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鼠疫监测方案(2024年修订版).docx
《全国鼠疫监测方案(2024年修订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鼠疫监测方案(2024年修订版).docx(5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附件全国鼠疫监测方案(2024年修订版)鼠疫是一种由鼠疫杆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发病急、传播快、病死率高、传染性强为主要特征.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鼠疫为甲类传染病.鼠疫虽然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但是目前全球局部地区鼠疫暴发时有发生.我国鼠疫自然疫源地分布广,面积大,类型复杂,动物间疫情在重点地区持续流行,人间疫情多呈散发,并存在向大中城市异地输出的现象.为保护人民群众健康,保障社会稳定,科学指导鼠疫监测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国家鼠疫控制应急预案,制定本方案.一、监测目的(一)早期发现与报告人间鼠疫病例,阻止疫情传播与扩散.(二)及时发现与控制动
2、物鼠疫疫情,加强预警,预防人间鼠疫发生.(三)及时发现疫源动物及媒介等风险因素异常变化,采取控二、监测体系鼠疫监测体系按属地管理原则,以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主体,政府组织管理,多部门合作,群众共同参与.地方各级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是鼠疫监测工作的领导机构,负责组织本辖区内鼠疫监测工作.全国鼠疫监测专业机构分为四级,即国家、省、市、县组成不同层级的专业工作体系.承担鼠疫监测任务的部门和机构要依法、科学、有序开展人间鼠疫病例监测和动物间鼠疫监测工作.三、人间鼠疫监测(一)监测主体单位。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负责人间鼠疫病例监测和报告工作.(二)监测类型。1 .常规监测.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
3、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制度,根据患者的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按照鼠疫诊疗方案(2023年版)鼠疫诊断标准等对患者进行诊治.按照疑似鼠疫病例处置方式,采取防护、隔离、采样等应急措施;按照法定传染病报告程序报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对疑似鼠疫病例开展个案调查,协助本级或下级医疗机构完成实验室检测工作.2 .应急监测.当某一地区出现鼠疫病例,或发生动物鼠疫疫情且预警级别达到动物鼠疫II级以上时(见附件3),启动人间鼠疫应急监测.Q)监测范围.出现人间鼠疫病例.在当地政府划定的隔离区域内开展应急监测工作;若发生异地输入病例,则病例的原发县(市、区)应同时启动应急监测.同时,对病例就诊过程中所涉及的区域开展
4、风险评估,按属地化管理的原则,由当地政府启动应急监测.出现动物间鼠疫且达到动物鼠疫U级以上预警级别.在当地政府划定的动物疫区范围所涉及的县(市、区)开展应急监测工作;若动物疫情发生在两县交界处,则与其相邻的县(市、区)应同时开展应急监测工作.(2)监测对象.监测对象包括鼠疫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不明原因的发热病例.(3)监测形式.当发生人间鼠疫疫情时,可采取以下3种监测形式:重点人群巡诊.开展病例密切接触者和隔离区域内人群巡诊.实行24小时发热病例报告制度.发热病例登记、报告与筛查.应急监测区域内医疗机构开展发热病例登记、报告与可疑病例筛查工作,定期向同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有关情况.确诊检疫.必
5、要时,当地政府可在交通要道设立检疫站(卡),对出入疫区人员进行检诊和登记.当出现动物间鼠疫且达到动物鼠疫II级以上预警时,应急监测形式主要以加强各级医疗机构对疑似鼠疫患者的筛查和报告为主要应急监测形式,必要时,可开展检诊检疫等措施.(4)应急监测启动与终止.出现人间鼠疫病例时,应急监测始于疫情发现之日,止于该病例的最后1例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期结束之日.达到动物鼠疫11级以上预警的地区,应急监测始于预警发出之日,止于动物鼠疫预警结束.四、动物鼠疫监测(一)监测主体单位。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二)鼠疫疫源地类别划分。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基本单位,根据动物鼠疫流行情况将已知鼠疫疫源地划分为四类地区(
6、见附件1).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省级)专业机构负责辖区内监测地区类别划分.各监测单位根据确定的疫源地类别,采取相应的监测形式和工作任务开展动物鼠疫监测工作.动物鼠疫监测的工作量原则上应保证及时发现动物间疫情,同时保证鼠疫实验室检测能力的可持续性发展.(三)监测形式。动物鼠疫监测划分为固定监测、流动监测、疫源检索及鼠情调查等4种形式(见附件1).1 .一类地区应以固定监测和流动监测为主要监测形式.固定监测地区一般选择在历史疫点,人口稠密地区或交通枢纽和大型建设项目所在地区.流动监测为固定监测的补充.2 .二类地区应以流动监测为主要监测形式,根据需要可以设立固定监测点.
