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22课《文言文二则》教学设计(教案).docx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22课《文言文二则》教学设计(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22课《文言文二则》教学设计(教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22课文言文二则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 .掌握本课的生字。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伯牙鼓琴。3 .能说出对伯牙鼓琴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并结合“资料袋”说出自己的感受。4 .能用自己的话讲讲书戴嵩画牛的故事。教学重点1 .掌握本课的生字。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伯牙鼓琴。教学难点1 .能说出对伯牙鼓琴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并结合“资料袋”说出自己的感受。2 .能用自己的话讲讲书戴嵩画牛的故事。3 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掌握本课的生字。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伯牙鼓琴。通过了解伯牙、锤子期因音乐而成为知音的故事,感受艺术魅力,受到美的熏陶。3 .
2、体会“知己”的涵义,感悟朋友之间真挚的情谊。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播放古曲高山流水)听着这优美的乐曲,我们很自然地就想起伯牙与锤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伯牙鼓琴,一同见证伯牙和子期之间令人艳羡的情谊吧!(出示课题)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 .自由读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1)学生自读课文,出示要求:不认识的字可以查阅工具书,或请教同学老师。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不理解的生字。读通句子,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2)检查自学情况:指名认读,相机正音。(3)课件出示会写的字,教师指导重点字的书写:哉:“戈”字的后两笔要注意先撇后点。巍:上下结构,“禾
3、”末笔变捺为点。曝:右下部不要写成“水二2 .教师示范读课文,引导学生注意停顿,试着用标记。(课件出示正确的朗读停顿)3 .全班根据朗读停顿齐读课文。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 .回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过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同学们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了。课文中有一些难字、不常见字,你们是怎么理解它们的呢?我们以前也学过文言文,大家能说说有哪些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吗?(学生举例,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板书:借助文中注释、工具书、相关资料;联系上下文;反复朗读,用心思考。)2 .学生再读课文,读懂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1)结合课文注释,再读课文,读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标注。(2)学生
4、尝试自己复述故事。3 .教师适当补充人物背景知识。四、品读欣赏,深入探究1 .品读课文,感悟“知音二(1)过渡: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一篇关于“知音”的文言文,你能围绕“知音”把课文分成两部分吗?(2)学生尝试划分层次,概括层意。第一层(前三句话):伯牙遇子期,弹高山流水。第二层(最后一句话):伯牙失知音,悲痛欲绝。2 .品味相遇知音之“喜二(1)默读课文前三句话,思考:伯牙为何视锤子期为知音?从哪里可以看出来?(2)课件出示相关语句。(3)想象拓展,说话训练。过渡:作为“琴仙”的伯牙,会用琴声表达他的见闻、思绪、情感。文中只提到了他“志在太山”“志在流水”,那么请大家展开想象,说说他的琴声
5、中还会出现哪些景物。出示词语,学生齐读。(杨柳依依、清风徐徐、白雪皑皑、明月皎皎)师生合作,完成句式训练。伯牙鼓琴而志在清风,锤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徐徐乎若清风J伯牙鼓琴而志在白雪,锤子期曰:“善哉乎鼓琴,皑皑乎若白雪J伯牙鼓琴而志在明月,锤子期曰:“善哉乎鼓琴,皎皎乎若明月J小结:只要是伯牙心里想的,锤子期全都知道,他真是伯牙的一一(知音)。“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得到人生的知己,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伯牙当时的心境,那就是一一(喜)。是啊,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伯牙此时的心情,那就是一一(欣喜万分)。(4)学生齐读前三句,读出伯牙得遇知音的喜悦心情。3 .品味失去知音之“悲二(1)故事补白
