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软件工程.docx
《学术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软件工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术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软件工程.docx(1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学术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2023年)名称:青海师范大学学位授予单位代码:10746名称:软件工程授权学科-代码:083500授权级别博士0硕士2024年1月5日编写说明一、本报告按自然年编写。二、授予学科(类别)代码、名称和级别按2020-2025年学位授权点周期性合格评估参评学位点名单填写。三、涉及国家机密的内容一律按国家有关保密规定进行脱密处理后编写。四、本报告正文使用三号仿宋,纸张限用A4o一、总体概况(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青海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始于1984年成立的计算中心,是青海省最早培养计算机领域专门人才的高校,1994年成立计算机系,2009年成立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一级学科
2、始于1984年创建的青海省第一个计算机人才培养基地,开发了国内外第一个基于DOS的藏文操作系统TCDoS。主持完成青海省第一个及第二个国家863计划项目,成果“藏文计算机键盘和输入编码方法研究”获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于2011年获批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2014年获得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软件工程综合实训室、云计算应用技术实验室、物联网和藏文信息处理与机器翻译省级重点实验室。(一)培养目标与培养方向简介1.培养目标本学科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能系统、深入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具
3、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实践能力,能在政务、金融、企事业、科研和教育等部门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设计、实施、管理和教学等方面工作,为青藏高原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科技进步服务的高层次人才。2.培养方向本学科方向主要开展藏文信息处理技术与软件开发、云计算、建筑文化与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传承等领域研究,具有鲜明的区域优势和民族特色,在西北地区乃至国内外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在藏文信息处理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藏语智能信息处理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获批,进一步提升了本学科国内外影响。本学科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优势和民族特色的藏文软件开发、云计算和青藏高原非遗数字化传承等研究方
4、向。本学科形成以下优势特色:(1)校企合作:注重校企合作培养工程型软件人才,把“走出去”和“请进来”紧密结合。一方面教师“走出去”,深入到企业开展工程项目,到实习基地展开教学,另一方面将企业工程师“请进来”,带学生开展实训项目,实现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本学科先后与中兴集团、重庆上善云图、金蝶等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Fr公司和青海省能源等省内知名软件开发公司签定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了软件开发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2)校校合作: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山东大学等国内一流科研院所和与悉尼科技大学等国外的高水平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密切合作,培
5、养高素质、宽视野的软件工程高级人才。(3)结合藏区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软件工程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技术和管理人才,为西部地区输送高层次软件工程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二)学位点研究生基本状况2023年度,本学位授权点硕士研究生招收人数21人;毕业人数12人,学位授权人数12人。目前,本学位授权点在读硕士研究生52人。(三)学位点研究生导师状况本学位点共有硕士研究生导师I4人。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8人,副高级职称6人,具有博士学位12人,兼职导师2人。二、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学位点高度重视全体研究生意识形态的教育引导,认真学习二十大精神、学习习近平总
6、书记关于意识形态的重要讲话、批示,认真贯彻落实校党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和指示精神,坚持目标与问题导向相结合,加强对研究生的意识形态教育。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师生服务的理念。树牢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形成良好的网络生态。研究生党支部积极推进“党建+学术”、“党建+科研以“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为载体,组织党员开展“党建+”学术交流会,由优秀研究生党员向大家介绍讲解相关学术课题,并分享在生活和科研学习中的经验方
7、法;同时支部成员定期相互分享介绍中国共产党红色精神好文章及书籍,这种交流活动,实现了党员们的工作学习互动与资源共享,增强了工作学习能力,形成了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良好局面。针对疫情防控、安全稳定问题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分析师生中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同时要求各支部在具体工作中加以深入理解和落实。在各专题教育中,强化师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培育优良院风、教风、学风和工作作风;帮助师生党员建立心向党、心向祖国的归属感,提高他们的政治认同感、国家认同感、民族认同感;教育师生党员要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着力培养担当
