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症及其对策论文5篇汇编.docx
《肥胖症及其对策论文5篇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肥胖症及其对策论文5篇汇编.docx(3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肥胖症及其对策论文5篇汇编浅析肥胖症及其对策(一)摘要:肥胖是当今世界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障碍,已成为公众担心的社会性疾病,并引起医学界的高度重视。预防和治疗肥胖必须要有科学的态度,减肥保健也必将盛行。关键词:肥胖症;危害;对策肥胖症,是当今流行全球的高发病。据统计,世界上的肥胖症者总数已逾5亿,而且正以每5年增加1倍的速度在发展。有资料显示,从21世纪起,全球胖死的人比饿死的人多。我国的情况也不乐观,2002年全国营养与健康综合性调查的结果显示,我国肥胖症患者正逐年增长,成年人的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7.1%,估计超重总人数为2亿人,肥胖者已突破7000万。一、肥胖症定义与测定方法肥胖症
2、是指机体由于生理、生化机能的改变而引起体内脂肪沉积过多,造成体重增加,导致机体发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的病症,测定身体内的脂肪含量有一系列的方法最通常使用的方法是用皮下脂舫测定器测定皮褶厚度,然后用公式计算出身体的脂肪含量。一般认为,超过标准体重的20%,且脂肪百分率超过30%者为肥胖;超过标准体重30婷50胎且脂肪百分率超过35%45%者为中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50%以上,脂肪百分率超过45%以上者为重度肥胖。二、肥胖症的分类及病因肥胖症按病因学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单纯性肥胖,亦即无明显内分泌代谢病病因而发生的肥胖,膳食和生活方式是造成单纯性肥胖的最主要原因;吃得过多会导致肥胖。所以注意饮
3、食不要过量,是不会得肥胖症的。所有肥胖症患者都具有一些共同的习惯和毛病:饮食过量、爱吃零食、吃饭飞快,不注意细嚼慢咽,饭后喜爱睡觉、有意避免或没有时间参加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造成单纯性肥胖的根本原因是摄取热能过剩造成体内脂肪的大量堆积。另一类为疾病引起的继发性肥胖,常见的有神经系统疾病和内分泌系统疾病所引起的肥胖。引起肥胖症的因素很多,综合考虑,造成肥胖的原因有以下几种:(一)肥胖症与遗传因素遗传的禀赋对于人的体型胖瘦的影响比其他因素要大得多,遗传的基础决定着不同种族内脂肪含量的差异,也决定着同一种种族的人不同性别的差异。(二)肥胖症与高热量的膳食健康的饮食习惯应该是所食营养足够均衡,盐和脂肪
4、的摄取要适度,食物的种类要多样化,食物要令人感觉愉快,热量的摄入与消耗要相对平衡。一般认为若摄取的三大营养素一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热量超过消耗的热量,则多余的蛋白质、脂肪便会贮存于体内,碳水化合物则会通过糖原异生作用,转变为脂肪或蛋白质贮存于体内,其中转变成脂肪的量较多,最终成为单纯性脂肪。(三)其它因素有些肥胖是由于体内某些疾病引起的中枢神经、脑垂体、内分泌等病变造成继发性肥胖:如果摄食中枢与饱食中枢之间的联系受到损伤,二者之间失去相互制约的机制,便会导致神经性肥胖;偏食易使人体缺乏两大类营养素,一类是促进脂肪转化为能量的营养素,如维生素B2、B6、B12和尼克酸;另一类是影响能量代谢
5、等矿物质如钙、镁、铁等,这两类营养素的缺乏使得脂肪分解受阻,体内的脂肪就会堆积起来。三、肥胖对健康的危害近年来肥胖在我国的发生率普遍增加,流行病学统计表明,肥胖发生率的增加与成年人群死亡率的增加呈高度相关。肥胖可导致肌体多种代谢的障碍,成为某些疾病的病因或易发因素。统计资料表明,高血压发病率,肥胖患者为正常人的3倍。即使血压正常,肥胖也会增加心脏的工作负担。肥胖也是高血脂症和冠心病的重要病因之一。大量流行病学资料表明,由于热能摄入过多引起的肥胖,可使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增加,多数冠心病患者常伴有肥胖,如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肥胖患者为正常人的23倍,肥胖可通过影响脂代谢、糖代谢和血压等方面
