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应用的若干问题探讨.docx
《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应用的若干问题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应用的若干问题探讨.docx(1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目前只有聚竣酸系减水剂能够实现这里所说的“高性能”,所以高性能减水剂一般也就是聚竣酸系高性能减水剂。聚竣酸系减水剂作为继秦系、密胺系、脂肪族系和氨基磺酸盐系减水剂之后研制生产成功的新型高效减水剂,以其在掺量较低时(固体掺量0.15%0.25%)就能产生理想的减水和增强效果、对混凝土凝结时间影响较小、坍落度保持性较好、与水泥和掺和料适应性相对较好、对混凝土干缩性影响较小(指通常不过分增加干缩)、生产过程中不使用甲醛和不排放出废液、So产和C含量低等突出特点,从一开始就受到研究者和部分应用者的推崇。但另一方面,聚皎酸系减水剂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却经常表现出某些难以想象的现象,这给聚竣酸系减水剂的应用带
2、来很大难题。下面针对聚竣酸系减水剂的研发、生产和应用提出一些建议。1聚较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在应用中的技术特点1.1混凝土减水率与净浆流动度和砂浆减水率关系不密切在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标准修订进行的试验中发现,聚竣酸系减水剂在混凝土中的减水率与净浆流动度、砂浆减水率之间的关系不密切。这一点对工程中常用净浆流动度或/和砂浆减水率评价减水剂减水率的做法提出了挑战。1. 2混凝土坍落度保持性与净浆流动度保持性关系不密切试验中经常发现,掺加某种聚竣酸系减水剂的净浆流动度在Ih2h内可以保持得很好,而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却异常迅速,而有些聚竣酸系减水剂尽管在净浆中表现不是很好,但在混凝土中却有上佳表现。
3、1.3 混凝土抗压强度比与减水剂减水率之间关系不甚密切实际上,其他减水剂也如此,抗压强度比与减水率之间的关系很复杂,这一方面在于不同减水剂的引气性不同,另一方面可能是减水剂中活性基团、游离的离子不同,而这些对水泥水化进程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1.4 减水增强效果对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的依赖性大聚竣酸系减水剂被证实在较低掺量情况下就具有较好的减水效果,其减水率比其他品种减水剂大得多。但必须注意的是,与其他减水剂相比,聚竣酸系减水剂的减水效果与试验条件的关系更大。混凝土中集料的颗粒级配以及砂率,对聚竣酸系减水剂的塑化效果影响非常大。另外,聚竣酸系减水剂和其他减水剂一样,“减水率”还取决于搅拌工艺,如
4、果采用手工拌和,测得的“减水率,往往比机械搅拌低24个百分点。1.5 减水效果对减水剂掺量的依赖性很大聚竣酸系减水剂对于掺量十分敏感,只有达到它的饱和掺量,才能起到良好的减水效果;相反,掺量过大往往会引起离析、泌水而使减水、增强效果下降。1.6 所配制的混凝土拌和物的性能对用水量十分敏感反映混凝土拌和物性能的指标通常有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使用聚竣酸系减水剂配制的混凝土并不总是完全满足使用要求,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所以目前在实际试验时我们通常还用严重露石起堆、严重泌水和发散和起堆扒底等概念来更形象地描述混凝土拌和物性能。采用大多数聚竣酸系减水剂制备的混凝土拌和物,其性状对用水量十分敏
5、感。有时用水量只增加lkgm3-3kgm3,混凝土拌和物便立刻严重泌水,采用这种拌和物绝对无法保证浇注体的均匀性,而易导致结构物表面出现麻面、起砂、孔洞等难以接受的缺陷,且结构体强度和耐久性严重下降。1.7 所配制混凝土的和易性同时依赖于减水剂掺量和用水量现场试验发现,采用聚竣酸系减水剂配制的混凝土,其和易性同时依赖于减水剂掺量和用水量,若减水剂掺量稍高,可能用水量减少了一些,就容易出现扒底、露石且坍落度损失迅速,此时只要稍减少减水剂用量而增加部分水就可以解决问题。1.8 所配制的大流动性混凝土容易分层离析大部分情况下,采用聚竣酸系减水剂配制的大流动性混凝土,即使减水剂掺量、用水量控制都是最佳
6、的,混凝土拌和物也不泌水,但却非常容易出现分层、离析现象,具体的表现是粗集料全部下沉,而砂浆或净浆位于集料的上部。采用这种混凝土拌和物进行浇筑,即使不振动,分层、离析也明显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掺加这种聚竣酸系减水剂的混凝土在流动性较大时,浆体的粘度急剧减小所致。适当复配增稠组分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此问题,而且复配增稠组分往往导致减水效果严重降低。1.9 与其他品种减水剂的相溶性很差,甚至无叠加的作用效果传统的减水剂,如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蔡系高效减水剂、密胺系高效减水剂、脂肪族系高效减水剂以及氨基磺酸盐高效减水剂,完全可以任何比例复合掺加,以满足不同工程的特殊配制要求,获得更好的经济性。
