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浙江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调研报告.docx
《2023浙江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浙江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调研报告.docx(4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一、研究背景21.1 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需要21.2 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持续擦亮浙江两大金名片”的需要31.3 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工商联服务“两个健康”的需要3二、数据分析52.1 调研方法说明52.2 浙江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调研情况82.3 数字化转型服务商调研情况21三、现状及结论313.1 数实融合走向纵深,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已成普遍共识313.2 数据要素市场初启,数据成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要素323.3 转型服务能力持续提升,软件产品和平台赋能成为主流333.4 区域和产业禀赋各异,民企数字化转型态势仍不均衡33四、问题及对策:民营企U强字化转型
2、的“五项修炼”364.1 搭平台、树典型,持续提升民营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认知364.2 推动产教融合、产技融合,大力培育和数字化转型业务相适应的复合型人才.374.3 政府、创投、金融三驾马车整合发力,加大对数字化转型的资金支持384.4 通过“联盟+大脑”的方式优化产业生态,实施链式数字化转型394.5 紧扣安全合规和知识产权两大关键,优化民企数字化转型的制度供给40附录图表目录41研究背景11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需要12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是辘腰亮浙江两大金名片的需要13民营企业数字化转S,是工商5知胞”两个健康的需要一、研究背景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推进新型工业
3、化作出的重要指示,落实中央民营经济31条”和浙江省民营经济32条精神,响应全国工商联关于推动民营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工作部署,助力我省数字经济创新提质T发展工程,同时加强浙江省工商联与数字经济领域民营企业的联系,2022年11月,浙江省工商业联合会数字经济工作委员会(下称省数委会)正式成立。省数委会在省工商联的指导下,组织省内优秀数字化服务商,为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搭台服务。通过浙商数字行、浙商数字营”和浙商数字周等系列活动,切实为实现产业数字化的三个全覆盖助力。2023首届浙商数字周筹备期间,在省工商联的指导下,省教委会和浙江省数字经济学会开展了,浙江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情况
4、调研,并基于调研收集的数据和意见形成本报告。报告旨在深入了解浙江民营企蝮字化转型的现状和问题,对当前浙江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发展的问题与难点进行分析与诊断,并提出相应建议。1.1 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需要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和数字政府建设。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AT智能、区块链翎字技术创新持续活跃,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传统产业加速向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转型升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伴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民营企业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5、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推进创新的重要主体,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日前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首次将民营经济定位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提出加快推动民营经济数字化转型和技术改造。