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终版(含分析报告及调查问卷).docx
《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终版(含分析报告及调查问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终版(含分析报告及调查问卷).docx(5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XXXX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XX校区办公室学生就业促进委员会XX分会调研部2024年4月24日目录(附链接)一、摘要二、前言1 ,调查选题2 .研究目的3 .研究方法三、问卷数据及数据分析1 .学生版单题分析1)职业规划2)工作单位3)获知就业信息的渠道一4)素质能力5)就业协议或合同6)就业困难原因2 ,企业版单题分析1)招聘人数2)资格证书要求3)简历注重的内容4)面试出现的问题5)看重毕业生的东西-6)应届毕业生存在的不足3 .学生版与企业版对比分析-1)薪酬2)对工作条件的要求.一-3)就业指导与帮助4 、学生版主观题分析5 、企业版主观题分析四、调查结论五、调查建
2、议六、就业新动态1)新闻1留学页页页 页页页页页页页页页页页页页页页页页页页页页页 页页-4-4-5-5-5-7-810121314142418192122242428323637-3844442)新闻2创业3)新闻3公务员考试46页七、能量补充站页页页6 6 74 4 4律研业法考创八、结束语1)电子资源下载49页2)参考文献一览49页九、附录1)学生版问卷51页2)企业版问卷52页XXXX大学XX校区校园招聘会情况调查报告摘要:通过4月24日校园招聘会现场举行的问卷调查,我校就业办对大学生就业观和不同企业的人才需求进行了研究。本报告分析了我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情况以及企业的基本用人需求,
3、进一步探讨当代大学生所需的素质能力和就业指导,寻求提高我校毕业生就业率的途径,并提出可行性建议。关键词:校园招聘会企业大学生就业一、调查选题现阶段我国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但社会可提供的就业岗位增长相较缓慢,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同时,毕业生就业市场化与毕业生滞后的就业观之间的矛盾显得愈加突出,毕业生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就业的态势尚未形成,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这些都影响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时下又将是毕业生就业的高峰期,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和对目前就业形势的认识,我们组织了此次调查。二、研究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我校大学生的普遍就业观念及综合能力水平,分析我校大学生的就业优势及存在的
4、不足,同时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概况,从而根据企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对大学生提出建议和指导,以便以后为学校提供就业指导工作资料与对策依据,也使在校大学生在整个大学学习期间进行以提高就业竞争力为目标的就业准备,培养大学生追求最优选择和最佳就业的精神与品质。三、研究方法及过程(一)研究方法:本次调查采用流动派发问卷的形式,问卷共设置为两个版本,分别为学生版和企业版,分别对相应调查对象发放问卷,并采取填完即收和设点回收的形式回收问卷。各版本调查情况见下表:学生版企业版发放问卷数305100回收问卷数30192回收有效率98.7%92.0%根据上述两个版本的问卷,本次调查报告的研究过程为:学生版单题分
5、析一企业版单题分析一学生版企业版对比分析一学生、企业版主观题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合理性建议。(一)问卷统计及数据分析:1、学生版单题分析:Ql、您在什么时候做职业规划:(单选)()A、大学之前B、大一期间C、大二期间D、大三期间E、大四期间F、尚未做大学之前数据显示,我校将近三成(29.90%)的学生在大三时开始做职业规划,28.57%的学生在大四时才开始做职业规划,而有25.58%的学生在大一(9.63%)和大二(23.95%)时就已经开始做职业规划,只有极少部分的学生(1.33%)在大学以前就开始做职业规划。另外,还有14.62%的学生尚未做职业规划。这说明我校大学生普遍对就业关注较晚
