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文言文阅读.docx
《专题四文言文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四文言文阅读.docx(10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专题四文言文阅读知识积累1常见的文言文分类1文言文的类型我们常说的文言文主要是指广义的古代散文。编年体,如左传资治通鉴等纪传体,如由史记开创的“二十四史”国别体,如国语K战国策等纪事本末体,如通鉴纪事本末等古代散文/+734l语录体,如论语孟子等诸子散文,I论文集,如庄子荀子等论说文单篇论文一论、说、辩、议、原、解、释等,如唐宋八大家散文,、rf杂记一山川、景物、人事记八I笔记一以记事为主,篇幅短小1诏令、檄文、表、疏、奏议、书信、赠序、应用文1I书序、碑、铭、祭、诔、铭箴、赞颂一、纪传体文本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创始于西汉司马迁的史记。纪传体文本一般包括本纪、世家、表、书、列传,其中
2、“本纪”叙述帝王活动及军国大事,“世家”记叙封国王侯和特殊人物的事迹,“表”按时间顺序,表列国家兴亡、帝王更迭、制度演变和世系官爵等情况,“书”或“志”记载典章制度等,“列传”记除帝王诸侯外的其他人物、少数民族,这一部分有单独立传的,也有合传的。以人物为中心叙述史实,是纪传体文本的主要特征。一篇纪传体文本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简介人物的基本情况内容说明(1)姓名、字号开篇介绍。(2)籍贯(3)家庭背景一般介绍到州县。包括家族世系、家庭经济状况,以及祖父、父亲等的学识、为人、性格、仕途和是否健在等情况。(4)学识学习经历及相应能力。(5)性情基本评价。(6)举荐或科举功名情况入仕时间或途径。(
3、7)最初任职情况介绍主要事迹之前的任职情况。(二)记叙人物的主要事迹内容说明(1) 年号及相关的具体年份。古代纪年主要用的是年号纪年法和干支纪年法。年号纪时间年法的标志是:年号+初。如:乾元初。年号+具体年份。如:泰始九年。在同一年号内,只说具体年代,如“元祐元年,轼以七品服入侍延和”“三年,权知礼部贡举”“四年,积以论事”。年号+中。如:天监中。年号+末。如:建安末。干支纪年有天干地支名称,可以纪年、月、日。(2) 人物的官籍,即他的每一个任职地。除一些明确介绍出来的地点外,还在“知、地点守、除、迁、贬、改”等词语后面带出地名,如:“知江夏”“除襄阳”。(3) 担任什么官职,拥有什么爵位,握
4、有什么权力,具体管理哪方面的工作。如:官职“右拾遗”。(4) 主要表现为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在人物传记中,因为人物多是朝廷官员,所人物以,他们涉及的关系主要有:与皇帝及上级之间的关系;与事件涉及的人物之间的关系;与下属之间的关系;与黎民百姓之间的关系。(5) 什么事件,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以及人物处理事件的方式、方法、态事件度、观点,处理后的反应与效果,得到的评价等。(三)表现人物的性格作风一般分性格、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等三种情况,多在文章结尾,有时也穿插在文中。(1)作者的直接集中评价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有时也会按照人物(2)作者在叙述其情况时对其工作作风和生活作性格、作风去组织人物
5、事迹,以此来表风所作的简评性语言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道德品质。(3)通过用词的褒贬表现出作者的感情倾向二、纪事本末体文本纪事本末体始于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以事件为中心叙述史实,是纪事本末体文本的主要特征。其优点是每一历史事件独立成篇,各篇按时间顺序编写,能够完整地反映历史事件的全过程,可补编年体与纪传体之不足。缺点在于不能表明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此外,由于纪事本末体史书大都改编自原有的编年体、纪传体史书,所以有很多文字与原有史书相同或相似。纪事本末体分为两种类别:一是“一书备诸事之本末”;二是“一书具一事之本末”。常见的“一书备诸事之本末”的史书有:书名通鉴纪事本 末宋史纪事本 末明
6、史纪事本 末说明取材自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始于三家分晋,终于世宗征淮南,每题一事,每事一篇,共记239事,另附录66事,详记始末。取材自“二十四史”之宋史。始于太祖代周,终于文谢之死,每题一事,每事一篇,详记始末。取材自“二十四史”之明史。始于太祖起兵,终于甲申殉难,每题一事,每事一篇,详记始末。“一书具一事之本末”的,多为“事略”“方略”。三、编年体文本按年、月、日顺序编写,以年月为经,以事实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左传春秋资治通鉴等都属于这一类。四、国别体文本创始于国语。国别体史书是一部分国记事的历史散文,分载多国历史,战国策也属于这一类。3论说文古代论说文是直接说
7、明事理、阐发见解、宣示主张的文章,其表达方式主要为议论。实用文体中以议论为主的也归为此类。类别说明论文类标题多带有“论”“说”“辩”“议”“原”“解”“释”等。特点是就某一个主题直接说明事理、阐发见解、宣示主张。如师说六国论过秦论等。奏议类主要是向朝廷、皇帝写的奏议,针对朝廷或皇帝的观点、做法提出自己的意见。如谏太宗十思疏陈情表等。序跋类序文和跋文。序,也作“叙”,一般放在著作正文之前。跋,也作“后序”,一般列于书末。如五代史伶官传序指南录后序等。4杂记文类别说明杂记写风景、琐事、感想的一种文体,题材多样。如项脊轩志石钟山记登泰山记等。笔记以记叙为主,包括鬼神仙怪、历史琐闻和考据辩证等类别。如
8、搜神记梦溪笔谈等。知识积累2高考常考120个实词汇编1 .爱动词 喜爱,宠爱。塞其子,择师而教之(韩愈师说) 喜欢,爱好。秦蒙纷奢,人亦念其家(杜牧阿房宫赋) 爱慕,欣赏。予独蒙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 怜悯,同情。若鬓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左传子鱼论战) 同嚏(i)”,隐藏。擘而不见,搔首映!蹦(诗经静女) 吝惜,吝啬。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贾谊过秦论)2 .安(1)形容词 安适,安逸。然后得一夕家寝(苏洵六国论)(2)动词 安抚。则宜抚军,与结盟好(司马光赤壁之战) 使安定。既来之,则家之(季氏将伐颛臾)(3)疑问代词 哪里,明B儿。而今家在哉(苏轼赤壁赋)3 .被读
