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专项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代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专项规划.docx(3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新时代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专项规划第一章总则一、规划背景二、规划依据(一)国家法律法规(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三)政策文件和相关规划三、规划范围四、规划期限第二章资源评估一、革命文物资源概况二、区域价值评估(一)是地区第一个中共党支部所在地(二)是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主要爆发地和指挥中心(三)是中国共产党建立苏维埃政权的重要实践地三、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重大意义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总体研判(一)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优势(二)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不足第三章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一一坚持党的领导,服务大局 坚持科学保护,合理开发一一坚持守正创新,教育为重一一坚持共建共享,融合发展三、战略定位(
2、一)打造红色基因传承高地(二)引领湘鄂赣片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先行示范区(三)助力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四、发展目标 革命文物保护良好 革命精神深入人心 革命文艺精品荟萃 红色产业兴旺发达五、发展布局轴牵引 两核支撑三区协同一一多点联动第四章主要任务一、整体连片保护工程(一)持续开展革命文物资源普查(二)推进整体保护(三)开展集中连片保护(四)开展革命文物定级、提级工作(五)完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六)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革命文物保护二、科技保护赋能工程(一)搭建数字保护平台(二)提升数字化利用水平(三)开展保护修缮技术研究三、展陈质量提升工程(一)实施革命文物展陈精品工程(二)提升博
3、物馆纪念馆展示与服务水平(三)推进社会力量创建博物馆四、红色基因传承工程(一)加强研究阐释(二)拓展革命纪念场馆教育功能(三)运用革命文物开展研学实践五、红色品牌宣推工程(一)提升品牌影响力(二)拓展宣传覆盖面(三)创新传播方式六、文旅融合发展工程(一)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二)精心打造红色景区(三)研发文化创意产品七、工作机制创新工程(一)探索非国有革命旧址保护利用途径(二)探索低级别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方式(三)建立不可移动文物保存现状定期评估制度(四)深化赣鄂湘区域合作八、安全监督法治工程(一)坚持依法保护利用(二)推进文物平安工程(三)建立文物安全长效机制第五章实施保障一、加强组织协调二、加大
4、资金投入三、建强人才队伍四、强化检查监督县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专项规划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批示指示精神,统筹推进革命文物保护管理运用,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家文物局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和中共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的意见工作部署,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划。第一章总则一、规划背景革命文物是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伟大复兴而奋斗,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光辉历程的重要实物见证。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
5、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扎实推进革命文物工作,革命文物家底基本摸清,革命场馆体系基本形成,革命文物保护状况持续改善,革命文物教育传承功能明显增强,融合发展作用大幅提升,机构队伍建设实现突破,整体态势日益向上向好。革命文物工作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与形势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比,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还存在不足,革命文物保护管理还有弱项,研究展示存在短板,运用手段有待拓展,融合发展仍需提升,能力建设亟待加强。文
6、物系统更须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胸怀大局、开拓创新,更好统筹革命文物保护与利用、革命文化弘扬与传承工作。党的二十大开启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文化强国、文物保护利用强国建设进入关键时期,新时代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正处于乘势而上、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与此同时,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加强革命文物资源整合、统筹规划和整体保护,迫切需要深化革命文物价值挖掘阐释传播,迫切需要发挥革命文物服务大局、资政育人和推动发展的独特作用。要从坚定“四个自信”、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筑牢意识形态阵地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新时代革命文物工作的重大意义。二、规划依据(一)国家法律法
