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市鄂伦春民俗旅游开发研究分析旅游管理专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河市鄂伦春民俗旅游开发研究分析旅游管理专业.docx(2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摘要IAbstractII前言1一、民俗旅游开发概述3(一)民俗旅游开发研究的概念3(二)民俗旅游开发的利弊3二、民俗旅游开发研究的原因及设计方案7(一)民俗旅游开发研究的背景及原因7(二)民俗旅游开发研究设计方案分析8三、黑河市鄂伦春民俗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9(一)鄂伦春民俗旅游的种类及特点9(二)鄂伦春民俗旅游开发存在问题9四、黑河市民俗旅游开发研究的实施与其对策11(一)针对民俗活动的建议与对策11(二)针对鄂伦春旅行社的建议和对策13(三)针对鄂伦春旅游供应商的建议和对策14(四)针对鄂伦春当地政府的建议和对策15结语16引文17参考文献18后记错误!未定义书签。目前以弘扬民族民间文化
2、,展现民族地域风采为主要内容的民俗旅游成为旅游的特色之一。本文围绕黑河市鄂伦春民俗旅游开发进行研究,基于相关概念界定,民俗旅游开发利弊等,从黑河市鄂伦春民俗旅游开发角度出发进行深入探讨,对民俗旅游开发尚存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民俗旅游开发对策与建议,以期为相关管理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关键词:黑河市鄂伦春;民俗旅游;旅游开发AbstractAtpresent,folktourismwiththepromotionofnationalfolkcultureandthedisplayofethnicregionalstylehasbecomeoneofthecharacteristics
3、oftourism.Withthedevelopmentanddevelopmentoffolktourism,theinfluenceontourismhasbecomemoreandmoreimportant.ThispaperfocusesonthedevelopmentoffolkloretourisminElunchun,HeiheCity.Basedonthedefinitionofrelatedconceptsandthetheoryofthe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offolktourismdevelopment,thispaperdiscusses
4、thedevelopmentoffolkloretourisminHeilongjiangElunchunasanexample,analyzestheexistingproblemsoffolktourismdevelopment,andthenproposesFolkloretourismdevelopmentstrategiesandsuggestionsfordifferentroles,inordertoprovidevaluablereferenceforrelevantmanagers.Keywords;Elunchun,HeiheCity;folktourism;tourism
5、development民俗旅游是近年来蓬勃发展的一种旅游新型模式,是当今旅游业发展的一大潮流之一,民俗旅游资源独具特色与发展潜力的优势资源,国内外已有很多民俗旅游文化体验为模式的成功案例。例如西班牙的斗牛节,巴西里约日内卢的狂欢节,德国慕尼黑的啤酒节等,每年都吸引着众多的境内外游客,在当地的旅游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更希望到不受污染的大自然和传统文化保留得较好的地区旅游度假。这种趋势促进了生态旅游在各地的蓬勃发展,己俨然成为保护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有效方式。同时也为当地经挤的兴起与腾飞提供了巨大的动力。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业也越来越得到重视,企业在开发民俗旅游方面也作了
6、不同的尝试,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经验。因此,以黑河市鄂伦春民俗旅游为例,进一步探讨研究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的规划开发,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现实作用和意义。目前,以弘扬民族民间文化,展现民族地域风采为主要内容的民俗旅游成为旅游的特色之一,随着民俗旅游的开发和发展,对民俗旅游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国内学者对关于民俗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张辉(2012)认为,生态旅游要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创收。利用民俗文化旅游原生态作为创收亮点,打造生态旅游新概念。民俗文化旅游市场,极少数的旅游产品拥有独一无二的天然民俗文化资源,具有不可替代的旅游体验价值。要突出本地的独有的旅游特色,才能使其旅游体验独
