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铸诗词中的高风劲节.docx
《陶铸诗词中的高风劲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陶铸诗词中的高风劲节.docx(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陶铸诗词中的高风劲节陶铸是卓越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对松树情有独钟、心怀敬畏,终生践行“松树的风格”,常于戎马傻惚间谈词作诗,抒发革命情怀,激励革命斗志。“拚将赤血灌春花”“我对松树怀有敬意的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它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陶铸的创作旨趣与革命事业融为一体,擅长以事叙诗,记述革命活动,抒写赤胆忠诚、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1935年,他在南京的监牢中作狱中,控诉国民党的残暴。身着黑衣的看守残忍压迫共产党人,狱友们呼之黑犬,“秋来风雨费吟哦,铁屋如灰黑犬多”;想到水深火热中的百姓和杳无音信的家人,心急如焚,“国未灭亡人半死,家无消息梦常过”;嘲讽蒋介石的反动政策,怒斥他
2、残害革命力量的丑恶用心,“攘外空谈称绝学,残民工计导先河”;向天哭诉世道昏暗,痛悼遇害志士邓中夏(被捕时化名施义、罗登贤,“我欲问天何暗瞧,漫凭热泪哭施罗”。1937年9月,陶铸经党营救出狱,题诗与战友共勉:“五年狱里艰辛过,一笑昂然对镜头。珍重此身须记取,阶级仇恨尚深留!”誓与敌人斗争到底、勇于牺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跃然纸上。1938年,他在鄂中组织游击战争时写下大洪山打游击,描述冬夜进军情景,游击队向大洪山石板河极速挺进,“寇深日亟已无家,策马洪山踏日斜”;冒着凛冽寒风与侵略者殊死战斗,誓要抗战到底,“风自寒人人自瘦,拚将赤血灌春花”。1940年,他赴延安,途经“沔上”(今属陕西勉县)时拜谒
3、武侯祠,称赞诸葛亮军政才干,“沔上巍峨此庙祠,才高管乐命何之”;遥想他两次出征、两呈“出师表”,感叹他“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战斗生涯,感佩其一片赤胆忠心。路过陕西留坝县时,他又瞻仰留侯庙,“停车闲步瞻遗容,敢效亡秦抒所衷”,敬佩张良敢为“亡秦”之事奋不顾身;“遥望延城光万丈,轮声欲起夕阳红”,沐浴徜徉着红彤彤的夕阳晚霞,心中豪气充溢,目标坚定地踏上征路。陶铸曾说,所谓共产主义风格,就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和事业不畏任何牺牲。在中国革命最艰难的岁月,他无所畏惧,同一切反动势力作坚决斗争,始终冲锋在抗战最前线。“最是劲松绝壁立”“每一个具备共产主义风格的人,都应该象松树一样,不管在怎样恶劣的环境下,都能茁
4、壮地生长,顽强地工作,永不被困难吓倒,永不屈服于恶劣环境。”陶铸既勇立时代潮头,又扎根现实生活,诗词创作紧贴国家、民族、人民之命运,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为国为民永不屈服、勇毅前行的意志信念。1952年,他到广东新会调研,写下访崖门。宋臣张世杰奉帝赵曷死守崖门山,后被元军击败,宋臣陆秀夫遂负帝赵曷投海而死,留下了宋朝历史上最为悲壮的一页。如今凭吊英烈却不见“遗碑”,惟有叹惋不已,“太息崖门葬烈魂,遗碑不见吊何言”;战死的英魂永不屈服地长眠于斯,“狂风似为添幽怨,骤雨无须涤旧痕”;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纵使三臣能复国,也难五族共图存。于今四海同亲日,海水何分上下门“。1958年,陶铸路过虎门,当时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陶铸 诗词 中的 高风劲节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53324.html