6、,就业意识还不够强烈,出现以上现象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大部分大学生是在大三以后才开始做职业规划。大一大二的学生大都将生活重心放在学习和社团工作中,忧患意识较弱,对当前就业形势没有进行过具体的了解,也没有有意识的对自己进行深入剖析,并为自己将来就业做好考虑和规划。这会使在校大学生对未来的就业毫无准备,缺乏就业竞争力。这也是加剧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潜在因素。而大三的学生陆续结束了紧张的课程安排,即将踏入社会,于是就把注意力更多地转移到就业和职业规划上来。另外,我校学生在大一甚至更早前为自己做职业规划的并不多。资深教育专家尹奕光博士表示,职业规划的教育与普及应该放在中学阶段。根据XXXX报
7、报道,早日关注就业,有利于大学生通过认识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和价值观来充分了解自己的就业趋向,且能在毕业时掌握最近几年的就业形势,提前为毕业后的就业做好准备。一小部分毕业生在大一之前就开始了解就业动态了,这说明在面对愈演愈烈的就业竞争时,我校部分毕业生忧患意识与大局意识都有所增强。对此,学校职业规划方面的就业指导工作不够完善,也是导致大学生做职业规划太晚甚至没有做职业规划的原因之一。许多高校注重学风建设,英语四、六级过级率等,而忽视了就业及创新创业方面的工作。高校真正关于就业及创业方面的讲座或报告会比较少,导致在校大学生即使想做职业规划也有心无力,不知从何做起。因此大部分学生做职业规划的时间
8、较晚。Q3、您期望进入的工作单位是:(限选三选)()A、行政机关B、教育单位C、科技单位D、卫生机构E、国有企业F、私营企业G、外资企业H、合资企业I、其他数据显示,大部分毕业生希望进入国有企业(48.84%)和外资企业(46.84%)。同时,科技单位(28.90%)、行政机关(24.25%)、私营企业.26%)和合资企业(19.60%)也颇受毕业生青睐。还有14.62%的学生期望进入卫生机构,10.63%的学生选择了教育单位。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对于一个即将走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来说,职业选择是他们所面临的人生中最重要的选择之一。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大学生自主择业已是大势所趋。
9、而由于当前社会生活压力增大、工作流动性大、就业竞争激烈,大学生群体逐渐倾向于选择工作环境稳定、具有较好社会保障的工作,因此国有企业和各级行政机关成为近年来大学生工作选择的重点,而多数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大学生也是出于这种就业心态。同时,工资薪酬相对较高、发展机会较多的外企企业也是大学生群体考虑的重点。对于刚毕业出来找工作的大多数大学生来说,拿一份较高的薪酬是主要的择业目标,这使他们生活迅速得到保障,有了物质基础,也给自己留了一份发展空间,先稳定后谋发展,而且外企有系统的培训制度能让工作能力快速提高。所以,选择到外企的毕业生较多。我校是以医药类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因此不少学生都期望到与自身专业对口的卫
10、生机构和科技单位工作。而我校并非师范类学校,缺乏对学生的教育类职业培训和指导,使我校学生在教育行业的就业竞争力不大,选择毕业后到教育单位工作的学生只占少数。Q4、您获知就业信息较常用的渠道有:(限选三项)()A、人才市场B、杂志报刊C、外界媒体D、亲友告知E、导师推荐F、班级Q群G、就委微博H、就委宣传栏I、就委飞信J、就委微信K、学校就业网L、其他l.00%90.00%80.00%70.00%681196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00%41.53%导1存iI信调查显示,我校学生主要是通过人才市场(68.11%)、外界媒体(41.53%)和班级
11、Q群(34.22%)来获取就业信息的,还有学生是通过学校就业网(22.92%)导师推荐(20.60%)和亲友告知(20.60%),只有少部分学生利用就委微信(23.28%)杂志报刊(9.97志、就委飞信(9.97%)就委宣传栏(9.63%)和就委微博(4.98%)来获取就业信息。导致以上现象出现的原因有以下几点:数据显示,学生更喜欢通过人才市场、外界媒体来获取就业信息。随着中国人才市场和用人市场都在迅速走向成熟,中国人才市场上人才的分类和职位的类型都越来越细化,毕业大学生在人才市场根据自身技能和就业期望可以有更多样化的选择。且近年来,网上人才市场也以不容商量的强劲势头,成为了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