7、具差异性,旅游者络绎不绝。何群(2016)认为,体验旅游开发要具有当地特色。各种旅游资源都分布在与之相适应的地理环境和区域环境中,带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和区域特征,这也正是旅游资源不可移动性特色的体现。离开了资源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的特色性就会完全变化,所以每一处体验旅游开发都要与当地的自然人文环境相适应,体现出当地特色,这样才能使旅游资源发挥自身最大吸引力。刘易东(2019)认为,体验式率旅游虽然提倡自然的、原貌的。但是,由于有些旅游开发企业对此了解不足,过度开发,影响了旅游地的原生态环境。旅游开发带来了经济效益,提高了民俗旅游地的居民的生活水平,为年轻人创造更多的机会。但是,旅游也带来了一些让
8、村民不愿见到的现象,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传统民俗文化的消亡都是有待解决的问题。民俗旅游地的原住民和开发者都肩负着保护和传承傣族文化的历史重任,如何协调好远期旅游目标与当前利益的关系以达到和衷共济“双赢”的目的,是摆在原住民和开发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问题。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保护传承方面一定要高瞻远瞩,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中长期规划,以保护和传承人类文化资源的高度使命感和责任感。因而本文对该问题进行探究,以期促进鄂伦春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促进其发展。一、民俗旅游开发概述(一)民俗旅游开发研究的概念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是指针对已经发现的且具有相当旅游综合价值的民俗旅游资源进行发掘、整理、设计和创造
9、的过程。或者说,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就是以某一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为原材料,经过旅游专家和相关学者共同参与加工改造,使其成为具有旅游多种功能并可产生旅游综合效益的旅游景区或景点的过程。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现代旅游经济文化产业活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一般以特定的民俗环境、民俗载体、民俗情境和民俗活动为基础,通过一定的现代技术方法,将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转变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相当吸引力的民俗旅游景观、设施和服务。(一)民俗旅游开发的利弊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来说,民俗文化旅游作为新的旅游形式,对旅游业的未来发展意义重大。不仅仅直接增加财政收入,还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它能促进宾馆旅社、交
10、通运输、邮电通讯、商业贸易的同步发展。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属于收效高和见效快的朝阳产业,而且对环境污染小。是目前大部分乡村地区发展的重要渠道。民俗文化旅游可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带来新思路。首先,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农业产业转型。乡村民俗文化旅游是传统农业的关联产业,有助于促进农村地区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可形成旅游业带动三产,而带动工业和农业。如民俗文化旅游的兴起,可以带动旅游产品加工制造和农业观光创意等农业生产。而这些产业的发展和创造同样又能促进产业集聚,从而吸引更多游客,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其次,“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促进经济增长多元化。世界旅游组织认为,旅游行业增加一个直接就业人
11、员,能为其他行业创造多于5个的工作岗位,因而乘数效应是明显的。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不仅可以为广大乡村地区剩余劳动力创造就业的工作机会,也为周边地区的农副农产品提供市场,从而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因为乡村旅游规模不断扩大,伴随而来的旅游接待对特色农副产品、生活食品饮料等的需求也不断加大,从而在乡村旅游接待与周边地区形成了稳定的合作互动,拓宽旅游的产业链,辐射更大。对于农民经济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提升来说,首先,提升农民经济生活水平,发展乡村的农业生产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农民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又不局限于农业生产,可以通过多元化的经营方式,从而创造更高的附加值。开展农家乐旅游的人力物力投入低
