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精选】2024二轮文言文之实词复习及推断.docx
《【备考精选】2024二轮文言文之实词复习及推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考精选】2024二轮文言文之实词复习及推断.docx(3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文言文实词复习及推断目录:一、高考引路,前置学习二、考点知识解读三、知识讲解四、文言实词推断方法指导五、课堂小练六、课内教材对接练习一、高考引路,前置学习2022新高考卷I】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2)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评分参考:(1)译出大意给2分;“岁不熟”“且”两处,每评对一处给1分。(2)译出大意给2分;“折节”“去”两处,每译对处给1分。全国卷一般不单独设题考查文言实词,而是放在句子翻译中进行考查。【2022新高考卷I】IL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C)。A.寡人意为寡德之人,在文中是魏王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君主常如此谦称自己。B.百乘即一百辆兵车,“乘”指四马一车。“百乘”“千乘”常用作兵力的代称。C.为赵蔽的“蔽”指屏障,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王之蔽”的“蔽”相同。D.国门,文中是实指,指魏国国都的城门;现在则用来指一个国家的边境。考点解析:今年还出现了新的考查形式。在原本考查“文化常识”的选择题中,结合文本出现的内容与高中学过的文章对实词进行考查。二、考点知识解读“常见文言实词”是指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实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不仅仅是考查文言实词知识,还考查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涉及
3、的主要考点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偏义复词等文言现象,考生要能够根据具体的语境对文言实词做出正确、合理的推断与解释。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应该掌握120个常见文言实词。实词是理解文言文的关键。考查形式:在文言文翻译中考查实词的含义要求:多积累常见实词的常见义项,同时要掌握一些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与技巧。三、知识讲解(一)一词多义一词多义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一个词有多个义项,二是指一个词可能属于不同的词类。词的多义一般是通过引申、比喻、借代或假借等形式延伸出来。如“朝服衣冠”的“朝”应读“zhdo”,义为“早晨”,是本义。因古时大臣朝见皇帝都是在早晨,所以引申为“朝(C
4、hdO)拜,如“皆朝于齐”的“朝”就是“朝拜”之义;由“朝拜”进一步引申为大臣、皇帝议政的地方,即“朝廷”,如“于是入朝见威王”的“朝”。识记一词多义可以从词语的本义入手,分析各个义项之间的联系,按照发散特点记忆。真题演练【2022全国甲卷】原文:齐助楚攻秦,取曲沃。其后秦欲伐齐,齐、楚之交善,惠王患之,谓张仪日:“吾欲伐齐,齐、楚方欢,子为寡人虑之,奈何?”张仪日:“王其为臣约车并币,臣请试之。”张仪南见楚王T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A.约车意思是约定派车,“约”与鸿门宴“与诸将约”的“约”字含义相同。解析:约:捆缚,套;约束,束缚;简约;约定;大约明确:
5、“约车”的“约”是“拴套、准备”之意;“与诸将约”的“约”是“约定”之意,二者含义不同。说法错误。【2022全国甲卷】原文:王曰:“何也?”对曰:“夫秦所以重王者,以王有齐也。今地未可得而齐先绝,是楚孤也,秦又何重孤国?且先绝齐,后责地,必受欺于张仪。是西生秦患,北绝齐交,则两国兵必至矣。”T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C.孤国指孤立的国家,“孤”与赤壁赋“泣孤舟之婺妇”的“孤”字含义相同。解析:孤:幼年死去父亲;孤单;封建时代侯王谦称。明确:“孤国”中的“孤”是孤单、孤立的意思;赤壁赋“泣孤舟之蔑妇”的“孤”字是孤单之意,二者含义相同。说法正确。【2022全国
6、甲卷】原文:楚王不听,曰:“吾事善矣!子其弭口无言,以待吾事。”楚王使人绝齐。张仪反,秦使人使齐,齐、秦之交阴合。T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D.阴合意思是暗中联合,“阴”与岳阳楼记“朝晖夕阴”的“阴”字含义不同。解析: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阴天;日影;暗中,暗地里。明确:“阴合”的“阴”是私下、暗中的意思,岳阳楼记“朝晖夕阴”的“阴”字指阴晦的气象,二者含义不同。说法正确。【2022全国乙卷】原文:魏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谓吴起曰:“美哉乎河山之固也,此魏国之宝也。”吴起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而右彭蠡,德义不修,而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而
7、右太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而汤放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船中之人尽敌国也。”武侯日:“善”。T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B. “而汤放之”与“是以见放”(屈原列传)两句中的“放”字含义相同。解析:放:驱逐,流放;释放,解脱;放纵,放任;开放明确:明确:都是流放的意思。说法正确。【2022全国乙卷】原文: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日:“将奈其士众何?”太公对日:“臣闻爱其人者,兼屋上之鸟;憎其人者,恶其余胥。咸刈厥敌,靡使有余,何如?”王日:“不可。”T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C. “靡使有余”与“望其
