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新型城市基础设施物联网建设通用标准》(征求意见稿).docx
《重庆《新型城市基础设施物联网建设通用标准》(征求意见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新型城市基础设施物联网建设通用标准》(征求意见稿).docx(5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新型城市基础设施物联网建设通用标准GeneralstandardfornewurbaninfrastructureInternetofThingsconstruction(征求意见稿)1总则12术语23基本规定44场景要求64.1 一般要求64.2 城市运行64.3 城市安全154.4 城市交通224.5 城市环境264.6 城市建设295设计要求325.1 一般要求325.2 终端要求325.3 网络要求345.4 平台要求365.5 数据要求375.6 配套要求396安装与验收416.1 一般要求416.2 安装与部署要求416.3 验收要求467运维管理要求497.1 一般要求497.2
2、 运维管理要求498通用安全保障528.1 一般要求528.2 安全要求528.3 管理要求54本标准用词说明57引用标准名录581总则.o.为指导重庆市新型城市基础设施物联网建设,促进物联网设施与城市基础设施.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验收、同时投用,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重庆市内新建、扩建和改建城市基础设施工程中物联网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维管理,宜与本市其他物联网相关技术标准配合使用。1.0.3既有城市基础设施的物联网升级、改造和建设宜参考本标准执行。1.0.4重庆市新型城市基础设施物联网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维管理除应符合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及重庆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
3、定。2术语2.0.1城市基础设施UrbaninfraSlnICIUre支持城市运行和活动的设施、设备和服务系统,本标准城市基础设施主要包含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及其配套设施。条文参考:GB/Z421922021,3.2,有修改2.0.2社区community社区是具有某种互动关系的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在一定领域内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共同体及其活动区域。本标准特指有物业管理和服务的住宅小区、公共建筑、工业园区等。2.0.3街面street街道路面。本标准特指全部主干道路、重要街道交叉路口、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居民小区以及案件多发地段等重点部位。2.0.4安全防范security综合运用人力
4、防范、实体防范、电子防范等多种手段,预防、延迟、阻止入侵、盗窃、抢劫、破坏、爆炸、暴力袭击等事件的发生。条文参考:GBZT217412021,3.32.0.5新型城市基础设施物联网IoTsystemofnewurbaninfrastructure附属在城市基础设施主体工程上,以感知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主要手段,实现人、机、物的泛在连接,提供信息感知、信息传输、信息处理等功能的数字基础设施。条文参考:工信部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重庆市新型基础设施“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年)J重庆市数据条例,有修改2.0.6新型城市基础设施物联网感知终端IOTsen
5、singterminalofnewurbaninfrastructure新型城市基础设施物联网系统中负责数据采集、初步处理、加密、传输等功能的设备。2.0.7新型城市基础设施物联网感知数据IoTsensingdataofnewurbaninfrastructure新型城市基础设施物联网感知终端采集的数据。条文参考:重庆市新型基础设施“十四五”发展规划920212025年),有修改2.0.8智能网联道路intelligentconnectedroad采用先进的无线通信、新一代互联网等技术,在交通信息采集与融合分析应用的基础上,实现车-路-云-网-图实施互联互通、车辆安全控制和道路协同管理等功能应
6、用的道路。智能网联道路应包括但不限于道路智能设施、道路交通设施等,具备和支撑平台进行信息交互的功能。条文参考:武汉市智能网联道路建设规范DB4201“654-2022,有修改。2.0.9系统检测systemscheckingandmeasuring新型城市基础设施物联网在安装、调试、试运行后,采用特定的方法和仪器设备对整体系统功能和性能进行全面检查和测试并给出结论。3基本规定3.0.1新建、改建、扩建城市基础设施的物联网设施,应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配套基础设施,在规划设计方案时配建,预留相关资源,且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验收、同时投用。3.0.2既有城市基础设施物联网的改造应符合下
7、列要求:1应逐步将非网络型替换为网络结构型;2相关技术要求宜参照本标准相关规定执行,且不应低于原有技术要求。3.0.3新型城市基础设施物联网使用的设备和软件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市场准入制度的要求,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优先采用信创国产化产品。条文参考:深圳市地方标准消防设施物联网系统技术要求DB4403“264-2022,有修改。3.0.4新型城市基础设施物联网建设应符合下列要求:1不应降低原有城市基础设施的技术性能指标;2不应影响原有城市基础设施的功能;3不应减低原有城市基础设施的可靠性。3.0.5新型城市基础设施物联网的建设内容应根据使用功能、应用场所、建设规模、环境条件、现场联网条件
8、、运营维护管理模式等因素确定。3.0.6新型城市基础设施物联网的供电、通信、数据存储、数据备份、数据处理等应符合系统容量设计要求,且应满足安全性、可靠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的要求。3.0.7新型城市基础设施物联网的信息安全特征应满足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和不可否认性。3.0.8新型城市基础设施物联网涉及公民个人信息的,应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包括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条文参考: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通用技术要求GBrr217412021,4.54场景要求4.1 一般要求4.1.1 新型城市基础设施物联网的应用场景分为城市运行、城市安全、城市交通、城市环境和城市建设。4.
