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抗血管生成药物子宫颈癌患者推荐应用.docx
《2024抗血管生成药物子宫颈癌患者推荐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抗血管生成药物子宫颈癌患者推荐应用.docx(1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4抗血管生成药物子宫颈癌患者推荐应用摘要随着更多血管新生靶点的开发和药物可及性的不断提高,抗血管生成药物已成为子宫颈癌综合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为指导该药物对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应用,中国抗癌协会宫颈癌专业委员会编写组专家结合临床最新研究数据及经验,修订发布子宫颈癌抗血管生成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23年版)。本文对该指南的要点进行梳理归纳,以飨读者。一、子宫颈癌抗血管生成药物使用概况和靶点比较靶向肿瘤血管新生的药物可分为3类: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的大分子单克隆抗体、靶点包括VEGFR的多靶点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目前,
2、子宫颈癌治疗中抗血管生成药物的作用通路主要集中在VEGF-VEGFR,其中VEGFR激活,特别是胞内段活化,是启动血管新生的关键事件。VEGFR包括3个家族成员VEGFR-1、VEGFR-2xVEGFR-3oVEGFR-1主要作用于造血干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负责细胞的招募、激活和迁移;VEGFR-2主要调节血管内皮功能;VEGFR-3调节淋巴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因此,VEGFR-2是调节血管新生的主要靶点,该受体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是目前肿瘤治疗中主要针对的靶点。VEGFR三种受体结构相似,使得VEGFR-2抑制剂可同时抑制VEGFR-1sVEGFR-3,抑制VEGFR-1可强化对肿瘤
3、细胞迁移的抑制,抑制VEGFR-3则可减少淋巴转移。1、靶向VEGF-VEGFR的大分子单克隆抗体贝伐(珠)单抗为大分子药物,无法通过细胞膜直接作用于VEGFR胞内段。该药主要通过中和VEGF进而发挥抑制肿瘤血管新生的作用。此外,贝伐(珠)单抗对免疫微环境和肿瘤药物渗透性具有调控作用,越来越多证据支持贝伐(珠)单抗与化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使用。2、靶点包括VEGFR的多靶点小分子TKl阿帕替尼、安罗替尼、苹果酸法米替尼等TKlS属于小分子药物,可以透过细胞膜并作用于VEGFR胞内段,竞争性结合胞内段酪氨酸激酶功能区域,可抑制其磷酸化而阻断信号通路,最终抑制肿瘤血管新生。3、子宫颈癌抗血管生
4、成药物靶点比较使用靶向VEGF-VEGFR的大分子单克隆抗体和TKIs都可达到抑制血管新生的作用,但两类药物作用靶点存在差别,从而导致两类药物的疗效和毒性反应存在显著差异。贝伐(珠)单抗相较TKIs,毒性小,耐受性高。2子宫嫉癌治疗中不同抗血管牛成药物把点总结为物VEGFVEGFRPOGFRLKitFh-3RETMETEGFRHER-2Srr贝伐(珠)单抗-帕昨帕尼-1.23-拉帕修尼-7-舒尼牌尼-L23.B-阿帕瞥尼-2三.-安罗瞥尼-123三-7-法米许陀-2、3-注:J:无点IEiE点二.子宫颈癌抗血管生成药物临床应用证据和推荐1 .贝伐(珠)单抗治疗晚期、复发和转移性子宫颈癌的临床证
5、据和推荐意见推荐意见1:对于复发、转移、持续和晚期(FIGOIVB期)子宫颈癌患者,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是一线治疗药物(1级推荐)。推荐意见2:对于复发、转移、持续和晚期(FIGOIVB期)子宫颈癌患者,当CPS评分1分(免疫组化法22C3pharmDxassay)时,推荐顺粕/卡柏+紫杉醇+帕博利珠单抗十贝伐(珠)单抗进行治疗。用药方案为顺粕(50mgm2)/卡粕(AUC5)+紫杉醇(175mgm2)+帕博利珠单抗(200mg)+贝伐(珠)单抗(15mg/kg),3周疗,6个疗程后使用帕博利珠单抗(200mg)+贝伐(珠)单抗(15mg/kg),3周疗维持,直至肿瘤进展或毒性反应无法耐受(
