文运用gone理论,描述了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驱动因素,并以瑞幸咖啡公司为例,分析了财务造假的3仅动因素及其造假手段,为今后金融欺诈防范措施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有助于促进中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此外,本文还提出了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监管对策,对投资者、政府监管部门等部门识别造假行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为政府相关部门完善相关法律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2)实践意义近年来,金融诈骗屡见不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伴随着近期发生的财务欺诈事件,社会各界的目光也都聚焦于此,因此,整顿上市公司的欺诈行为迫在眉睫。研究金融欺诈的3仅动因素对社会具有积极的影响
5、,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相关理论对瑞幸咖啡进行分析,可以使社会各界对财务欺诈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一方面可以培养投资者辨别市场的能力,避免投资于欺诈明显的公司。另一方面,可以为各类市场监管机构更好地行使监管权提供思路。此外,本文还提出了完善相关法律的建议,以帮助他们建立更加完善的法律体系。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 国外研究现状财务造假是行为人故意提供虚假信息误导财务报表使用者的行为。NorazidaMohamed(2015)表明,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财务欺诈动机和目的。同时,他认为,由于信息不对称,底层员工对公司没有更深的了解,因此很难进行财务欺诈,也很难实现底层员工的利益最大化,相反
6、,公司高层的董事会对公司的了解和控制更深,更容易从事财务欺诈,从而为公司和个人获取经济利益。YeonkookJ(2016)通过研究发现,上市公司造假的主要原因还是来源于公司管理层牟利的动机,他们利用监管的漏洞,又或者是公司治理中的缺陷,通过一定的手段进行财务造假,以求从中获取暴利,DanYang.HaoJiao.RogerBuckland(2017)发现,当公司的所有权集中度降低,面临更大的监管压力时,财务欺诈往往会发生。PulingLi.ZhaoyangYang(2019)阳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定义和财务造假的成因,并进一步提出要规范上市公司财务活动,防止财务造
7、假的发生。除了对财务造假的研究,对财务造假治理的研究也很多。Kuepers(2015)从外部视角研究财务造假的防范,认为独立审计在财务造假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财务造假的发生与外部审计有关。独立会计师事务所可以有效防止财务造假。通过分析2007-2016年不同处罚对股东估值的影响,YangwangJohnk.AshtonWAZiZjaafar(2019)发现,对投资者的金钱处罚远比非金钱处罚有效。建议加大处罚力度,降低财务造假的概率。AbdussalamMahmoudAbuTapanjeh,AshwaqRatebAitarowneh(2020)从司法和注册会计师的角度讨论了法务会计在减少欺诈方面
8、的适用性及其对控股公司财务报表的影响,建议成立正式独立的法务会计专业协会,制定法务会计准则和规章制度,从而提高司法机关对法务会计概念在解决金融刑事案件中的重要性及其在司法裁判合理化中的作用的认识。1.2.2 国内研究现状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频繁发生。国内许多学者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机做了一些研究。任艳娇(2020)网认为,一方面,上市公司内部实际控制人“占优”或公司弱;另一方面,上市公司的外部审计师没有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或政府监督不够。张铳祯和贾坤(2020)认为,上市公司进行财务造假的主要原因来源于五个“需要”:管理层或大股东盈利的需要,管理层为达到公司绩效考核的需要,企业保持上市资格的需要,
9、财务人员转移责任或过失的需要,企业提升自身商业信用的需要。杨振宇(2020)0I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分析了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原因。他认为,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有三个内在原因:信息不对称、内部控制结构缺陷、融资压力或稳定股价的压力。打假的外部驱动因素有两个:一是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处罚较轻;二是外部审计师职业道德缺失。刘金星、郭雪晴(2020)I认为,许多上市公司为了达到预期业绩,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不惜一切手段伪造公司业绩。企业虽然希望达到价值和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但通过非法手段追求利润绝对不可取。冯丽娅(2015)认为,财务欺诈的终极含义是给造假者带来利益,主要分为四种原因:为自己谋取巨大的经济利