7、3 .三类地区以疫源检索为主要监测形式,根据需要可开展流动监测等其他监测形式工作.4 .四类地区以鼠情调查为主要监测形式,根据需要可开展疫源检索等其他监测形式工作.5 .具备典型的地理景观并有鼠疫主要宿主动物连续分布,可能存在鼠疫自然疫源性的地区;与邻国鼠疫自然疫源地毗邻地区;大型建设项目地区(需要开展鼠疫卫生学评价);以及其他经风险评估三要开展动物鼠疫监测的地区,可参照四类地区开展监测工作.(四)动物鼠疫监测基本内容。1 .地理景观学监测.掌握监测区域的地理地貌、植被、气象、水文、土壤等基础生态资料.利用无人机,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等技术绘制监测地理景观图或鼠疫监测专题地图.2 .生态学监测.
8、各类疫源地鼠疫宿主、媒介数量监测工作指标详见附件2.3 .实验室检测.各类地区鼠疫实验室以开展细菌学检测、血清学检测和核酸检测为主要工作内容,检测工作量详见附件2.各监测单位在开展实验室活动过程中,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目录等有关规定.要求必须具备生物安全11级及以上实验室,备检材料的包装和运输应符合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的要求.(五)风险评估。在动物鼠疫监测过程中,如发现某一地区宿主动物或媒介数量的异常变化,或检测到阳性标本时,应按动物鼠疫预警等级进行风险评估,并作出相应级别预警.具体指标见附
9、件3.五、组织管理及职责分工(一)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疾病预防控制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指导、考核本辖区鼠疫监测工作,保障本辖区鼠疫监测工作所需人员,保障鼠疫监测经费及时、足额拨付,保障鼠疫防治信息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二)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全国鼠疫监测工作技术管理,负责对各地有关机构不能判定的疑难标本进行复核鉴定,为各级鼠疫监测机构提供动物鼠疫监测试剂.制订全国鼠疫监测相关技术文件,组织鼠疫监测新技术、新方法的推广和应用,开展全国鼠疫监测和鼠疫疫情处置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完善管理国家鼠疫防治信息管理系统.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制订本省鼠疫监测方案,合理布局,科学划分各
10、类别监测地区,选择相应监测方式,量化工作任务.负责本省份监测和疫情等资料的汇总、分析、上报、反馈和档案管理.开展本省份的鼠疫监测工作技术指导、考核和评估工作.负责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监测过程中鼠疫菌株的复判、鉴定、运输和临时保存工作.负责本省份血清阳性标本的确证工作.负责本省份鼠疫监测和疫情处置的培训及技术指导.地市级监测机构根据国家和省级鼠疫监测方案,提出本地区鼠疫监测计划.对本地区监测信息进行汇总、分析、上报、反馈和档案管理.指导检查县(市、区、旗)级(以下简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鼠疫监测工作.协助鼠疫疫情较重、疫源地范围较大、工作相对薄弱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
11、监测工作.经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授权,可负责本地区血清阳性标本的复判.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具体承担本辖区的鼠疫监测工作,按要求对监测资料、数据进行汇总上报和档案管理.按时完成鼠疫防治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上报工作.(三)医疗机构。组织开展医务人员鼠防知识培训I,提升医务人员鼠疫病例发现、报告和救治水平.按要求进行人间鼠疫病例监测、应急监测和病例报告,以及鼠疫病例标本采集和运送工作.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鼠疫病例个案调查.六、信息管理与报告(一)信息管理。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严格执行疫情公开制度,在提供、使用疫情资料时,不得泄露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其他部门查询鼠疫疫情信息资料,应经同级疾病预防控