12、于农业,且对于农户生活水平提高促进明显。农家乐旅游业的发展,也能带动周边乡村经济的发展。围绕乡村旅游,全村范围内就绿色蔬菜、旅游接待、鸡羊养殖等,根据农户自身条件进行分工,形成互利共赢局面。而且根据特色农产品,可以进行农副产品加工,发展特色农特产品。通过多种和农业有关经济活动,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和空间,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化程度和经济效益,增强农业的集约化程度。从而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升农民经济生活水平。农民也通过乡村旅游活动,直接体会市场经济规律,调整自身经济行为。其次,提高政治文化素质。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给农民带来利益,也对农民的自我管理水平和民主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加强对旅游者接
13、待的管理,形成平等公平竞争的局面,提高服务质量,则会经民主选举产生农家旅游民间协会,明确章程和奖惩措施,使得农民规范竞争,强化监督意识、法律意识和民主意识。协会的形式提高乡村农民自身管理水平,从而自觉进行民主决策,提高农民政治文化素养,加强了组织性、纪律性和全局观念。从弊端来看,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其一,过度开发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遭到破坏目前,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较为困难,存在为经济利益破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拜金浮躁的心态,并不以保护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为首要目的、旅游规划设计师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从经济目的角度出发。随着乡村人员到大城市生活,现代生活逐渐影响传统生活,不少民俗文化项目越来越被人所
14、遗忘。与此同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客的大量增加,异族异地的生活习俗和文化的引入,旅游地传统的民族文化和风情逐渐被同化、商业气氛浓重,民居建筑、服饰、饮食、歌舞等方面也不断同化。有少数民族地区即出现汉化现象,失去其特色的异族风情韵味。在古城镇,为最大限度的获取经济利益,忽视民俗文化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在进行开发同时,将现代建筑材料用到古街宅中,大大降低民俗风情的程度,造成许多民俗文化资源严重破坏。个别地方为追求城市化和现代化,把珍贵居民建筑拆掉,新建西洋式建筑。把上千年的古城墙推倒,为满足城市快速交通需要修建马路等。民俗文化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逐渐消失,民间传统工艺也不断失传。民间艺术品和手工艺品
15、为迎合市场,大量生产,完全丧失其中所蕴涵的文化价值,千篇一律。其二,无序开发,使旅游地形象受损民俗文化是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重要基础。但在注重开发的指导思想下,为追求经济利益,民俗村和民俗产业园等不断出现。而由于缺乏旅游开发经验,项目粗制滥造和相互模仿,同质性严重,影响地方经济发展。缺乏文化内涵,既造成重复低端建设,又使旅游地形象受损,旅游者体验较差,从而造成旅游经济效益下降。其三,伪民俗现象泛滥乡村民俗文化旅游是我国大江南北的民俗文化对应的乡村旅游开发类型。城市郊区或郊县利用其特有的自然景观和名胜古迹,结合地方的民风民俗,吸引游客。它的重要基础是乡村民俗文化,重点是是包括地方性或民族性为标志的
16、民情风俗,如苗寨苗族的民风民俗。伪民俗,就是指毫无根据,瞎编乱造的民俗物以标签或造假的方式解说民俗故事和民间故事等。不是本地的民俗文化,为了适应旅游者主观意愿,生搬硬造,从而影响当地民俗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开发商没有根据民俗文化值和规律展示地方的民俗风情,而不分精华和糟粕,把落后于时代的封建迷信展示给游客。二、民俗旅游开发研究的原因及设计方案(一)民俗旅游开发研究的背景及原因首先,民俗旅游自身的体验优势。鄂伦春独特的原始狩猎文化,原始生活生产方式是最自然的体现。在这里人们可以回到过去去体验鄂伦春族人以狩猎文化形成的独特生活方式。其次,自身经济发展需求。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
17、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鄂伦春狩猎民俗旅游符号再现会推动鄂伦春经济的发展,进而提高鄂伦春族人经济条件改善鄂伦春族人生活水平。而且,鄂伦春狩猎民俗旅游符号再现有利于保护和传播鄂伦春狩猎民俗文化,以及进一步加强各民族文化的交融。再次,具有客观有利环境。国家对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旅游给予了很大的支持。鄂伦春族所在的居住区域也在西部大开发的范围之内,这是开展再现鄂伦春狩猎旅游的一个大的环境优势。鄂伦春族聚居地位于鄂伦春市境内,鄂伦春良好的旅游现状会带动鄂伦春狩猎旅游的发展,这也是开展鄂伦春狩猎民俗旅游开发的一个环境优势。最后,民俗旅游开发存在问题要求探究合理开发路径。之前在鄂伦春地区没有开展过类似的活动