7、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GB/T18971-2003旅游规划通则GB/T17775-2003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1.B/T055-2016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服务规范1.B/T054-2016研学旅行服务规范GB/T22528-2008文物保护单位开放服务规范(三)政策文件和相关规划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国家文物局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四
8、五”专项规划中共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的意见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实施方案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县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县创建工作实施方案三、规划范围依据中宣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2019年公布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全域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湘鄂赣片区分县。本规划范围为县永宁镇、温泉镇、棋坪镇、三都镇、排埠镇、大城镇、带溪乡、高桥乡、港口乡等六镇三乡,总面积1552平方公里。以秋收起义和
9、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建设革命史为重点,涉及革命旧址、纪念性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馆藏文物、红色标语等革命文物。四、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2022-2030年。规划分期为:近期为20222025年;远期为2026-2030年。第二章资源评估一、革命文物资源概况作为具有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市境内唯一“全苏区县”,革命文物分布广泛,密布于全县六镇三乡。从革命文物形式上看,涵盖类型全面,品位高、影响大。是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主要爆发地和指挥中心,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一类革命老区。大革命时期,市境内首个中共党支部、工会、农会组织,均诞生于;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赴领导发动了著名的
10、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彭德怀、滕代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创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建立工农苏维埃政权。既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旧址、秋收起义部队新兵训练处旧址、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三团回师旧址、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幽居会议旧址等一批以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载体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也有松树炮、毛瑟手枪、马灯、报刊、钱币等可移动革命文物,还有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书写绘制在各类建筑物上的红色标语、宣传画等,其中红色标语遗存数量众多,价值重要且突出,保存较好,在省革命文物中具有独特的代表性。有秋收起义纪念地4A景区(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旧址、毛泽东脱险地旧址、秋收起义纪念
11、馆)、秋收起义阅兵广场、湘鄂赣革命烈士陵园等多处重要纪念场所。秋收起义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国家三级博物馆、省十大红色旅游景点。革命旧址与红色标语总数位居省前列,现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63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7处;馆藏革命文物360件(套),其中一级文物3件/套、二级文物30件/套、三级文物283件/套;红色标语122条,其中一类标语57条、二类标语22条。二、区域价值评估诞生了地区第一个中共党支部,是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主要爆发地和指挥中心、湘鄂赣革命根据
12、地创建的起点和中心区域,革命历史在党史、军史上具有极其深远的价值和重要意义。(一)是地区第一个中共党支部所在地。1925年12月,正式成立了中共党支部,隶属中共南昌特别支部。中共党支部是市境内诞生的第一个中共党组织,标志着的大革命运动已步入由无产阶级政党一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阶段,为的大革命运动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造就了一大批革命信念坚定、对党无限忠诚,百折不挠、坚强不屈、勇于献身人民革命事业的优秀干部。1926年9月,北伐军进军,中共党支部领导广大工农群众积极配合北伐军作战取得胜利。1927年6月底,中共党团IO-中心支部升格为中共县委,陈逸群任书记,组织全县干部群众参加革命队伍、踊跃支前
13、等,为毛泽东亲临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主要爆发地和指挥中心。1927年9月,毛泽东同志亲临,指挥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毛泽东在浏阳张家坊遇险并在排埠月形湾机智脱险后,抵达,将集结在安源、修水的武装力量统一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正式公开宣布组建前敌委员会,命令全师按新确定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建制宣布起义。在期间,毛泽东还曾亲临工农革命军驻地蓝家祠等地,以及部队在定江河南岸武曲宫设立的具有人民军队最早军校雏形的新兵训练处等地,看望慰问部队官兵、检查起义的准备和训练情况。秋收起义是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党