12、制部门批准.各责任报告单位对所管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应长期保存.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报告单位,其报告卡由收卡单位保存,原报告单位必须进行登记备案.(二)信息报告。1 .人间疫情信息报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疑似鼠疫病例时,应在2小时内完成网络直报,并及时修订疫情信息.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逐级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2 .动物疫情及监测信息报告.(1)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是动物鼠疫疫情的责任报告单位.在判定发生动物鼠疫疫情后,责任报告单位在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并向所在联防组织的地区或部门通报疫情信息.(2)在开展动物鼠疫监测期间,监测数据由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规定进行网
13、络直报,监测数据应在完成阶段性工作30天之内上报.发现异常情况时,相关数据应及时进行网络直报.(三)信息分析及利用。1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辖区内的人间、动物间疫情及监测信息,可根据不同需要进行多维度动态分析.当发生人间或动物间鼠疫疫情时,应及时作出专题分析.2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辖区内鼠疫信息数据进行全面分析.根据数据积累情况,重点分析鼠疫流行病学特征、病原学特点、评价防治效果,提出防治对策.3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信息分析结果要以信息、简报或报告等形式向同级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疫情发生时,应随时作出专题报告,上报至相应主管行政部门和业务机构,同时将信息
14、反馈到下一级行政部门和业务机构.七、国家级鼠疫监测点工作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全国鼠疫防控工作需要,在各类鼠疫疫源地设立国家级鼠疫监测点,国家级鼠疫监测点监测工作方案另行制定.八、指导和考核(一)指导。国家疾控局业务主管司组织专家每年对6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进行鼠疫监测工作指导,对监测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现场评估,并将评估意见反馈给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省级和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每年组织对本辖区至少30%的监测县进行指导,及时发现问题,提出并落实整改措施.(二)考核和评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鼠布基地每年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鼠疫监测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15、和评估,对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鼠疫实验室及国家级鼠疫监测点的实验室开展质控工作.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本辖区鼠疫实验室质控工作.九、其他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开始实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根据本方案,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监测方案及实施细则.附件:L鼠疫监测基本概念2 .动物鼠疫监测工作任务和工作指标3 .动物鼠疫预警指标及技术措施附件1鼠疫监测基本概念1.鼠疫疫源地区.鼠疫菌在宿主动物、媒介和特定的自然环境中,不依赖人类活动在自然界中循环往复,长期存在的现象,称为鼠疫自然疫源性.存在鼠疫自然疫源性的地区,称为鼠疫疫源地区.2 .鼠疫监测.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
16、机构根据不同类型鼠疫在当地发生的时间、空间和在人群中的流行规律,依据职能适时开展的人间鼠疫病例监测和动物间鼠疫疫情监测工作.3 .一类监测地区.近10年发生过人或动物鼠疫疫情的疫源地区.4 ,二类监测地区.近11年20年之间发生过人或动物鼠疫疫情的疫源地区.5 .三类监测地区.近21年30年之间发生过人或动物鼠疫疫情的疫源地区.6 .四类监测地区.30年以上未发生过人或动物鼠疫疫情的疫源地区.7 .固定监测.以发现疫情,系统观察和研究动物间鼠疫发生规律为主要目的.利用较长时间(数年或数十年),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在较大范围(一般为400km2或900km2)内观察主要宿主动物及媒介生态、种群