9、音一bi(1)动词 受,遭受。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荆轲刺秦王) 覆盖。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2)介词 表示被动。信而见疑,忠而彼谤(司马迁屈原列传)读音二Pl(3)动词 同“披”,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将军身被坚执锐(司马迁陈涉世家) 同“披”,披散,散开。被发行吟泽畔(司马迁屈原列传)4 .倍(1)动词 同“背”,违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停德也(司马迁鸿门宴)副词 原数基础上增加的相等数。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值(苏洵六国论) 倍加,更加。每逢佳节信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5 .本(1)名词 草木的根。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根本
10、,主要的、基础的东西。盖亦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 底本。今存其本不忍废(文天祥指南录后序)(2)副词 本来。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李密陈情表)(3)动词 推究。抑有其成败之迹(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4)形容词 原来的,固有的。此之谓失其有心(鱼我所欲也)6 .鄙(1)名词 边疆,边远的地方。可以活用为动词,译为“把当作边邑”。越国以邮远(烛之武退秦师)(2)形容词 浅陋,鄙陋,可引申为目光短浅。肉食者邮,未能远谋(曹刿论战)(3)动词 轻视,看不起。孔子可其小器(司马光训俭示康)7 .兵(1)名词 兵器。收天下之多,聚之咸阳(贾谊过秦论) 军队。赵亦盛设医以待秦,秦不
11、敢动(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2)动词 伤害,杀伤。左右欲基之(司马迁伯夷列传)8病(1)名词 疾病。君之稻在肌肤,不治将益深(韩非扁鹊见蔡桓公) 毛病,缺点。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痼(司马光训俭示康)(2)动词 担心,忧虑。君子酒无能焉(论语卫灵公) 生病,患病。相如每朝时,常称痛(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9.察(1)动词观察。徐而聚之,则山下皆石穴罅(苏轼石钟山记)考察。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寡人之于国也) 明察。虽不能搴,必以情(曹刿论战) 经考察后予以推举。前太守臣逵,聚臣孝廉(李密陈情表)(2)形容词 清高,精明。水至清则无鱼,人至聚则无徒(东方朔答客难)10.朝读音一cho(
12、1)动词 朝见。序八州而胡同列(贾谊过秦论)(2)名词 朝廷。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朝代。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朗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读音二zho(3)名词 作状语,早晨。期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11 .曾读音一c6ng(1)副词 曾经。相逢何必望相识(白居易琵琶行并序)(2)形容词 同“层”,重叠。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读音二zng(3)动词 同“增”,增加。萼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副词 表示出乎意料,相当于“竟”“却”“简直”。萼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12 .乘读音一ch6ng(1)动词 乘坐。独与迈普小舟(苏轼石钟山记) 登。乘彼境垣,以望复关(
13、诗经氓) 趁着,凭借。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贾谊过秦论) 顺应,顺随。聊平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读音二ShelIg(2)量词 用于计算车、马、舟等。舟舰二千手(陈书高祖纪上)(3)名词 车,兵车,一车四马的合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贾谊过秦论)13诚(1)名词 诚心。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魏征谏太宗十思疏)(2)副词 确实。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3)连词 如果,果真。楚雄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司马迁屈原列传)14 .除(1)名词 台阶。赵王扫除自迎,执主人之礼,引公子就西阶(司马迁史记魏公子列传)(2)动词 拜官,授予官职。际臣
14、洗(Xidn)马(李密陈情表) 消除,除掉。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荆轲刺秦王) 治,整理。即用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张溥五人墓碑记)15 .辞(1)名词 言辞,文辞。其蒋微,其志洁(司马迁屈原列传) 托词,借口。动以朝廷为群(司马光赤壁之战) 古代的一种文体。归去来兮殍并序(2)动词 告别,辞别。今者出,未睁也,为之奈何(司马迁鸿门宴) 推托,推辞。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蒋(司马迁鸿门宴)16从(1)动词 跟随,跟从。臣尝丛大王与燕王会境上(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顺从,听从。臣丛其计(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靠着,挨着。樊哙丛良坐(司马迁鸿门宴) 参加,参与。弟走丛军阿姨死(白居易
