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上消化道息肉内镜下切除术诊疗精要.docx
《消化内科上消化道息肉内镜下切除术诊疗精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化内科上消化道息肉内镜下切除术诊疗精要.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消化内科上消化道息肉内镜下切除术诊疗精要消化道息肉是临床常见的疾病,早在1952年就有人把息肉归入癌前状态,并以此为依据,对息肉患者行胃大部切除术、结肠切除术等。自内镜问世以来,对息肉有了全新的认识,使其得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不仅可以对息肉进行全瘤活检,治疗其出血等症状,而且可以阻断癌的发生。消化道息肉摘除已成为内镜下最基本、开展最为普遍的微创治疗。与手术相比,痛苦少,费用低,已越来越多地为消化科医师所掌握,患者所接受。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和新技术的不断开发,内镜下息肉切除适应证和禁忌证也在变化,原来属于禁忌范围现已变为适应证,临床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分析决定。一、息肉切除适应证和
2、禁忌证(一)适应证(1)各种大小的有蒂息肉和腺瘤。(2)直径小于2cm的无蒂息肉和腺瘤。(3)多发性腺瘤和息肉,分布散在,数目较少。(二)禁忌证(1)有内镜检查禁忌证者,如严重的心肺疾病。(2)直径大于2cm无蒂息肉和腺瘤。(3)多发性腺瘤和息肉,局限于某部位密集分布,数目较多者。(4)家族性腺瘤病。(5)内镜下形态已有明显恶变者。(6)有心脏起搏器者,因高频电可能对起搏器产生干扰,故对于放置有心脏起搏器者,不宜行高频电息肉摘除。二、息肉切除方法(一)高频电息肉切除术1.器械准备(1)高频电发生器:高频电发生器是利于高频电流通过人体时产生的热效应,使组织凝固、坏死来达到息肉切除、止血等治疗目的
3、。其电流频率是大于300kHz,无神经效应,对心肌无影响,对人体绝对安全。各种类型的高频电发生器均可产生电凝、电切和电凝电切混合电流。切开波是连续等高的正弦波,通电单位面积电流密度大,在短时间内局部组织达到很高温度,使组织水分蒸发、坏死而达切开效果,凝固波是间歇减幅正弦波,通电时局部组织温度低,不引起组织气化,仅使蛋白变性凝固,达到止血目的。电切波组织损伤小,但凝血作用弱,易引起出血;电凝波有止血作用,但组织损伤大,易引起穿孔。混合波是根据需要可选择一定比例同时发生电凝、电切波。息肉切除时选择何种波形电流并无严格规定,要根据操作者习惯和息肉具体情况而定。(2)圈套器:按圈套钢丝张开的形状分为六
4、角形、新月形和椭圆形3种。适用于有蒂息肉和直径大于O.5Cm的无蒂息肉。(3)热活检钳:与普通活检钳相似,能咬取组织并通电灼除息肉。钳取中央组织不会灼伤,可做病理学检查。(4)电凝器:前端呈球形,与热活检钳相似,通电后可灼除息肉,适用于直径小于05cm的息肉。与热活检钳不同的是不能取活检。2 .术前准备术前应了解患者的全身脏器功能,检测凝血机制,如有凝血机制障碍,应纠正后才施行。停用抗凝药物1周以上。内镜下息肉切除一般可门诊施行,但对无蒂较大息肉或多发性者,估计出血、穿孔危险发生可能性较大者,以住院治疗更为稳妥。小儿尤其是学龄前儿童一般需要在麻醉下施行。向患者交待病情,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需禁
5、食46h以上,咽部局部麻醉,解痉剂和镇静、麻醉药可酌情应用。电极板敷以湿纱布,捆绑于患者右侧大腿或小腿部位。取掉患者所有金属物品,以免导电造成损伤。仔细检查高频电发生器与患者、内镜及电源连接情况,确保连接无误。取左侧卧位,并可依息肉生长部位调整体位,以易于观察,易于圈套电切为原则。3 .操作方法首先在内镜下做完整的检查,一旦发现息肉,观察其部位大小、形态和数目。套持息肉时要利用调节镜端的弯角、旋转镜身、改变患者体位方向等,使息肉置于视野中央,充分暴露,息肉与镜端的距离一般保持2cm为宜,若体积巨大,可适当远些。插入圈套器,令助手打开圈套器,最好套器面与息肉相垂直,套持息肉。依息肉形状不同选择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消化 内科 消化道 息肉 内镜下 切除 诊疗 精要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23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