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月份牌广告中的服饰元素探析女性的性别角色变迁.docx
《从月份牌广告中的服饰元素探析女性的性别角色变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月份牌广告中的服饰元素探析女性的性别角色变迁.docx(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从份牌广告中的服饰元翔析性角也!摘要:月份牌广告折射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历史,是整个民国时期的缩影。在历史的发展中,服饰文化起着阶层和地位的表征作用,随着西方民主思想的进入、女权运动的推广,男女平等的意识形成,女性性别角色意识萌生,迫切地需要改变没有自由、依附于男性的地位,正是这种思想推动了民国时期的服饰变更。本文以上海月份牌广告中的女性服饰作为研究对象,从传统裙装、旗袍、文明新装和泳装等四种服饰形式解析当时女性服饰发展演化的原因及其折射出的女性性别角色变迁。月份牌广告诞生于19世纪70年代,是一种颇具民族和时代特色的广告宣传方式,既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又传播西方的民主思想。月份牌广告首次以时尚摩登
2、的女性形象作为商品的代言人且大规模公开发布,体现了中国妇女社会地位的深刻变革。月份牌广告的兴盛时期正是我国的社会转型期,五四运动、女权运动的兴起,唤醒了上海都市女性的自我解放和要求平等意的识,身体、服饰、形象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月份牌广告中的女性服饰经历了从传统裙装到旗袍、学生装到大胆展示女性身体的泳装的演进,这意味一种新的大众审美情趣和审美标准在动荡的中国发展开来。更重要的是逐渐突破传统的新女性形象,既体现了服饰不断个性化、自由化的趋势,也标志着中国妇女解放运动蓬勃发展。本文旨在从服饰设计及其运用元素的改变中探寻我国女性的性别角色变迁。一、20世纪初叶传统裙装最初的月份牌广告以民间神灵故
3、事或名著戏剧中的人物为创造原型,20世纪初期传统仕女的形象出现在民国时期的大街小巷,穿着还是传统的裙装样式,基本上是“两侧打褶,而且很长,只允许走路是微微露出一点莲尖”,1较少的月份牌画面中仍出现以青蓝色为主的上衣下裤。女性的神情也符合传统的审美标准,脸型尖瘦,樱桃小嘴,柳叶眉,丹凤眼,沉默寡言、郁郁寡欢的“病态美”,缠绕的三寸金莲表现出女性的孱弱无助。整体看来不论是服饰的色彩还是所处的背景环境都遵循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规范,受封建礼教约束的女性没有自由可言,其身体特征被掩盖在服饰之下,强烈地表现出女性的柔弱与其对男性依附,这正是当时社会对女性的角色期待。二、20世纪2030年代:旗袍到了20世纪
4、20年代,月份牌广告中的女性服饰逐渐以旗袍为主,在旗袍设计的不断改变与优化中折射出了女性性别角色意识的苏醒。旗袍原意指的是旗人所穿的长袍,其基本样式是立领、右大襟、袍身宽松、长袖、上下直线裁剪、下摆宽大、不开衩。2辛亥革命前除满族妇女可穿袍服外其他女性一律须着“上衣下裳”,穿袍服成为男性特权。辛亥革命后旅袍卸去了地位表征的负担,此时的旗袍造型平直、色调简单素雅,袍身减短至膝盖与脚踝之间,但尚未体现出女性的身材之美。张爱玲女士就曾在更衣记里写道:“五族共和之后,全国妇女突然一致采用旗袍,倒不是为了效忠于清朝提倡复辟运动,而是因为女子蓄意要模仿男子。她们初受西方文化的熏陶,醉心于男女平权之说,可是
5、四周的情形与理想相差太远了,羞愤之下,她们排斥女性化的一切,恨不得将女人的根性斩尽杀绝。因此,初兴的旗袍是严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风格。”3到了20年代初期,受新文化运动和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影响,兴起了倡导服装变革的“文明新装”风,一种以无袖的长马甲裙子形式的诞生,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又融入了西方流行时装的特点,旗袍的设计开始收紧腰线,在细节上做了调整,如领、袖、襟等,且增加了装饰,袍身长度提高到能露出小腿的位置。到了20年代末,在欧美风潮的影响下,并受到东方女性“小鸟依人”般身材的启发,旗袍的样式有了较大的改变,以挺胸、收腹、提臀作为设计理念,强调完美的身材曲线。象征文明和时尚的上海女学生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月份牌 广告 中的 服饰 元素 探析 女性 性别 角色 变迁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32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