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汉族女装的嬗变与社会变迁.docx
《民国汉族女装的嬗变与社会变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国汉族女装的嬗变与社会变迁.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摘要民国时期,政局动荡,各种社会文化思潮交织碰撞,影响到我国汉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的穿着习俗也在发生着剧烈变化,特别是汉族女装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从复古到创新的多元化风格,在承续传统“上衣下裳”的服装基本搭配样式上再生出民族化符号性质的服饰形态“倒大袖”与旗袍,服饰风俗上“除旧纳新”,风格上呈现出“中西混搭”的新风尚。民国汉族女装在多元思潮影响下,特别是传统文化的回归与西风东渐的双重浸染,塑造出被广泛认可的服饰审美风尚,具有鲜明的服饰文化的民族符号意义。关键词民国;汉族女装;社会风尚民国时期汉族女装的变革导致了该时期汉族女装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向,第一元是恪守正统汉民族文化传统,主张穿着具
2、有汉民族本土性特征的传统服饰。第二元是经历西式教育的自由之士、新型知识分子和革命派,主张彻底废弃传统,穿着合体的西式服饰表达自己变革意志。第三元是中间派人士,既主张保留部分传统又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文化,他们的观点是基于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形成民国时期我国具有民族符号性质的主流服饰形态:“倒大袖”与旗袍。一、民国汉族女装“存续承扬”与传统汉族文化的回归辛亥革命后,即民国初期,汉族女性着装受社会主流恢复华夏汉族传统文化思想的积极提倡与推动,一定程度上也与当时爱国主义富民强国的政治主张相联系,从而使当时的服制改革上升为国家政治层面的行为,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1912年(民国元年)服制颁布了两种女性服装
3、的法定类型:“上衣下裙,上身用直领、对襟,左右及后下端开衩、常与膝齐的上衣,周身得加以锦绣。下身着裙,前后中幅平,左右打相,上缘两端用带。”可见,当时女性服饰主流仍然延续“上衣下裳”的传统搭配形式。同样,民国初期出版的墨润堂改良本画谱中的女性袄、袍、裙的结构图验证了当时女性服饰仍然是延续传统的形制。关于民国时期汉族女装延续传统旧制的记载屡见不鲜,民间各地方志也多有记载,如潍县志稿(1941年)记载:“妇女多服旧式衣裳。”磁县县志(1941年)记载:“昔时男女制衣多用粗布,班染蓝色。女子皆穿短衣,一裤一衫,冬则袄外尚套一单褂。富者探亲戚时,下更加扎裙子。虽扎短衣,务求宽大肥裕。男女贫者,只著短衣
4、,富者除短衣外,夏有大衫,冬又有大袍、马褂。昔亦全为蓝色,近则夏多白色,冬多青色。”可见,这些地方志从服装式样、服饰面料、色彩等全方面阐释了当时女性服装的传统造型在民间仍为主流形式。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是以汉族民间服饰为收藏研究对象、旨在抢救和保护我国汉族民间服饰艺术、传承和发扬汉族民间服饰文化的馆所。传习馆2008年建成并对外开放,展馆面积为800多平方米,共收集展示了清末民国时期民间服饰2100余件/套,涵盖地域有江苏、山西、安徽、江西、山东、河南、福建、辽宁、陕西等主要汉族地域,涉及有袄、褂、裤、裙、鞋、云肩、披风、各种首饰等20多个品种。珍藏有来自民国时期全
5、国汉族主流地区城乡的女性服饰及服饰品600多件。其中,上衣有袄193件,褂29件,衫148件,旗袍97件,下裳有马面裙112条,凤尾裙25条,作裙27条。袄、褂、衫等上衣均为展开平面造型,多为大襟右衽,基本形制与传统形式无异,各类裙装整体都呈现“围式”平面造型,展开为长方形或梯形,这些都与中国传统服饰的平面造型理念是一脉相承的,只是由于汉族地域文化具有较大差异,加之穿着服用功能性的需要,传统女性服装在袖宽、衣长和围度上开始趋向合体。如图1是民国永安月刊1939第8期刊发的海上妇女服饰沿革一文的插图,上面第一排即“上衣下裳”形制。诸多例证都说明传统女装形制是民国时期我国城乡女性的主要服饰形式。民