14、史、军史上的三大起义之一,它第一次打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武装的旗帜。因此成为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主要爆发地和指挥中心,成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的重要创建地。(三)是中国共产党建立苏维埃政权的重要实践地。1928年9月,中共平浏修铜四县委和红五军党委在召开幽居会议,制定了“以平江、浏阳、修水、为重点区域,向四周邻近各县发展,形成边境红色割据局面,创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方针。幽居会议后,湘鄂赣边区的革命力量得到了重新整合,党的组织、武装力量迅速发展,平浏修铜地区普遍开始建立苏维埃政权。1931年9月,湘鄂赣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湖南平江召开,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成立。1934年1月,湘鄂赣省苏维埃政
15、府机关迁驻,大力发展军用和民用工业,粉碎了敌人的经济封锁。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和艰苦卓绝的斗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给全国其他地方的革命斗争以有力鼓舞和推动,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三、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重大意义丰富的革命文物资源,蕴含着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价值与优良传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革命文物,让革命文物成为开展“四史”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有说服力、感染力的生动教材和课堂。利用好革命文物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能充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爱党、爱国、爱社会主
16、义的情感,坚定革命信念,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时代自信自强、守正创新,阵厉奋发、勇毅前行。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是促进红色旅游发展,助力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以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为抓手,整合城乡规划、乡村振兴、文化旅游、交通运输等多方资源,打造秋收起义纪念地,擦亮“红”品牌,聚力红色研学教育基地和湘赣边区域旅游目的地建设。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将一些低级别不可移动革命文物改造成为教育基地、民宿、村史馆,通过建设红色名村,发展红色旅游、红色研学,培育特色产业,为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总体研判(一)革命文物保护
17、利用的优势一是特色鲜明。革命文物主要是围绕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中共党支部和县委等重大历史事件而保留下来的重要实物,是创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历史见证,影响深远,意义重大。二是种类多样。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旧址、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幽居会议旧址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原貌整体保护良好,松树炮、报刊、钱币等可移动革命文物种类齐全,红色标语遗存数量众多,保存较好。三是分布广泛。六镇三乡,处处有革命旧址,处处有革命文物,处处有红色景区,全县犹如一个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四是品质优异。革命旧址硬件质量高,软件服务优。秋收起义纪念地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秋
18、收起义纪念馆作为“秋收起义一一湘赣红旗”精品线路点,收录文化和旅游部联合中央宣传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出的“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二)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不足一是管理机制不顺。革命文物资源类型多样,产权复杂,隶属不同部门管理,部门之间缺乏高效协调联动机制,制约了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创新开展。二是理论研究滞后。对秋收起义的研究在理论体系构建上尚需进一步加强,目前还缺乏一支有前瞻性、有影响力的研究队伍。三是产业发展短板。在有效利用革命文物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仍存在产品单一、业态不足、融合不深、链条不全等问题,与其他旅游资源融合发展力度较弱,红色文化创意商品、创意演出
19、等新业态较缺乏。四是专业人才缺乏。革命文物保护行政管理人员、专业性人才,精通红色旅游、红色研学的运营人才较为短缺。第三章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文物工作重要论述为总遵循,紧紧围绕“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创新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体制机制和发展思路,用心用情用力切实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传承红色基因,康续红色血脉,增强精神力量,将革命文物资源优势转化为社会经济发展优势,为聚力打造“三地三区”,奋力书写革命老区“红绿”融合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二
