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周围神经疾病的治疗要点.docx
《2024周围神经疾病的治疗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周围神经疾病的治疗要点.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4周围神经疾病的治疗要点周围神经疾病病因、起病形式复杂,可能与炎症、营养缺乏、代谢、中毒等因素相关,表现为受累神经支配区域不同程度的感觉、运动或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脑神经疾病(一)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痛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简称,表现为三叉神经分布区内短暂的反复发作性剧痛。典型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根据疼痛发作部位、性质、面部扳机点及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可诊断。三叉神经痛首选药物治疗,无效或失效时选用其他疗法。1 .药物治疗(1)卡马西平首选治疗药物,有效率可达70%80%.首次剂量0.1g,2次/日,每日增加0.1g,至疼痛控制为止,最大剂量不超过1.0gdo以有效剂量维持治疗23周后,逐渐减量至
2、最小有效剂量,再服用数月。不良反应可见头晕、嗜睡、口干、恶心、消化不良等,停药后多可消失。出现皮疹、共济失调、再生障碍性贫血、昏迷、肝功能受损、心绞痛、精神症状时需立即停药。孕妇忌用。(2)苯妥英钠初始剂量0.1g,口服,3次/日。如无效可加大剂量,最大剂量不超过0.4gdo如产生头晕、步态不稳、眼球震颤等中毒症状即应减量至中毒反应消失为止。如仍有效,即以此为维持量。疼痛消失后逐渐减量。(3)加巴喷丁第1日0.3g,1次口服,此后可根据临床疗效酌情逐渐加量,一般最大剂量为1.8gdo常见不良反应有嗜睡、眩晕、步态不稳,随着药物的继续使用,症状可减轻或消失,孕妇忌用。(4)普瑞巴林起始剂量可为每
3、次75mg,每日2次,或每次50mg,每日3次。可在1周内根据疗效及耐受性增加至每次150mg,每日2次。74%的患者疼痛好转。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头晕、嗜睡、共济失调,且呈剂量依赖性。如需停用,建议至少用1周时间逐渐减停。2 .非药物治疗封闭治疗、经皮半月神经节射频电凝疗法、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等。(二)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神经炎、Bell麻痹,是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瘫。临床以面部自主运动、表情功能减退或丧失,面神经和面部表情肌组织营养障碍为主要表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原则为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去除局部水肿、炎症,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1 .口服药物(
4、1)急性期如有带状疱疹等病毒感染的证据时,可给予抗病毒类药物(如阿昔洛韦、伐昔洛韦)口服;神经营养类包括甲钻胺、维生素B1口服;泼尼松片等糖皮质激素类口服。(2)恢复期建议继续使用神经营养类药物。(3)后遗症期患者可酌情间断使用神经营养类药物。2 .肌注与静脉药物(1)急性期使用脱水剂可减轻神经水肿,通常选用甘露醇125250ml静脉滴注,1日2次;甲钻胺0.5mg,肌肉注射,每12日1次;地塞米松5mg入壶每日12次(或选用七叶皂甘钠、甲强龙等);法舒地尔等药物改善微循环;鼠神经生长因子30g肌肉注射,每日1次。银杏叶提取物15ml,静脉滴注,每日1次,710d为1个疗程。可以重复24个疗程
5、。(2)恢复期和后遗症期患者可间断使用神经营养类药物。3 .其他疗法中医辩证治疗、穴位注射、中药外治与推拿、外敷疗法、推拿疗法、针灸等。脊神经疾病(一)吉兰-巴雷综合征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系一类免疫介导的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临床特征为急性起病的对称性迟缓性瘫痪,患者病前多有感染病史,病程多在2周左右达高峰,常有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多为单时相自限性病程。1 .免疫治疗一旦诊断为GBS,有条件者应该积极进行免疫治疗,以防止出现严重的肌无力,甚至呼吸肌麻痹。(1)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MG)对于急性期患者,无免疫球蛋白过敏或先天性IgA缺乏症等禁忌证者,可用IVIG,用法为400mgk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周围神经 疾病 治疗 要点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20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