10、益,为公司带来对价利益,使股价上涨,会计)隹则的扭曲带来了注册会计师的操作空间和企业内部监督制约职能的缺失。王科、朱爱萍(2017)指出,欺诈风险因素理论的实质与GONE理论相同,在GONE理论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欺诈的内外部因素,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暴露因素”,这是经典的“经济人”假设的体现,使财务造假动机理论更加恰当和完善。刘任红(2018),指出,在Gc)NE的四因素理论中,需要和贪婪都是行动者的主观因素,而暴露和机会则是其他组织和社会市场的客观因素。在这一理论中,四个因素的重要性是相等的,这将导致同样的影响,是不可或缺的。王静(2019)“5脂出,与三因素理论相比,GONE理论噌加的暴
11、露因素主张对造假者的惩罚程度和欺诈行为暴露的概率。遵循这一思路,有利于更深入地了解欺诈行为的成因,制定更好的应对策略。就金融欺诈的驱动因素而言,张鹃(2020)M认为主要有三个因素:压力因素、机会因素和道德因素。压力因素主要是指上市公司为了满足公司业绩对资本市场的预期,导致财务造假的动机;机会因素是指上市公司缺乏外部监督和惩罚机制,在缺乏有效约束和监督的情况下导致财务造假的动机;道德因素是指上市公司管理层由于缺乏道德素质,将企业资产转化为个人资产,从而产生财务造假的动机。李一忱(2020)口通过对证券市场的分析,也认为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公司高管的投机行为;二是企业资
12、金短缺导致退市风险高;其次,监管当局的惩罚力度不够,审计缺乏独立性。薛桐尧、刘润木(2020)I网认为因地而异。相比中国和美国,我国证券法对金融诈骗的处罚不超过60万元加终身禁止进入证券市场,与诈骗所能带来的高收入相比,简直是九牛一毛。所以我国上市公司有很多公司从事财务造假,毕竟成本低,收益高。但是,美国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表明,企业财务欺诈可被判处25年监禁和500万美元罚款,这也迫使美国大多数上市公司不为一定的收入承担财务欺诈风险。张宏辉、张琳一(2017)通过实验发现通过晋升激励的方式可以减少财务造假的机率,对财务造假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约束作用。他们从高管调换与晋升机率的方向探索了晋升
13、激励对财务造假的影响,随后发现当高管晋升的可能性比较大时,往往存在财务造假的可能性比较小,继而推断出高管有把握晋升时,一般不会进行财务造假。许娼娼、陈志阳(2015)网在前景理论的基础上,搭建了一个有关于财务造假的决策函数,并利用大量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案例进行数理统计研究,最后从价值函数和权重函数两个层面分析影响财务造假的因素。他们得出当上市公司存在停牌,或者面临退市的风险时,上市公司财务负责人往往会做出财务造假的行为,以求保持自家上市公司的上市资格。在上市公司高层看来,进行财务造假的风险没有公司退市带来的后果大,他们宁愿冒着财务造假被查处的风险,也不愿意公司面临退市的尴尬境地。在上市公司监管
14、对策方面,刘晨肠(2018)如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研究,提出了他的观点:他认为上市公司的监督应当尽量在会计工作的初期就开始,这样就能及时发现财务造假的行为,同时将财务造假对投资者造成的损害达到最小化,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省监督成本。除此之外,刘晨肠认为监管不应该只针对上市公司,对于监管部门,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也应进行监督,避免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王瑶(2014)认为,上市公司必须坚持“真实、准确、及时。充分”的原则披露相关信息,方才可以保证信息披露的质量。当今时代,资本市场存在着许多突出问题,大部分原因都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导致的,所以资本市场想要稳定发展,上市公司必须坚持原则。123文献述评
15、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回顾,我们可以看到,随着财务造假的频繁发生,国内外对财务造假的动机分析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尽管国内外观点存在分歧,但都认识到,造假与财务人员的道德素质和盈利能力有关。由于国外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原因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成果较为深入,而国内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外的理论普遍为人们所接受。在此基础上,结合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现实情况,针对造假频发的实际情况,研究造假动机,为减少财务造假的发生贡献思路。2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驱动因素的理论概况及监管现状2.1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驱动因素理论概况(GONE理论)国内外关于财务造假驱动因素的理论有很多,但大多数都是相似的。本文运用更具代表性的Go
16、NE理论来分析瑞幸咖啡欺诈的驱动因素。消逝理论是分析财务造假动机的经典理论。G.0、N、E四个因素共同决定欺诈风险程度,其中G代表“贪婪”;O代表“机会”;N代表“需要”;E代表“暴露”。G,0和N,E分别代表财务造假的四个条件。当造假者既有物质需求又有贪婪欲望,发现曝光的成本小于造假的收益时,就会抓住机会搞造假。贪婪因素是指造假者道德观念淡薄,物质需求已经超出正常水平。当意志力不够强大时,财务造假就成为符合他个人评价标准的行为。机会因素是指在内外部监管执法体系存在漏洞的前提下,具有相应信息和能力的造假者会利用更为安全的不正当手段谋取利益。需要因素是财务造假发生的最基本因素。如果对权力或财富的