12、的主要渠道,使大学生的求职就业更方便快捷。大学生渐渐趋向选择新型渠道来获取就业信息,如各种社交工具和网络媒体,微博、微信、飞信、QQ、网络浏览器等互联网工具层出不穷,致使大学生使用这些新型渠道的原因主要是使用社交工具和网络求职降低了学生的求职成本,使大学生不用四处奔波也能轻松获取就业信息,因此也有不少学生选择这种方式。调查显示,大学生使用社交软件多为维护强关系社交圈子(“强关系”社交圈子包括现实生活中的朋友,亲人、老师、同学等),尤其体现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强关系的社会资本往往起到重要的作用。相比之下,大学生对弱关系(“弱关系”社交圈子主要由网络上素未谋面的陌生人组成)社交圈子维护较少。所以毕
13、业生较多由班级QQ群、亲友告知、导师推荐等渠道获取就业信息,而使用微博、飞信和微信来了解就业信息的情况较少。Q6、您认为您在就业时应该具备的素质是:(限选三项)()A、沟通能力B、学习能力C、应变能力D、组织能力E、抗压能力F、执行能力G、创新意识H、合作精神I、工作经验J、工作态度K、专业技能L、其他数据显示,六成以上的毕业生认为学习能力(69.77%)和沟通能力(67.44%)是在就业时应该具备的素质。也有部分毕业生觉得应具备的素质是应变能力(30.9%)、工作态度(24.58%)、执行能力(21.26%)、合作精神(14.62%)、专业技能(14.29%)O只有少数毕业生认为工作经验(7
14、.97%)、组织能力(3.65%)是就业时必备的。导致以上现象出现的原因有以下几点:在多项影响就业质量的原因中,学习能力决定了一个人的发展空间、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更是对其工作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学校学习获得的只是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与实际工作还有一定距离的,而且技术总是在不断发展的。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中是否能继续有效的自学,提升专业能力,从而快速适应工作需要和环境变化,是提高就业质量的重要因素。在企业面试的过程中,毕业生能否成功说服面试官,能否成功去拥有一份工作岗位,也在于毕业生是否具有优秀的沟通表达能力。优秀的沟通表达能力,能够让毕业生在面试的过程将自己所具备的所有优点表达
15、出来,在今后的职场中也能为自己的工作的增添色彩。员工也是团队的一部分,优秀的沟通能力不仅能够很好的协调整个团队,提高团队的效率,而且在商业洽谈中也能为企业带来良好的效益。因而,企业也较看重毕业生的沟通表达能力。部分毕业生就业第一年都是从基层做起,专业优势还显现不出来。而且高校的教育内容与企业的专业技术需求存在脱节,大学生在学校里获取的专业能力并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另外,毕业前学生在学校忙于学习和各类社团活动,毕业后学生刚踏入社会,缺乏工作经验和实践操作,也是毕业生在求职中不可避免的难题。但毕业生认为大家的起点相同,在与其他素质的比较中,工作经验不是在求职中占有最为突显的地位。Q7、您签订就业协
16、议或劳动合同时容易忽略哪些方面的内容:(限选三项)()A、单位信息E、工作时间I、违约金额B、合同期限F、劳动合同J、试用期说明C、工作内容G、社会保险L、其他D、工作地点H、单位福利45.00%40.00%35.00%30.00%25.00%20.00%15.00%10.00%5.00%0.00%41.20%20.60%r.se%单位信S试明 离金颔 单位曾 社会修 劳动合同 工作时间 工作普 工作内容 合 IESg调查显示,多数毕业生在签订就业协议或劳动合同时容易忽略试用期说明(41.20%)、违约金额(38.54%)的内容。部分毕业生对就业协议或劳动合同的社会保险(32.23%)、合同期
17、限(30.23%)、单位福利(23.92%)、劳动合同(22.92%)、单位信息(20.60%)、工作内容(19.27%)较容易忽视。还有较少的学生忽略就业协议或劳动合同上工作时间(24.61%).工作地点(8.64%)、其他(1.66%)的内容。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虽然我校提供就业相关的法律指导,但我校毕业生不重视就业相关法律指导,学习热情不高,因此法律知识不够全面。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或劳动合同时,多数情况下只注意到与用人单位的口头协议,缺乏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安全意识,容易忽略就业协议或劳动合同的相关内容。若遇到就业纠纷时,毕业生将会处于不利的一方,造成自身权利的损害。学校除了提供
