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甚解教案.docx
《不求甚解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求甚解教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不求甚解教案新来的教师需要准备好所需上课的教案和课件,每位教师都需要精心设计教案和课件。学生们的表现差异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进行个别化教学。不求甚解教案篇1很多前辈早就告诉过我们语文有很多东西是可以不求甚解的。到了一定年龄,阅读积累达到一定程度,自然就懂了。如果势必求盈求满是不符合科学规律的。既容易引起内变(导致个体对语文更加的厌恶),又招致外忧(引起烦躁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我们先在成语大词典中看看不求甚解的意思,是: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是啊,我们读书可以不求甚解,因为天下之书浩如烟海,一个人皓首穷经也难涉猎于万一。每读一书,必求甚解,谈何容易,何况人生苦
2、短,逝者如斯,一味求解,能读完几本书?只有不求甚解,了解一个大概,方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读更多的书,便于获得广博的知识。如此说来,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在读书中不求甚解,囱囤吞枣?单看我们的教材,一个学期四、五个月的时间,一百多天的日子,师生面对的就是三十来篇的课文,咬文嚼字,篇篇反复地读,深入地研究,还有大量的练习来巩固教材中的知识,一篇篇文章被层层分割,由词到句到段,还有语法分析、修辞分析、写法分析、表达方法分析,教师讲得繁琐,学生听得乏味。教师的这种过于求甚解会使学生慢慢失去了读书的乐趣。叶世蛮老师教学祖父的园子这篇略读课文,环节十分简单,没有拘泥于字词句的理解,学生自由读后请合上书,说说祖父的园
3、子里有什么?再翻开课文,读一读园子里你印象最深的景物。然后用一个词概括祖父的园子是个怎样的世界?学生回答: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有花有草五光十色五彩缤纷生机勃勃景色优美的世界。说出理由。接着老师再提问:在这个世界里,我跟祖父可以干什么?还可以自个儿干什么?从课文中找出答案来,学生上来板书。说说从作者的这些行为中看出我是个怎样的孩子?最后老师朗读萧红另一篇祖父的园子,学生认真地听着,不时被文中我的淘气逗得发笑。从教学中看出,学生对本文的理解的确是不求甚解的,因为上面的这些问题是学生大致了解了文章内容,不用经过太多的思考就能得出的答案。于是我困惑了:既然学生完全能自己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对文本的教学也只
4、是粗粗地一略而过,为什么还要花一节35分钟的课呢?昨天在一位到乐清实验小学培训的学员的博客中看到一篇文章,讲的是实验小学正在研究推行的全国首创的特色课整理课,就是每教学一篇新课时,先让学生自行学习课文,提出疑问并试着解决,接下来在课堂上老师只需解决学生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就行了。这样的课堂,学生才真正有所收获有所提高吧。有些问题的答案学生一下子是不容易理解,可以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获得答案,但有些简单的问题,如古诗中一个字词的意思就不用故作玄虚,直接告诉意思就可以啦,再说考试中不是也会经常考到吗?说了又何妨不可?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对进行大量地阅读,广泛地猎取知识是很有必要的,但个人认为:在语文教学
5、中,有时就是需要精益求精的态度啊!当然也要杜绝过于求甚解的现象。不求甚解教案篇2不求甚解课件近年来,学习方式的改变已成为教育界热议的话题之一。传统的教育模式以老师授课、学生死记硬背的方式为主,但这种方式往往让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阻碍了他们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一一不求甚解课件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不求甚解课件是一种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为目标的教育工具。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个性化、有创造性的学习环境,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与传统的课本相比,不求甚解课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鼓励他们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6、的过程,课件帮助他们建立起知识的框架,并从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学习方式不仅使学生更加主动,还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不求甚解课件的具体实施方法多种多样,但核心思想始终如一,即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在课件中,老师会提供一些引导性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独立思考问题,还能够与同学们互相交流和学习。这使得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和有趣,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不求甚解课件还可以将丰富的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资源融入其中,以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不求甚解课件的优势不仅体现在课堂上,还在于其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使用这种教育工
7、具,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还能够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课堂上,学生需要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并与同学们一起分享自己的见解和答案。这种互动和合作的过程,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沟通和表达能力。这些能力对于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不求甚解课件在教育界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难点。这种学习方式需要老师具备一定的教育技能和知识储备,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不求甚解课件的设计和制作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尤其对于那些刚刚接触这种教育模式的老师来说,可能会面临一定的困难。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这些问题将会逐渐得到