18、,没有活动经验。而且,受到多种限制,活动的观赏性多但参与性会相对较少。一方面,鄂伦春族人分布在中国北部的边缘地区,距离经济发达的客源地较远,地理优势不强,而且交通不便利,这些都是开展旅游的环境劣势。另一方面,鄂伦春族人所在地区经济不发达,旅游接待能力相对较差。再者,人口限制。鄂伦春族人口较少,再现鄂伦春狩猎民俗旅游时旅游规模会受到限制。与此同时,由于时间的推移,在鄂伦春族不断发展的同时有些民俗会被丢弃或在现在的环境中无法实现,例如:由于国家收回猎枪后,鄂伦春族人已不再使用猎枪打猎,以及出于对动物的保护,不可以体验真实的用猎枪打猎。虽然开展再现鄂伦春狩猎旅游符号活动会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但在这同
19、时也会相对破坏当地的环境,会造成一定的污染。故而旅游合理开发必须加以重视。(二)民俗旅游开发研究设计方案分析旅游精品带动战略就是以旅游需求为导向,以旅游资源为依托,在突出各种类型旅游产品特色的基础上通过对旅游资源的深层开发和创新,优化旅游产品,进一步提升旅游产品的特色,形成具有观赏性、特殊性、参与性和文化内涵丰富的区域旅游拳头产品,增强参与市场竞争的实力,从而带动全区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旅游精品带动战略首先要以旅游需求为导向,突出地域特色,提升服务质量,形成品牌景区。其次要以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依托,在对旅游资源的深层开发和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旅游产品的等级,形成旅游精品。再次要增强产品的市场竞
20、争力,通过竞争实现旅游业持续增长。具体开发方案如下图所示。利用这一开发模式设计鄂伦春民俗旅游精品,得出如下结论:一要利用古老的部落、民族风情,突出其民俗风情的独特性、原始性等特点,挑选出具有吸引力的民俗事象开发成专项旅游产品系列;二要注意与自然旅游资源开发相结合,一方面利用自然旅游资源为民俗文化的展示提供舞台,另一方面以民俗丰富活化自然旅游资源。其总体思路是:突出民族文化这一主题;注意专项民俗旅游产品系列的开发;优先发展狩猎旅游、民俗旅游、考古旅游、边境旅游等主题旅游产品。图1民俗旅游精品开发方案设计三、黑河市鄂伦春民俗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一)鄂伦春民俗旅游的种类及特点鄂伦春族是一个由原始社
21、会末期直接跨入现代社会的少数民族,男女老少都精骑善射,具有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黑河爱辉区新生乡,逊克县新鄂、新兴乡是鄂伦春人聚居地,在那里可以领略浓郁的鄂伦春民族风情。鄂伦春将蕴含着鄂伦春民族文化元素的一些节群融入民族风情旅游中,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利用中保护”的原则,纳入更多的民族文化和地域资源,打造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旅游。比如每年6月18日举办鄂伦春族篝火节是鄂伦春人最重要的节庆活动。鄂伦春通过举办鄂伦春族篝火节、旅游纪念品展销会、鄂伦春原生态歌手大赛、鄂伦春民族竞技等活动,丰富鄂伦春族篝火节内涵,着力打造民族旅游节庆品牌。孤儿鄂伦春民俗旅游主要的特点便在其做到了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一
22、)鄂伦春民俗旅游开发存在问题其一,大众化旅游对旅游地民俗文化的冲击文化的独特性与地理环境的封闭性紧密相连,而旅游的发展却与当地的可进入性息息相关。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交通的改善,地理的封闭性被打破,旅游地的传统文化遭到外界强势文化的冲击和同化,地方文化的独特性逐渐消失,一些传统的民族事象正濒临失传的境地,许多项目都亟待进行抢救性恢复。其二,旅游地的民俗文化出现舞台化、商品化、庸俗化的倾向随着民俗旅游的不断开发,鄂伦春地区许多民俗文化正在逐渐失去其传统意义。为了经济利益,许多旅游经营者在开发民俗旅游项目时把具有地域特点的文化弃之不顾,不重视自己的文化结构,只抓住不少旅游者并不关心接待地文化特色的真
23、实含义,而只是为了猎奇的心理,急功近利甚至于一味迎合游客的心理,使民俗旅游流于媚俗的层面上。一些地方民俗文化特色的东西被肆意移植仿照,似乎其存在的基础不再是当地的社会生活,而是旅游者的需求。在许多民俗风情村里,民俗舞台化倾向十分明显,尽管表演者的行头比生活中真实的服饰漂亮百倍,但缺少了该服饰原有的本真韵味,给人以虚假的感觉。有些为了赚钱,甚至不惜欺骗游客,损害了旅游地的整体形象。其三,民俗旅游景点分散,季节性强,开发无序纵观鄂伦春地区的民俗旅游景点,总体感觉是点多、面广、连续性不强、趋同而无吸引力。民俗旅游景点多分布在离中心城市较远的地方,相对比较孤立,与其他旅游景点的距离也较远,连贯性不强,
24、且多数交通不便。来这旅游的很多游客都抱怨坐车时间太长,整个旅游时间几乎都是在车上度过的,并且可参观的景点屈指可数,旅游项目更是年年如此,亳无新意5。这主要是由于没有完整统一的政府旅游规划,包括具体线路、服务设施、导游员的配置等都缺乏长期、总体的计划安排,造成旅游产品趋同,降低了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使游客重游率偏低。其四,缺乏过硬的品牌产品鄂伦春旅游业缺乏过硬的旅游产品,开发的深度、广度和规模都不够,开发出的旅游产品雷同、毫无特色,没有形成“鄂伦春文化之旅”的品牌,难以吸引旅游者。以民俗旅游纪念品为例,鄂伦春可开发的民俗旅游纪念品品种多、地方特色鲜明,但现存的一般缺乏创意、做工粗俗、质量差、品种少