因此,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已迎来新的历史性机遇,数字化转型是民营企业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参与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是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1.2 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持续擦亮浙江两大“金名片”的需要浙江省是我国民营经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民营经济是浙江的金名片,是浙江经济的最大特骸口最大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民营经济总新口规模不断扩大
6、,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助推浙江成为经济大省、经济强省。浙江作为数字经济发展先行省,早在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就前瞻性作出建设数字浙江的战略决策。二十多年来,浙江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位全国领先,数字化改革取得开创性成效,数字经济成为彰显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金名片。民营经济强则浙江强,当前,浙江民营企业的发展到了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时期。浙江要在数字新浪潮中抓住机遇,确保在下一代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格局中占据领先地位,势必要继续推动民营企业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数据价值化,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进一步擦亮浙江的两大金名片。
7、1.3 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工商联服务“两个健康”的需要工商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承担着服务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和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使命。全国工商联关于推动民营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意见提出,要推动民营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促谢是升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搭建民营企蝮字化转型三务平台、发挥商会在推动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作用。推动民营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发展,是工商联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服务“两个健康”的需要,是工商联事业创新发展的需要,对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培育数字经济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数据分析2.1 调研方法说明2.2 浙江民营企业数字化转
8、型调研情况2.3 数字化转型服务商调研情况二,数据分析2.1 调研方法说明本次调研通过问卷调查、案例征集等方法开展。调研问卷遵循目的性原则、逻辑性原则、结构性原则和效率原则,针对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设置了数字化基础、组织数字化、业务数字化、数字化成效认可度、转型痛点和政策诉求等调查项目,针对数字化转型服务商设置了技术能力、服务能力、市场能力、服务过程痛点和政策诉求等问题,力争通过调查全面展现浙江省民企数字化转型的现状,洞察转型环节中的关键问题。本次调研问卷投放时间为2023年9月15日至2023年10月20日(样本分析截止时间为10月13日),共计回收问卷1387份。排除重复、误填以及出现明显逻
9、辑错误的问卷后,共得到有效问卷1262份。调研在空间分布上涵盖浙江11个地市,在行业分布上涵盖了第一、二、三产业,在营收规模和用工规模上涵盖了大中小微企业。为反映浙江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进展程度和数字化转型服务商的服务水平,本报告基于数字化转型环擀口服务市场的系统分析,分别建立了民企数字化转型程度评分体系”和数字化转型三务商能力评分体系,结合专家评审意见,对问卷数据进行了综合评估。2.1.1 民企数字化转型程度评分体系民企数字化转型程度评分体系涉及数字化基础(2O)、组提字化(30%).业务数字化(35%)、数字化竣(10%)、综合情况(5%)等5个维度,包含硬件系统部署情况、数据仓库/中台搭
