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太网交换芯片专题报告.docx
《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太网交换芯片专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太网交换芯片专题报告.docx(1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新代信息技术:以太网交换芯片专题报告交换芯片详解:交换机核心部件,承担转发功能交换机:数字经济核心底座交换机是一种用于电(光)信号转发的网络设备,通过为接入交换机的任意两个网络节点提供独享的电信号通路,从而转发数据包。当交换机接收到一个数据包时,它会读取数据包的目标MAC地址,然后将数据包转发到目标设备的端口上。目前业内主流交换机为以太网交换机。交换机的主要应用场景包括:数据中心网络、工业互联网等各类网络环境,是我国数字经济网络的重要基建。随着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从现代化、数字化、绿色化方面对加快新型网络基建提出了方针指引,我们认为未来以交换机等网络设施为代表的数字基础设施将持续受益于我国数字
2、经济发展。交换芯片:交换机核心部件,承担数据转发功能交换机内部硬件包含PCB板、主芯片、辅助芯片、存储器件、散热器、电源模块、接口/端口子系统等,其中主芯片包括交换芯片、PUY芯片、CPU,辅助芯片则包括其他数字芯片、电源芯片、信号链芯片等。交换机的信号转发主要通过主芯片完成:外部模拟信号通过线缆接入交换机端口,在内部CPU的指令调度下,由PHY(物理层)芯片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并将传输给交换芯片,之后由交换芯片进行数字信号的安检、调度及转发,最后再次由PHY芯片将信号转化为模拟信号,通过端口输出。其余辅助芯片及器件则主要支持零部件之间的连接、信号转发所需的电力能量、散热等。以太网交换芯片
3、承担交换机核心转发功能,决定核心性能指标。交换芯片专门用于数据包的预处理以及转发,其通过专用的PClE线与CPU相连,接收中央处理器的调用指令,完成数据转发。交换机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子网内的高性能交换、低延时交换,因此直接决定了整机的交换容量、端口速率等重要性能指标。图4:典型盒式交换机内部架构图解Management Interface PHYBCM56850,*,Jericho三大系列交换芯片,分别应用于高、中、低端场景需求,主要发展高端产品线,主要应用于数据中心网络和运营商网络,在高端领域占据较高市场份额。Tomahawk系列具有带宽较高,适用于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产品以2年为周期不断迭代升
4、级;Trident系列具有多功能特点,带宽相较Tomahawk稍低,多用于企业和云;Jericho系列带宽较低,主要面向服务提供商。2022年8月博通发布了Tomahawk5系列网络芯片,这是市面上首个可量产的51.2Tbps带宽的交换芯片,主要针对超大规模企业和云构建者商用交换机和路由器芯片市场。TOmahaWk5带宽达到51.2T,可支撑64个800G的端口或128个400G端口,数据交换性能是Tomahawk4的两倍。Tomahawk5采用5nm制程,可以支持传统的可插拔光模块,也可以选择CPO(光电共封装技术)来减少光模块和交换芯片间的距离,提高传输效率。Marvell:交换芯片领先公
5、司主打Teralynx、Prestera两条旗舰产品线,Prestera面向企业与边缘数据中心市场,TeralynX则面向云端数据中心。2021年10月公司收购Innovium,其主营业务为面向数据中心的以太网生产交换机ASIC,该收购助力Marvell补充其数据中心产品组合,为其云客户提供服务,进一步加强公司在网络交换芯片领域的优势。Marvell同样于2023年3月推出了一款号称业界延迟最低”的可编程交换机芯片Teralynx10。这是一款专为800G时代设计的51.2Tbps交换机芯片,专门解决运营商超高带宽的问题,可应用于数据中心网络中的叶脊交换机,满足高性能计算的需求。Teralyn
6、X10单芯片尺寸为93X93mm,输入/输出数量为8855,并使用业界最新LowDk/Df材料设计PCB板材。英伟达:加快交换机研发,适配AI需求英伟达在交换机领域同时布局Ethernet和InfiniBand两大技术方案。公司针对IB方案推出NvidiaQuantum交换机产品,可提供海量吞吐以及出色的网络计算能力,面向高性能计算、Al等场景,其中高端QM9700系列交换容量达到51.2T,单端口容量达到400G;针对以太网方案,Nvidia于2022年春季发布会推出了Spectrum-X以太网交换平台,其中核心组成Spectrum-4交换机可为大规模云计算、企业人工智能、模拟仿真提供性能更
7、优化的端到端以太网网络平台,实现大规模、高性能、模拟仿真功能,完美契合数据中心需求。Spectrum-4交换机搭载的交换芯片容量51.2Tbps,端口速率800G,专门为AI设计研发,该芯片基于4nm制程工艺,内部含有超过100亿个晶体管以及简化的收发器设计,功率约为500WGoldenGate(交换容量1.2Tbps)等系列,且均已导入国内主流网络设备商并实现规模量产。目前公司的面向超大数据中心的高性能交换产品Arctic系列尚在试生产阶段,最高交换容量达到25.6Tbps,我们预计将在2024-2025年推出。行业趋势:AI驱动交换芯片高速化,国产替代加速AI驱动高速率交换芯片逐渐成为主流