8、解决,不求甚解课件的应用也将会越来越广泛。不求甚解课件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已经在许多学校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它通过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对于推动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未来,应该进一步研究和探索这种教育模式,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推动教育创新的发展。不求甚解教案篇3教学目标:1.了解陶渊明提出的“不求甚解”的含义,认真体会作者在文中提出的主张。2.学习针对对方认识过程的逻辑错误展开反驳的方法。3.学习并掌握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4.讨论交流读书的方法。教学重点:L品味文中的关键词语“会意”、“前后贯通”、“了解大意”和“观其大略”等;2.掌握引用论证、
9、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教学难点:L“不求甚解”和“会意”之间的关系。2.把握反驳的过程。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上课开始以一个容易被同学“不求甚解”的成语入手(“屡试不爽”或者文末成语“开卷有益”),引出话题“不求甚解”,引导学生回顾五柳先生传中“不求甚解”的含义,从而进入文题不求甚解。(五柳先生传中“不求甚解”的含义: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现今含义:现多指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1二。作者简介(学生分享收集的作者信息,教师补充):马南邨(19121966),邓拓的笔名,福建闽侯人。当代著名的思想理论家和散文作家。1961年在北京晚报副刊上以马南邨笔名开辟“
10、燕山夜话”杂文专栏。又与吴啥、廖沫沙在前线杂志上开设三家村札记杂文专栏,因面对现实而产生很大影响。他的作品涉猎很广,杂文独树一帜,有针硬时弊的批判性,并且把知识、趣味融于一炉,具有学者杂文的独特魅力。1966年4月16日北京日报刊登关于燕山夜话和三家村札记的批判材料,“三家村”被打成“反党集团”,成为的最早牺牲品。5月18日,邓拓含冤自尽,成了“”1966年起大兴文字狱的第一个牺牲者。三。检查预习后字词的掌握情况。抽取同学写出自己认为较难理解、较生僻或易错的字词(1名同学在黑板演板,控制在5个词语左右);同学主动起来或者演板同学推荐他人来完成对字词的熟悉(拼音、解释等)。接着擦掉字词的书写,只
11、留拼音,再抽取一名同学完成书写,以此强化对字词的记忆。四。介绍驳论文知识。驳论文:就一定的事件和问题发表议论,揭露和驳斥错误的、反动的见解或主张的议论文。讲到“驳论文”时举例通俗化、生活化、简单化:其实,我们的同学平时经常写驳论文,有这一场景一一甲:你脸上的这颗痣好难看哟!乙:我觉得不难看也。黑痣长脸,智慧尽显!君不见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也长痣吗?这个乙同学在这里就给我们展示了一2篇简短而富有“战斗力”的驳论文。驳论文就如同打靶一样,首先得树立“靶子”(即对方错误观点),然后通过驳倒对方错误观点从而确立作者正确观点。五。师生合作朗读训练:朗读过程中让学生捕捉关键信息,带着相关问题听读。(L对方的
12、观点是什么?2.作者的观点是什么?3.作者是怎样反驳的?4.作者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1.学生自主选择喜爱的段落朗读(35人);2.教师范读学生选择后剩下的段落;3.师生合作评点朗读,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学生也尝试为朗诵者提出建议。六。承接朗读整体感知课文。L对方的观点:树靶子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2.作者的观点:不能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3.找出“不求甚解”在本文中的含义。一是表示虚心,因为书不一定都能读懂,就承认“不求甚解”。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4.作者是怎样进行反驳的?(即行文的思路)(纵
13、向板书)树靶子一一引出处一一释新义一一援例子一一结上文(递进式的论证结构)3七。合作研讨:1.肯定“不求甚解”的方法为什么要反对马马虎虎的态度?“不求甚解“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所以“不求甚解“不是马马虎虎,很不认真。因此,要反对马马虎虎的态度。2.作者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呢?(论证方法体现行文的安排)举例论证:列宁批评普列汉诺夫(反面、态度上)、诸葛亮“观其大略”读书法(正面、方法上);引用论证(道理论证):陆象山语录。对比论证:列宁批评普列汉诺夫与诸葛亮“观其大略”读书法3.不求甚解究竟好不好?谈出自己如何看待不求甚解。(小组交流合作,不人云亦云,碰撞出思维火花,达到
14、求同存异,趋向于合理。)Ao结束赠语(也许现在听来“不求甚解”,多年以后你会豁然开朗的):王国维人间词话一一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九。作业布置:L课后总结提炼自己的读书方法,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同学之间可以交流,但不要雷同。(结合本单元综合性学习138页“书山有径”。)2.十年寒窗,我们在馥郁的书香中一天天长大。在阅读中,我们有自己独特的经验,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感情。如果把它们用简练的文字记录下4来,这也就成
15、了读书名言。试一试,原创一条读书名言。不求甚解教案篇4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要诀、不求甚解、咬文嚼字、开卷有益”等词的意思。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情感目标: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教学重点:引导理解本文的反驳方法教学难点:驳论文的反驳法教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1、导人新课2、让一个学生朗读全文,其余的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位同学读得好在哪里?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3、快速阅读不求甚解,边读边思考:找出“不求甚解”在本文中的含义4、学生自主提出有关的问题,分小组研讨。“好读书”和“不求甚解”有什么关系?肯定“不求甚解”的方法为什么要反