20、、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服务大局。坚持党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文物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实革命文物工作的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发挥革命文物工作在服务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中的积极作用。一一坚持科学保护,合理开发。贯彻保护第一,加强总体规划,统筹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本体保护和周边保护、单点保护和集群保护,维护革命文物资源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文化延续性。推动革命文物与旅游休闲、绿色农业、民俗古建、城市更新等领域的开发相协调、相统一。坚持守正创新,教育为重。充分发挥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
21、事、英雄的故事,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学党史、知党恩、跟党走,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深入人心。坚持共建共享,融合发展。加强前瞻谋划、整体推进,促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建设、旅游提质相结合,与乡村振兴、老区发展、城市更新相结合,与惠及民生、增进福祉相结合,进一步引领和带动社会力量参与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激发新时代革命文物工作的动力和活力。三、战略定位(一)打造红色基因传承高地。进一步唱响“全苏区县”、秋收起义主要爆发地和指挥中心、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中国工农革命军和土地革命发源地之一等红色品牌,发扬红色传统,传承革命精神,曦续红色血脉,全力打造红色基因高地。(二)
22、引领湘鄂赣片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先行示范区。创新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体制机制,形成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使成为省乃至湘鄂赣片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先行示范区,为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创新实践做出积极贡献。(三)助力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积极探索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与经济互融发展。充分发挥革命文物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作用。推动革命文物内涵价值和空间特质融入现代生活,打造成为助力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四、发展目标革命文物资源家底进一步廓清,整体保护格局基本形成,保护水平全面提升,系统研究、科技应用更加深入,阐释展示、教育传承提质增效,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革命
23、文物保护利用传承体系基本健全,文物保护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至2025年,革命文物基础工作更加扎实,集中连片保护和整体展示传播成效明显,教育功能愈加彰显,成功创建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县,推出一批示范性案例。至2030年,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传承体系基本建成,革命文物整体连片保护力显著改善,活化利用创新力显著提升,革命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建成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强县。一一革命文物保护良好。到2030年,省级及以上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保护单位达到12个,向公众开放率达到100%,成为秋收起义历史、解放军军史和苏区历史
24、重要展示区和体验区。革命精神深入人心。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和长征精神等革命精神进一步传承弘扬,一批革命遗址、革命旧址和纪念设施成为各级党校教学课堂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研学基地,“红”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革命文艺精品荟萃。到2030年红色文艺作品精品数量达到15个,涌现出一批在全省、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红色文艺领军人才和文艺精品。一红色产业兴旺发达。以红色旅游为先导,“红色+”战略深入实施,实现红色文商旅体深度融合,红色文化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到2030年,红色旅游年接待人数达到500万人次。表1县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主要发展指标表序号指标单位2022年2025年2030年属性1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个
25、123预期性2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个7912预期性3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个152025预期性4省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个123预期性5省级及以上革命文物保护单位向公众开放率%8090100预期性64A级红色旅游景区个112预期性7省级红色名村个468预期性8红色文艺作品数量个51015预期性五、发展布局依据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确立的“一主两副、两轴三区”的县域空间布局和构建“一心、两翼、三圈”的旅游空间布局,综合全县革命文物资源类型特征、交通格局匹配关系及生态资源优势,构建“一轴两核三区多点”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空间格局。轴牵引。以贯通全县的杭长高速、贯穿县城