9、1.2 新型城市基础设施物联网感知终端的点位布设应根据应用场景的环境条件、监测需求等因素确定,且应符合国家及重庆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4.1.3 当发生如下异常情况时,新型城市基础设施物联网应能预警或报警:1监测数据达到预警值或出现异常值时;2感知终端设备或线路出现异常或故障时;3监测系统设定的其它异常状态出现时。4.2 城市运行I物业管理4.2.1 新型城市基础设施物联网应对实施专业化物业管理的住宅和非住宅项目(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园区等)的内部道路、设备设施、安全防范等进行监测。条文参考:根据重庆市地标智慧小区评价标准DBJ50/T-279-2018相关要求,梳理总结应对有物业管理的小
10、区、园区、公建内部道路、设备设施、安防等进行物联监测。4.2.2 内部道路物联网应对消防通道、应急通道、安全通道、停车库(场)通道等内部道路的阻塞、占用进行监测。条文参考: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GB50225、上海市公用民防工程安全监管物联设施设计规范(2021版)JDB31MFZOo4-20214.2.3 设备设施物联网监测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1应对供、配电设备的电压、电流、功率因数、故障信息等进行监测,宜对能耗进行监测;2应对水泵管道的压力、储水设施液位、故障信息等进行监测;3应对消防水箱的液位、管道压力、末端压力、故障信息等进行监测;4应对电梯的运行状态、故障信息等进行监测;5应对风机的
11、运行状态、故障信息等进行监测;6应对制冷设备的负载率、故障信息等进行监测,宜对冷冻水出水温度进行监测;7应对公区照明设备的回路状态、故障信息等进行监测;8应对设备房的温度、湿度、火灾等进行监测,宜对进出人员进行视频监控。条文参考:智慧小区评价标准DBJ50/T279-2018、公共建筑设备系统节能运行标准DBJ5OTO8.2O20、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工程技术标准DBJ500822018重庆市智能建筑工程检测规程DBJ50-254-20174.2.4 安全防范物联网监测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1应对消防通道、应急通道、停车库(场)、社区出入口、人行通道、人员集中活动场所、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充电区域等
12、公共区域的异常状态、特殊事件等进行监测;2应对社区的周界入侵进行监测;3应对社区人员的出入和车辆的出入、停放情况等进行监测;4宜对高空抛物的抛物位置、坠落轨迹等进行监测。条文参考: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通用技术要求GBT2174L2il智慧小区评价标准DBJ50-279-20I8重庆市智能建筑工程检测规程DBJ50-254-2017II公共设施设备4.2.5 新型城市基础设施物联网应对人防设施、综合杆和综合箱、智能井盖、智能垃圾桶、智能公共厕所、化粪池等进行监测。4.2.6 甲类、乙类人防设施物联网监测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1应对人防设施承重结构的结构缝变形、地质结构的断面收敛进行监测;2应对人
13、防设施内部的温度、湿度、氧气含量、有害气体浓度等进行监测,宜对气压、PM2.5、光照等进行监测;3宜对人防设施的动力系统、送排风系统、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防护门等设施设备的运行状态、故障信息进行监测。政策依据:20/3年,国家人防办在上海、南京、江西、四川等地启动了全国人防重大项目试点建设工作,探索建立跨省市的支援保障机制,并提出了加快形成基于信息系统体系防护能力的基本建设思路,“智慧人防”的建设被提上日程。条文参考: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GB50225、上海市公用民防工程安全监管物联设施设计规范(2021版)DB31MF/Z004-20214.2.7 综合杆和综合箱物联网监测应包括但不限于下
14、列内容:1综合杆宜对杆体的倾斜状态和设施设备的运行状态、故障信息进行监测;2综合箱宜对机箱锁开启状态、门磁状态、水浸、温湿度等进行监测。政策依据:2021年H月,工信部发布的“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提出“推进通信设施与市政、交通、电力、公安、应急等设施资源共享,努力实现管控、杆塔、站址、机房等双向放开,推动建设智慧多功能杆,为感知终端、移动基站及网络传输设施预留可扩展的挂载空间和管线接口”:2022年8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要求,建设智慧多功能灯杆13万基以上;2022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等发布的信息通信行业绿色低碳发
15、展行动计划2022.205年)强调,鼓励在有条件区域规模部署室外一体化机柜、智慧灯杆等资源共享性载体:2023年H月,住建部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实施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推动“多杆合、多箱合建设集成多种设备及功能的智慧杆柱,感知收集动态、静态交通数据。条文参考:智慧城市智慧多功能杆服务功能与运行管理规范GBfT40994-2021、重庆市多杆合一建设技术导则、鹤壁市地方标准智慧多功能杆建设技术规范DB410671-2022、厦门市智慧多功能杆建设技术导DB3502/T086-2022、广州市智慧灯杆(多功能杆)系统发术及工程建设规范77GZBCl32019