8、旗靡”(曹刿论战)两句中的“靡”字含义不同。解析:靡:无,没有;倒下;浪费,奢侈明确:“靡使有余”的“靡”是没有、不要的意思,“望其旗靡”的“靡”字是倒下的意思,二者含义不同。说法正确。【2022全国乙卷】原文: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而有饥色,公悲之,喟然叹日:“令吏养之。”晏子日:“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今君爱老而恩无不逮,治国之本也。”公笑,有喜色。T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D. “公悲之”与“心中常苦悲”(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的“悲”字含义不同。解析:悲:哀痛,悲伤;同情,怜悯;眷恋明确:“公悲之”的“悲”同情、怜悯的意思,“心中常悲苦”的
9、“悲”字是悲伤的意思,二者含义不同。说法正确。小结:对于实词的多个义项的判断,可以结合语境,代入义项,进行判断。词义扩大江间波浪兼天涌古义:特指长江。今义:泛指所有江河词义缩小金就砺则利古义:泛指一切金属。今义:专指黄金词义转移置币遗单于古义:财务。今义:钱币感情色彩变化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出身低微,见识浅陋(中性词)。今义:品质恶劣(贬义词)名称说法演变愿为市鞍马古义:买。今义:城市。(二)古今异义很多考生会把古今异义词当成现代汉语的词语来解释,这势必会影响到对句子意思的把握。要想避免这一误区,考生要做到如下几点:1 .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而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所以当我们在古代汉语中
10、看到与现代汉语相同的双音节词时,通常要警惕其是不是古今异义词。2 .依据时代气息做出判断。有些古今异义词按现代意义解释后,明显与作品所属时代的特征不相吻合。例如古文中的“中国”在现代汉语中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而当时根本就没有这一概念。3.如果把古今异义词当成现代汉语词语解释,要注意看一看该词是否与其所处的语境相契合,如果它的词义与整个语境是相忤的,那么要看其是不是古今异义词。真题演练【2022新高考卷I原文:又北见燕王曰:“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利也。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
11、得乎?”T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D.国门,文中是实指,指魏国国都的城门;现在则用来指一个国家的边境。明确:说法正确。【2022新高考卷II】原文:吴汉性忠厚,笃于事上,自初从征伐,常在左右,上未安,则侧足屏息,上安然后退舍。兵有不利,军营不完,汉常独缮桀其弓戟,阅其兵马,激扬吏士。上时令人视吴公何为,还言方作战攻具,上常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T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B,差强人意,文中指表现较差,不能令人满意,后来的意思转变为勉强令人满意。解析:明确:“隐若一敌国”的意思是“其人威重能和一个国家相当”。“文
12、中指表现较差,不能令人满意”。说法错误。【2022新高考卷H】原文:吴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吴汉爵位奉赐最尊重,然但治宅,不起巷第。夫人先死,薄葬小坟,不作祠堂,恭俭如此。T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C.尊重,文中是尊贵显要的意思,现在一般表示敬重、重视,二者的意思不同。解析:明确:说法正确。【全国甲卷】原文:张仪南见楚王,曰:“今齐王之罪其于敝邑之王甚厚,敝邑欲伐之,而大国与之欢。大王苟能闭关绝齐,臣请使秦王献商于之地,方六百里。若此,则是北弱齐,西德于秦,而私商于之地以为利也,则此
13、一计而三利俱至。”楚王大说,宣言之于朝廷日:“不毅得商于之田,方六百里。”群臣闻见者毕贺T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B.宣言指特意宣扬某种言论,使人周知,与后来用作文告的“宣言”含义不同。解析:明确:说法正确。(三)偏义副词古汉语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语素合成,而意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两个语素意义上相对的。如:“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句中的“异同”为偏义复词,用义偏在“界”,不在“同”。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如:“今有一人。八人园圃,窃其桃李J(墨子非攻)“园”是种树的地方,“圃”是种菜
14、的地方,在句中只有“园”这个语素意义,“圃”只作陪衬。那么如何正确有效地判定、解释偏义复词呢?考生可以从以下两点来思考:1词语的存在总是以句子的存在为前提的,词语要能适合句子的语境。解释完一个偏义复词后,要检验其是不是符合它所在的语境。2如果把它的字面意思全部解释出来,我们就会发现它与整个句子的逻辑并不相合,例如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的“作息”字面意思是“工作休息”,而“休息”与表现主人公的勤劳品质明显不吻合,由此可以判断“作息”是偏义复词,偏指“作练习:判断下列句中有无偏义复词。如有,请指出并释义。1怀怒未发,休降于天。“休罹”,偏在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无。“庠序”是同义复词
15、3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存亡”,偏在“亡”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无5奉使往来,无留北者。“往来”,偏在“往”(四)通假字所谓字的通假,是指音同或音近的字互相通用和假借的现象。通假字包括三类:通用字、假借字、古今字。通假字和本字本来没有意义上的必然联系,但是,在阅读时如遇到按该字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都解释不通的情况时,就要考虑到可能是通假字。怎样才能又准又快地找出句子中的通假字呢?按通假字字面意思来解释明显不合逻辑时,就要朝着它的形似字或者同音字的方向去思考,找出该通假字的本字,从而做出正确的解释。通用字: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也相通的字,古代可以写这个,也可以写那个举例:“失其所与,不