6、而诱发或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症和冠心病。肥胖者还常伴有胃纳亢进、易饥多食、便秘腹胀,并常发生胆绞痛。由于肥胖使周身关节负担过重而引起腰背、下肢关节疼痛,X线检查多表现出关节炎病变。此外,肥胖易引起低换气综合症、痛风、脂肪肝、子宫脱垂、血栓性静脉炎、下肢静脉曲张、皮炎和皮癣等肥胖症对健康的危害,当前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危险。成千上万的人,无论男女老幼,都在承受着他们本不应该负担的过量体重。肥胖症最可怕的害处是,他缩短人们的寿命,引发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和各种身心不良、肠胃病、性无能、以及自卑情结等,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痛苦。四、健康减肥方法(一)饮食减肥法首先对肥胖者进行必要的膳食调查,以了解肥胖患者
7、热能和各种营养素的摄入状况、肥胖患者的日常膳食习惯、有无食物的特殊嗜好等,从而在膳食调整时更具针对性。根据膳食调查结果,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宜清淡,少吃油腻,不吃零食,不喝酒,不集饮暴食,并应禁忌咖啡及刺激性调料,以免引起食欲亢进,不易达到减肥目的。(二)药物减肥法具有减肥效果的药物主要是食欲抑制剂、加速代谢的激素及某些影响消化吸收的药物。(三)运动减肥法多数肥胖患者热能摄入超过消化,要达到减肥的目的,不但要控制膳食,还要加强运动,使热能消耗增加,从而将多余的脂肪动员出来。同时锻炼可促进周身血液循环,使人精神轻松愉快,有益于健康。如跑步、骑自行车、游泳等。(四)非药物性疗法这是我国传统医学在治疗
8、肥胖中所表现出来的独到之处,主要有手术去脂、物理疗法、针刺疗法、耳穴贴压法、艾灸疗法、指针减肥法、推拿按摩法等,用于治疗单纯性肥胖有一定疗效。五、结束语肥胖是当今世界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障碍,已成为公众担心的社会性疾病,并引起医学界的高度重视。预防和治疗肥胖必须要有科学的态度,减肥保健也必将盛行。参考文献:1张远.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分析及其对策.中国食物与营养,2005.2袁玉伟,陈振德.食品安全的科学内涵分析与可持续控制体系的建设.食品科技,2005.3齐丽.解析食品安全的危机管理.食品工业科技,2005.4汪科.怎样科学理性地认识“丙毒”.食品工业科技,2005.5李勇.碳水化合物加工技术,北
9、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肥胖要因及有效减肥法的探讨(二)摘要自从改革开放后,中国人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进步,在此之前国家致力于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从八十年代后,肥胖的人数与日俱增,从肥胖人数来看,从肥胖对健康的损害来看,很多国家都都付出了很沉重的代价。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从肥胖的近况、肥胖的风险、肥胖的产生原因、肥胖的鉴别方法、肥胖的分类、有效的减肥方法等进行论说。认为导致肥胖的原因并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针对中国人的体质特征、普遍的生活作息规律以及中国人肥胖的主要类型,应进一步把减肥的重点转移到对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对饮食的控制上来。关键词肥胖原因中国的现状饮食控制Obesi
10、tybyandeffectiveweightlossmethodAbstractSincethereformandopening-up,It,Shadtheverybigenhancementinourcountry,slivingstandard,countriesbeforetryingtosolvetheproblemoffoodandclothingofthepeople,fromtheeightys,thecityandsomehaverichruralinside,thenumberofobesegrowsdaybyday,fromthepointofobesity,theheal
11、thdamagefromobesity,manycountrieshavepaidaheavyprice.Thearticleusethematureofliteraturematerial,fromthepresentsituationoffat,theharmoffat,thecausesoffat,themethedofobesityjudgement,theclassification,theeffectivewaytoloseweight,etc.Thinkthatthecauseofobesityisnotunilateral,onthebasisofthephysicalchar
