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
《七年级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七年级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温馨提ZK: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11卷两部分,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上交答题卡。2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座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并用2B铅笔填涂相应位置。3 .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4 .第II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
2、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填在相应的答题栏内)1 .2023年9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中国“普洱景迈山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世界遗产数量增至57项()A.古村落B.古建筑C.古村寨D.古茶林【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时政,解析略。2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24年1月11日发布的2023年全年产销数据显示,中国汽车工业多项经济指标创历史新高,年产销量超过,连续十五年蝉联全球第一()A.4000万辆B.3000万辆C.2000万辆D.1000万辆【答案】B【解析】【详解
3、】时事题,解析略。3 .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举办,此届亚运会的口号是()A.一起向未来B.更快、更高、更强C.团结、友谊、进步D.激情盛会,和谐亚洲【答案】A【解析】【详解】时事题,解析略。4 .我们最美的青春在中学度过有的人,梦想起于中学,微励一生奋斗;有的人,成就始于中学,奠定事业根基;还有的人,最美的情感留在中学终生温暖心灵,这说明中学时代为我们的一生()A.起决定性作用B.奠定重要基础C.创造新的辉煌D.起微小的作用【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中学时代的意义。B:根据所学,成长中的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这段
4、时间并不是很长,却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据此,B正确;A:决定性,夸大了中学时代的作用,A错误;C:中学时代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不是创造新的辉煌,C错误;D:中学时代起着重要作用,不是微小作用,D错误;故本题选Bo5 .如下图漫画,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梦想是遥不可及的,永远无法变成现实B.只有从小开始努力,梦想才能变为现实C.梦想与现实之间的鸿沟一定是无法逾越的D.梦想即使不能实现,也能引领前进的方向【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梦想的重要性。D:分析漫画可知,漫画反映了虽然没有成为化学家,但成为了一名化学老师,说明了梦想即使不能实现,也能引领前进的方向,故D符合题意
5、;A:梦想可以变为现实,故A错误;B:只有才说法太绝对,故B错误;C: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故C错误;故本题选D。6.2023年暑假,青少年“研学热”带动了“博物馆热”。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通过参观博物馆深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底蕴及其创新伟力。这表明()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学习让我们变得更加独立我们可以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学习研学是学习传统文化的最佳方式A.B.C.D.【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学习的认识和理解。:材料中,青少年研学热带动了博物馆热”这表明了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我们所看所触等都是学习,我们可以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学习,不断丰富和提升自己,故符合
6、题意;:题文材料没有体现,故不符合题意;:最佳方式说法太绝对,可以是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故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o7 .某班板报更新了以下三则名言:以下主题最能概括上述名言内容的是()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若是看透了自己,便不会再小看别人A.充盈生命展活力,关切他人送温暖B.生活阅历逐渐增,认识自我途径多C.认识自我促发展,人际关系更和谐D.欣赏自己的独特,接纳自己的过去【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认识自己的意义。C:题干中的三则名言告诉我们,要不断认识自我,可以促进自我发展,可以使人际关系更和谐,故C符合题意;A:题干没涉及关切他人送温暖,故A不符合题意;B:题干没
7、有体现认识自我途径多,故B不符合题意;D: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欣赏和接纳自己,故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08 .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同学们对下边这幅图片的寓意展开了讨论。以下四位同学的观点中,你认为恰当的是()A.小军:做更好的自己,需要扬长避短B.小雅:他人评价是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C.小红:要对自己有客观、清晰的认识D.小齐:认识自己是一个过程,要挖掘潜能【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要正确认识自己。C:图片猫的臆想,把自己看成老虎是没有正确认识自己的表现,告诉我们要对自己有客观、清晰的认识,故C符合题意;ABD:图片未涉及做更好的自己、他人评价、认识自己要挖掘潜能的内容,故ABD不符合题意;
8、故本题选C。9 .步入新学校进入新班级,有些同学难免会感到孤独。小静用古诗“若知四海皆兄弟,何处相逢非故人”鼓励自己。这提醒我们()敞开心扉,朋友才不会彼此错过朋友之间必须讲“哥们儿”义气要主动结识新同学,结交新朋友只要为人真诚厚道就能永葆友谊A.B.C.D.【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友谊的相关知识。:友谊是双向的、平等的,是一种心灵的相遇,敞开心扉,朋友才不会彼此错过,故符合题意;:友谊是双向的、平等的,是一种心灵的相遇,敞开心扉,朋友才不会彼此错过,故说法错误;:有朋友陪伴,再远的路也不觉得漫长,再曲折的路也不觉得艰难,要主动结识新同学,结交新朋友,故符合题意;:只有就说法绝对,故