6、1级推荐)。推荐意见3:对于复发、转移、持续和晚期(FIGOIVB期)子宫颈癌患者,当CPS评分1分(免疫组化法22C3pharmDxassay),推荐顺粕/卡粕+紫杉醇+贝伐(珠)单抗进行治疗。用药方案为顺粕(50mgr112)/卡粕(AUC5)+紫杉醇(175mg)+贝伐(珠)单抗(15mg/kg),3周疗(1级推荐)。完全缓解(CR)患者6个疗程后使用贝伐(珠)单抗(15mg/kg),3周疗维持直至肿瘤进展或毒性反应无法耐受。部分缓解(PR)或SD患者可选择顺粕(50mgm2)/卡粕(AUC5)+紫杉醇(175mgm2)+贝伐(珠)单抗(15mg/kg),3周疗,持续用药,直至毒性反应无
7、法耐受再使用贝伐(珠)单抗(15mg/kg),3周疗维持治疗(2A级推荐)。推荐意见4:患者因药物可及性和经济原因无法使用帕博利珠单抗时,也可使用其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替雷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和化疗贝伐(珠)单抗和化疗的使用方法同上,目前已有证据(NCT05247619)支持这一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2B级推荐)。推荐意见5:对于复发、转移性子宫颈癌患者,可使用卡度尼利单抗(10mg/kg)+顺船(50mg/m)/卡粕(AUC5)紫杉醇(175mg/nV)+贝伐(珠)单抗(15mg/kg)(3周疗),达CR患者6个疗程后停止化疗,然后用卡度尼利单抗(10mg/kg)+贝伐(珠)单抗(15
8、mg/kg),3周维持治疗。PR或SD患者持续用药直至肿瘤进展或患者无法耐受再使用卡度尼利单抗(10mg/kg)+贝伐(珠)单抗(15mg/kg),3周疗维持治疗(2A级推荐)。推荐意见6:化疗联合使用贝伐(珠)单抗时,可根据既往药物使用史选择粕类药物,如果患者既往无顺粕使用史或曾接受扩大野放疗(骨髓储备功能受损,对卡柏耐受性差),首选顺粕(1级推荐)。既往有粕类特别是顺粕使用史的患者,可选择卡船(2A级推荐)。推荐意见7:替索单抗(TIVDAK)在中国上市前,不推荐在临床研究外的子宫颈癌患者使用替索单抗联合化疗和贝伐(珠)单抗(2A级推荐)。推荐意见8:尚无证据证实PARP抑制剂对子宫颈癌有
9、效。不推荐在临床研究外的子宫颈癌患者使用PARP抑制剂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2A级推荐)。2 .评价子宫颈癌患者能否从贝伐(珠)单抗治疗中获益的方法推荐意见1:子宫颈癌患者接受贝伐(珠)单抗治疗前,可使用Moore标准对获益程度进行评估(2A级推荐)。推荐意见2:由于Moore标准未在亚洲女性中进行效能验证,中国患者可参考这一方法决定是否使用贝伐(珠)单抗(3级推荐)。3 .子宫颈癌患者使用贝伐(珠)单抗进展后的治疗推荐意见:替索单抗在中国上市后,对于已接受多线治疗的子宫颈癌患者,特别是既往有贝伐(珠)单抗使用史的患者,可使用替索单抗,用药方法为2.0mg/kg、最大剂量200mg、3周疗。基于
10、现有证据,使用替索单抗时可以不常规检测TF表达状态(2A级推荐)。4. TKI治疗晚期、复发和转移子宫颈癌的临床证据和推荐意见已有多项临床研究在晚期、复发和转移性子宫颈癌患者中评估TKIs的疗效,包括西妥昔单抗(cetuximab,爱必妥)、厄洛替尼(erlotinib,特罗凯)、舒尼替尼(Sunitinib,索坦)、拉帕替尼(Iapatinib,泰立沙)、帕嗖帕尼(pazopanib)、阿帕替尼(apatinib,艾坦)、安罗替尼(anlotinib,福可维)、苹果酸法米替尼(famitinib)等。推荐意见1:对于复发性子宫颈癌,TKI联合免疫治疗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可作为TKIS二线应
11、用的首选方式(2A级推荐)。推荐意见2:单药TKIs的疗效有限,不建议常规使用(2A级推荐)。推荐意见3:推荐子宫颈癌患者参与针对TKIs疗效的确证性研究(1级推荐)。5、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特殊病理类型子宫颈癌的临床证据和推荐意见推荐意见1:复发性子宫颈神经内分泌癌患者可使用TPB方案拓扑替康075mg/m2、第13天;紫杉醇175mg/m2;贝伐(珠)单抗15mg/kg;3周疗,直至肿瘤进展或患者无法耐受(2B级推荐)。推荐意见2:使用TPB方案时建议常规对ClT进行11级预防(2A级推荐)。三、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使用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子宫颈癌产生的不良反应总体可控、患者耐受性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血管 生成 药物 子宫颈癌 患者 推荐 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20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