10、建情况、软件部署情况、数字化人才占比、数字化管理工具使用情况、研发设计数字化、生产管腐字化、采购供峻字化、营销管理数字化、业务流程数字化、仓储物流数字化、售后服务数字化、数字化转型对营收的贡献占比、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成本降低的贡献占比、企业规模、企业营收、企业资质等17个二级J酶和23个三级指标。对应符号四权重(W)计算方式S1数字化基础20%赋分S2组织数字化30%赋分S3业务数字化35%百分比求和S4数字化翊10%赋分s5综合情况5%赋分表1民企数字化转型程度计分方法35%务施字化20%30%唱快就字化图1民企数字化转型程度评分体系2.1.2 数字化转型服务商能力评分体系本报告建立了数字化转
11、戳艮务商能力评分体系,涉划艮务商基础能力(30%).技术能力(30%)、服务能力(10%)、市场能力(30%)等4个维度,包含知识产权、企业资质、人才实力、研发投入占比、标准研制情况、产品形态、项目/产品荣誉、企业规模、融资情况、企业营收等10个二级指标和12个三级指标。对应符号维度IX三(n)计算方式C1基础能力30%畛C2技术能力30%c3服务能力10%赋分C4市场能力30%赋分表2数字化转型服务商能力计分方法磁能力技术筵力服务籍力市场能力图2数字化转型服务商能力评分体系2.1.3 评分体系计算方法本报告评分体系采用“专家调杳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并根据各维度情况调整具体赋分值。其中,民企
12、数字化转型程度评分体系的“业务数字化”部分为企业自评题,针对三大产业各有6项细分维度指标(每项满分100分,共计600分),场景主要来源于国家工信部发布的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测评揄示(2022版)。民企数字化转型程度各维度的分数计算公式为:Sk,k3“NiwifkNi为某企业的业务数字化第i项维度自评分,Wl为企业所属产业的第i项维度权系数,ELWi=1.民企数字化转型程度总评分计算公式为s=SllSkfSk为民企数字化转型程度评分体系第k项一级指标对应的得分值,Wk为第k项一级指标的权系数Wk=/0数字化转型服务商能力总评分计算公式为C-Cjlnkkf其中Ck为数字化转型服务商能力评分体系第k
13、项一级指标对应的得分值,期为第k项一级指标的权系数,2m=1.2.2 浙江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调研情况2.2.1 样本基本情况本次调研共收到(需要)开展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有效问卷1125份,按公司注册地进行划分,其中杭州市样本247份,宁波市140份,温州市119份,湖州市101份,嘉兴市97份,绍兴市109份,金华市95份,衢州市64份,舟山市44份,台州市55份,丽水市54份。样本企业中,第一产业占比3.1%,第二产业占比77.5%,第三产业占比19.4%o图3数字化转型企业主要从事行业分布从样本企业的规模分布来看,参照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中的行业划型
14、标准,大、中、小、彳微型企业占比分别为9.5%、27.0%、46.9%、16.6%o图4数字化转型企业规模分布2.2.2 样本企业数字化基础情况在数字化转型投入形式上,多数企业选择借助外部力量。28.1%的企业选择“自主建立数字化解决方案、搭建数字化转型工具”,38.4%的企业选择“向供应商采购数字化服务”,33.5%的企业两种方案皆具。38.4%图5民企数字化转型投入形式2.2.2.1 样本企业数字化转型硬件设备部署情况七成(70.2%)企业部署了硬件设备。部署了定制型设备的企业占总样本的35.8%,标准型设备占比28.4%,通用型设备占比47.6%。图6数字化转型硬件设备具体分布情况本报告
15、中的“定制型设备”指企业根据自身实际需求专门定制的设备,比如一体化智能生产线;“标准型设备”指针对某行业、可从市面采购的标准配置设备,比如3D打印机、数控机床等;“通用型设备”指所有行业可通用的设备,比如智能考勤机、机房等。结合产业分布来看,第二产业硬件部署程度最高,通用型设备是首选。对于定制型设备部署的需求,第一产业更高。根据产业分布情况与硬件设备部署交叉分析,第二产业硬件部署程度最高,达到77.4%;第一产业硬件部署占比54.3%;第三产业硬件部署程度最氐,为44%o设备具体类型分布方面,第一产业定制型设备占比最高,达到51.4%;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更青睐于选择通用型设备,占比分别为50.
16、9%、39.4%。这反映出,现有的通用型设备难以满足第一产业的需求,服务市场需要更关注第一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标段型中第0上均茏图7数字化转型硬件设备情况和行业分布的关系2.2.2.2 样本企业数字化转型软件设备B署情况近七成企业部署了软件系统,选择通用型系统是主流。统计显示,69.5%的企业都部署了软件系统。选择通用型软件的企业占总样本的53.4%,在通用型系统基础上进行适应性改造的占比28.0%,部署定制型软件的企业仅有25.1%。本报告中的“定制型系统”指某行业企业根据自身实际需求专门定制的软件系统,比如车间调度系统等;通用型系统”指市面已有的、可通用的软件系统,比如OA、ERP等;“