6、,渲染失知音之痛。过渡:伯牙与子期因琴相识,相处甚欢,并约好明年中秋老地方再见。第二年中秋,伯牙如约赶来,可万万没想到的是,等来的却是子期病逝的消息。面对子期冰冷的坟墓,一位老人告诉他,子期病逝前一再叮嘱自己死后要把遗体葬在江边,等他的知音伯牙来的时候,能再听到他的琴声。可是,知音死了,伯牙的琴声还有谁欣赏得了呢?伤心欲绝的伯牙以一种极端的方式悼念子期,他是怎么做的呢?请大家齐读最后一句。(2)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说说最后一句话的意思。(3)出示补充资料。过渡:相传伯牙在破琴绝弦之前,在子期坟前吟诵了一首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杯土,惨然伤
7、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4)教师配乐范读诗歌,将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5)学生配乐朗读诗歌,思考: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伯牙怎样的心情?用一个字来形容。(悲,痛。)用一个词来形容。(伤心欲绝,肝肠寸断,撕心裂肺。)4 .质疑探讨,升华情感。(1)伯牙破琴绝弦,“绝”的仅仅是“弦”吗?他在破琴绝弦的同时断绝了什么?(2)讨论:你怎么看待伯牙破琴绝弦这一举动?你是赞成还是反对?五、朗读悟情,背诵积累1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结合板书试背全文。2 .播放音乐高山流水,齐读课文,结束全文。第二课时教
8、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 .复习旧知,背诵伯牙鼓琴。2 .过渡:伯牙鼓琴带我们重温了一段动人的知音故事,也让我们欣赏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一一音乐能将高山之巍峨、流水之澎湃化为音符,震撼人的心灵。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去看一幅画,大家猜想一下,这幅画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3 .板书课题,结合相关知识,指导朗读课题。二、多样读文,初步感知1 .学生根据课本上的注音和注释,自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用画出长句子的停顿。把课文通读两遍。(2)同桌互相听读,讨论、修正读得不准的字音和不恰当的停顿,把有疑问的地方圈出来。2 .指名读课文,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3 .老师范读。4 .学生熟读课文。三、合作
9、交流,理解文意1 .出示小组学习要求。(1)小组内合作,结合注释理解文言文中每一个字、每一句话的意思。(2)边自由朗读边在难懂的字词旁边做注释。(3)小组讨论后将仍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2 .呈现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指导,全班交流。3 .师生互动做小游戏:游戏对答。游戏规则:将全班分成四个小组,教师说出现代文翻译,由学生说出对应着文中哪句话,回答最快且准确、回答最多的小组获胜。示例:(师)拍手大笑。一一(生)拊掌大笑。(师)这是不能更改的。一一(生)不可改也。(师)处士笑了,认为他说得对。一一(生)处土笑而然之。4 .小组合作,学生借助课文注释翻译全文。5 .小组内成员汇报,教师适时出示
10、文字。四、精读课文,领悟主题1.默读课文,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来感受人物形象。(D文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请画出你认为最能表现人物形象的词句,并尝试表演。(2)杜处土对牛图“尤所爱”,请你想象一下他的表现,试着描述一下。他可能这样夸赞这幅画:他可能这样爱惜这幅画:(3)牧童“拊掌大笑”是什么样子的?试着演一演,边读边表现出牧童的神态和动作。(4)面对牧童的质疑,杜处土也笑了。你觉得他是怎样笑的?试着写一写杜处土的表现和话语。2 .提出问题,可自己思考,也可与同桌交流。(1)牧童是怎样评价戴嵩的牛的?他的理由是什么?由此可见牧童的什么精神?(牧童的观点:谬矣。理由: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
11、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精神:牧童善于观察、敢于大胆质疑。)(2)杜处土听了牧童的话有什么反应?由此可见杜处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处土笑而然之。”可见杜处土是一个乐于接受别人意见的人。)(3)学生齐读牧童的话,抓住牧童的神态、动作、语言来想象画面,读出牧童的天真可爱。3 .再读课文,思索故事所呈现的道理。(1)自由读文,边读边思考:哪句话揭示了这篇短文所蕴含的道理?(2)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呈现。(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3)结合这句话的意思,思考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要有务实精神,不可凭空乱想。)4 .提出问题,激发质疑精神。(1)请学生读一读课后注释。