16、。4.2.8 智能井盖物联网监测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1应对井盖的沉降、移位、开启等进行监测;2宜对井下的液位、温度、湿度、有害气体浓度等进行监测;3宜对井盖智能装置的供电电量、通信状态、信号强度等进行监测;4宜对井盖电子锁的启闭状态进行监测。政策依据:2021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广电总局、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窖井盖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四2023年底前,基本完成各类窖井盖普查工作,摸清底数,健全管理档案,完成窖井盖治理专项行动,鲁井盖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治理;到2025年底前,鲁井盖安全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17、明显加强,事故风险监测预警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显著提升,客井盖安全事故明显减少。;2022年12月,市城市管理局、市经济信息委等7部门联合印发重庆市鲁井盖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提出“大力推广运用具有防盗、防沉降、防坠落、防异响、智能感应等性能特点的新型窖井盖。”条文参考:智能井盖GB/T4140I-20224.2.9 智能垃圾桶物联网监测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1应对垃圾桶内的温度、烟雾等进行监测;2宜对垃圾桶的容量空间进行监测。政策依据:202。年6月,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印发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试点方案,要求参与该试点城市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全覆盖”、并基本完成垃圾分类处理设施的配套建设工作这
18、将直接拉动智能垃圾桶的市场需求。条文参考:智能垃圾桶CN202379331U4.2.10 智能公共厕所物联网监测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1应对厕间的CH小NH3、HzS等气体浓度进行监测;2宜对厕间占用情况、占用时间进行监测。条文参考:智慧公共厕所建设规范第1部分:管理系统建设通用技术要求T/GZBC56.12021;2。1,城管局重庆市地标城市公共厕所智能化系统技术规范4.2.11 化粪池物联网监测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1应对化粪池的CH4、NH3、HzS等气体浓度进行监测;2应对化粪池的液位进行监测;3宜对化粪池周边环境进行视频监控。条文参考:化粪池监控系统第1部分:技术要求DB501474
19、.1-2023III城市能源管理4.2.12 新型城市基础设施物联网应对电力、燃气、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屋顶太阳能光伏设施等进行监测。政策依据:2021年5月,国家统计局发布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九指出“智能化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指将大数据、物联网、云技术等技术和设备应用到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处理、利用或供应活动中,实现生产、处理、利用或供应过程可视化智能实时监控预警等功能的生产活动J4.2.13 电力物联网监测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1应对发电设施的电流、电压、功率等进行监测;2应对配电房的电流、电压、功率等进行监测,宜对配电房所处环境的温度、湿度、烟雾、安
20、全防范等进行监测;3宜对输电线路的泄漏电流、导线温度等进行监测;4宜对变电站的变压器油色谱、漏电电流、GIS局放等进行监测;5宜对终端用户的用电数据进行监测。政策依据:2W6年12月,国家能源局发布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20I62020),规划从供应能力、电源结构、电网发展、综合调节能力、节能减排、民生用电保证、科技装备发展、电力体制改革等8个方面绘制了电力发展的“十三五”蓝图,在电网发展方面着重强调了升级改造配电网,推进智能电网建设,打造适应电力系统智能化要求,全面增强电源与用户双向互动,支持高效智能电力系统。条文参考:电力物联网全场景安全监测数据采集基本要求SGDWI21162021、物
21、联网技术在电力智能在线监测的应用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中的应用4.2.14燃气物联网监测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1应对燃气设备的运行状态、输送管道的压力和燃气浓度等进行监测;2宜对燃气设备所处环境的温度、湿度、燃气浓度、烟雾、水浸、安全防范、周界入侵等进行监测;3宜对终端用户的用气数据进行监测。政策依据:2023年3月,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全国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方案中明确完善燃包监管,同步在线监测平台,加大重视对管网漏损、运行安全及周边重要密闭空间的在线监测、及时预警和应急处置。条文参考:智慧燃气建设技术标准DBJ331280-20224.2.15
22、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物联网监测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1应对充换电设施所处环境的温度、湿度、烟雾、水浸等进行监测,宜对充换电设施的安全防范进行监测;2宜对充换电设施的输出电压、输出电流、功率、纹波系数、谐波电流、漏电电流等进行监测。政策依据:202/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指出“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突破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版纳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条文参考:城市公共设施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GBfr37295-2019、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检验技术规范Q/GDN15922)14、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检验技术规OG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型城市基础设施物联网建设通用标准 重庆 新型 城市基础设施 联网 建设 通用 标准 征求意见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38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