17、通用型系统基础上进行适应性改造”指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对所购买的通用型系统进行相应调整,以适配自身的组织和业务需求。结合产业分布情况分析,第二产业软件系统部署程度最高,为69.8%软件系统具体类型分布方面,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更倾向于选择通用型系统,第三产业在“通用型系统”和“通用型系统基础上进行适应性改造”的占比较为接近。MSfXUft通m(祟或AJRSM2f三以上均无图9数字化转型软件系统情况和行业分布的关系数据仓库和数据中台建设已被企业广泛接受。调研显示,近半(47.6%)企业已经建立了数据仓库或数据中台。结合企业规模分布来看,数据仓库/中台建设在大型企业中占比达到79.4%,在中型企业中占
18、比64.8%,小型企业41.7%,微型企业17.7%,可见数据仓库/中台的覆盖度与企业规模成正相关。图10不同规模企业的数仓中台建设情况将近半数的转型企业已经部署了云平台。调研显示,44.3%的企业部署了云平台。根据规模分布交叉分析,大、中、小、微企业部署云平台的占比依次降低,分别为88.8%、61.2%、35.0%、17.2%o说明随着企业规模扩大,云平台部署成为必然的需求。规模越大的企业,对网络/数据安全建设重视程度更高。调研显示,在网络/数据安全建设方面,24.4%的企业通过信息安全登记保护测评并整改,49.2%的企业自身具有网络/数据安全保护措施,39.4%的企业尚无安全方面的布局。结
19、合不同规模的企业交叉分析显示,通过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并整改、企业自身具有网络/辘安全保护措施”两项选项中,大、中、小、微型企业呈遂姆减走势;“以上均无”的选项,大、中、小、微型企业呈逐级递增走势。由此可见,企业对于网络/数据安全建设的重视程度,与企业规模成正相关。通过信息安全等级保妒测评并整法企业自身具有网搭/数据安全保护措施以上均无2.2.3 样本企业组织数字化情况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组织保障体系初步形成。41.5%的样本企业设置了专门的数字化人员或部门,其中27.3%的企业建立了数字化人才培养体系。结合企业规模分析,大型企业中专门的数字化人员或部门设置占比达到87.9%,中、小、微企业占比依
20、次降低,分别为60.9%、32.2%、9.7%o首席数据官(CDO)制度得到推广,超过四成的大型企业已设置首席数据官。调研显示,14.0%的企业设置了首席数据官。大型企业中首席数据官设置占比达43.9%,中、小、微企业占比依次降低,分别为20.4%、8.7%、1.6%。图13不同规模企业设置数字化人员或部门/首席数据官的情况数字化培训方面,业务部门人员和决策人员成为企业数字化培训的重点对象。在企业内部数字化相关培训的覆盖情况上,业务部门员工的覆盖率达到66.8%,企业主要决策人员的覆盖率为60.5%,数字化部门员工的覆盖率为53.8%。三个选项的覆盖率都超过半数,说明企业相关人员的数字化认知和
21、水平十分重视,但也反映出数字化部门员工的专业培训覆盖率尚不够全面。图14企业数字化培训覆盖范围情况在数字化工具方面,即时通讯和协作工具是企业组织数字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数字化管理工具使用方面,选择“企业即时通讯和协作工具(钉钉、企业微信、飞书等,不包括普通微信和QQ)”的占比高达81.6%,这是性价比相对高且最常用的数字化管理工具。其他工具覆盖率从高到低依次为PA系统”(51.3%),“人力资源管理系统(HRMS)y(30.3%),“目标管理系统(OKR等)y(15.5%)。图15企业数字化管理工具的使用情况在企业即时通讯和协作工具的选择上,钉车并企业微信成为主流。钉钉、企业微信、飞书、其他
22、工具的使用率分别为70.2%、58.2%、4.0%、5.5%o4.%图16企业即时通讯和协作工具使用情况2.2.4 样本企业业务数字化情况在业务数字化方面,本报告针对三大产业的不同产业特征,参考国家工信部发布的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测评指标(2022版),分别设计了6个细分维度。第一产业分为生产管控、采购供应、营销管理、农产品销售、仓储物流、售后服务等六大环节的数字化;第二产业分为研发设计、生产管控、采购供应、营销管理、仓储物流、售后服务等六大环节的数字化;第三产业分为研发设计、采则蛔、市场营销、业务福呈、仓喇流、售后服普六大环节的数字化。考虑到企业对业务数字化各环节的数字化程度尚缺乏较为客观且精
23、准的测算方式,所以本次调研在业务数字化方面采用企业自评的方式进行评估,可以反映出企业对不同环节数字化程度的认可度。六成企业认为业务数字化的程度仍处于较低水平。综合分析各样本的自评分,以35分为总分计,得分在O-IO分的样本占38.4%,得分10-20分的样本占24.5%,得分20-30分的样本占30.0%,得分30-35分的样本仅有7.1%o由此可以反映,样本企业对于业务数字化程度的认可度与评价较低,数字化转型已触及业务数字化部分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图17样本业务数字化环节分数分布情况第二产业的业务数字化程度最高。在业务数字化方面,针对三大产业的样本分别计算对应的维度评分,取各维度中位数形成雷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浙江 民营企业 数字化 转型 调研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39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