25、且互相雷同,没有开发出过硬的品牌和特色商品。四、黑河市民俗旅游开发研究的实施与其对策(一)针对民俗活动的建议与对策其一,尊重民俗,因地制宜规划项目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不能弄虚作假,业不能跟风模仿。否则不仅难以满足旅游者的客观需要,而且业会影响旅游从业人员的利益。因此,为确保黑河市鄂伦春民俗旅游的良好开发,需保持民俗文化的民族性和真实性,防止过度商业化。要杜绝歪曲理解旅游地民俗文化风情,才能保证独特的民俗文化得以保护和利用。要正确分析地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特色,结合本地和周边竞争环境,选择性地开发民俗文化旅游项目。合理开发和利用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对其进行科学规划和分析,做到准确定位,合理分区和区
26、域互补。并且要和其他旅游资源相结合,开展不同层次的旅游。旅游者已不能满足单一的旅游形式,如观光体验民风民俗。因而在科学规划的基础,加强区域联合开发,实现“资源和客源共享、提高地方乃至区域旅游业的利益。民俗文化旅游依托区内外知名的旅游景点或民俗文化资源集中区域联合开发,使多种资源相互补充,满足游客的一次性和个性化旅游需求。从而扩大旅游者客源市场,提高地方经济收入。其二,鄂伦春需举办节庆活动、提升民俗文化影响力节庆活动形式能够大大提高乡村的知名度,吸引游客,从而提高地方经济和提升农民文化水平。把节庆作为旅游产品进行开发,要注意把传统的民俗文化和现代文化结合起来,从而保持民俗文化的新鲜感、发扬优良风
27、俗,体现时代精神。另外,要把握当地节庆活动的民俗性与独特性,鄂伦春可通过举办民俗文化艺术节,开展主题文化活动,提升乡村农民文化素养。可以根据地方特色季节性,举办季节性节庆活动,满足游客不同季节的游览需求。同时在举办活动时候,加强与周边的合作。因为对于吸引旅游者的发展,鄂伦春省和其相邻的地区加强同类产品的合作不失为一条很好的途径。可以充分利用与周边地区相连通的优势,强化与这些地区的合作。积极地扩大旅游的经济范围,实现旅游信息共享,客流资源的共享,收益的共享以及资源的分享,从而使鄂伦春和周边地区的旅游市场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从而让更多的旅游者留下来,参与到鄂伦春旅游的发展中去,从而让鄂伦春的旅游实
28、现新的跳跃,进入一个新的征程。另外,因为旅游产品是不可移动的,所以如果鄂伦春本地区与客源市场的经济与感知的距离过大会导致市场的开发受到限制。所以我们发展鄂伦春旅游的真正目的就是缩短鄂伦春省与客源市场的经济与感知距离。其三,打造鄂伦春品牌民俗文化产品文化的差异可以引起强烈的旅游诉求,这是因为文化的不同可以引发人们求同存异的心理。但是本文研究的实证表明文化的同质性可以让游客更加的对旅游感兴趣。所以,不同的旅游市场对旅游的要求是有所不同的,这体现了旅游市场需求的多样性。但是对于旅游客源市场要求的不同,这就需要我们对不同的需求做出不同的对待,所以需要根据游客需求多多开发不同的吸引人的旅游产品。来吸引不
29、同国家或者地区对旅游的需求。没有多彩的旅游产品,将会失去一部分游客。所以需要大力推进旅游产品的多元化去提高旅游者数量。真正的旅游不仅要做到多元化,还要对客源地加大宣传力度。不仅仅要宣传特色的旅游产品,还要积极宣传鄂伦春省的旅游软硬基础设施,旅游安全保障以及当地的人文和地理,去减弱文化差异造成的阻力。鄂伦春应当通过对乡村民俗文化资源深度挖掘,从旅游产业向其他产业延伸、通过产品链来优化旅游资源。打造品牌旅游民俗文化项目,如饮食品牌、文艺演出品牌、疗养品牌、节庆品牌,给旅游者提供更多丰富内涵的旅游产品,延长旅游者的游玩时间,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塑造民俗文化品牌难度相对较大,但也要注意品牌打造,口碑营销
30、。如吸引影视作品、艺术写真、文化创作等来地方,借此引起广大潜在旅游者关注,从而进行旅游决策,到达旅游目的地进行旅游体验。其四,加强保护濒临消亡的鄂伦春民俗文化远古的民俗事象,在市场经济冲击下面临消亡。这些民俗文化本身具有珍贵的民族和文化价值,可能目前没有注意到的利用价值。为让优良传统文化继续保持下去,鄂伦春可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保护,以为后期利用进行基础工作。一是制作影像资料,真实地记录民风民俗。用文字、图片摄像、录音和录像等方式将其制成影像资。二是建立的民俗村,保留传统民俗文化。完整地保存或复原民俗村,是保护濒临消亡传统民俗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这样,不仅保护传统民俗文化,可以让游客更深入体验民俗
31、文化。这方面可以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如美国对文化传统保护就甚为重视,不仅将重要的历史遗迹和遗物加以保护,甚至年代稍久和重要、特色的建筑都纳入保护行列。三是分阶段有重点的抢救濒临消失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文物部门应积极参与民俗文化抢救工程,且也要发挥社会效益,让社会群众一起参与其中。抢救优秀文化遗产是长期的工作,需要分清当前工作主次。如当代被淘汰的服饰、工具、用具、民间戏剧、人生礼俗的仪式、宗教的经书、神偶需要重点抢救。从而为后期旅游资源开发和教育等作出重要的工作。(二)针对鄂伦春旅行社的建议和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旅游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旅行社服务设施的陈旧和不配套以及旅游设施的更