9、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10 .“有一个人陪你走一段路,都应该用心去感谢他。如果谁走得快了点,也就别去追或者刻意去等了。在你平行的轨道上,还会遇到新的朋友。”这句话告诉我们A.无论什么样的友谊都无法经得住时间、地点的考验B.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C.在人生道路遇到的人都能成为我们的朋友D.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学会接受一段友谊的淡出,坦然接受新友谊【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友谊特质。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题干中的话,说明了在与朋友相处的过程中,友谊会发生变化。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自己变了,对方变了,或者环境变了等,在这些改变中,
10、有些友谊得到保持,而有些友谊则逐渐淡出。我们要学会接受一段友谊的淡出,坦然接受新的友谊。D说法正确,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的友谊,能够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和风雨的洗礼。B与题意不相符,应排除。;C说法错误,过于绝对,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成为朋友。故选Do【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要正确理解题干中的话,明确主旨,排除错误及不合题意的选项,完成解答。11 .刚进入初中的小美,很快就交到了“新”朋友,但她总感觉还没找到“真”朋友。老师说:“友谊,像一株慢慢生长的植物,总要经受风雨的洗礼、时间的磨砺。”老师的话提醒我们()A.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B.友谊是一成不变的C.友谊需要精心的呵护D.
11、友谊是平等、双向的【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呵护友谊、友谊的特质、友谊的澄清。C:题文中老师的话“友谊,像一株慢慢生长的植物,总要经受风雨的洗礼、时间的磨砺。提醒我们精心呵护友谊,做到用心关怀对方、学会尊重对方、学会正确处理冲突等,故C正确;ABD:题文体现的是要呵护友谊,没有体现友谊是平等、双向的、友谊是一成不变的、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故AB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2 .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3),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为10.79亿人,占全球网民总量的23.4%,位居世界第一,网上交友成为重要的交友方式之一。人们热衷网上交友的原因可能
12、有()网上交友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等特点网上交友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通道,拓宽了朋友圈网上交友更加自由,不会受到法律和道德的约束网上交友总能够打开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A.B.C.D.【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网络交往。:依据教材知识,人们之所以热衷于网上交友,是因为网上交友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等特点;网上交友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通道,拓宽了朋友圈,故符合题意;:网络交往需要遵守道德和法律,故说法错误;(4):网络交友有时候会关闭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故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o13 .视频网站上,通过人工智能换脸,某抗日题材影视剧里的主角用英语说起了台词;通过小程序,用户也可以将自己变成电影里
13、的人物。新技术带来欢乐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种名为“AI换脸诈骗”的新骗术。下列选项适合此新闻的是()A.网络社交需谨慎,莫落入诈骗圈套B.网络交往陷阱多,远离网络最安全C.网络新技术欢乐多,多使用益处大D.网络信息传播快,结交朋友全靠它【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要求。A:分析题文,面对互联网世界人工智能换脸、AI换脸诈骗的新骗术等提醒我们要理性参与网络生活,谨慎参与网络社交,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诈骗意识,莫落入诈骗圈套,故A符合题意;B:远离网络说法太绝对,要合理使用网络,故B说法错误;C:不是多使用,是谨慎使用,故C说法错误;D:应该慎重网络交友,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
14、选A。14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它被广泛应用于商业、教育、医疗等领域,为我们提供便捷的在线服务和支持,于是有人说教师职业在不久的将来会被取代。对此,以下观点正确的是()A.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我们自学成才B.当今时代,教师可以不用传授知识了C.教师这种职业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消亡D.科技的进步并不能完全取代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作用【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教师职业的正确认识。A:没有认识到教师对我们的成长的作用,A说法错误;B:当今时代,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使命,B说法错误;C:教师这门职业不能消亡,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C说法错误;D: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不仅
15、传授知识,也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因此科技的进步并不能完全取代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作用,D说法正确;故本题选D。15 .2023年11月29日,内蒙古呼和浩特一所小学的一年级数学老师,为了给学生上好课,深夜里独自一人对着空教室,一遍遍地练习讲课。可见,这位老师()A.有道德情操,心有小我B.有理想信念,热爱教育C.有扎实学识,知识渊博D.有仁爱之心,关爱学生【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教师职业。B:老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帮助我们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老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题干中的老师为了给学生上好课,独自一人对着空教室,一遍遍地练习讲课,体现了这位老师有理想信念