8、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全面落实全国思政工作会、教育大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会议精神,健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管理服务全过程。本学位点坚持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关键,创新育人工作模式,统筹育人资源,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三全育人”工作新格局。三、研究生培养与教学工作(一)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学位点建设的根本保障,为做好软件工程学位授权点建设,学院根据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制定计算机学院教学、科研、实验室、师资培养、经费管理等方面的实施细则,修订规范各项工作的管理制度,对各项工作建立有效的规程,建立教学质量监
9、控、科研项目管理、教学及科研项目验收等制度,保障教学科研有序开展。2021年度修订、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计算机学院学业奖学金评审实施方案、计算机学院研究生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计算机学院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实施细则。(一)师资队伍本学位授权点现有师资21人,专任教师19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1人。兼职教授2人,引进青海省“千人计划”3人,青海省“昆仑学者”、“昆仑英才”特聘教授2人。19名专任教师中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级优秀专家1人,省级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人,昆仑英才科技领军人才1人。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学院根据学校
10、相关文件精神,制定师德师风评价与奖惩机制,在任课教师选派、研究生导师遴选、推优评先等重要活动中,落实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度。全方位培训教师,积极提升教师应用科研能力。实施一系列的科研制度,使科研管理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系列化、规范化的轨道;将科研成果与教学改革紧密结合,做到同指导、同验收、同检查、同总结,强化科研管理中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在对教师的科研量化考核过程中做到公正合理,以调动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为了发展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师资培育和引进工作,本年度因疫情影响没有外出培训,但参加网络培训教师人数达到20人。强化工程型、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利用实习企业的真实工程环境
11、,增强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推进师资队伍转型。推进混编师资队伍融合,相互借鉴经验,优势互补。(三)课程教学矩阵理论:矩阵理论课程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同时在数值分析、最优化方法、微分方程、控制理论、数学建模等分支及各种工程学科具有广泛的应用。主要介绍线性空间与线性变换、内积空间与等距变换、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矩阵与JOrdan标准形、特殊矩阵、矩阵分析初步、矩阵函数的应用、矩阵的分解、非负矩阵、矩阵的广义逆、Kronecker积。高级算法设计与分析:数据结构是利用计算机求解问题的基础要素,而算法是关键要素,因此利用计算机求解问题的能力实际体现为对复杂问题计算模型的抽象和算法的设计。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
12、:问题抽象建模、算法效率评估、一般算法设计策略、计算复杂性理论等。模式识别:模式识别是一门与人工智能密切相关的专业课,本课程主要系统介绍模式识别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模式识别的基本理论、监督模式识别中常用的线性和非线性分类器、非监督模式识别的分类器设计方法以及特征选择和提取的方法、分类器的评价方法等。模式识别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授课的时候采用算法的理论讲解和实验演示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系统掌握模式识别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方法,了解模式识别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还能够为将来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研究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打下坚实的基础,帮助我们提高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机器学
13、习:机器学习研究计算机怎样模拟或实现人类的学习行为,以获取新的知识或技能;特别是如何从数据或者以往的经验中学习,使之不断改善自身的性能。机器学习是一门多领域交叉科学,也是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内容包括机器学习总论,监督学习,非监督学习,统计学习,计算学习,贝叶斯学习,数据压缩学习,各种机器学习算法应用案例分析等。目前,启动了教材培育工作。持续改进方面,研究生课程根据研究生的年度学习情况,构建了分数分布比例、课程分析、成绩分析、知识点支撑的评价标准,并在课程建设中根据分析数据开展持续改进。为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在研究生教学中,加强对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监控,2023年度,我院19位教师为计算机科学与
14、技术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开设了30门次的研究生课程。学院重视研究生课程和教材建设,积极开展研究生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规划,积极开展混合教学,出版1门研究生自编教材。(四)导师指导为加强学术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指导教师队伍水平,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严格执行青海师范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和聘任工作实施细则,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落实青海师范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破格遴选与岗位管理办法(暂行),结合学院实际,制定了计算机学院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实施细则、学院学术学位硕士生指导教师遴选与招生资格审定实施细则等文件,规范导师指导研究生的制度要求,按期开展导师选聘、培训工作,并进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术 学位 授权 建设 年度报告 软件工程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34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