16、知”(烛之武退秦师)中的“知”就是“智”的意思,“知”和“智”这两个字在古代是通用的,现代一般认为“知”同“智”假借字: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毫不相干的字,古代有时也可以借用举例:“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中的“蚤”,本义是跳蚤,它和“早晨”的“早”读音相同,被借用了“早”的意义。“早”是本字,是“蚤”的假借义;“蚤”是“早”的假借字,“蚤”同“早”古今字:一个汉字(古字)原有几个意义,后为了区别,另造一个新字(今字)来表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意义“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中的“受”是古字,“授”是今字,古今字在意义上一般是有联系的,通假字在意义上一般是没有联系的,课本为了方
17、便起见,对于通假字和古今字,都用“同”或“通”表示真题演练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日:“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有删改)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越王勾践反国:反同“返”,返回2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同“座”,座位3女忘会稽之耻邪:“女”同“汝”,你4厚遇宾客,振贫吊死:“振”同“赈”,赈济(五)词类活用1 .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宾语时。例如:“范增数目项王”,“目”是名词,带了宾语“项王”,所以活用为
18、动词“用眼睛看”。副词、能愿动词+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如:“未云何龙”,“云”活用为动词“出现云彩“。”名词+介词结构“于XX”作补语,补语前又无其他动词,那这个名词便活用作动词。如:“沛公军霸上”,“军”是名词,带了“霸上”这个补语,所以活用为动词“驻扎”。名词+“者”。如“吾二臣者,皆不欲也”,“臣”活用为动词“做下属”。助词“所”+名词。如“置人所瞥鱼腹中”,“皆”活用为动词“捕、捞、用网捕”。名词+名词。如果这两个名词形成主谓关系,后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如果这两个名词是动宾关系,前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如:“舍相如广成传”,“舍相如”是动宾结构,是“安置相如住宿”的意思。再如:“籍吏民
19、,封府库,而待将军”,“籍”和“吏民”是动宾关系,“籍”活用为动词“登记”。2 .名词活用为状语看谓语与其前面的名词的意义关系。若是修饰与被修饰、限制与被限制的关系,就是名词作状语。例如:“吾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中的“父事丞相”,为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一一“像对待父亲一样地侍奉丞相”。所以,这里的“父”就是名词作状语。看能否在名词前加介词或“像一样”组成介词结构。如:“常以身翼蔽沛公”中的“翼蔽”,可说成“像翅膀一样掩护”。看句子前面是否另有主语,名词作状语的句子,往往在这个名词前面或上句中还另有主语。例如:“吾得兄事之”,既然“吾”作全句的主语,“兄”就不可能再是主语,而只能是状语了。(1)
20、时间名词作状语例子:日夜望将军至:一天天(月、年)良庖岁更刀:每天/月/年(2)方位名词作状语例子: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南取汉中,西举巴蜀翻译:向(往、从、对)+方位名词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翻译:在+方位名词3 .动词活用为名词表示和这个动作有关的人或事处于主语或宾语位置有时前面有“其”或“之”例子: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弹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4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从表示某种性质转向表示具有这种性质的具体事物翻译时注意补出中心语例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5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带宾语,又没有使动和意动的意味有时不带宾语,也会活用为一般动词例如:亲贤臣,远小人。素善留侯张
21、良。6 .使动用法带宾语,但动词没有和宾语形成支配关系,而是宾语成为动作的发出者翻译为“使”名词使动: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动词使动:项伯杀人,臣活之形容词使动:春风又绿江南岸7 .意动用法带宾语,主观上觉得宾语如何,或者把宾语看成什么翻译为“以为”名词意动:侣鱼虾而友麋鹿形容词意动: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8 .数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1)数词活用作动词。例如:“六王毕,四海一”,“一”活用作动词“统一”。(2)数词活用作形容词。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一”活用作形容词“专一”。四、文言实词推断方法指导(一)结构推断法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和并列结构非常多,其中位置对应的词语一般
22、词性相同而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阅读中完全可以借此来推断词义。利用上下文中对偶,对比,排比,并列,互文等相近似的语言结构,来推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意义。例: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解析:句从句式结构来看,也属于对仗句,“六国”与“秦”相对,“灭”与“族”相对,由此可推知,“族”就是“族灭”的意思。练习1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更加,越来越2 .通五经,贯六艺贯通3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选择,选拔4.寤寐求之醒来(二)语法推断法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备考精选 备考 精选 2024 二轮 文言文 实词 复习 推断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18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