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教案.docx
《《登高》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高》教案.docx(6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登高教案登高教案篇1教学目标1 .整体把握诗歌,体会诗人沉郁苦痛的思想感情。2 .诵读并改写诗歌,学习杜诗语言凝练内涵丰富的特点。3 .赏析情景交融、气象恢宏的艺术特点教学重点、难点1 .赏析首联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的沉郁悲凉的基调。2 .赏析情景交融、气象恢宏的艺术特点3 学课时: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1 .创作背景(代#课件#导语)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杜甫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好像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当时杜甫身居夔州,已经五十六岁,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重阳登高,老人
2、百感千愁涌上心头,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无心游赏,触景伤怀,写下了这千古传唱的诗篇登高,抒发了自己的内心的无限悲苦。2 .作品特点: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属于近体诗。在章法上,它突破了一般律诗只有中间两联对偶的写法,而是四联皆对偶,被誉为“古今律诗第一。二、自读全诗1 .诵读课文先听配乐朗读录音,再正音正字,然后诵读课文。2 .注音渚(Zhti)清作(zu6)客霜鬓(bin)浊(zhu6)酒3 .词语注解渚:水中的小洲。落木:落叶。萧萧:落叶纷纷的肃杀凄凉景象。作客:客居他乡。百年:犹言一生。潦倒:犹言困顿,衰颓。苦恨:甚恨,心中的恨事许多。繁霜鬓:形容两鬓头发花白。新停:
3、刚停。这时杜甫正因病刚刚戒了酒。浊酒:未过滤的水酒。4 .诗歌翻译风急天高猿啸哀,一一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非常凄清,渚清沙白鸟飞回。水清沙白的河洲上空归鸟在飞旋。无边落木萧萧下,一一无边无际的落叶在萧萧地飘落,不尽长江滚滚来。流淌不息的长江水在滚滚地奔来。万里悲秋常作客,一一离家万里面对秋景悲叹自己常年漂泊他乡,百年多病独登台。生多病今日在寒秋中单独登临高台。困难苦恨繁霜鬓,一一困难困顿可恨白发长满了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一一病苦潦倒只好停了浇愁的酒杯。三、自主赏析1 .整体感知提问: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从景和情两方面看,全诗是怎样的内容层次?明确:全诗分两层:前四句写景,描绘了一幅雄浑高远而
4、又凄清悲凉的秋景。后四句抒情,抒发了诗人感时伤世的爱国情感和常年飘泊的孤苦愁绪。2 .自主鉴赏。(给每联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赏析短文)首联两句,描写天高风急、秋气肃杀、猿啼哀啸、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回翔的景象,指明白季节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构成一幅登高远壮阔而又苍凉萧瑟的秋景图画,为全诗定下了哀婉凄凉的基调。对仗工稳,句法严谨,语言极为凝练。颔联从大处落笔,仰头写山景:落叶飘落,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俯视写江景:奔流不尽的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索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同时让人想到生命的消逝与有限,宇宙的无
5、穷与永恒。透过沉郁而又昂扬的精工对句,显示着诗人出神入化的笔力,历来被视为千古佳句。颈联是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高度概括。先横写“万里悲秋常作客”,再纵说“百年多病独登台。一横一纵,承上启下,点出了全诗感时伤世、羁旅飘沦的主旨;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沉郁悲抑的感情。久客最易悲秋,多病单独登台。极为沉郁顿挫。宋代学者罗大经在鹤林玉露评说:“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准确。”可见诗人内心深处是何等的愁苦沉痛。尾联两句是悲叹自己穷困潦倒孤苦孤独的境遇和心情。出句写诗人备尝困难
6、之苦,白发丛生;对句写自己困顿潦倒,疾病缠身。国难家愁,只有借酒排遣,但又因多病不得不放下这浇愁的酒杯。“困难”,既有国家的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全诗就在这忧愤无奈的感慨声中收笔,悲愤肤浅,而又寄意深远。四、教师总结1 .主旨格凋这是一首最能代表杜诗中景象苍凉阔远、气概博大肤浅的七言律诗。前四句写登高闻见之景,后四句抒登高感受之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浑然一体,充分表达了诗人常年飘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简单感情。而风格虽沉郁顿挫,却也大方激越,誉为“旷代之作”(胡应麟诗薮)。2 .艺术特点:联联对偶,句句押韵。四联句句押韵,皆为工对,且首联两句,又句中自对,可谓“一篇
7、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给人以一种神清目爽整饰对称的美感,而且使全诗曲折顿挫,在抑扬有致的韵调中,表达出诗人需要抒发的感情。写景抒情,笔法错综。写景,有工笔细描也有大笔写意,有动也有静,有声也有色。首联工笔细描,写出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的形、声、色、态,每件景物均只用一字描写,却生动形象,精练传神。颔联大笔写意,传达出秋的神韵。鸟飞叶落是动,水渚岸沙是静。风急猿啼是声音,渚清沙白是颜色。抒情,既有纵的时间的着笔,写“常做客”的追忆;也有横的空间的落墨,写“万里”行程后的“独登台”。从一生飘泊,写到余魂残骨的飘落,最终将时世困难归结为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错综简单手法的运用
8、,把诗人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苍凉,表现得沉郁而悲壮。五、巧学精练阅读杜甫的登高,完成1、2题。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答B无拟人手法)A.诗人开篇用非常凝炼的语言,描写了富有特征的六种景物,使形态、声音、颜色一一得到了表现。B.颔联采纳了拟人衬托的手法,借“落木”、“长江”喟叹生命短暂,而时间无穷。C.颈联的“万里”“百年”与颔联的“无边”“不尽”有相互照应的作用。D.结尾的两句分承“作客”和“多病”。诗人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这里既有国家的困