12、(2)教师结合注释,解释牛角斗时的真实情况。(3)教师可播放牛相斗时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谈感受。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讲书戴嵩画牛的故事,也可以试着从不同的角度来讲这个故事。1 .“我”是杜处士:我姓杜,人称杜处士。我最大的爱好就是收藏书画2 .“我”是牧童:我是牧童,今天放牛回来,发现村里的杜处士正在晾晒他的书画宝贝3 .“我”是苏轼:我是苏轼,我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四川有个杜处士,特别喜爱书画子期乐破琴绝弦伯牙善琴,伯牙.志在太山 伯牙鼓琴子期善听:士 1志在流水板书设计(深情厚谊)1诙;巍心若太山汤汤乎1若流水,(知音难觅)笑舞声迄戴嵩画作牛结论“耕当问奴,织当问嫩书裁
13、嵩画牛I=要细心观察L牧童鲤逑指出画中错误要向富有经舲的人学习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22课文言文二则优秀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 .会写“哉、巍”等7个字。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伯牙鼓琴。3 .能说出对伯牙鼓琴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并结合“资料袋”说出自己的感受。4 .能用自己的话讲讲书戴嵩画牛的故事。教学重难点1 .能说出对伯牙鼓琴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并结合“资料袋”说出自己的感受。2 .能用自己的话讲讲书戴嵩画牛的故事。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3 .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高山流水古筝演奏视频等。4 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5 会写“哉、巍、弦”3个字。2 .正确、流
14、利地朗读伯牙鼓琴,背诵伯牙鼓琴。3 .能说出对伯牙鼓琴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并结合“资料袋”说出自己的感受。教学过程板块一音乐激趣,揭示课题1 .导入课题。(1)播放高山流水古筝演奏视频,引导:听了这首乐曲,大家有什么感受呢?(2)导入:这首动人的乐曲叫高山流水,诉说着流传千年的知音难觅的感人故事。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伯牙鼓琴的故事。教师板书课题,提示:“琴”的下半部分是“今”,不是“令二2 .理解课题。(I)学生齐读课题,教师指导学生读好停顿。(2)指名学生说说对课题的理解。(课件出示伯牙鼓琴图片)点拨:“鼓”就是弹奏的意思。“伯牙鼓琴”就是伯牙弹琴。【设计意图】视频导入,在优美的古琴乐曲中指导学生
15、理解课题,引人入境,舒缓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压力。抓住课题的易错字与难理解的词进行有效指导,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信心。板块二自由朗读,读通课文1 .(出示学习提示)学生自读课文。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通句子。用画出长句子的停顿,多读两遍。同桌互相听读,修正读得不准的字音和不恰当的停顿。2 .检查朗读,评价修正。(1)指名朗读,相机正音。提示:“少选”的“少”读Shei0,不要读成Shelo;“汤汤乎”中的“汤”读ShGng,不要读成tGng;“以为”的“为”读w6i;“复为”的“为”读w4i。(2)教师范读,指导学生读准节奏。伯牙/鼓琴,锤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锤子期日:“善哉乎
16、/鼓琴,巍巍乎/若太山J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锋子期又日:“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锤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3)指名赛读,指导学生读好语气词“善哉乎“巍巍乎”“汤汤乎”中的“乎二(4)全班齐读课文。【设计意图】文言文简洁凝练Q读好语气词和停顿,不仅能体验到文言文的节奏美、韵律美,感受到文言文的韵味,而且有利于学生形成对文意的初步感悟。板块三借助注释,知晓文意1.默读课文,借助注释及插图说说课文的意思,用“?”标出不理解的词句,和同桌讨论。3 .交流句子的意思。方鼓琴而志在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1)教师引导:谁能借助注释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言文二则 部编版 六年级 上册 22 文言文 教学 设计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48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