18、职业规划、就业前景分析等指导外,提供就业法律指导也是必要的。虽然学校会提供相关的就业法律指导,但这些指导往往局限于签订就业协议阶段,且多局限于擅长的诚信教育、签约辅导等学生短期需要的指导,不能使毕业生从法律上认清就业的过程以及到不同单位就业的差别。据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现存问题谄议口显示,我国的毕业生就业协议虽然对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的义务和责任做了明确的阐述,但各项条款内容简单,而且内容涉及范围较窄,而对于毕业生的工作年限、工资待遇、工作岗位、工作条件、违约情形和违约责任等内容都没有涉及,一旦产生纠纷就很难处理。Q8、您在择业就业中有哪些困难:(限选三项)()A、自身能力不强B、心理素质
19、较差C、求职技巧生疏D、实践经验缺乏E、职业定位不清F、社会关系欠缺G、就业信息不足H、就业方向较少I、就业竞争激烈J、行业性别歧视K、其他具他行业性别歧视 就业竞争激烈 就业方向较少 就业信息不足 社会关系欠缺 职业定位不清 实践经蛤缺乏 求职技巧生疏 心理素质较差 自身能力不强由数据可得,近半数大学生在择业就业中存在求职技巧生疏(46.18%)和实践经验缺乏(47.5设)的困难,部分学生在择业中存在的问题有职业定位不清(37.87%)自身能力不强(32.23%)就业信息不足(23.59%)和就业方向较少(20.93%)等。还有不足两成的大学生存在社会关系缺乏(19.27%)、就业竞争激烈(
20、18.94%)、心理素质较差(24.61%)和行业性别歧视(6.98%)的困难。导致以上现象出现的原因有以下几点:当代学生以接受应试教育为主,步入大学后又缺少了摄取实践经验的主动性。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实践经验仅限于校内社团以及短期兼职,而这两项并不能给大学生带来过多的关于未来就业的帮助,因此实践经验的缺乏也是情理之中。同时求职技巧生疏也是导致就业难的一大原因,求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质量,同时也是他们寻求职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祛码,大学生在学期间若没能把握机会提升自身求职能力,培养求职技巧,终会落入窘境。在择业过程中,许多大学毕业生参照社会对职业的认知度来定位,并没有在求职时正确评估
21、自己,从而导致求职无路,陷入迷茫。关于自身能力不强这一困难,政府的管理体制、高校的培养模式和学生自身的主动意识都是导致这一困难出现的原因。还有学生的自信心也将影响其对自身能力的认知,长期以来的体制化教育使得中国学生缺少主动探索能力和自我约束意识,进入大学自由时期的学生,应该学会自我认知并不断完善自身的各项能力。2、企业版单题分析:Q1、贵公司今年计划招聘的人数与去年相比:(单选)()A、增加B、持平C、减少D、不清楚不清楚如图所示,大部分企业今年计划招聘的人数较去年有所增加(70.65%),两成左右的企业今年招聘人数则与去年持平(23.91%),少数企业今年计划招聘人数比去年减少(4.36Q,
22、少部分企业对今年招聘人数与去年相比并不清楚(1.09%),导致以上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根据某机构发布的2023典范企业人才招聘状况报告显示,中国行业领先的典范企业们多数经历了快速扩张的发展周期,采取稳健、可持续的发展战略和人才管理策略。而应届生已经成为企业的一项长期、重要人才资源。由此可见,随着市场的变化,企业方对于应届生这样的“新鲜血液”,需求不减。而且我校作为一个医药类大学,大多数医药企业对我校应届毕业生需求逐年增加。在这个经济全球化时代,多数企业处于稳步发展期。所以多数企业的招聘人数与往年相差不大,但在稳中有逐步增长。多数企业在招聘会中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以此希望能吸引到更
23、多应届毕业生成为该公司的员工。只有较少企业相比往年,招聘人数有所下降,究其原因,企业为了缩减人员成本,会对招聘的岗位数量有所限制,因此不可能在同个岗位上招聘较多员工。2023年企业招聘人数对比22、23年数据可得,企业招聘人数较去年有所增加。大部分企业所招聘人数较去年同比增长了8%,而招聘人数比去年减少的企业增加了0.7%,另外与去年招聘人数持平的企业则降低6%,不清楚招聘人数变化的企业下降2%。这说明了大多数企业招聘人数的情况还是较可观的,应届生已经成为企业的一项长期、重要人才资源。Q4、贵公司建议当代大学生考取何种资格证书:(限选三项)()公共营养师证书人力资格证书A、会计从业证书B、药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生 就业 调查 告终 分析 报告 问卷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26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