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4课学会适应环境融入大学生活.docx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4课学会适应环境融入大学生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4课学会适应环境融入大学生活.docx(1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专题四 学会适应环境 融入大学生活课时2课时(90min)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了解适应的含义(2)了解大学生环境和心理健康两者之间的联系(2)熟悉大学生心理适应中存在的问题(3)掌握大学生心理调适的方法素质目标:(1)帮助学生学会适应环境的变化(2)引导和培养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3)规范学生的道德情操(4)促使学生自觉遵守社会秩序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大学生常见的适应问题、大学生心理调适的方法教学难点:大学生适应性问题的心理调适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教学设计第1节课:考勤(2min)TH颗热(3min)一课前自测(10
2、min)一故事导读(5min)一传授新知(5min)i悭互动(5min)一传授新知(10min)T魁互动(5min)第2节课:传授新知(10min)T课堂互动(10min)一传授新知(10min)一课堂互动(8min)一课堂小结(5min)一课后作业(2min)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设计意图课题第一节课考勤(2min)【教师】自我介绍后,清点上课人数,记录好考勤【学生】班干部报请假人员及原因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新课预热(3min)【教师】阅读本章导言,了解心理咨询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大学阶段在个体一生的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大一新生入校后,面临着城市或学校
3、环境、学习方式、自我菅理方式、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变化,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来调整自我定位,确立新的人生目标.这一系列的适应和调整能否顺利完成,不仅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健康通过导言,引导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状况有巨大影响,也会对其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产生深远影响。大学生应培养积极主动的适应意识,综合采用各种调适策略,勇敢走出自我舒适圈,独立自主,早日适应大学新生活。【学生】阅读、思考、讨论,派代表进行发言【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开始新课题:学会适应环境融入大学生活课前自测(10min)专题四学会适应环境融入大学生活【学习清单】完成一项学习任务后,请在对应的方框中打钩,并进行自我评
4、价(5分为满分)。(详见教材)【课前自测】组织学生进行“大学生适应性量表”(详见教材)【学生】通过自我检测,了解自身问题【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开始课上探索通过课前自测,让学生对入学后的适应状况进行测试,了解自身情况故事导读(5min)【教师】带领学生阅读“无所适从的大学新生“,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小明为什么难以适应大学生活?他该如何改变现状呢?”小明是一名大一新生,带着对大学的憧憬进入了某职业院校,亲切的同学、宽敞的教室让他觉得非常新鲜,觉得一直盼望的、轻松又丰富的大学生活就要开始了。但一看课程表,他就傻眼了,从周一到周五,课程得满满的,晚自习还要做实验。上课时老师讲得飞快,
5、很多知识需要自己在课下学习,作业也没有老师辅导,学习进程全靠自己掌握,自己都不知道学会了什么,平时也没有测验,真担心期末考试。没有了父母、老师的监督,上课大多靠自觉,自己也渐渐开始散漫。同学们下课都有自己的安排,看着那么多社团,都不知道报哪个好。小明觉得自己平时虽然很忙,看上去也挺充实,但却不知道忙了什么。这几天,他D中总有个声音问自己:这就是我要的大学生活吗?【学生】阅读、思考、讨论【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开始讲解新知通事#1卖,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小明难以适应大学生活,他应该如何改变现状传授新知(5min)【课堂互动】教师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你觉得大学新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6、学生】聆听、思考、主动回答【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继续讲解新知通过知识讲解,课堂互动,使学生明白适应的含义、环境适应和心理健康的关系,了解大学生常见的适【教师】讲解新知一适应概述(一)适应的含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自然界所有生物的生存法则。对人类而言,适应环境已经成为生存和发展的一项重要能力。什么是适应?在生物学上,适应是指有机体为增加生存机会而做出的身体上和行为上的改变.在心理学上,适应则表示个体对环境变化做出反应。一般认为,适应是指个体通过不断调整身心,在现实环境中维持一种良好、有效的生存状态的过程.(详见教材)我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总是在不断地变化。适应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人生问题
7、,能否适应环境的变化也是个体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详见教材)(二)大学生环境适应与心理健康环境适应问题是新生进入大学后面临的第一个严竣挑战。与中学相比,大学的生活环境、学习特点、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对求学、交友、恋爱、就业、自我价值的实现等重大人生课题,大学新生难免感到困惑、迷茫,甚至痛苦。一些大学新生会出现各种心理障碍,甚至患上某些心理疾病。(详见教材)对于大学新生来说,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健康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详见教材)二大学生常见的适应问题(一)学习适应问题在大学生常见的适应问题当中,学习适应问题是最重要的一个。进入大学后,面对新
8、的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很多学生会感到难以适应。(详见教材)1 .学习动力不足经过三年苦读进入大学后,大学新生容易产生大功告成、终于可以歇一歇的消极心态;加上身边没有了家长的督促,就容易使中学时压抑得太久的玩乐行为在大学里得到放纵.还有些人进入大学后失去了学习目标,不知道为何而学,也会造成学习动力不足。(详见教材)2 .学习方式的变化中学阶段的学习模式极为简单:老师讲授,学生接受。对于不懂的问题学生可以与老师交流,及时解决。而在大学里,老师不再像中学时一样针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学生要自己去管理学习时间、规划学习目标、安排学习内容、制订学习计划等.这就要求大学生有很强的自制能力和自学能力.
9、(详见教材)3.学习内容的变化中学的学习内容多以书本知识为主,大多是较为固定的基础知识.而大学学习更偏重专业,需要学生在阅读大量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所学内容的规律和特点。大学生在学习时不能只限于教材上的知识,还需要学会杳阅相关的课外书籍、专业文献,进行总结归纳,提出自己的见解,培养研究探索能力。(详见教材)【学生】聆听、记录、思考、理解说一说:进入大学后,你有什么新的打算和目标?通过课堂互动,使学生明确规划的重要性【教师】讲解新知(二)生活适应问题生活适应问题在刚进入大学的新生中较为常见。(详见教材)由于饮食方面的差异,作息时间与生活习惯的不同,气候和语言环境的变化,起居条1牛与家中环境
10、巨大的反差,不少新生对大学生活感到不适应,容易情绪低落,出现烦躁、紧张不安、焦虑等情绪,甚至产生孤独感。大学新生对于生活环境的不适应可能会引发一些相对明显的外在行为,如不能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生活不规律;不能合理消费,开支过度;不能科学安排时间,把大量时间浪费在游戏、打牌等休闲娱乐活动上。另外,可能还有思乡想家、失眠、水土不服等情况。(详见教材)(三)人际关系适应问题进入大学后,学生的人际关系网较中学时期更广,交往方式也较以往更加复杂。面对不熟悉的老师、管理和服务人员,以及来自五湖四海的在学习经历、生活习惯、性格、爱好、价值观等方面都有一定差异的新同学,要建立和处理好多方面的人际关系,就要求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 教案 学会 适应 环境 融入 大学生活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31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