8、近年来AK云计算等技术产业的发展,驱动相关行业数据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对于通信网络提出了新的挑战。AI模型通常是采用分布式训练的方式进行计算,分布式训练需要多台主机之间同步参数、梯度,以及中间变量。对于大模型,单次的参数同步量一般都在百MBGB的量级,参数量巨大。考虑到大模型巨大的数据量,除了高带宽”,大模型训练还对于网络提出了“低延时”的需求。大模型训练一般会将数据并行、流水线并行、张量并行等多种并行模式混合使用,以充分利用集群的算力。然而所有的并行模式都会涉及AllRedUCe”集合通信。多个AllRedUCe需要完成每一个点对点通信,因此集合通信存在“木桶效应”,完成时间由其中最慢的一段通
9、信时间决定。任何一条链路的负载出现不均匀的情况,都会导致网络拥塞,大幅增加时延,严重影响训练效率。图32:大模型训练网络要求低时延、大带宽GPUO梯度更新4反向计W大81的变化ZELOPsitttIGPT-3:314ZFLOPs大烷模参数175BM储存墙卡现存80G8.放不下AlOo力 312TFLOPS箕力墙前向计IiTrainingDataRDMA时延更低并提供更高带宽,成为破局关键技术。传统TCP网络因为主机侧协议栈开销大,无法充分利用网络带宽。RDMA通信技术通过网卡硬件实现通信控制,绕过了主机侧协议栈,让一台主机可以直接访问另外一台主机的内存,可以将用户应用数据直接传入服务器存储区,
10、因此既避免了协议栈内存拷贝,又节约了CPU的开销。RDMA通信相比TCP可降低通信时延,且数据吞吐量更大,契合大模型GPU训练的场景。目前实现RDMA技术主要有InfiniBand和RoCEv2两种方案,均可显著降低端到端时延。RDMA技术带来的高带宽驱动交换机高速化。RDMA技术让一台主机可以直接访问另外一台主机的内存,消除了外部存储器复制和上下文切换的开销,因而能解放内存带宽,使单位时间内网络可传输的数据量大幅增加。更多可传输的数据量推动了业界对于交换机高速化”的需求,例如新华三推出了支持RoCE的以太网交换机,交换机的端口从100G向着400G演进。高速率交换机出货量逐步上升。根据IDC
11、的数据,全球及中国交换机市场中,速率100M以下的低速率端口将在2024年后逐步退出市场,千兆端口依旧为市场主流,而IOG以上速率端口出货量将逐步上升。高速率交换芯片需求激增:交换芯片直接决定整机的交换容量、端口速率等核心性能指标,高速化”的市场需求趋势与交换机相似。中国商用交换芯片市场中,10OG及以上的以太网交换芯片需求逐渐增多。根据灼识咨询的数据,预计至2025年,100G及以上的中国商用以太网交换芯片市场规模将大幅增长,占比将分别达到44.2%oUEC成立,多家巨头拥抱开放式以太网随着AI和高性能计算工作负载的快速发展,传统以太网在提供智算网络互连上存在较多的局限性,而目前超级计算领域
12、主流之一的Infiniband技术,因为历史演进原因变成封闭技术,无法充分利用当前繁荣的以太网生态。因此以太网技术的进一步演进成为必然。2023年7月,由LinUX基金会主办的超以太网联盟(UltraEthernetConsortium,UEC)正式成立,旨在超越现有的以太网功能。UEC的创始成员包括AMDsArista博通、思科、EViden、HPE、InteKMeta和微软,都拥有数十年的网络、人工智能、云和高性能计算大规模部署经验。2023年11月21日,超以太网联盟迎来新成员,包括阿里云、百度、字节跳动、戴尔、华为、JUniPerNetworksMarvells新华三、诺基亚、腾讯等2
13、7家公司。UEC致力于打造一个与超级计算互连一样高性能、与以太网一样普遍且经济高效、与云数据中心一样可扩展的新以太网。UEC基于当前以太网的开放、可互操作、高性能的通信架构,提供针对高性能计算和人工智能进行优化的高性能、分布式和无损的传输层协议,满足HPC和AI分布式计算的高带宽和低延迟需求,提供最佳网络利用率。预计UEC未来将会从四个纬度进行现有以太网技术的演进开发。(1)物理层:制定增强以太网物理层、底层介质和物理层客户端(链路层)的性能、延迟和管理的规范。(2)链路层:开发增强以太网链路层性能、延迟和管理的规范。(3)传输层:制定AI/HPC传输规范,增强以太网的吞吐量、延迟、可扩展性和
14、管理。(4)软件层:为各种IHPC用例或应用程序开发规范和/或软件API和/或开源代码。范围包括但不限于:远程内存访问优化、网络计算(INC)以及安全、管理和存储。2023年8月,在IEEEHotInterconnects(HOTI,关注先进的硬件和软件架构、各种互连网络实现)国际论坛上,Intel、NVidia、AMD等巨头进行了EtherNETorEtherNOT,的讨论,多家厂商坚定看好以太网方案。我们认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以太网凭借其通用性及开放性,仍会占据市场主导地位。英特尔看好以太网的开放性”英特尔高级研究员、网络和边缘组首席硬件架构师BradBurres在2023HOTI会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一代 信息技术 以太网 交换 芯片 专题报告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35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