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及下辖各区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3).docx
《厦门市及下辖各区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厦门市及下辖各区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3).docx(2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厦门市及下辖各区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3)公共融资部王静茹经济实力:厦门市是我国首批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经济特区、海峡西岸贸易中心城市、计划单列市,也是中央支持发展的国际航运中心、国家科技金融结合试点城市和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发达,区位及政策优势明显,产业基础良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高。近年来厦门市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已形成以平板显示、计算机与通讯设备、机械装备、旅游会展、航运物流等为重点的中高端产业链群,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发展态势良好。2022年厦门市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增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02.6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4%,高于全国水平1.
2、4个百分点。2022年厦门市人均GDP为14.74万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2倍。2023年以来受重点行业去库存压力,厦门市工业生产承压,同时受固定资产投资有所收缩、消费潜力有待释放等综合影响,经济增速放缓。2023年前三季度,厦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84.25亿元,同比增长2.0%,落后于福建省及全国平均水平。厦门市下辖各区经济发展存在一定差异,2022年各区均经济保持增长,岛内思明和湖里两区作为传统核心城区,服务业较发达,经济体量居前,对全市经济贡献度较大,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2503.88亿元和1681.9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2%和3.3%,合计占全市经济总量的53.6%
3、o岛外海沧、集美、翔安和同安四区经济体量较小,其中海沧区2022年GDP为1067.48亿元,首次突破千亿;集美区、翔安区和同安区分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6.58亿元、887.14亿元和705.63亿元,其中翔安区经济增速为6.0%,在投资等拉动下保持较快的增长赶超态势。2023年前三季度,各区经济规模排序保持稳定,但经济增速分化较大,海沧区、湖里区经济出现负增长,思明区、翔安区经济增速维持在较高水平。财政实力:厦门市综合财政实力较强,受益于良好的产业基础以及计划单列的体制因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较大且质量较优。2022年厦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883.81亿元,同比增长0.3%,受外部不利
4、环境以及留抵退税政策性因素影响,税收收入出现下滑,但在非税收入超常增长拉动下,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微幅增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是厦门市地方财力的重要支撑,2022年全市实现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003.10亿元,同比下降6.3%,受供地规划、市场因素影响,收入规模略有下降,考虑到目前房地产行业仍持续承压,2023年以来厦门市土地市场未现企稳迹象,后续政府性基金收入存在下滑风险,对地方综合财力稳定性或将产生不利影响。由于收入分成中市级财政统筹力度较大,厦门市各区财力普遍相对有限,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相对偏低,财政平衡对上级转移支付依赖较大。2022年思明区、湖里区分别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3.9
5、1亿元、55.92亿元,仍居前两位,收入规模保持增长且质量较好。集美区、海沧区收入规模次之,2022年分别为46.07亿元和39.64亿元,同比小幅下滑。同安区、翔安区仍居于末两位,收入相对增长较快。2023年前三季度,各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较上年同期显著放缓,其中集美区、同安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均出现下滑,收入承压偏大。厦门市下辖各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亦主要由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构成。市本级对土地出让金分成比例较高,各辖区土地出让金收入规模相对较小。岛内两区开发成熟,土地价值较高,但可供开发土地面积较少,岛外四区因出让土地区位、用地性质不同,地价相对较低,受政府供地计划、市场行情波动等
6、影响,各区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年度间普遍波动较大。2022年思明区、湖里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分别为136.27亿元和111.95亿元,规模显著高于其余区;海沧区和同安区规模次之,分别为61.55亿元和49.53亿元,集美区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最小,仅为7.18亿元。债务状况:2022年以来厦门市政府债务保持较快增长,存量债务主要集中在市本级,总体债务风险安全可控。截至2022年末,厦门市政府债务余额为1767.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4.0%;其中市本级债务余额为1363.6亿元,占全市的77.1%,余额较上年末增长27.8%o2022年以来厦门市下辖各区政府债务规模均有增长,但偿债压力均不大,湖里
7、区存量政府债务在各区中相对较大,思明区和翔安区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能够覆盖其年末政府债务余额。截至2023年9月末,厦门市存续城投债余额为401.30亿元,其中市本级城投债余额为312.80亿元,占全市的77.9%。厦门市有存续债的城投企业少,且城投债发行主体集中在市本级,另外思明区和海沧区各有一家,其余区无存续城投债。思明区城投债存续企业带息债务压力轻,海沧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对城投债存续企业带息债务的覆盖程度偏低。一、厦门市经济与财政实力分析(一)厦门市经济实力分析厦门市是我国首批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经济特区、海峡西岸贸易中心城市、计划单列市也是中央支持发展的国际航运中心、国家科技金融结
8、合试点城市和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发达,区位及政策优势明显产业基础良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高。近年来厦门市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已形成以平板显示、计算机与通讯设备、机械装备、旅游会展、航运物流等为重点的中高端产业链群,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发展态势良好。2022年厦门市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增长,2023年以来受重点行业去库存压力全市工业生产承压,同时受固定资产投资有所收缩、消费潜力有待释放等综合影响,经济增速放缓。厦门市位于福建省东南端,西接漳州,北邻泉州,东南与大小金门和大担岛隔海相望,与漳州、泉州并称厦漳泉闽南金三角经济区。厦门市是计划单列市、福建省副省级城市、经济特区,东南沿