26、中心区域的主干道为牵引轴,总体东北一西南走向,东北辐射修水,西南联通浏阳、万载,牵引联动打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一一两核支撑。围绕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湘鄂赣根据地两大革命历史主线,以永宁镇秋收起义文化公园、棋坪镇湘鄂赣根据地旧址为核心,全力打造湘鄂赣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的先行示范区。一一三区协同。协同南部秋收起义片区、西部湘鄂赣根据地片区、东部三年游击战片区,打造纪念园、体验区,推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与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结合,创建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县。一一多点联动。发挥全县六镇三乡革命旧址分布广泛的优势,以“毛泽东脱险地旧址”“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三团回师旧址”“秋收起
27、义部队新兵训练处旧址”及“湘鄂赣省军区司令部旧址”四个示范点为重点,联动各乡镇革命文物资源,形成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全域发展的格局。“三区”湘鄂赣根据地片区“两核”湘鄂赣革命旧址示范园“三区三年游击战争红色文化体聆区红豆杉林公园,保护级别三区”秋收起义区至浏闲区l市保 县保 第二批不可好动革命文修“四点”工农*俞军第一军 第一师第三团回师铜鼓旧址IM!用 型 0ntn:.:*lMMt 政府 IHU四点”湘鄂演省军区豆令部I型示娱十六,十七金(B城.“两核”秋收起义示范园“四点”毛泽东脱险地旧址示范点“四点”我收起义部队新兵训练处旧址示范点至修水第四章主要任务一、整体连片保护工程(一)持续开展革命文
28、物资源普查。在全省第一批、第二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数据基础上,持续深入开展革命文物复核、革命遗址、革命旧址调查认定工作,对县域内的革命文物进行详细排查,全面梳理秋收起义、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时期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时期的遗址遗迹、纪念设施及文物藏品,摸清资源底数。(二)推进整体保护。对存在险情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时开展抢救性保护,对毛泽东脱险地旧址、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三团回师旧址、秋收起义部队新兵训练处旧址、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三团一营营部旧址及部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等实施重点保护修缮工程。同时采用加固、灌浆、补配、显色、封护等技术操作分阶段持续对全县红色标语抢救性保护维修。(
29、三)开展集中连片保护。立足革命文物集中连片、重点突出,各乡镇全域分布、区划完整的特点,推进革命文物整体保护利用,对排埠镇、永宁镇、温泉镇围绕秋收起义革命主题,棋坪镇、高桥乡围绕湘鄂赣根据地主题,三都镇围绕大革命时期中共县党支部、中共县委活动主题,确定革命文物资源和项目布局,开展集中连片保护。(四)开展革命文物定级、提级工作。评定一批未核定公布的革命文物遗存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立革命文物定期排查制度,对于价值较高的积极推荐申报省级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加强对革命文物和革命文献档案史料、口述资料的调查征集工作,及时对馆藏革命文物进行认定、定级、建账和建档。(五)完善革命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
30、。立足整体保护利用,依法划定、调整和公布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推进整体纳入县国土空间规划,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未来的红色旅游景区建设及村落发展提出有效的控制引导。按标准规范树立保护标志说明牌,及时更新、建立记录档案,落实保护机构、人员。(六)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革命文物保护。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部门联动优势,组建革命文物保护志愿者队伍,号召社会各界通过不可移动文物认养和出资修缮、文物捐赠、公共服务、文创产品研发、志愿者服务、文物看护巡查等多种渠道广泛参与革命文物保护。专栏1革命文物保护建立革命文物资源调查监测制度。对革命文物资源及保护情况进行调查、监测,完善文物核查、申报、鉴定
31、、登记、定级、公布程序,建立和完善革命文物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形成革命文物资源资产管理体系。低级别革命文物保护工程。按照抢救性和预防性保护并重的原则,及时把具有历史、科学、艺术、教育价值的县级以下尚未核定的文物点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落实保护措施,做好革命文物保护修缮项目储备和安全防范设施建设工作,有效化解低级别革命文物“用不上、修不起、碰不得”的处境,让低级别革命文物焕发新生、创造价值、赋能发展。馆藏革命文物保护工程。切实加大博物馆、纪念馆的馆藏革命文物预防性保护力度,推进其保存环境达标建设,重点加强材质脆弱、病害严重的馆藏革命文物本体保护修复。加强革命文物周边环境整治。依据文物本体与载体环
32、境整体保护的原则,注重保护与恢复秋收起义、湘鄂赣根据地等革命历史环境与氛围,对文保单位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提升,保护革命旧址及环境的真实性、完整性,改善社区环境品质,增强革命主题的宣传教育效果。二、科技保护赋能工程(一)搭建数字保护平台。开展县级及以上不可移动革命文物数字化勘察、数字化信息保全等工作,建立不可移动革命文物数字化档案;开展馆藏珍贵革命文物、一般革命文物的数字化保护工作,逐步实现代表性文物数字化保护全覆盖。推进全县革命文物资源大数据体系建设,建立完善革命文物数据库,实现革命文物网络资源共享。(二)提升数字化利用水平。以秋收起义纪念馆为重点,运用好国保、省保、市县保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