9、难,又有个人的苦难,含蕴丰厚。2.“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老杜以诗酒为生涯,写过很多与酒有关的词句,请指出以下与例句不同类的一项(答C表达的是畅快之情。A、B和例句一样,表达的是愁思悲苦之情)A.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B.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C.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登高教案篇2教学目标1 .整体把握诗歌,体会诗人沉郁苦痛的思想感情。2 .诵读并改写诗歌,学习杜诗语言凝练内涵丰富的特点。3 .赏析情景交融、气象恢宏的艺术特点。教学重点、难点1 .赏析首联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的沉郁悲凉的基调。2 .赏析情景交融、气象恢宏的艺术特点。3 学课时:1课时教学步骤:一、
10、导入新课1.创作背景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杜甫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当时杜甫身居夔州,已经五十六岁,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重阳登高,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无心游赏,触景伤怀,写下了这千古传唱的诗篇登高,抒发了自己的内心的无限悲苦。4 .作品特点: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属于近体诗。在章法上,它突破了一般律诗只有中间两联对偶的写法,而是四联皆对偶,被誉为“古今律诗二、自读全诗1.诵读课文先听配乐朗诵录音,再正音正字,
11、然后诵读课文。5 .注音渚(Zha)清作(zu)客霜鬓(bin)浊(zhu6)酒3.词语注解渚:水中的小洲。落木:落叶。萧萧:落叶纷纷的肃杀凄凉景象。作客:客居他乡。百年:犹言一生。潦倒:犹言困顿,衰颓。苦恨:甚恨,心中的恨事很多。繁霜鬓:形容两鬓头发斑白。新停:刚停。这时杜甫正因病刚刚戒了酒。浊酒:未过滤的水酒。4.诗歌翻译风急天高猿啸哀,一一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凄清,渚清沙白鸟飞回。一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空归鸟在飞旋。无边落木萧萧下,一一无边无际的落叶在萧萧地飘落,不尽长江滚滚来。流淌不息的长江水在滚滚地奔来。万里悲秋常作客,一一离家万里面对秋景悲叹自己常年漂泊他百年多病独登台。生多病今
12、天在寒秋中独自登临高台。艰难苦恨繁霜鬓,一一艰难困顿可恨白发长满了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一一病苦潦倒只好停了浇愁的酒杯。三、自主赏析1 .整体感知提问: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从景和情两方面看,全诗是怎样的内容层次?明确:全诗分两层:前四句写景,描绘了一幅雄浑高远而又凄清悲凉的秋景。后四句抒情,抒发了诗人感时伤世的爱国情感和长年飘泊的孤苦愁绪。2 .自主鉴赏。(给每联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赏析短文)首联两句,描写天高风急、秋气肃杀、猿啼哀啸、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回翔的景象,指明了时节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构成一幅登高远壮阔而又苍凉萧瑟的秋景图画,为全诗定下了哀婉凄凉的基调。对仗工稳,句
13、法严谨,语言极为凝练。颔联从大处落笔,仰头写山景: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俯视写江景:奔流不尽的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索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同时让人想到生命的消逝与有限,宇宙的无穷与永恒。透过沉郁而又高昂的精工对句,显示着诗人出神入化的笔力,历来被视为千古佳句。颈联是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高度概括。先横写“万里悲秋常作客”,再纵说“百年多病独登台“。一横一纵,承上启下,点出了全诗感时伤世、羁旅飘沦的主旨;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沉郁悲抑的感情。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自登台。极为沉郁顿挫。宋代学者罗大经在鹤林玉露评说:
14、“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可见诗人内心深处是何等的愁苦沉痛。尾联两句是悲叹自己穷困潦倒孤苦寂寞的境遇和心情。出句写诗人备尝艰难之苦,白发丛生;对句写自己困顿潦倒,疾病缠身。国难家愁,只有借酒排遣,但又因多病不得不放下这浇愁的酒杯。“艰难”,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全诗就在这忧愤无奈的感叹声中收笔,悲愤深沉,而又寄意深远。登高知识点一、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公元767年(唐代宗大历二年)秋天,杜甫时在夔州。这是他在五十六岁时写下的。一
15、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二、作者介绍1.杜甫(712年一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代表作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等名作。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
16、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2 .祖父杜甫的祖父为唐初诗人杜审言。杜审言很有才华,但恃才傲世。少与李崎、崔融、苏味道合称“文章四友”。3 .杜甫诗名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一春望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一一梦李白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一一赠花卿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一一登楼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一一绝句四首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一一佳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一春望白日放