9、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风景旅游城市。厦门市境域由福建省东南部沿厦门湾的大陆地区和厦门岛、鼓浪屿等岛屿以及厦门湾组成。全市土地面积1700.61平方千米,其中厦门岛土地面积157.98平方千米(含鼓浪屿);海域面积约390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厦门市常住人530.8万人,较2021年末增加2.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90.2%,较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厦门交通优势突出,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便捷通达。空运方面,厦门高崎机场是全国五大口岸机场之一,与境内外117个城市通航,其中国内城市(含地区)109个、国际城市8个;运营航线162条,包括国内航线(含地区)151条、国际航线11条。建设中的
10、厦门翔安国际机场为4F级海峡西岸区域国际枢纽机场、海丝门户枢纽机场,目前已全面开工建设,预计2026年通航。水运方面,厦门港是我国沿海主要港口之一,是中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集装箱运输干线港、东南沿海的区域性枢纽港口、对台航运主要口岸。2022年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1243万标箱,位列全国第7位、全球第14位,集装箱吞吐量连续6年突破千万标箱;集装箱班轮航线达172条,其中外贸航线达133条,内贸航线39条,通达55个国家和地区的148个港口。陆运方面,厦门市设有两个客运站和三个货运站,沈海高速、厦蓉高速、厦沙高速、甬莞高速可直达全国主要经济中心城市,并通过鹰厦铁路、福厦铁路、龙厦铁路、厦深
11、铁路和福厦高铁连接多个交通枢纽城市及铁路干线。2023年9月福厦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厦门市陆上交通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将加速推进闽西南地区和海西城市群发展。厦门市拥有丰富的教育和文化旅游资源。全市设有多所高等院校,其中厦门大学、集美大学为全国知名重点高校。截至2022年末,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801家、国家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66家,同时设有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211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8家、企业技术中心254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4家,相关科研单位为厦门市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及科学技术支撑。厦门市鼓浪屿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南普陀寺、厦门大学、环岛路等景点在国内有较高知名度
12、。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使厦门市成为国内著名的旅游城市。凭借区位优势及政策优势,厦门市对外经济发展较早,为机械和电子产业发展奠基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依托科教、文化及港口资源,厦门市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快,旅游业对经济拉动力不断增强。2022年,厦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02.6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经济增速较上年下降4.0个百分点至4.4%,低于福建省水平0.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水平1.4个百分点。2022年,厦门市人均GDP为14.74万元,为福建省平均水平的1.16倍,全国平均水平的1.72倍。受限于较小的人口规模及区划面积,2022年厦门市地区生产总值在福建省排名第三,在五个计划单
13、列市中居末位,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次于深圳、宁波,居于第三位。2023年前三季度,厦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84.25亿元,同比增长2.0%,增速较上年同期收窄3.9个百分点,分别低于福建省、全国平均增速2.1个百分点和3.2个百分点。图表1.厦门市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变动情况资料来源:原门市统计年鉴,新世纪评级整理图表2.2022年全国计划单列市主要经济指标地区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常住人口(万人)人均GDP(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税收收入(亿元)深圳市32387.683301766.1818.334012.443114.45宁波市15704.303.50961.801
14、6.391680.231382.51青岛市14920.753.901034.2114.491273.31881.30大连市8430.904.00745.0811.23669.77416.20厦门市7802.664.40530.8014.74883.81631.42注:大连市常住人口系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资料来源:企业预警通及公开信息,新世纪评级整理从产业结构方面看,厦门市不断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从最初的电子、机械、化工三大工业支柱产业,逐渐发展为以平板显示、计算机与通讯设备、机械装备、旅游会展、航运物流等为重点的中高端产业链群。2022年厦门市实现第二产业增加值3233.56亿元,增长3.8
15、%;第三产业增加值4539.83亿元,增长4.7%。三次产业结构比为0441.4:58.2,二、三产业发展均衡,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36.1%和63.7%o2023年前三季度,厦门市工业生产承压,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对经济带动作用较强。当期全市完成第二产业增加值2066.81亿元,同比下降4.2%,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1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698.54亿元,同比增长6.2%,增速较上年同期提升0.5个百分点。图表3.厦门市三次产业发展情况8.000.006,000.004.000.2.000.000.18.0013.008.003.00200-7.002011201220132014