33、以及馆藏珍贵革命文物、一般革命文物的数字化资源,丰富网络空间革命文化内容,拓展线上文物展示和互动体验,打造永不落幕的网上爱国主义教育空间。运用AR、VR等现代科技手段,打造沉浸式利用场景,提升革命文物资源可视化、沉浸式和互动性。(三)开展保护修缮技术研究。加强与文物博物馆、文物保护专门机构、高校等开展技术攻关,重点研究木质结构建筑与土坯墙体保护与加固技术、红色标语保护关键技术,突破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技术难点,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提供基础技术支撑。持续对革命文物保存情况进行动态评估,及时处理文物病害,实施精准修缮。三、展陈质量提升工程(一)实施革命文物展陈精品工程。完善秋收起义部队新兵训练处旧址、湘
34、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三团一营营部旧址等革命旧址展陈,不断丰富展览内涵。重点提升秋收起义纪念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旧址等现有革命纪念场馆的展陈水平。每年推介一批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形式新颖、线上线下融合的革命文物展览精品。(二)提升博物馆纪念馆展示与服务水平。完善毛泽东脱险地、秋收起义纪念馆等革命旧址、纪念场馆的旅游功能,提升场馆服务设施、接待条件和服务标准,提升基本陈列质量,提高藏品利用效率。增强革命文物陈列展览的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讲好毛泽东在故事、工农红军建军故事。推动秋收起义纪念馆创评国家二级博物馆。(三)推进社会力量创建博物馆。积极鼓励和扶持有条
35、件的社会组织、企业、村集体或个人利用丰富红色文化资源创办博物馆、纪念馆,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对博物馆、纪念馆创设加以引导,在展陈上提供业务指导,加大支持力度。鼓励有能力的企业和个人依法收集、收藏社会流散的红色文物,大力表彰奖励革命文物收藏者向国有博物馆捐赠文物的行为。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和秋收起义纪念馆积极为民间收藏者提供展示平台,整合国有文物和民间收藏文物资源,举办革命文物主题展览,努力让革命文物“活”起来。专栏2革命文物展示秋收起义纪念馆提升工程。落实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和革命旧址基本陈列超过5年的可进行局部改陈布展、基本陈列超过10年的可进行全面改陈布展的规定,运用革命文物改陈布展管
36、理机制,着力打造主题突出、内涵丰富、形式新颖的秋收起义革命文物陈列展览精品。革命文物专题展览工程。重点结合建党纪念日、建军节等重要节日,推出秋收起义纪念馆、重点革命旧址陈列展览精品,与湖南省浏阳市及萍乡市安源区、九江市修水县合办一批秋收起义专题展览活动,并积极在全国各地巡展。红色标语展示教育工程。积极开展红色标语主题教育,持续举办“县红色标语展”,打造“红色标语驿站”,红色标语展先后走进广场、乡镇、校园、社区。将罗湾老屋、戴家老屋等打造成红色研学基地的示范点,进一步丰富拓展和打造一批寓教于游、寓教于学的红色标语研学课程。四、红色基因传承工程(一)加强研究阐释。持续开展革命文物和革命文献、档案、
37、史料、口述资料的抢救、征集与研究。整合全国秋收起义革命历史研究力量,聘请文物、党史、军史专家,组建县红色文化研究智库。依托秋收起义纪念日、八一建军节、毛泽东诞辰日等主要节日、纪念日,开展秋收起义系列学术活动及主题论坛。(二)拓展革命纪念场馆教育功能。建立秋收起义纪念馆、毛泽东脱险地旧址等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驻地部队、城乡社区的共建共享机制,有计划地组织党员干部、部队官兵和各界群众到革命文物场所参观学习。建设好县委党校、秋收起义干部教育培训中心,构建面向本地及全国的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革命历史为特色的红色教育培训体系。在条件成熟的革命旧居旧址内设立图书室、非遗传习所,组织相关单位现场教学、召开
38、支部会议。(三)运用革命文物开展研学实践。突出红色基因传承,利用秋收起义纪念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烈士纪念馆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示范基地、红色名村等,开发系列研学实践课程、研学旅行线路,加深青少年对革命文物的了解,激发青少年继承发扬红色文化和革命传统,厚植青少年爱党、爱国情怀。专栏3革畲精神伐号加强科研合作。组建由中共省委党史研究室、南昌陆军指挥学院、省博物馆、师范大学、学院、县委党校等单位参与的专家咨询小组,推动省地共建机制,对革命文物进行更加深入的内涵挖掘和价值阐释,加强秋收起义革命历史研究工作,形成一批学术成果。传承红色基因。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研发和建立服务党史学习教育、
39、“四史”宣传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青少年教育的革命文物内容素材库,开展党的故事我来讲一一争做红领巾讲解员、纪念馆里的思政课等系列主题活动,厚植红色基因,使革命精神和红色文化辐射到更广泛的人群。五、红色品牌宣推工程(一)提升品牌影响力。加强“秋收起义一一湘赣红旗”“毛泽东脱险地”“全苏区县”等特色红色文化资源和革命文物宣传,树立秋收起义红色文化地标,在更宽领域、更高层面唱响“红”品牌,让“响”起来。打造以“秋收起义在”为主题的文化IP,扩大红色文化品牌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二)拓展宣传覆盖面。借助学习强国等学习平台和全国影响力较大的融媒体平台,宣传红色文化。编辑红色历史、红色故事、红色歌谣等讲解素材
40、。持续推出革命文物公益广告,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平台常态展示,加大革命文物的宣传力度,通过活动宣传和革命文物展陈,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培育和形成保护革命文物的社会氛围。(三)创新传播方式。广泛发动党员干部群众学习宣讲革命历史、革命文物故事。利用多媒体资源,推进“互联网+”革命文物的展陈形式,在新闻聚合类、短视频、直播类、社交娱乐类等相关平台开展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线上线下宣传,增强文化传播的感染力。制播革命文物主题纪录片、微视频,推进“互联网+”,利用多媒体资源,为不同群体提供“菜单式”内容服务。六、文旅融合发展工程(一)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依托生态康养福地、红土革命圣地、古色文化胜地、客家文化
41、家园等资源优势,围绕秋收起义和全苏区县等红色文化资源,与周边旅游资源串联整合,推动“红色+生态绿色”“红色+客家古色”“红色+康养”“红色+民宿”“红色+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实现革命历史教育、自然风光领略、休闲康养旅游、红色文化传承等多主题、多层次、多维度地融合,打造秋收起义纪念地、湘鄂赣旅游合作示范地。(二)精心打造红色景区。发挥革命文物对红色旅游的核心带动作用,统筹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建设国家重点红色旅游区。以永宁镇、排埠镇等秋收起义纪念地,棋坪镇、高桥乡等湘鄂赣根据地,县苏维埃政权革命旧址,温泉镇上庄纸业工会旧址、上庄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生产合作社造纸厂旧址,三都镇中共县委机关旧