7、这些减水剂复配使用都能得到叠加的(大多数情况下优于单掺)使用效果,且这些减水剂的溶液都可以互溶(除了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与蔡系减水剂互溶产生部分沉淀但并不影响使用效果外)。但聚竣酸系减水剂与其他品种减水剂复合使用,却不易得到叠加的效果,且聚竣酸系减水剂溶液与其他品种减水剂溶液的互溶性本身就很差。下面是笔者针对该问题进行试验的结果:(1)从溶液的互溶性来看,实际工程中聚竣酸系减水剂与密胺系减水剂或脂肪族系减水剂溶液不能复配在一起掺加,而不考虑复合使用效果的情况下,聚竣酸系减水剂存在与木质素磺酸盐、蔡系、氨基磺酸盐系减水剂复配使用的可能。(2)从复合掺加后的叠加效果来看,聚竣酸系减水剂与木质素磺酸盐
8、减水剂和脂肪族系减水剂存在复合掺加使用的可能性,但由于聚竣酸系减水剂与脂肪族系减水剂不互溶,实际上聚竣酸系减水剂只能与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进行复配。这两点告诉我们:首先,如果要复配在一起使用,聚竣酸系减水剂只能与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复配;此外,聚竣酸系减水剂对其他物质十分敏感,如果掺加聚竣酸系减水剂的混凝土碰到哪怕一丁点蔡系、密胺系或氨基磺酸盐减水剂或者是它们的复配产品,都可能出现流动性变差、用水量急剧增加、流动性损失严重,混凝土拌和物十分干涩甚至难以卸料等现象,其最终的强度、耐久性将受到影响。1.10 与常用改性组分的相容性较差由于目前对聚竣酸系减水剂科研方面的投入较少,大部分情况下,科研工作的
9、目标只在于进一步提高其塑化减水效果方面,很难做到按照不同工程需要,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合成出分别具有不同缓凝/促凝效果、不引气或不同引气性、不同粘度的聚竣酸系减水剂系列产品,再加上工程中水泥、掺和料、集料的多样性和不稳定性,外加剂生产供应者根据工程需要对自身聚竣酸系减水剂产品进行复配是在所难免的。目前关于对减水剂的复配改性技术措施,基本上都是建立在对木质素磺酸盐系、蔡系高效减水剂等传统减水剂改性措施的基础上。试验证明,过去的改性技术措施并不一定适合于聚痰酸系减水剂,如对蔡系减水剂进行改性的缓凝成分中,柠檬酸钠就不适合聚竣酸系减水剂,它不仅起不到缓凝作用,反而有可能促凝,且柠檬酸钠溶液和聚竣酸系减水
10、剂的互溶性也很差。再者,许多品种的消泡剂、引气剂和增稠剂也不适合于聚竣酸系减水剂。1.11 通过其他组分进行改性的手段不多通过上面的试验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因为聚竣酸系减水剂分子结构的特殊性,就现阶段的科研深度和工程应用经验的积累来说,通过其他化学组分对聚竣酸系减水剂进行改性的手段并不多,而且由于过去针对其他品种减水剂改性所建立起的理论和标准规范,对于聚竣酸系减水剂来说,可能需要更深层次的探索研究进行修正和补充。1. 12近期出现的新问题随着我国粉煤灰、水泥生产中烟气脱硫、脱氮工艺装置的采用,聚竣酸系减水剂应用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如混凝土凝结时间异常、混凝土拌和物长时间冒泡等。初步分析认为,
11、脱硫石膏硫化不完全、水泥或粉煤灰中残留氮化合物等可能是主要原因,其机理尚需要通过大量的调查、取样和试验分析后才能进行准确解释。2聚较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研发、生产和应用中的注意事项2. 1研发和生产2. 1.1产品的功能化聚竣酸分子呈梳形结构,具有自由度大、分子结构可设计性强的优点。通过改变单体原料种类,可使聚竣酸分子中接入不同的基团。由于聚皎酸中各基团对水泥水化的影响有差异,从而可根据实际用途,制备具有特定功能的。即使使用相同的原料单体,亦可通过改变聚酸单体分子量,单体比例和合成温度等手段对聚合产物的分子结构进行适当调整,使其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或具有不同的功能。未来几年,将从普适型产品向功能型产
12、品方向发展,这些功能型产品可能会具有保坍、早强、减缩、抗黏土吸附、引气和消泡等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特殊功能。(1)保坍型聚竣酸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快,是预拌混凝土长期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目前,行业内主要通过聚竣酸后掺法、与缓凝组分复合使用等途径来解决混凝土的坍损问题,但是技术上和实际应用中均存在一定困难。而开发保坍型聚竣酸来解决预拌混凝土长距离运输和在较高气温下施工的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早强型聚竣酸常用的聚竣酸普遍有一定缓凝作用,导致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缓慢,一般Id抗压强度仅能达到设计强度的15%25%,在低温或掺加大量矿物掺和料的情况下,早期强度更低,限制了聚竣酸的应用范围。因此,研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羧酸 性能 水剂 应用 若干问题 探讨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47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