32、新速度跟不上旅游业的发展速度,旅游服务质量旅游高峰时下降是各大旅游景区普通存在的现象。旅游业内部有着各种部门,分管着不同的职责,而旅行社无疑在旅游行业内部起着领头的作用,以为他可以通过旅游者销售旅游产品,同时又可以生产旅游产品。在面向国外开展旅游活动的时候,旅行社是一个重要的纽带。但是在面临市场的巨大需求的时候,鄂伦春旅行社的接待能力却显示出很多的不足之处,主要原因有:其一,观念没有与时俱进,竞争手段过于单一。鄂伦春省旅行社的观念与很多地区旅行社的观念都有着很大差距。二是在经营理念方面,没有质量保障意识,树立很好的品牌意识,做一个独有的高质量品牌是吸引顾客的只要条件。三是在人力资源方面,没有意
33、识到人才的重要性,缺乏人力竞争意识。其二,行业内分缺乏专业化,资源的整合以及资源的优势互补。鄂伦春省旅行社分工不专业,每一类的旅行社的旅游产品设计、生产、开发到接待等环节都属于旅行社的经营活动。针对这一现象,首先鄂伦春旅行社应该联合制定规范旅游从业人员服务的相关标准。其次,旅行社在聘请从业人员时应该注重人员的素质,提升旅游业准入门槛,例如聘请的导游人员必须取得导游证,学历至少是大专以上学历,具备历史地理、心理学、旅游法律法规等各方面的知识,在旅游从业人员选拔之后,对其进行统一的岗前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之后定期开展培训工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为旅游从业人员提供外出培训的机会。除此
34、之外,旅行社也可以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相应的补贴,对他们的工作表示支持和理解。只有提高鄂伦春旅行社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才能更好的实现旅游景区管理的规范化、旅游服务的一体化,所以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至关重要。(三)针对鄂伦春旅游供应商的建议和对策旅游商品研发需要全面思考游客的现实需要,思考游客的好奇心理。也就是寻求商品新奇、独特、时尚。对游客来说,都喜欢新颖、时尚的产品,上述全新的颜色、全新的样式、更好的质量、更好的材料,可以达到大众求新心理,可缓和现实工作压力,舒缓枯燥、简单、枯燥的生活。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要注重相关旅游消费品的开发和链接,以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在开发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培养
35、各种民族艺人,使传统的桦树皮画、桦皮器皿、木刻制品、动植物标本等传统工艺品真正走向市场;可以开发民族特色食品,向游人展示鄂伦春人所特有的饮食文化,如传统的老山匠、柳蒿芽、蘑菇和野果等山珍,这些极可能成为独具民族特色的拳头产品;还可以生产专门的旅游纪念品。在开发时还可以链接些新的文化娱乐服务项目,如建设骑射靶场、滑雪场、寒带洗浴、狩猎场所,以及进一步开发漂流探险项目。另外为了处理旅游商品类型不多、雷同问题明显、缺少个性的问题,在此类商品设计的时候,旅游工作者需要全面展现民俗旅游商品的地区特点、民族特点、艺术特点,且全面创建合适的商品系统,才可以全面达到各类旅游人员的个性显示需要。(四)针对鄂伦春
36、当地政府的建议和对策鄂伦春当地政府可以考虑政府优化旅游设施的建设和旅游服务。拓宽了停车场面积布设停车线、停车分区、方向引导指示标识、出入口等内容,极大地改善了旅游停车环境。现市有的景区停车场的面积、设施、环境仍不尽如人意,因此,要对照国家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标准加大投入,予以完善与整改,有条件的景区可考虑建设生态停车场,以满足游客不断增长的停车需求。同时我们的相关部门还可以在景点附近配备相对应的旅游服务,比如代叫出租车,行李寄存看管特色景点直达车服务。这样一来不仅方便了我们的旅行者同时也带动了我们当地人民的经济。还可建立游客集散中心,由于游客集散中心是一个景区的门面,是一个景区形象的整体展示。
37、游客集散中心的一大功能就是服务散客,同时与旅行社的组团出游形成了互补。让不同形式与方式来旅游的游客在不同方面得到较好的服务。结语当前,以弘扬民族民间文化,展现民族地域风采为主要内容的民俗旅游成为旅游的特色之一,随着民俗旅游的开发和发展,对民俗旅游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本文从黑河市鄂伦春民俗旅游开发角度出发进行深入探讨,对民俗旅游开发尚存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民俗旅游开发对策与建议。当前,很多旅游者更希望到不受污染的大自然和传统文化保留得较好的地区旅游度假。这种趋势促进了生态旅游在各地的蓬勃发展,己俨然成为保护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有效方式。同时也为当地经挤的兴起与腾飞提供了巨大的动力。随
