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修造船厂和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设施建设方案编制指南》(征求意见稿).docx
《《港口、修造船厂和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设施建设方案编制指南》(征求意见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港口、修造船厂和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设施建设方案编制指南》(征求意见稿).docx(1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港口、修造船厂和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设施建设方案编制指南(征求意见稿)2016年8月港口、修造船厂和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设施建设方案编制指南分为10个部分: 第1部分:适用范围 第2部分:总则 第3部分:港口、码头、装卸站和修造船厂发展概述 第4部分: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现状 第5部分:建设目标 第6部分:建设内容 第7部分:运营和监管方案 第8部分:保障措施 第9部分:图件要求 第10部分:报告编制框架1适用范围依据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按照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有关污染防治能力建设的要求,本指南适用于港口、码头、装卸站、修造船厂和到港船舶的污染物接收、转运和处置工作,
2、污染物主要包括含油污水、化学品洗舱水、生活污水和垃圾四类。2总则2.1 编制目的全面系统研究评估辖区内港口、码头、装卸站、修造船厂和到港船舶的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现状,明确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需求,提出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设施的建设内容和运营机制,提高污染物接收处置能力,提升污染物管理控制水平,促进生态绿色发展。2.2编制原则(1)资源统筹规划。综合考虑港口、码头、装卸站、修造船厂及城市区域内可利用的已建和在建环保设施,充分利用现有接收、转运及处置能力,科学规划新建、改扩建设施,提出港口、码头、装卸站、修造船厂和到港船舶的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能力建设方案。(2)部门联合协作。强化各部门对
3、港口、修造船厂和船舶污染物监管职责的落实,进一步明确港口、海事、工信、环保、住建等部门的管理任务和措施,形成多部门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监管模式。(3)强化运营管理。形成港口、码头、装卸站、修造船厂和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设施的运营机制,推进污染物的集中处理,进一步发挥市场化机制作用,促进相关设施有效衔接、稳定有效运营。2.3编制范围沿海和长江干线原则上按照“一港(市)一方案”编制。原则上以港口、码头、装卸站和修造船厂所在地的区域范围为基础,可综合考虑周边接收处置设施建设和利用情况。其它内河可按照“一省一方案”编制,部分特殊区域可按照特定区域编制。研究空间范围原则上以行政区域范围和到港船舶主
4、要航线为基础,重点关注港口、码头、装卸站和修造船厂的规划范围以及可用于接收转运处置相关污染物的环保设施等区域。研究时段主要考虑当前港口、码头、装卸站、修造船厂和到港船舶的污染物接收、转运和处置任务,适当考虑未来污染物接收、转运和处置需求。2.4 编制内容建设方案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概述研究区域内港口、码头、装卸站和修造船厂发展现状,阐述近期与污染物相关的建设项目。(2)调查分析研究区域内的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现状,查找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3)提出区域内相关污染物控制目标。(4)明确新建、改扩建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设施建设方案和运营机制,提出新建、改扩建设施的建设
5、时序并匡算资金。(5)提出区域内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工作的多部门联合监管机制,构建联单管理制度。(6)从科研、资金、人员等方面提出建设方案的保障措施。2.5 编制技术路线港口、修造船厂和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设施建设方案的编制技术路线见图Io图1建设方案编制技术路线图3港口、码头、装卸站和修造船厂发展概述概述港口、码头、装卸站和修造船厂的地理位置、范围,港口、码头、装卸站和修造船厂布局,港口吞吐量、航道锚地,修造船舶数量和类型以及进出港船舶艘次等现状。适当考虑未来一段时间港口、装卸站和修造船厂的发展规划。阐述与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工作相关的近期建设项目。4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现状4.1
6、 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流程说明港口、码头、装卸站、修造船厂和到港船舶的污染物的接收、转运及处置的具体流程,并附流程图。梳理各相关管理部门对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各个环节的监管工作现状。4.2 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量统计港口、码头、装卸站、修造船厂和到港船舶的污染物年接收、转运及处置量。4.3 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设施情况统计港口、装卸站、修造船厂和到港船舶的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设施的数量、规模及位置,评估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能力,并附空间分布图。4.4 污染物产生量(1)港口、码头、装卸站和修造船厂含油污水、生活污水和垃圾的产生量可参照接收处置统计量。(2)船舶污染物产生量需预测估算
7、(估算方法可参照附件)。船舶含油污水根据吞吐量、船舶污染物储存时间、船舶总吨、船舶流量和污染物产生系数等因子来计算年产生量;化学品洗舱水根据吞吐量、船舶总吨、洗舱次数、化学品船舱容等因子来计算年产生量。船舶生活污水根据吞吐量、船舶污染物储存时间、船舶总吨、船舶流量、船员人数、游客人数和污染物产生系数等因子来计算年产生量,需分别针对客船和货船计算船舶生活污水产生量。船舶垃圾根据吞吐量、船舶污染物储存时间、船舶总吨、船舶流量、船员人数、游客人数和污染物产生系数等因子来计算年产生量,需分别针对客船和货船计算船舶垃圾产生量。4.5 主要存在问题查找区域内港口、修造船厂和到港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工
8、作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5建设目标5.1 污染物控制要求梳理国际公约、国内法规、相关标准规范对港口、修造船厂和到港船舶的污染物控制要求,充分考虑沿海、内河等不同区域对污染物控制排放要求。5.2 建设目标提出港口、修造船厂和到港船舶的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工作总体目标及具体指标。建设目标应基于污染物产生量的估算结果和区域内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能力评估规模而设定,并适当考虑未来港口、码头、装卸站和修造船厂发展产生的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需求。6建设内容基于污染物接收处置现状,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对接收、转运和处置能力存在缺口的地区提出新建、改扩建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设施的建
9、设规模和布局。6.1 建设规模根据污染物实际接收处置量和产生量分析结果,结合现状能力评估,提出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设施的建设规模。6.2 建设布局污染物接收、转运和处置设施总体布局应依据港口和城市相关设施规划而提出,注重与市政管网建设、沿江洗舱站布局规划等的衔接。6.3 投资匡算和建设时序明确相关建设任务的建设主体、完成时间,初步匡算资金规模,并明确资金来源。r、二步+-4=7运吕万条7.1 运营机制明确各类污染物接收、转运和处置设施的运营主体,提出运营模式建议。7.2 联合监管建立港口、海事、工信、环保、住建等多部门联合监管机制,明确监管主体和监管范围,建立实施污染物联单管理制度。8保障措
10、施为保障方案中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出人员、资金、机制等方面的保障内容和要求。保障措施应具体、明确、操作性强。建设方案由港口、海事、工信、环保、住建等多部门联合编制,报请当地人民政府发布实施。9图件要求图件应能准确、清晰的反应主题内容,可采用点线面结合的方式。图件基础数据来源应满足评价的时效要求,并与评价基准时段相匹配。报告图件应包括以下内容。9.1 发展现状图件港口、装卸站和修造船厂位置图、港口现状图(包括港区分布图及港区现状图)、近期建设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设施位置图等。9.2 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现状图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流程图,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现状设施布局图。9.3 污染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港口、修造船厂和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设施建设方案编制指南 港口 修造 船厂 船舶 污染物 接收 转运 处置 设施 建设 方案 编制 指南 征求意见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42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