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氧颗粒污泥原理及应用.docx
《好氧颗粒污泥原理及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好氧颗粒污泥原理及应用.docx(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好氧颗粒污泥原理及应用好氧颗粒污泥与普通活性污泥相比,它具有不易发生污泥膨胀、抗冲击能力强、能承受高有机负荷,集不同性质的微生物(好氧、兼氧和厌氧微生物)于一体等特点,近年的研究成果表明AGS能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高含盐度废水及许多工业废水。1991年MiShi1.IIa等最早发现了AGS,并第一次报道了利用连续流好氧上流式污泥床反应器(AerobicUpfIowS1.udgeB1.anket,AUSB)培养出AGSo人们从这一研究成果开始了对AGS颗粒化的研究历程。而国内学者对AGS的研究始于1995年,相对滞后于国外的研究。好氧颗粒污泥是由相互聚集的、多物种的微生物构成的团体,被认为是
2、一种特殊的自固定化生物。在过去的20年中,废水生物处理领域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证明,固定化的活性污泥在水质净化方面比悬浮活性污泥更具有效率。迄今为止,好氧颗粒污泥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废水生物处理技术之一。由于好氧颗粒污泥具有很多优点,因此,近年来对其进行的研究也逐渐增多,但是对于其形成机理却是众说纷纭。没有达成共识。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好氧颗粒污泥形成机理的研究进展并对不同机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作一些思考。1好氧颗粒污泥的基本特性在好氧条件下,培养颗粒污泥的条件较为苛刻,并且在不同操作条件和培养目的下培育出的好氧颗粒污泥在颗粒大小、粒径分布、颜色、功能上也都存在着差异。好氧颗粒污泥的特性:表面光滑、较高
3、密度和高强度、高生物量、耐冲击负荷、抗有毒物质。好氧颗粒污泥外观一般为橙黄色或浅黄色,周洵平等总结了不同反应器在各自条件下培养的好氧颗粒污泥的特性。好氧颗粒污泥具有优良的沉降性能和近乎球形的规则形状。研究指出,颗粒污泥的形状系数稳定在0.4纵横比一般在0.79左右。好氧颗粒污泥本身的生物相极其丰富,主要是形态各异的球菌、杆菌等。不同的培养条件对好氧颗粒污泥微生物群落有一定的影响。好氧颗粒污泥泥水分离性能好,在反应器中能形成较高的污泥浓度。从而提高了反应器的容积负荷和抗负荷冲击能力;剩余污泥量少,能有效地缩小沉淀池的体积。减少污水处理厂的占地面积;另外,好氧颗粒污泥还具有同步硝化反硝化(SND)
4、功能。2好氧颗粒污泥形成机理颗粒污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包含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的复杂过程,这个过程可以看作是在流体动力条件下,微生物自固定所形成的生物体聚团现象。由于操作条件、反应器类型、进水水质、培养目的不同,因此现有的形成机理并不能诠释所有颗粒污泥的形成情况。2.1、 晶核假说晶核假说最先由G1.ettinga等提出,用于解释厌氧颗粒污泥形成机理,他们认为:颗粒污泥的形成类似于结晶过程。接种污泥或反应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无机盐沉淀或惰性有机物质作为晶核。颗粒污泥在晶核基础上不断发育,最终形成了成熟的颗粒污泥。对于好氧颗粒污泥,研究也证实了可适用于晶核假说原理。J.J.Heijnen等向气提式内
5、循环反应器(BAS)中投加一定量的球状惰性载体(直径O.1mm),形成了具有去除CoD和氨氮能力的好氧生物膜颗粒污泥,证实了晶核假说。J.P.VanderHoekc认为:投加钙离子会加速形成颗粒污泥的原因是钙离子为颗粒污泥提供了晶核。刘丽等研究了钙离子在颗粒污泥中的分布,结果表明,钙粒子分布于颗粒中心,也证实了晶核假说。晶核假说经过多年的研究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刘建国等研究认为,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是絮状污泥在形成较大粒径菌胶团之后由于其内部DO缺乏,菌团逐渐解体,而细菌以解体的菌胶团为“内核”和“模板”进行大量繁殖,并最终形成主体菌群,进而形成沉降性能良好的颗粒污泥。这就是在晶核假说基础上发展
6、起来的“二次成核”假说。但是,有学者研究证明了在没有投加“晶核”的条件下也会形成颗粒污泥。颗粒污泥并不是以晶核为基础生长,而是完全靠微生物自身的电中和作用形成的。因此说晶核假说还需要进一步研究。2.2、 选择压驱动假说选择压可以看作水力负荷率和气体负荷率(取决于污泥负荷率)的和,这两个因素在不同沉降特征的污泥组分选择中起重要作用n”o在反应器中,只有较大颗粒才能在给定的时间内沉淀下来,而密度较小的絮状污泥由于其沉降性能不好则会被洗脱出系统。类似于生物进化理论,这个物理筛选过程为反应器中的生物量提供了一个“选择压”,那些适合系统的,密度高、体积大、沉降性能好的颗粒污泥才能存在于系统中。JJ1.T
7、ay等口研究了不同的选择压对硝化细菌颗粒化的影响,并推断了污泥颗粒化需要强选择压。X.H.Wang等1进行了选择压对颗粒稳定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过高的选择压下不能形成颗粒污泥,在较低的选择压下,颗粒污泥在形成后131d开始分解,只有逐渐提高选择压才能培养出稳定成熟的颗粒污泥。这个沉降一洗脱过程是一个纯粹的物理筛选过程,没有微生物的作用和反应,但是小的絮状污泥形成大的颗粒污泥需要微生物分泌的胞外多聚物(EPS)相互黏合来抵抗高上流速度产生的剪切力以避免一开始就被洗出1弓I,否则,微小的絮状污泥没有机会随着环境变化而形成大颗粒污泥,而且事实证明,很多情况下颗粒污泥都是由小逐渐长大成熟。因此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颗粒 污泥 原理 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3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