12、acteristicsoftheChinese,acommonroutineoflife,andtheChinesemainofogenrebesity,shouldfurtherreduceweightshiftstheemphasistothechangestothewayoflifeandcontrolofthediet.keywordsObesitycausesThepresentsituationoftheChinesedietDietcontrol目录引言11肥胖的概述11.1 肥胖的分类11.2 肥胖的判断标准和评价方法21.3 中国的肥胖现状51.4 .1我国的肥胖人口51.5
13、 .2中国肥胖人口的省级差异72肥胖的危害102.1肥胖和心脑血管疾病102.2肥胖和11型糖尿病112.3肥胖和恶性肿瘤132.4肥胖和脂肪肝132. 5肥胖和性功能障碍142. 6肥胖和死亡率143肥胖的原因153. 1遗传因素153. 2饮食因素153. 3行为方式因素164有效减肥法的探讨164. 4.1合理膳食165. 1.4吃早饭166. 1.2减小容器尺寸166.1. 3三餐之外不再进食174. 1.4食物以粥羹状为主175. 1.5饮食增加蛋白质含量174. 4.L6减少食材种类185. 1.7增加低脂乳制品的摄入184. 2体育运动185小结20致谢21参考文献22引言肥胖(
14、ObeSity)肥胖症是由多方而要因导致的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以体内脂肪细胞的体积的变大和细胞数增长导致体脂占体重的百分比异常增高并在某些部位过量沉积脂肪为特征。伴随着中国人生活越来越富足的脚步,肥胖患者的数量日益庞大起来,现在正慢慢地发展成为世界范围的科目。在我们传统的观念中,肥胖就是拥有肥胖的身材,臃肿的体态,但是根据最新对肥胖的定义,它属于一种代谢方面的障碍,发病的过程具有隐藏性和复杂性。实际上肥胖本身并不可怕,可怕之处在于肥胖能够对心脏功能、肝功能具有极大的威胁,还会对糖尿病、血脂症、肾机能不良等多种顽固疾病的出现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在不用考虑温饱问题的21世纪,人类要面对的问题不是饥饿
15、和疾病,而是伴随着富足的生活而产生的文明病像艾滋病、心脑血管疾病、肥胖、癌症的已经成为人类健康最大的威胁而中国从1978年之后,生活水平不断地好转,开始享受生活的乐趣,这就导致了现在的动的少、吃得多,也就是消耗的少、吸收的多的现状,这些都是造成肥胖病高发的社会原因。从最近20年的数据可以看出在一线城市中的超重幼儿比原来高了5倍,同时二三线城市的青少年总数已经超过3100万大关,总体来看,肥胖正在向低领人群扩张。在中青年方面,腹型肥胖率男45.26%、女58.11%,体脂不均匀分布率男17.26%、女10.3%。肥胖的人数与日俱增,从肥胖人数来看,从肥胖对健康的损害来看,很多国家都都付出了很沉重
16、的代价。肥胖的治疗异常困难,几乎是伴随终生的,但我们可以有效的预防肥胖病的发生。因此,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就要重视肥胖的发病机制。总的来说导致肥胖病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神经内分泌因素、饮食因素、行为因素。做好肥胖病的预防工作,不仅是对自身的健康负责,也是对家庭、对社会的负责。1肥胖的概述5. 1肥胖的分类一、根据肥胖产生的原因可分为(1)先天遗传性肥胖:主要指由遗传物质(染色体、DNA)发生改变诱发的肥胖,此类型肥胖的发病较为罕见,往往伴有家族性肥胖倾向。(2)单纯性肥胖:此类肥胖病的发病原因通常是有遗传性家族病史或是能量摄入过多,是最常见的一种肥胖病。(3)后天病理性肥胖:病理性肥
17、胖的包含范围相对宽泛,通俗意义来讲是由某种疾病引起的肥胖,而单纯性肥胖引起一些并发症时,就意味着病理性肥胖已经出现。二、根据外在体态的不同可分为(1)苹果型肥胖:是指腰围大于臀围,通常又四肢相对瘦弱,形成类似于苹果中间大两头小的身体特征,主要发病原因是皮下脂肪多存在于腹部及腹腔内。(2)梨型肥胖:首要原因是脂肪大多沉积在臀部以及梨型身材的人臀部及大腿部,引起下半身肥胖,但同时上半身又是正常身形,形成了下半部分膨大上半部分小类似于梨的身形。(3)均匀型肥胖:指脂肪在身体各部位均匀分散,总体来说腰臀比例正常,体态显得较为臃肿、松散。三、按照脂肪细胞的变化方式不同可分为(1)增殖型肥胖:指体内的脂肪
