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泌体非编码RNA在胰腺癌诊疗应用中的研究进展.docx
《外泌体非编码RNA在胰腺癌诊疗应用中的研究进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泌体非编码RNA在胰腺癌诊疗应用中的研究进展.docx(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外泌体非编码RNA在胰腺癌诊疗应用中的研究进展近年来,外泌体由于在细胞功能方面的作用,特别是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引起了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外泌体是由细胞分泌的纳米级囊泡,大小为40150nm,其内包含DNA、RNA、脂质、蛋白质等血浆物质,广泛存在于人的尿液、唾液、脑脊液中,通过进入受体细胞,传递信息,从而发挥介导细胞间通信的作用。外泌体参与免疫反应、呈递抗原及RNA转运、细胞迁移、细胞分化、肿瘤侵袭等多种生物学过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外泌体中的非编码RNA在胰腺癌的诊断及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外泌体非编码RNA在胰腺癌的诊断、预后判断及治疗等方面的潜在价值以及应用
2、做一综述。一、外泌体的概述外泌体是由johnstone等于1987年在体外培养绵羊网织红细胞时发现的,起初人们认为外泌体仅仅是网织红细胞在成熟过程中移除转铁蛋白受体的“排泄小泡”,直到近些年来随着对外泌体研究的深入,其在细胞间的通信作用才逐渐被人们所认知。外泌体形成的最初阶段是细胞膜向内凹陷形成核内体,核内体在成熟的过程中不断地向内萌发,继而形成含有腔内小泡的多泡小体,其内包含核酸以及可溶性蛋白质成分,多泡小体通过与细胞膜融合将外泌体由原细胞释放到细胞质中。目前,内吞体分选转运复合体被广泛认为在外泌体的形成和分泌过程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除此之外,外泌体中的Rabs蛋白是外泌体与受体细胞融合过程
3、中重要的调节因子。外泌体源性的非编码RNA自身稳定性比较高,其分离、提取的方法通常根据外泌体不同的形态、密度、大小和表面蛋白标记而不同,目前主要有试剂盒法、超速离心法、超滤离心法、磁珠免疫法、交流电动微阵列芯片装置法等,其中最为广泛应用的是超速离心法和试剂盒法。但以上方法均存在生产率不足、分离纯度不高的问题。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外泌体分离方法,如微流控器件、纳米等离子体增强散射、膜介导的外切体分离和芯片实验室等。虽然缺乏实验室测试经验和临床前实践,但这些方法将有望提高外泌体的生产率以及纯度。二、外泌体非编码RNA与胰腺癌的关系1 .外泌体非编码RNA与胰腺肿瘤细胞增殖的关系:增殖失调是肿瘤转
4、化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研究表明,外泌体非编码RNA通过激活关键的信号转导途径在肿瘤细胞增殖中发挥重要的作用。1.i等发现肿瘤产生的miR-222可以通过调控或重新等位p27来影响肿瘤细胞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诱导附近的肿瘤细胞增殖。F1.1.等的研究表明,外泌体来源的miR-98-5p表达降低不仅下调丝裂原活化激酶4(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MAPK4)进而促进胰腺癌细胞的增殖,而且激活了MAPK/ERK通路,该通路在肿瘤形成中至关重要。此夕卜,Wang等报道了外泌体miR782通过靶向调节在细胞周期检查点中发挥关键作用的pri-TrCP2,正向调控细胞的增
5、殖能力,从而在胰腺癌的进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放疗后肿瘤细胞加速再生被认为是导致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Chen等发现肿瘤细胞死亡后释放出的外泌体刺激残余肿瘤细胞重新增殖,而CircRNA可能作为外泌体的重要物质参与肿瘤细胞的再增殖,外泌体CirCoOO2130fmiR4482-3p-NBN相互作用网络提示潜在的海绵化miRNA和靶mRNA。最近,M2巨噬细胞被发现与胃癌和乳腺癌相关,其在胰腺癌的进展中同样发挥作用。Yin等发现,敲除M2巨噬细胞外泌体中的InCSBF2-AS1可促进miR-122-5p的表达,进而抑制其下游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nkedinhibitorofapo
6、ptosisProtein,X1.AP)的表达,从而抑制胰腺癌细胞的增殖。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M2巨噬细胞外泌体源性的InCSBF2-AS1与胰腺癌相互之间的关系。2 .外泌体非编码RNA与胰腺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的关系:侵袭和转移是恶性肿瘤的基本特征,也是肿瘤复发、疾病恶化甚至最终死亡的病理基础。胰腺癌具有高度的侵袭性和转移性,这是胰腺癌治疗效果差的主要原因。肿瘤细胞可以通过侵袭和转移侵犯邻近组织或者转移到远处,并在其他组织及器官中定植。外泌体非编码RNA通过多种机制调控胰腺癌肿瘤细胞的自身生长及肿瘤微环境最终促进胰腺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在衍生自胰腺肿瘤细胞的外泌体介导胰腺癌发展的进程中,含
7、在外泌体内的非编码RNA有助于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有研究报道外泌体miR-21在胰腺导管腺癌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fibrob1.asts,CAFs)的表达中异常活跃,这无疑对胰腺癌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具有重要意义。上皮间质转化(epitheIiaI-mesenchymaItransition,EMT)是胰腺癌进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事件,EMT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局部浸润以及远处转移。研究发现,通过敲减外泌体miR-429和外泌体miR741的表达可以抑制胰腺癌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并同时提高了胰腺癌中EMT主要调控因子的表达效率。Hu等研究发现,双特异性磷酸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外泌体非 编码 RNA 胰腺癌 诊疗 应用 中的 研究进展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3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