17、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一一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一一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一望岳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一一蜀相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一一戏为六绝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一一月夜忆舍弟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一一水槛遣心二首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一一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一一江南逢李龟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一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登高教案篇3教学目标1 .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2 .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
18、方法。3 .赏析情景交一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4 .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学习设想1 .朗读吟诵。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画面的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2 .情景再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的情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过再创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占,宣、O教学时数:一课时课前阅读准备1 .杜甫的生平经历2 .写作背景教学步骤:一、新课导入:(投影画面)二、指导诵读学习诗歌重在诵读,诵读能更好地领会诗的主旨,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好地鉴赏诗歌。那么怎样才能诵读得更好呢?(投影诵读要领)1、理性的把握: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文
19、如其人,言为心声。3 、感性的表现:语音、语调、表情、动作、音乐三、赏析文本1 .鉴赏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一声非常悲凉。飞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To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赏析时要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不
20、是一只欢乐的鸟呢,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我们不能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鸟,而且只能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这是因为我们都是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2 .鉴赏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颌联只写了两种景物落木、长江。由落木,想到了树,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生命是短暂的。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应该是时间的无穷,是
21、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一流人物。”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是互相对比着写的,也有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的生命”,指的是个人的生命。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有些无可奈何。还有一种很宏大的气势。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不仅仅是无可奈何,也不是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更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规律。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3 .赏
22、析颈联“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做客”和现在的“做客”不同,这里的“做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做客。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什么叫登台呢?登台,是九九节的一种习俗。古人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甫呢?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想想看,再这样层层叠加上去已是六层了。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百年了。“百年”,就
23、是老年,拖着多病的身体,这样又是八层愁苦。4 .赏析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苦,是什么意思?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艰难”也不仅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登高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31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