18、细胞分裂过快,导致脂肪细胞多,从而引起肥胖。(2)肥大型肥胖:脂肪细胞的体积相对于正常的脂肪细胞大,占用空间多,导致肥胖体态的出现。(3)混合型肥胖:肥胖产生的要素包括上述两点,并不是其中一点单独发挥作用。四、通俗意义上肥胖可分为(1)单纯性肥胖:最为常见的一种肥胖类型,约占肥胖人数的95%,这类人群体态相对较为匀称,没有新陈代谢方面的障碍,也没有内分泌方面的疾病,而往往都营养过剩或是有家族肥胖史。(2)继发性肥胖:约占肥胖人群的2%-5%由新陈代谢异常和内分泌紊乱引起的疾病,肥胖只是其病症的并发症,一般同时伴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颅骨内板增生症、性腺功能减退等,而根除这类肥胖的手段不能依靠节食
19、和运动,要从病发源入手治疗。(3)药物导致的肥胖:只占肥胖总人数的2%。少许药物在治疗疾病的同时,还具有增进肥胖的副作用,如含有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药物带来的负作用尤其明显,通常情况下中止用药就会缓解副作用的发生,但不幸的是很多人以此为转折点很难再回到原来的体态。1. 2肥胖的判断标准和评价方法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对肥胖的研究,人们对于肥胖的认识更加深入,对于肥胖的判断从单纯的体态上上升到精准的数字,WHO和亚太地区分别制定了自己的标准,而我国也组织在肥胖领域有权威的专家制定了符合我国人群特征的一套中国化标准。1、体重指数(BMI)计算公式:BMl=实际体重(kg)/身高(m2)WHO分别在1998
20、年和1999年分别发布了对世界范围内成年人的和亚洲成年男性的分级标准以及肥胖带来危害。表1-1WHO以BMI对肥胖的分级和对伴发病评估BMI(kgm2)分级适用于西方国家适用于亚太地区伴发病的危险性正常范围18.5-24.918.5-22.9平均水平超重25.0-29.923.0-24.9上升I度肥胖30.0-34.925.0-29.9中等II度肥胖35.0-39.930.0严重In度肥胖工40.0极为严重后期我国肥胖领域的专家也针对中国人的体质提出了BMI诊断评估报告分级BMI(kgm2)共患病危险度正常范围18.5-23.9平均水平分级BMI(kgm2)共患病危险度超重24.0-27.9增
21、高肥胖金28.0严重增高表1-2中国肥胖工作组关于肥胖诊断的建议根据BMI指数测定肥胖程度是一种十分简便易行的方法,并且有相对较强的相关性,并且受身高的影响较小,另一方面它并不能准确反映一个人的局部肥胖程度,同时对于一些肌肉相对发达的人来说几乎不能说明其肥胖的等级,但相对于它的便捷程度和适用范围来说,还是成为最被人们所接受的一种肥胖判定方法。2、腰围臀围针对BMI指数无法精确反映人体局部肥胖程度的特点,而中国的肥胖病患者又大都有局部脂肪堆积的特点,WHO根据这一特点提出了WHR的概念,WHR是衡量脂肪分布特点的数据指标,WHR值偏高者属于中心性肥胖,WHR值低者属于四周型肥胖,测试方法为:接受
22、测试时自然站立,两脚自然分开,身体放松,取肋骨和盆腔的中点为测量点,多次测量计算平均值。臀围的测量方法是采用之前的基本站立姿势,测量过程中经过臀部的最高点进行读数。此种测试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反映人体局部脂肪堆积的状况,更有针对性,不足之处在于误差较大,容易受到测试人测量规范性的影响。1998年WHO提出了欧洲人和亚洲人的WHR临界值以及和肥胖病的并发症之间的关系,下表列举了亚洲人的BMl指数、腰围和肥胖并发症之间的关系。表1-3不同BMI与腰围等级以及肥胖并发症的关系分级BMI腰围并发症发生匕度腰围并发症发生程度体重过低18.5男90女80相关疾病危险性低,但其他疾病的危险性低男工90女叁80相
23、关疾病危险性处于平均水平正常范围18.5-22.9相关疾病危险性处于平均水平相关疾病危险性增加超重工23相关疾病危险性增加相关疾病危险性增加肥胖前期23-24.9相关疾病危险性增加相关疾病危险性中度增加I度肥胖25-29.9相关疾病危险性中度增加相关疾病危险性严重增加II度肥胖M30相关疾病危险性严重增加相关疾病危险性非常严重增加3、密度测定法密度测定法是一种通过间接手段来测定人体脂肪的方法,目前使用频率最高两种的方法是水下称重法和皮褶厚度测试法,此两种测试方法受测试者手段影响较大,又局限于测试条件,虽然能够客观地反映一个人的肥胖程度,所以普及率较低。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相当准确但是花费较大的测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肥胖症 及其 对策 论文 汇编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37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