16、,热爱教育,故B说法正确;ACD:与题干中的事件没有关联,故A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o16 .以下是某社区文化墙的部分内容。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一一论语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一一增广贤文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一一礼记以上内容体现了()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亲敬长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孝亲敬长要做到对父母的一切要求言听计从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A.B.C.D.【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孝亲敬长。:题干中的古语说明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说法正确;:说法在题干中没有体现,与题意不符;:一切说法
17、太绝对,错误;故本题选Bo17 .家庭成员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关系。下列行为符合这要求的有(小佳的学习情况从不让妈妈过问小明借口学习时间紧从不愿分担家务小文和爸妈经常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小峰积极主动与妈妈沟通以消除隔阂A.B.C.D.【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和谐的家庭关系。:小佳从不让妈妈过问学习情况,不利于亲子之间的沟通交流,故说法错误;:小明借口学习时间紧不愿分担家务,是缺乏家庭责任的表现,不利于建设和谐家庭,故说法错误;:小文和爸妈经常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体现了孝亲敬长,有利于维护和谐的家庭关系,故说法正确;:小峰积极主动与妈妈沟通交流消除隔阂,有利
18、于化解亲子矛盾,建立和谐家庭,故说法正确;故本题选D。18 .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为了让家庭更温馨和陛,我们应该()信任、体谅和包容家庭成员,增进理解随心所欲面对家庭变化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家庭责任意识为了避免冲突,互相不打扰A.B.C.D.【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构建和谐家庭。:为了让家庭更温馨和睦,我们应该信任、体谅和包容家庭成员,增进理解,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家庭责任意识,故说法正确;:面对家庭变化要学会适应,不能随心所欲,故说法错误;: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关心,加强沟通交流,故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o19 .2024年1月10H,第四个
19、中国人民警察节之际,因公牺牲民警汤国华的警号“500085”被重启!从警校毕业的女儿汤淑琦,加入浙江省衢州市公安局,继承了父亲的警号。警号得重启说明()A.生命有时尽B.要无悔地承担自己选择的责任C.生命有接续D.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生命有接续。ABD:观点虽然正确,但在题文中没有体现,故ABD不符合题意;C:依据教材知识,警校毕业的女儿汤淑琦继承了父亲的警号,接续了父亲的使命,启示我们生命有接续,故C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20 .“我们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不仅仅是因为人类有怜悯之心,更是因为它们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我们敬畏生命,也是为了更爱人类自己。”这是
20、因为()A.人类善待其他生命的动机是自私的B.生命是休戚与共的,我们要自觉珍爱生命C.人类的生存与其他的生命没有关系D.面对人生挑战,我们要满怀斗志慷慨激昂【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敬畏生命。B:根据题文、结合所学可知,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体现了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说明生命是休戚与共的,我们要自觉珍爱生命,所以B说法正确;A:人类善待其他生命的动机不是自私的,而是对生命的敬畏,A错误;C:人类的生存与其他的生命息息相关,C错误;D:在题干中未涉及,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o21 .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的救援过程中,党和政府争分夺秒,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这是因为()A.人生的价值在于
21、战胜挫折B,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要尊重生命、关爱生命C.各种生命共生共存、息息相关D.生命是顽强的,人的生命最具有智慧【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敬畏生命。B:根据题文、结合所学可知,当我们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时,我们就会珍视它,我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更重要,在这些外在的东西面前,生命价值高于一切,因此党和政府争分夺秒,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是因为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要尊重生命、关爱生命,故B正确;A: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故A错误;C:在题文中未涉及,故C不符合题意;D:人的生命最具有智慧,说法绝对化,故D错误;故本题选Bo22 .2023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2023 2024 学年 学期 期末 道德 法治 试题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18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