38、着经济的发展,旅游业也越来越得到重视,企业在开发民俗旅游方面也作了不同的尝试,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经验。因此,以黑河市鄂伦春民俗旅游为例,进一步探讨研究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的规划开发,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现实作用和意义。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促进鄂伦春民俗旅游的进一步发展。罗明义.旅游经济分析理论、方法、案例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化.2010张辉.旅游经济论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2.(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美)罗彼特M索洛.增长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中国旅游研究院编著.中国旅游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王凯.中国县域旅
39、游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16徐虹.旅游经济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5(英)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参考文献1罗明义.旅游经济分析理论、方法、案例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化.20102张辉.旅游经济论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2.3(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4(美)罗彼特M索洛.增长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5中国旅游研究院编著.中国旅游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6王凯.中国县域旅游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167徐虹.旅游经济学M.北京:
40、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58(英)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理.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龚鹏程.文化符号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9李幼蒸.理论符号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10何群.环境与小民族生存鄂伦春文化的变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11亚吉.鄂伦春狩猎民俗旅游符号解读JL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8(18):11-12+21.12白水夫.关于开发鄂伦春族民俗旅游业的构想J.黑河学刊,2010(Zl):50-5L13尤明慧.大兴安岭鄂伦春族狩猎民俗旅游模式分析J.中国商贸,2016(09):177-178.14乔磊,雷国平.浅析新
41、生鄂伦春民族乡旅游资源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7(02):69-70.15肖琼花.以鄂伦春族文化为依托发展大兴安岭民俗旅游初探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10):76.16闻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一一以鄂伦春族为例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7(09):211-212.17杨凯.试析鄂伦春族桦树皮工艺与民俗旅游业的融合J.美与时代(中),2018(10):77-78.18关金芳,李显国.鄂伦春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03):44-46.19王丙珍.大兴安岭白银纳鄂伦春民族乡田野调查一一论鄂伦春族萨满神话及萨满传承A.黑龙江省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龙江春秋一一黑水文化论集之四C.黑龙江省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2006:11.20刘易东.参与式发展理念在旅游开发扶贫中的运用探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9(03):162-164.21王奇,程舒伟.论东北满族民俗文化的旅游转化J.学术交流,2019(01)22朱海艳.丰富文化内涵是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N.西安日报,2016-09-05(007).23李胜和.“互联网+”助力民俗旅游智慧升级N.西安日报,2016-09-05(007).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28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