16、对马马虎虎的态度?本文主要讨论了什么问题,用了哪些论证方法?5、拓展训练学习不求甚解的写法,对下列成语进行辩证分析,运用求异思维,口述新的立意。“见风使舵”新解“班门弄斧”辩“滥竿充数”辩(明确:成语新解,重在从不同的角度去诠释,划清必要的界限,从正名人手,这往往是行文的前提,另外要紧密联系实际,借题发挥,做到有感而发,有的放矢。“见风使舵”一词,多用于那些不讲原则的世故之徒,但如果我们赋予“风”以新的含义,喻指实际情况的变化或者规律,我们可以翻出新意;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掌握方向,采取相应的措施,推动社会主义的航船向前发展。这样联系现实不是大有文章可做吗?“班门弄斧”这个成语,可以从故事人手
17、,翻出“不迷信权威,敢于向权威挑战”的新意。“滥竿充数”这个成语,也可以从故事人手,翻出“滥竿之所以能充数,在于欣赏者的水平低下”的新意。)6、作业完成课程探究的相关练习。背诵课文短文两篇谈读书教学目的:1、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2、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教学重、难点:(1)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2)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的运用。教学时数: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情况。分小组比赛,检查积累材料的情况。要求每小组派代表把整理好的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名人读书的趣事讲出,以多者为胜方。(1)名言警句:好(ho)读书时不好(hao)读书,好
18、(hao)读书时不好(hdo)读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书到用时方恨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2)名人论读书: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李清照的读书方法:兴味到时拿起书就读。朱熹谈读书时要注意三到:心到、眼至k口到。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名人读书的趣事:孔子韦编三绝的故事列宁读书趣闻马克思读书趣闻古人头悬梁锥刺股,囊莹映雪、凿壁偷光的刻苦读书。二、简介作者导入新课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着述
19、。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着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三、指导学生通读全文,把握内容: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明确:这篇随笔写法不同一般,它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语言十分简练,几乎一句话就是一个观点。2、理解文章内容: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提示:要理清作者的思路,运用学过的知识归纳、总结。明确:文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去理解: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过且过知”)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1)先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学生集体回答)重点阐述了读书的好处。(2)后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并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学生通过看书迅
20、速作答)(3)最后指出,只有明察事理的人才能够读书、用书,而用书的智慧是在观察生活中得来的。(4)提问体会句子含义及作用。文章开头的第一句话,运用的是排比说理。(5)提问体会论证方法: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体会:培根在其作品中往往采用这种手法,显出其文笔老练,说理透彻。又如:“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声名犹如大河,空虚无物者浮,实学有才者沉。”这种比喻的运用,使其文章更显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一一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1)本层第一句,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明确:这一句指出读书要仔细推敲细思,反
21、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公限于文字推求。延伸:孟子“尽信书不如无书”。(2)对不同的书,作者又主张怎样?明确:学生找出语句,明确作者主张采用的不同的读书方法。(3)找出文中作者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的那些句子。明确: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一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分两个小层理解: ;(1)作者在这一层举了一系列的例子,目的是论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体会其说理方法。明确:排比说理、归纳说理。(正面指出)(2)作者进一步指出,人的精神上的缺陷,可以用读书来弥补,就像身体百病,可以用运动驱除一样。(反面指出)论证方法: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四、讨论与交流
22、:(1)学习本课后,对议论文的写作的认识体会。(2)本课中出现的名言警句很多,以小组为讨论单位,谈谈对这些内容的看法。五、总结、归纳:六、布置练习:摘抄有关“读书”方面的名句扩大写作素材库,积累写作经验不求甚解教案篇5不求甚解教案不求甚解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不求甚解”的真正含义。2、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3、学习文中论证方法的运用。4、了解驳论方式。教学重点: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的运用。教学难点:理解不求甚解的真正含义。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不求甚解”是我们在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中学到的一句名言,这篇文章中作者以它为题意在要真正理解陶渊明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不求甚解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19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