16、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第一产业亿元) 第三产业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卜右轴I-第二产业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卜右轴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卜右轴资料来源:原门市统计年鉴,新世纪评级整理电子行业和机械行业是厦门市两大支柱行业,近年来厦门市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截至2022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889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928家,合计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8.9%0电子、机械两大支柱行业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61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50.6%,合计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61.0%,其中电子行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
17、的34.5%,机械行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6.5%o厦门市产业链群稳步发展,先进制造业培育成效明显,其中平板显示产业现已形成覆盖玻璃基板、面板、模组、整机等上下游全产业链布局,为国家光电产业集群试点、全球触控屏组最大研发和生产基地。计算机与通讯设备产业主要以戴尔、浪潮、神码为龙头,目前已涵盖整机制造、电子元器件、外部设备等产业链环节,整机品牌具有全球影响力。集成电路产业加速产业布局和垂直领域整合,初步形成涵盖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测、装备与材料以及应用的产业链,现有规上企业规模全省第一。2022年,平板显示产业、计算机与通讯设备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分别实现产值1498亿元、1216亿元和329
18、.5亿元。2022年全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42.2%,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49.4%,均居全省第2o2023年前三季度,厦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5%,由于行业去库存压力,电子信息制造业生产承压,但在中创新航、海辰锂电、新能安等锂电池制造企业带动下,新能源产业持续领涨,同时黑色金属行业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拉动较大,前三季度全市黑色金属行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4倍,新能源产业总产值增长35.7%,其中锂电池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1.4倍。服务业方面,近年厦门市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形成了以金融、商贸物流、软件信息、旅游会展等为主的产业格局。2022
19、年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539.83亿元,同比增长4.7%o其中金融业实现增加值893.78亿元,同比增长5.8%,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1.5%o旅游会展业方面,受超预期因素叠加影响,2022年全市旅游及会展行业发展承压,全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568.75万人次,同比下降6.4%;旅游总收入855.17亿元,同比下降8.7%;举办各类展览活动113场,同比增长8.7%,展览总面积134.4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5%;举办50人以上的商业性会议2056场,同比下降31.0%,参会总人数31.73万人,同比下降44.5%;会展经济总体效益155.01亿元,同比下降11.2%。从三大
20、需求看,外贸在厦门经济中占有显著地位,同时投资和消费对地区经济形成重要驱动。2022年受国内外各种超预期因素叠加影响,厦门市消费和外贸均较上年有较大回落。投资方面,2022年厦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71.08亿元,同比增长10.2%,增速较上年略降1.1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二产业投资644.07亿元,同比增长28.0%;第三产业投资2326.04亿元,同比增长6.2%。分领域看,受限于厦门市地域较小,用地成本、劳动力成本较高,工业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相对较小。2022年全市工业、基础设施、房地产投资分别完成645.34亿元、853.50亿元和1064.7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8.0
21、%、19.9%和-0.5%,房地产投资端继续降温,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较上年下滑1.8个百分点。2022年厦门市入选首批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在厦门新机场主体工程、轨道交通3号线、6号线工程、福厦高铁厦门段、海沧疏港通道、翔安大桥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支撑下,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速保持在高位,其中交通运输业完成投资401.15亿元,同比增长41.6%。2023年前三季度,主要受基础设施投资持续收缩影响,厦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1%0消费方面,2022年厦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65.36亿元,同比增长3.1%,虽然受超预期因素影响,增速较上年回落9.6个百分点,但互联网零售
22、保持较好增势,全市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实物商品零售额701.52亿元,同比增长15.6%,增速维持在高位。2023年前三季度,厦门市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84.56亿元,同比增长2.0%,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2.4个百分点,内需消费潜力仍有待进一步恢复。按消费类型分,同期全市商品零售额1812.46亿元,同比增长0.1%;实现餐饮收入272.10亿元,同比增长17.0%o厦门市外贸综合竞争力在全国排名前列,2022年厦门市外贸依存度为118.2%;完成进出口总额为9225.59亿元,同比增长4.0%,增速较上年大幅回落23.7个百分点,外贸总额占福建省外贸总额的46.5%o其中,出
23、口额4657.39亿元,同比增长8.2%;进口额4568.20亿元,同比增长0.1%。从企业分类来看,民营企业进出口总值3714.26亿元,同比增长13.9%,外资企业进出口总值2254.96亿元,同比下降11.8%。2023年前三季度,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7150.91亿元,同比增长4.6%,增速较版一亿怦般WWWSHXSJCOM上年同期提升0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额3376.22亿元,同比下降2.5%,增速较上年同期下滑11.9个百分点,进口额3774.69亿元,同比增长11.8%。区域发展政策方面,厦门市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三片区之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厦门市 下辖 各区 经济 财政 实力 债务 研究 2023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44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