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重点知识汇总.docx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重点知识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重点知识汇总.docx(1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重点知识汇总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主要考查考生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化素养和基本能力。试卷共三大题:第一大题为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第二大题为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4分,共42分);第三大题为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50分)。以下是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重点知识汇总。一、教育观(一)素质教育观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4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
2、点的教育。(二)新课改的教学观1 .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2 .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3 .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4 .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二、学生观(一)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1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2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3 .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4 .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二)学生是独特的人1 .学生是完整的人;2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3 .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1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
3、的客观存在;2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3 .学生是责权主体。三、教师观(一)教师角色的转变1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2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3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4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二)教师行为转变1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与赞赏;2 .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 .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4 .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四、教师职业道德(一)爱国守法一教师职业的基本
4、要求1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2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和义务。3 .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二)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1 .忠诚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对工作高度负责,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2 .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3 .不对工作敷衍塞责。(三)关爱学生一师德的灵魂1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2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3 .保护学生安全,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4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
5、,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四)教书育人教师天职和道德核心1 .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2 .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启发学生创新精神。3 .不违规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五)为人师表一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1 .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2 .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3 .谦虚谨慎,团结协作。平等对待学生家长,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不以粗鲁言行对待家长。4 .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责之便牟取私利。(六)终身学习一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1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遵守教师培训制度,不断学习,与时俱进
6、。2 .自觉更新教育观念,完善知识结构,潜心钻研教育教学业务,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水平。五、文化素养(一)文学素养1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2 .“乐府双璧”: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和北朝民歌木兰诗合称为“乐府双璧”。3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及其作者:施耐庵水浒传、罗贯中三国演义、吴承恩西游记、曹雪芹红楼梦O4 .“九州”指的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5 .“元日”指的是正月初一;“人日”指的是正月初七;“除日”指农历一年的最后天。6 .安徒生是丹麦童话作家,代表作有丑小鸭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等。7 .周易是中国传统
7、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易经为群经之首,设教之书。汉书艺文志在描述周易的成书过程时,称“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三圣,即伏羲、文王和孔子。8 .古代书法家:“钟王”指的是钟繇和王羲之,他们树立了楷书行书草书美的典范,此后历代学习书法者都以“钟王”为宗法。中国书法“四贤”是指张芝、钟繇、王羲之和王献之。东汉末年的“草圣”张芝,曹魏时期的隶、楷书家钟繇,东晋末年的王氏父子,可堪称“古之特绝东汉张芝最早被称为“草圣”,而在古代书法史上,被公认为“草圣”的代表人物是唐代张旭和怀素,他们的存世墨迹十分罕见,被誉为国宝级的稀世珍品!“楷书四大家”
8、指的是唐朝欧阳询(欧体)、唐朝颜真卿(颜体)、唐朝柳公权(柳体)、元代赵孟(赵体)。9 .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由代表阳的符号“一”和代表阴的符号“”组成。八卦的名称是乾(三)、坤(三)、震(三)、巽(三)、坎(三)、离(三)、艮(三)、兑(三)。用来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以天地为“父母”,其余为“六子”,说明世界的生成根源。以乾与坤、震与巽、坎与离、艮与兑之间的相互对立和刚柔互易,表示事物的相互转化和发展变化,具有朴素的辩证法因素。10 .三姑六婆:三姑指尼姑、道姑、卦姑(占卦的),六婆指牙婆(以介绍人口买卖为业从中取利的妇女)、媒婆、师婆(女巫)、
9、虔婆(鸨母)、药婆(给人治病的妇女)、稳婆(以接生为业的妇女)。旧社会里三姑六婆往往借着这类身份干坏事,因此通常用“三姑六婆”比喻不务正业的妇女。11 .古称喜事:中国古代把生下男孩子称为“弄璋之喜”,而把生下女孩子称为“弄瓦之喜”;女子出嫁之喜叫“于归之喜”;贺人迁居或贺人官职升迁叫“乔迁之喜12 .农历各月的别名:农历一月叫正月、端月、柳月或颐月,二月叫杏月,三月叫桃月,四月叫槐月,五月叫榴月:六月叫荷月,七月叫兰月,八月叫桂月,九月叫菊月,十月叫阳月,十一月叫葭月(冬月):十二月叫腊月。13 .年龄的文艺叫法:女子十三四岁叫“豆蔻”,十五岁叫“及笄”。男子二十岁叫“加冠”(也称“弱冠。三
10、十岁叫“而立”;四十岁叫不惑”;五十岁叫“知命”;六十岁叫“花甲”或“耳顺”;七十岁叫“古稀”;一百岁叫“期颐”;“垂髯”指幼年;“耄耋”指老年。14 .干支:天干和地支的合称,最初用来纪日,后来多用来纪年,现农历的年份仍用干支纪。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即子、丑、贡、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二)历史素养1 .管仲: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新之首,被誉为“法家先驱,“华夏第一相,相关成语典故有“管鲍之交”“老马识途”等。2 .三家分晋: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在历史上,“三家分晋”被视为春秋之终、战国之始的分水岭。
11、司马光将其列为资治通鉴的开篇之作。3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统一中国。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4 .陈桥兵变: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5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指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其中,唯一没有正史记载的是三国演义中的貂蝉。6 .中国历史上三大皇室争权内乱:西汉七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明朝靖难之役。7 .“连中三元”是指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最早在科举考试中连中“三元”的历史人物是唐代的崔元翰。8 .鸦片战争: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1841年英军占领香港:1842年,中英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9 .甲午中日战争
12、: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10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至1901年9月7日,以辛丑条约的签订告终。11 .辛亥革命:1911年武昌起义胜利,清政府瓦解。(三)科学素养1 .科学发明与发现:(1)东汉张衡发明了地动仪。(2)东汉张仲景发明了饺子。(3)伽利略发明了温度计。(4)牛顿发明了反射式望远镜。(5)瓦特改良了蒸汽机。(6)巴斯德发明了狂犬病疫苗。(7)诺贝尔发明了矽藻土炸药。(8)贝尔发明了有线电话。(9)爱迪生发明了留声机和白炽灯泡。(10)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三)卡罗瑟斯发明了尼龙(聚酰胺)。(12)德国化学家韦尔斯泰特最先发现了叶绿素。(1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综合素质 中小学教师 资格考试 重点 知识 汇总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32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