17、需求超过了正常水平,在其他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就会发生财务欺诈。暴露系数是指如果造假者能够接受欺诈暴露的概率和后果,并且欺诈的收益大于暴露的成本,那么金融欺诈就有可能发生。2.2 监管现状2.2.1 上市公司角度(1)信息披露失真:部分上市公司为了提高账面利润,会存在在信息披露过程中造假的情况,比如通过虚报盈利账目,制作虚假资产负债表等行为设法提高公司账面利润;或者采用一些手段来虚假报告、操纵利润。从而传达给投资者错误的信息,误导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当然在这其中,会计师事务所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本应坚持“客观、独立、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站在投资者的角度,维护投资者的利益,但从瑞幸咖啡公司的
18、事件来看,会计师事务所存在有违背其原则的现象,甚至还站在造假企业的角度,帮助造假企业瞒天过海,编造虚假,失实的财务报告,而这给投资者带来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给资本市场带来的影响也是极其严重的。(2)信息披露不足:部分上市公司为了稳定公司股价,对于一些敏感问题,在不能造假的情况下,它们往往选择不披露。例如,某些上市公司公告自己的项目时,往往会公布项目金额的大小,而选择性不公告该项目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给公司带来收益,或者是不公告该项目的风险。通过翻阅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可以总结出,信息披露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联企业之间的交易数据缺乏;二是重要的财务指标未披露;三是部分上市公司存在刻
19、意不公告重要的会计信息;第四是对公司聘用的管理人员或中间机构的调换不做披露;第五,对公司存在的风险选择性隐虢;第六,对管理人员持股变动情况没有进行公告。(3)信息披露不及时:资本市场瞬息万变,对于一个上市公司来说,些许风吹草动就会导致股价暴涨或者暴跌,所以上市公司信息的及时披露对投资者来说极为重要。然而实际上,上市公司往往不能及时公布重要的会计信息,公开发行股票信息披露实施细则中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中期报告应在每个会计年度的前六个月结束后60天内完成,年度报告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120天内完成。从规定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年度报告还中期报告,都给了上市公司2个月至4个月的缓冲时间,资本市场
20、是敏感的,这几个月的时间已经足以使股价达到无法挽回的境地,等信息传到投资者手里,投资者只能默默承受巨大的资产损失。而对于管理层来说,几个月的时间,他们完全可以利用信息差,通过内幕交易的手段谋取暴利,所以信息披露不及时将对投资者造成不公平对待。(4)信息披露不主动:部分上市公司对于信息披露极为被动,他们抱着一种不到万不得已绝不披露的态度,不主动将重要的会计信息公之于众,而是迫于公司法或者其他规章制度才将信息被迫披露。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上市公司管理层存在不想投资者了解的信息,为了维护个人利益或者是公司股价,他们选择不披露或者少披露,最终导致投资者遭受损失。2.2.2 监管者角度(1)国内监
21、管力度薄弱,例如中国证监会发行监督管理部门是负责审核上市公司公开发行股票有关的信息披露材料的部门,然而上市公司的材料只有20来个工作人员迸行审核,而上市公司发行股票需要披露的材料却是十分详细、具体的,再加上上市公司的上市材料审核是存在时间限制的,也就是存在一个审核周期的,仅仅20个左右的工作人员完全不能仔仔细细的对每一份文件,每一份资料进行审核。这种情况下,审计人员往往只能从上市公司的中期报告的文件中判断上市公司是否存在造假,或者是否存在违背法律法规的行为,很显然,这样草草进行的审核肯定是难以查出上市公司存在的造假行为的,除此之外,就算审计人员发现了上市公司某些可能存在问题的文件,审计人员想要
22、进一步进行核对时,也往往会因为审核周期的限制,导致他们很难在法定时间内完成可疑文件的审核。特别是近年来,证券市场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加上注册制的实施,上市公司的数量也是越来越多,长此以往,监管存在的问题将不断被放大,继而导致资本市场紊乱。(2)监管法规不完善,目前我国主要的两部关于监管的法规主要是证券法和公司法,虽然两部法律都对上市公司进行了许多的限制,但明显还是存在许多不足,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法律规定的对违反法律的人员惩罚力度较小,上市公司通过造假能得到的收益有时可以是造假后需要处罚金额的数十倍,甚至百倍,这也就是上市公司在面对巨大利润时,会毫不犹豫选择造假的原因。(3)监管体系不完备,所谓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驱动因素与监管对策:基于瑞幸咖啡案例探析11000字 上市公司 财务 造假 驱动 因素 监管 对策 基于 咖啡 案例 探析 11000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18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