15、琵琶行并序)(2)介词 由,自。问所丛来(陶渊明桃花源记)(3)同“纵”,特指合纵 战国时六国联合反对秦国的联盟。于是丛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贾谊过秦论)17 .殆(1)副词 大概,恐怕,表示揣测的语气。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承有神护者(归有光项脊轩志) 近,接近。且燕赵处秦革灭岁尽之际(苏洵六国论)(2)名词 危险。知彼知己,百战不阳(孙子兵法谋攻)(3)动词 疑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阳(论语为政) 同“怠”,懈怠。矜矜业业,无弹无荒(后汉书崔驷传)18 .当读音一dang(1)动词 把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应当,应该。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掌握,主
16、持。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任,充当。猥以微贱,君侍东宫(李密陈情表) 判决,判罪。当死,赎为庶人(司马迁李将军列传)(2)介词 在(某处、某时)。学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司马迁鸿门宴)(3)副词 将。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孔雀东南飞并序)读音二dng(4)动词 抵押,相抵。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班固苏武传)(5)形容词 合适,恰当。甚善。名我固学(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19.道(1)名词 道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蜀道难) 主张,学说。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贾谊过秦论) 方法,策略。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贾谊过秦论) 道理,规律。闻道有先后,术业
17、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道义,正道。伐无道,诛暴秦(司马迁陈涉世家)(2)动词 取道。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司马迁鸿门宴) 说,讲,谈论。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20.得(1)动词 获得,得到。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2)名词 心得,收获。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王安石游褒禅山记)(3)副词 应该。君为我呼入,吾獴兄事之(司马迁鸿门宴)(4)形容词适宜,得当。此言得之(苏洵六国论)21.度读音一d4(1)名词 尺码。吾忘持廖(郑人买履) 制度,法度。内立法度,务耕织(贾谊过秦论) 限度。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18、)(2)动词.谱写,创作。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虐此曲(姜夔扬州慢) 渡过,越过。一夜飞虐镜湖月(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3)量词 次,回。物换星移几廖秋(王勃滕王阁诗)读音二du6(4)动词 衡量。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廖长紫大(贾谊过秦论) 推测,估计。廖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 考虑。廖义而后动(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22.非(1)动词 没有,无。非有仲尼、墨翟之贤(贾谊过秦论) 反对,指责。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司马光训俭示康)(2)名词 错误。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23.复(1)动词 答复,引申为辩解。不敢出一言以复(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恢复。师道之不复
19、,可知矣(韩愈师说)(2)形容词 重叠,重复。山重水募疑无路(陆游游山西村)(3)副词再,又。能呈饮乎(司马迁鸿门宴)24.负(1)动词 倚仗,凭借。负其强(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使承担。宁许以复秦曲(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以背载物。命夸娥氏二子复二山(愚公移山) 背弃,违背。决复约不偿城(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辜负,对不起。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贝赵(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2)名词 失败。则胜”之数,存亡之理(苏洵六国论)25 .盖(1)动词 遮盖,掩盖。枝枝相覆垂,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并序) 胜过,超过。力拔山兮气窜世(司马迁项羽之死)(2)副词 大概。承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王安石
20、游褒禅山记)(3)名词伞。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己亭亭如事矣(归有光项脊轩志)(4)疑问代词 同“盍(he),何,怎样。善哉!技覆至此乎(庖丁解牛)26 .故(1)名词 原因,缘故。何故而至此(司马迁屈原列传) 交情。君安与项伯有政(司马迁鸿门宴)(2)形容词 旧的。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政事(苏洵六国论)(3)连词 所以。今事有急,敢幸来告良(司马迁鸿门宴)(4)副词 故意,特地。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司马迁史记魏公子列传) 仍旧。三日断五匹,大人敢嫌迟(孔雀东南飞并序)27.顾(1)动词 还返。使于齐,即反,谏怀王(司马迁屈原列传) 回头看,望见。顾野有麦场(蒲松龄狼) 探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 文言文 阅读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19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