6、国初期汉族女装延续旧制现象说明我国儒家“礼教”思想对传统服装文化的影响是深远和全面的,它造就了我国社会平面意识形态,服饰风格追求线条婉约、柔和,崇尚舒适、自然、和谐之美,注重细节与装饰技艺的运用,重视内在感觉与统一的二维平面内的视觉冲突。因此从形式上看,“上衣下裳”的延续与发展是对传统服饰文化的继承,诠释了我国汉族含蓄、和谐的审美情趣。二、民国汉族女装“弃旧纳新”与“改革易俗”社会风尚民国时期欧美等西方服饰文化潮流浸染了我国社会各阶层,民众通过这些时尚服饰形象的塑造提供了服饰审美风尚的理想标准,同时也逐渐发展为身份认同的视觉符号。民国时期,整个社会思潮呈现纳新、求变、革旧谋发展的开放动向,成为
7、服饰变革的根本原因。在华传教士充当了海派服饰文化的传播者,感染并改变着国人的穿衣习惯与日常风俗,新颖独特的西方服饰与风俗习惯与民国延续的旧衣冠旧风俗形成鲜明对比,国民试图改变旧式的服饰面貌而崇尚代表着现代、简约、适体的西洋服饰观念。随着社会进步,海外留学知识分子作为民国的新派人物,西风东渐的产物,他们习得新鲜的思想与海派知识,促成民国社会与文化的转型,从自身剪辫易服、着西装,表达了毅然革旧俗、立新装的政治立场,将西方以人为本的着衣理念与风俗习惯同时引入中国,成为新时代国民竞相效仿的着衣典范,在灌输文明之风的群体的带动下中国形成了一次传统服装改革的浪潮,这是一种外在的推动力。当时服饰现象呈现西风
8、(俗)东渐”和“改革易俗”的状况,“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交杂至不可言状”。“趋新求变”的风气逐渐主导了社会风尚,也加速了废弃传统服饰陋俗的进程。近代著名作家立德夫人在华生活几十载,目睹了近代中国女性服饰的重大变革,在穿蓝色长袍的国度著作中记录了1900年前后苏州地区女性服饰的变化,女子服装已注重曲线的表达,日常穿着早己经“比中国西部妇女的服装要紧,接近英国的紧身服。袖子仅及肘部上方紧贴手臂,而不是像常见的中国服装那样,在手腕处垂下半码长。无疑,杭州和苏州女士的服装可称为时下中国女士的流行款式裁剪完美,极其漂亮,任何人穿着都很合身,而不失庄重和自然”1。在清稗类钞中也记述了西风东进的趋
9、势,“围裙,腰肢紧束,飘然曳地,长身玉立者,行动袅娜,颇类西女2。民初北京女学生的装束在厂甸竹枝词中这样写道:“素裙革履学欧风,绒帽插花得意同。脂粉不施清一色,腰肢袅袅总难工。”3这些都表现了服饰开始趋向表现人体之美。同时,民国时期的女装变革也是建立在自身内部打破旧有陋习基础之上的,有识之士自清末以来一直推动摒弃束缚女性体型的缠足和束胸,改革这些陈旧的服饰风俗。辛亥革命后,1912年3月政府以法令形式发出禁缠足的文告,“通饬各省一体劝禁。其有故违禁令者,予其家属以相当之罚”4。此后民国政府在1916年与1928年分别颁布了内务部通咨各省劝禁妇女缠足文与禁止妇女缠足条例,将摒弃陋俗事象上升到国家
10、意志通过法律方式极力反对裹足,强制制止摧残妇女的裹脚鞋、弓鞋,积极倡导放足以解放女性身体。经过政府法令的强制执行与民间开明社团的引导,除偏远山区外,城镇妇女皆天足或放足,千百年来套在女性身上的枷锁终于被打破。遂安县志(1930年铅印本)中记载:“放足之风,近始渐盛,城市幼女多天足,惟乡僻仍多缠足者。”随之兴起对天足及对人体自然形态美的追求,西式塑胸内衣逐渐也在城市推广,新的服饰文明风尚逐渐在城市妇女中流行。借鉴西方服饰文明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婚礼服饰,谓之“纳新工清末民初。西式风俗的文明婚礼开始在城市盛行,作为礼俗表现的重要载体婚礼服也吸纳了西式的婚纱形态,在申报登载的小说中称赞文明婚礼的流行:
11、”(新娘)梳一东洋头,批件西式衣,穿双西式履,凡风冠霞帔、锦衣绣裙、红鞋绿袜一概不用”5,“文明婚礼,盛行海上,新妇辄以轻纱绕身,雾影香光,尤增明艳,每共拍一照,以为好合百年之谐”6。清末民初文人张酹仙在小说林刊登的笔记小说鸳鸯梦中亦详细记载了新人的时髦穿戴:“新郎西装革履,新娘纱服珠链宾客内一身着长袍马褂之老者惊问其邻座日:“新娘悬挂此佛珠,莫非遁入空门者流,又何能结为鸾传乎?”邻座掩口而笑日:“君差矣!此乃新妇饰物名项链者也。西洋习俗,咸以戴项链者为雍容华贵,国人竞相效之。君深居浅出,不谙世情,故以为尼也。”7“纳新”除了吸纳西式服装元素外,还表现在对自身传统服饰的改造创新上。表现在女装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民国 汉族 女装 嬗变 社会变迁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35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