17、及数量变化;研究动物鼠疫感染、传播、保存规律及地理分布等特征的鼠疫监测方式.8 .流动监测.以发现疫情,了解宿主动物和媒介种群及数量变化为主要目的.利用较短时间(数天或数月),选择重点地区,在相对较小的范围内(一般为100km2或200km2)完成一定数量的宿主动物、媒介、细菌学和血清学等监测指标.9 .疫源检索.以发现疫情为主要目的.利用数天或数十天时间,在某一地区一定范围内(一般为IOokm2或20Okm2)完成一定数量的细菌学、血清学或核酸指标的检测.10 .鼠情调查.以了解宿主动物和媒介种群及数量为主要目的.利用数天或数十天时间,在某一地区一定范围(一般为25km2)完成一定数量的宿主
18、动物及媒介指标的调查.附件2动物鼠疫监测工作任务和工作指标本方案确定我国12类鼠疫自然疫源地动物鼠疫监测工作任务和工作指标.各级监测机构需根据监测地区级别选择规定的监测方式开展工作.动物鼠疫监测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以3-5年时间为一个周期,将监测工作覆盖本行政区域.一、黄鼠类(达乌尔黄鼠、阿拉善黄鼠、长尾黄鼠)疫源地(一)工作任务1 .一、二类监测地区.每年选择1个固定监测点或3-4个流动监测点,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设置一定数量的疫源检索点.2 .三类监测地区.每年选择不少于2个疫源检索监测点,可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设置一定数量的流动监测点.3 .四类地区.应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周边疫源地疫情活动情况选
19、择相应的监测形式开展监测工作.(二)工作指标1.监测时间4月9月,以4月7月为重点监测期.4 .监测方式和范围(1)固定监测.以半径5km范围作为宿主动物和媒介等相关指标调查区域,收集可检样本外扩Ioim监测覆盖面积可按400km2计算.(2)流动监测.以半径2.5km范围作为宿主动物和媒介等相关指标调查区域,收集可检样本外扩5km.监测覆盖面积可按100km2计算.(3)疫源检索.以半径5km范围作为鼠疫细菌学和血清学检测区域.监测覆盖面积可按100km2计算.(4)鼠情调查.以半径2.5km范围作为宿主动物和媒介等相关指标调查区域.监测覆盖面积可按25krM计算.5 .则内容(1)固定监测
20、1)宿主动物调查黄鼠密度.按调查区域内各类生境面积0.5%比例分层抽样,以单公顷1日弓形夹法调查黄鼠密度.每年4月和7月各调查1次.黄鼠生态.每年观察黄鼠不少于200只,鉴定年龄、性别;4月5月观察雌黄鼠不少于50只,观察胎鼠数或子宫斑数.野外夜行鼠密度.监测期间,选择23种主要生境,按旬进行调查,每月布夹不少于600夹次.2)媒介调查黄鼠寄生蚤.监测期间,每旬检活体黄鼠不少于20只,全年检活体黄鼠不少于200只;每旬探黄鼠洞干不少于20个,全年探黄鼠洞干不少于200个.各地可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开展巢穴蚤调查.其他动物体外寄生蚤.对捕获的野外夜行鼠及其他动物进行检蚤,分类鉴定,计算蚤指数和染蚤
21、率.室内游离蚤.在无动物鼠疫流行指征时,各省(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开展此项工作.在有动物鼠疫流行指征时,每个监测点在居民区每月布放粘蚤纸150张,每室5张,晚放晨取检蚤,蚤分类鉴定,计算地面游离蚤指数.3)细菌学及血清学检测细菌学.用细菌学方法,全年检验黄鼠不少于200只,对发现的病死动物全部进行细菌学检验;对采集的媒介(蚤、婢、螭)全部分类,除少量留做标本外,按同一寄主、同一蚤种、同一地点分组(120只/组)进行细菌学检验.血清学.用抗体检测方法,全年检测黄鼠血清不少于300份.对病死动物用抗原检测方法进行检测.4)核酸检测对特殊样本(例如:自毙动物,无外伤且皮下组织充血严重或淋巴结明
22、显肿大的活体动物等,以下同.)可采用核酸检测方法进行检测.(2)流动监测1)宿主动物调查黄鼠密度.按调查区域内各类生境面积0.5%比例分层抽样,以单公顷1日弓形夹法调查黄鼠密度,每点调查1次.野外夜行鼠密度.选择2-3种主要生境,每点布夹不少于300夹次.2)媒介调查黄鼠寄生蚤.每点检活体黄鼠不少于20只,探洞干不少于30个.其他动物体外寄生蚤.对捕获的野外夜行鼠及其他动物进行检蚤,分类鉴定,计算蚤指数和染蚤率.室内游离蚤.在无动物鼠疫流行指征时,各省(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开展此项工作.在有动物鼠疫流行指征时,同固定监测.3)细菌学及血清学检测细菌学.用细菌学方法,每点检验黄鼠不少于Io
23、o只发现的病死动物及采集的媒介(蚤、婢、螭)全部进行细菌学检验.血清学.用抗体检测方法,每点检测黄鼠血清不少于100份.对病死动物用抗原检测方法进行检测.4)核酸检测,对特殊样本可采用核酸检测方法进行检测.(3)疫源检索1)细菌学检验.对发现的所有病死动物及采集的媒介(蚤、婢、螭)进行菌学检验.2)血清学检测.用抗体检测方法,每点检测黄鼠血清不少于100份.对病死动物用抗原检测方法进行检测.3)核酸检测.对特殊样本可采用核酸检测方法进行检测.(4)鼠情调查1)宿主动物调查黄鼠密度.按调查区域内各类生境面积0.5%比例分层抽样,以单公顷1日弓形夹法调查黄鼠密度,每点调查1次.野外夜行鼠密度.选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 鼠疫 监测 方案 2024 修订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44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