42、址、红十六军三团驻地旧址标语墙等革命文物资源为牵引,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红色景区。(三)研发文化创意产品。依托革命文物资源,突出红色文化和特色,采取合作、授权、独立开发等方式进行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打造一批实用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文化创意产品。依托文物资源开展红色文化元素、符号推荐评选活动,举办文创产品设计比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栏4革命文物领域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推出毛泽东脱险地(排埠镇)一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三团回师旧址(排埠镇)一秋收起义纪念馆(县城)一湘鄂赣革命烈士陵园(县城)一首届中共县委机关旧址(三都镇)一秋收起义沉浸式体验中心(大城镇),秋收起义纪念馆(县城)一县苏维埃
43、政府旧址(高桥乡)一幽居会议旧址(棋坪镇)一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棋坪镇)等革命文物红色主题旅游线路,培育以革命文物为支撑的红色旅游品牌。建设秋收起义文化公园。整体规划建设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旧址、西湖公园和秋收起义纪念馆,优化内部观览线路,改造秋收起义纪念馆及周边建筑立面外观,建设秋收起义纪念广场景观及雕塑工程,新建VR体验馆、游客服务中心及配套设施,衬托其重大革命历史事件氛围,提升公园景观,形成比较完善的以革命文物为主题的文化旅游景区。提升红色旅游设施水平。围绕建设秋收起义纪念地、湘鄂赣根据地红色景区,优先配套革命文物集中点等周边市政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重点推进革命文物开放展示点与
44、主要交通干线的连接,支持红色旅游大巴以及红色公交发展,实现重要革命文物点全部可达、可视。七、工作机制创新工程(一)探索非国有革命旧址保护利用途径。落实非国有革命旧址管理保护责任,与革命旧址产权所有人签订管理保护协议,鼓励产权所有人依法依规履行文物保管员与讲解员的职责,实现“两员合一力,参与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依法通过流转、征收、购买等方式取得重要革命文物的使用权、所有权。(二)探索低级别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方式。加大低级别革命文物保护经费投入,纪检、组织、宣传、发展与改革、教育、农村农业、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多部门协同开展低级别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与乡村振兴、城市更新相
45、结合,将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纳入红色名村、乡村旅游点、农村文化广场建设和城市景观改造提升的规划和项目。(三)建立不可移动文物保存现状定期评估制度。每年开展一次全县不可移动文物科学评估工作,推动注重抢救性保护向抢救性与预防性保护并重转变,注重文物本体保护向文物本体与周边环境、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转变,全面掌握不可移动文物基本情况,分类施策,一处一策,提出保护对策。(四)深化赣鄂湘区域合作。加强与湖南浏阳市、平江县和湖北通城县、崇阳县等市县开展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合作,重点推进赣鄂湘区域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规划衔接,深度开展技术保护、创新运用、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利用好作为湘赣边红色
46、文化旅游合作共同体长期秘书长单位、秋收起义“一线九馆”党性教育培训交流机制,做好双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交流合作,做大做强红色教育培训。专栏5深化赣鄂湘区域合作推动创建湘赣边国家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全面落实湘赣边红色文化旅游合作共同体章程,以秋收起义等重大历史事件为核心,推动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联动开发红色旅游产品,举办红色文化旅游节,开展“文化+旅游+教育”的红色研学游。推动加强赣鄂湘区域旅游业协作。加强与湖南省平江县、浏阳市,湖北通城县和崇阳县等市县文旅行政主管部门的交流与合作,在举办文化旅游节会,统一文化旅游品牌、规划线路、产品开发、宣传促销、监管服务等方面进行重点协作,共推
47、线路、共拓市场、共建品牌,构建资源互享、客源互送、线路互推、互联互通的旅游合作发展格局。合力打造赣鄂湘区域旅游项目。发起联合建立旅游项目库,构建联市场、联客源、联产品、联数据的合作平台,吸引湖南、湖北社会资本参与旅游项目开发。打造一文家市一安源、一修水一通城精品线路。八、安全监督法治工程(一)坚持依法保护利用。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省革命文物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中有关文物和革命文物的保护管理规定,依法加强对革命文物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加大执法力度,实行重大文物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加强革命文物保护领域的执纪问责与公益诉讼,杜绝法人违法。(二)推进文物平安工程。严格执行革命文物安全巡查制度,充分发挥县文物部门、乡镇文化站作用,对低级别文物保护单位实现全覆盖巡查。建立县文物安全监管系统平台,对全县革命文物保护单位实现远程监管,推动文物安全与现代科技充分融合,提升安全防范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推动北斗系统运用到监测、巡查工作中,持续做好革命文物日常养护和安全监测。(三)建立文物安全长效机制。落实县、乡(镇)各级政府革命文物安全主体责任,将革命文物安全工作纳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52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